心理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7616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0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心理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心理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心理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心理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复习.docx

《心理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复习.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复习.docx

心理复习

2010~201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复习提纲

●专题一:

心理健康概述

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内涵及标准

心理健康的相对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专题二: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的概念、内涵

自我意识的萌芽、产生、确立的标志、自我同一性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

大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发展障碍的类型和表现

如何完善自我(尤其是认识自我的途径)

气质类型及表现

●专题三:

情绪与心理健康

情绪的内涵、分类、功能

情绪和认知的关系、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

AB型人格

常见的不良情绪类型及表现(抑郁、焦虑、愤怒、冷漠)

情绪调控的方法(宣泄法、注意转移法、认知调控法、放松、建立支持系统等)

●专题四: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的作用

四种常见的人际交往态度类型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人际吸引定律(邻近律、相似律、互补律、相互喜欢律、个性吸引律)

人际交往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自我暴露效应等)

●专题五:

认识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状态的划分(心理康宁-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精神疾病)

各种神经症、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的名称和表现

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PS:

考试题目均为客观题,答题方式为填涂卡,故每位同学务必备好2B铅笔和橡皮。

考号为每人学号的后10位

 

专题一:

心理健康概述

1.1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健康及其标准

1、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

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因此,真正的健康是生理健康(生理无重大疾病就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2、健康的十条标准: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5)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二、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1、心理健康的涵义

所谓心理健康(mentalhealth),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卫生联合会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

•无心理疾病

•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

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曾提出十条标准:

1.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智力正常.

(二)情绪健康.

(三)意志健全.

(四)人格完整.

(五)自我评价正确.

(六)人际关系和谐.

(七)社会适应正常.

(八)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身心健康自我评估的八大标准:

五快、三良好

五快:

快食,吃饭不挑食、不偏食、津津有味

快眠,较快入睡,睡眠质量好,精神饱满

快便,快速通畅地排泄,感觉轻松自如

快语:

说话流利,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快行:

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

三良好:

良好的个性,性格柔和、适应环境

良好的处事能力,沉浮自如,观察问题客观,有自控能力,能应付复杂环境,对事物的变迁保持良好的情绪,有知足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相处自然融洽,朋友多

1.2 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心理正常: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

心理不正常:

含变态人格、神经症、各类神经障碍

心理康宁→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精神疾病

(心理健康状况序列)

心理康宁

个体的主观体验积极:

不觉痛苦,或者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行为与周围环境协调:

即他人不感觉到异常;社会功能良好:

能够胜任家庭及社会角色。

一般心理问题

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又称心理困扰;个体主观体验中愉快感小于痛苦感,但程度较轻;

一般表现为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通常持续的时间较短,对个体社会功能影响较小;

问题困扰的产生具有情境性,通常能够自行调节或在指导下进行自我调节。

心理障碍

通常是一般心理问题累积、迁延、演变的结果;个体的主观体验痛苦,社会适应不良,社会功能损

害较大,常伴有病理性变化,不经过专门治疗难以自行消失;主要有神经症、人格异常、性心理障碍等。

神经症:

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和恐怖性神经症……

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冲动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

性心理障碍:

恋物癖、裸露癖、异装癖……

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由于个体或外界因素引起的强烈的心理反应并伴有明显的社会功能失调,个体的主观

体验痛苦,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认知能力下降,甚至出现意识混乱,行为失常;一般需要通过精神科医生的治疗才能得以恢复。

妄想:

被害妄想钟情妄想……

幻觉:

幻听幻视幻嗅幻味……

缺乏自知力……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

生活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就业问题家庭关系问题

2.大学生常见的情绪与行为障碍

(1)焦虑障碍特定对象恐惧症社交焦虑症强迫症广泛性焦虑

  创伤后应激障碍

(2)性心理障碍

(3)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

人格障碍的类型

偏执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冲动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癔症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

(4)心境障碍

抑郁症自杀情绪失衡

3.大学生常见的精神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既有遗传和生理因素,又有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

个体原因学校教育原因社会原因家庭原因

1.3 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

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功发展的需要

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1.不良情绪易于引发心理疾病

不良情绪易于引发生理疾病和“心身疾病”:

人在恐惧和悲哀时胃粘膜变白,胃酸停止分泌,可引起消化不良

焦虑、怨恨时胃粘膜冲血,胃酸分泌增多,常导致胃溃疡

长期焦虑,愤怒会使血压增高,心脏受损,心身疾病起因于不健康的心理

2、不良情绪易于导致心理障碍

  过度的或长期的不良情绪会使人的大脑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导致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病。

例如: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严重者会导致自杀行为的产生。

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1.现代社会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拥有开创、自信、进取、合作精神,使个体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2.变革社会要求人才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社会的迅速变革,每个人都会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

迎接挑战,战胜压力,要不断调调个人心理,使之与环境相适应。

大学生要在现代社会中发展,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

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功发展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

1.4 积极维护心理健康

(一)正确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阅读相应的书籍、报刊杂志,浏览网络媒体。

*学习相关课程,包括听讲座和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参加集体培训,尤其是学生成长小组活动或专题辅导工作坊。

(二)对自我进行积极调整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树立科学的健康观。

人生的价值应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自我价值即人对自身需要的一定满足,它包括自我的生存保护、调节整合、操作控制、索取满足、发展完善等

社会价值即人对社会的贡献,由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部分构成。

2、充分认识自己与接纳自己

(1)学会多方面、多途径了解自己,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

(2)与人比较的标准要恰当:

比较的是可变标准还是不可变标准,是单一标准还是多元标准(家庭、长相、特长)

(3)有适当的抱负水平

3、进行积极的人际交往

对他人期望不要过高

不要处处盲目与人竞争

4、学会管理和调整情绪

(1)建立理性的认知方式

(2)合理规划目标:

是必须跟上的差距还是有权不如别人的差距

 (3)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宣泄

(4)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多参加有益的活动

5、培养个人的自立能力

6、适应角色的要求

(三)寻求心理帮助

1、正确认识心理咨询

2、心理困扰人人有

3、在发达国家,主动地寻求心理咨询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

4、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

(四)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心理困惑,因此应掌握一些心理调解的方法,帮助自己调出好心情,享受生活的快乐,成为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复习与思考

1、请结合实际谈谈心理健康对个人健康发展有何意义?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3、请结合实际评估一下自己的健康状况。

4、当你遇到心理问题时你会采取哪些求助方式?

 

专题二: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2.1适应与发展对大学生成才发展的意义

一、健康生活的需要

适应是心理健康的一项最基本的标志,是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人生是一个不断使自己适应环境的过程。

二、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每一个人从中学步入大学,从大学步入社会,从一种生活环境再进入另一种生活环境都是一种适应,都需要人们学会适应。

人生的6次重要转折

第一次转折是从母体里分娩出来,从一个非常封闭、安全的环境来到一个充满各种变数的环境;

第二次转折是从幼儿园到上小学,人的主要任务从玩变成了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次转折是从中学到大学,面临环境、学习方式以及价值观、理想信念方面的一些根本性的变化;

第四次是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每一次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去面对社会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要求,去承担起每个人都应承担的责任,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

第五次转折是离退休,人生的任务又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以工作为主变成了以休闲为主;

第六次转折是生命的最后历程。

三、成功人生的需要

“生活的成功与否,要看适应能力与其内外机遇调剂熔合的难度是否相对应。

积极的适应就是发展。

面对着当今我国剧烈变革着的社会,面对着无数的挑战和机遇,谁拥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谁就能够获取成功。

2.2 适应与发展的有关理论

一、什么是适应与发展

1.什么是适应

适应是一个人通过不断调整自身,使其个人需要能够在环境中得到满足的过程,适应也是自我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

人与环境的适应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

一种是人自身做出改变;一种是环境改变

通常的情况下,人们选择环境,改变环境是有一定限度的;大多数的时候,人与环境的适应,要求人自身做出调节,适应既定的环境。

人们的适应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人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就需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心理学家珍妮特(P.anet,1959-1957)认为,人的整个一生是一系列的适应阶段,而每一阶段都会对个人的长期调节产生影响。

2、什么是发展

人的发展是指人生的发展,是人的身心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变化的过程。

人的心理发展是伴随着人的身体发育成熟,人的认识、情感、能力和社会性等方面获得完善成长的过程,它是一个人整个一生中行为和心理的发展过程。

人的发展不都被动地取决于环境,人的心理活动,人对自我的认识,人的个性特点,人的积极主动精神,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展是积极的适应。

人们对环境的适应,从适应的方向上看大体上有两种:

积极的适应;消极的适应

(1)积极的适应:

个体在客观环境中积极主动的调整自己与环境的不适应行为,增强个体在环境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自身得到发展

(2)消极的适应:

这种适应是人与环境的消极互动过程。

个体认同、顺应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压抑了自身的积极因素及自身的潜能,违背了人的心理发展方向。

每个人都存在着潜能,环境只是才能发展的条件,而不是“种子”。

我们认为:

潜能发挥的重要条件是个人的实践,个人在具体环境条件下能动的活动。

将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个性中的积极因素统一在自己能动的实践活动中,人就获得了一种积极的适应。

二、适应与发展的主要理论

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青年后期和成年早期阶段。

大学生在这一时期适应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确立一个正确的自我概念。

埃里克森认为,发展亲密感,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对于个人能否进入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任务

我国学者提出的对大学生适应与发展的任务和要求: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学习

2.3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

一、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

(一)理想与现实落差引起的失落感:

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期望过高;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奋斗目标

(二)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

中学时是班里、学校里,甚至地区里的尖子,现在在班里不再名列前茅;与班里其他同学比,自己既不会唱歌跳舞,也不会弹琴绘画;别的同学已经熟练使用计算机,而自己中学时连计算机都没摸过;在中学曾是班长、团支书,现在什么都不是……

(三)轻松感与紧迫感的矛盾

(四)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二、大学新生最易遭受的心理冲突:

1、感情无以寄托的孤独感2、人际交往的困扰3、优势地位丧失的失落感

4、生活适应和自理能力较差5、异性交往情感难辨的困惑感

6、缺乏目标和追求的空虚感

三、新生常见的不适应的症状

案例1:

当“喂食式”变为“放养式”

  对于小周来说,初进大学后最大的不适应就是教学方式的改变。

高中时,老师都盯得很紧,不时地有这个测验那个考试,不想努力都难。

但是进了大学,作业不常布置了,老师也很少主动来关心自己的学习。

面对这么宽松的学习方式,小周有些手足无措。

案例2:

我不喜欢学校的课程安排

  新生小王是一个对自己的未来很有计划的人,可如今看了课程表却发现学校的课程安排和他想的不太一样。

比如他认为实践操作应当尽早开始,可课程安排却要到大三大四,想先行一步吧又觉得缺少专业的指导,想跟着学校走又觉得太晚了,该怎么办?

案例3:

突然多了那么多时间,怎么安排

有些同学习惯了高中时每天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上了大学,时间一下子宽裕很多,反而觉得不知所措,每天上完课之后如何处理大段的空余时间成了他们最头痛的问题。

四、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调适

适应新环境:

1、适应生活环境2、适应学习环境3、适应人际环境4、适应社会环境

生活适应问题:

1、从生活方式看2、从生活习惯看3、从生活范围看

对宿舍关系三个建议:

1、宿舍是大家的,你和室友就像家人,相互迁就很重要。

2、卧谈会是增进室友之间友情的最好机会。

3、不要每天和室友粘在一起,大家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

 新宿舍快速融合的方法——集体行动。

 积极参加活动:

班级旅行,野外郊游,节日聚餐,联谊晚会……大一的班级活动尤其丰富,意在让大家尽快熟悉,形成一个团结紧密的班集体。

 尽心尽力:

当需要你为班级出力的时候,一定要挺身而出。

美化新生活,将生活艺术化,享受生活的美好

1、在平凡中发现美2、点缀生活——培养兴趣爱好3、忙里偷闲4、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希望在大学……得到奖学金;自力更生;过得充实而快乐;变得自信而开朗;找到恋人;为考研/找工作做好准备;

我可以……认真上课、自习,不懂就问;找一份家教或者兼职;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好好玩;积极主动参加各种的活动;多和异性相处;积累各方面的能力,关注工作/考研信息,确定目标,及时准备

复习与思考

1、你在适应与发展上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2、你在适应与发展上遇到哪些问题?

3、你常运用哪些方法解决自己在适应与发展中的困扰?

专题三:

情绪与心理健康

3.1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1.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

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及与他人和环境关系状况的认识和体验。

包括生理自我(身高、体重、体型、健康状况等)、心理自我(性格、气质、能力、兴趣、意志品质等)及社会自我三个方面。

自我意识包括:

1.自我认识(自我认知、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

2.自我体验(自尊自信、自爱自豪、自卑自怜、内疚自责、成就感、自我效能感)

3.自我调节(自立自制、自律自强、自我监督、自我控制)

自我认知

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

生理

自我

对自己身体、外貌、衣着、风度、家属、所有物等的认识

英俊、漂亮、有吸引力、迷人、自我悦纳。

追求身体的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维持家庭的利益等。

社会

自我

对自己的名望、地位、角色、性别、义务、责任、力量的认识

自尊、自信、自爱、自豪、自卑、自怜、自恋

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

心理

自我

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能力、记忆、思维等特点的认识。

有能力、聪明、优雅、敏感、迟钝、感情丰富、细腻

追求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智慧与能力的发展。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我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即经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

理自我发展时期。

1、对自我的确认(生理自我):

8个月—3岁

这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是个体对自己身躯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

但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己的想法来解释外界的现象,认为外部世界是为他而存在,以他为中心,故这一时期又称为“自我中心期”。

⏹3个月:

能辨认自身以外的世界

⏹5个月:

略知别人的存在

⏹8个月:

了解自我的存在,听到自己的名字会作出反应,但人我不分,物我不分(自我意识的萌芽)

⏹3岁:

会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产生自尊感、羞耻感

2、对自我的评价(社会自我):

4岁—青春期

这一时期是自我意识受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有人称之为客观化时期。

这一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一改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认同意识。

具有较强的“他律性”的特点。

产生自己动手的愿望,并对自身的行为作出评价,如“我会唱歌”、“我会……”,关注他人评

价,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3、对自我的了解(心理自我):

青春期以后

是自我意识的成熟阶段此时,由于青年生理方面的迅速成熟、人际关系的不断扩大以及认识能力的日益发展,使得青年将大部分注意力转投到自己的内部世界中去,转投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

他们开始关注自我、研究自我,努力探索自我的内心世界,并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性格、智力、态度、信念、理想、行为等的意识。

15岁左右:

外在的关注——内在的关注如“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能做什么?

”热衷于内

心世界的探索,这时倾向于去找自己的偶像或榜样

三、自我意识在人才发展中的作用

1.导向作用:

目标是人才发展的导航机制。

有了目标,才有发展方向,才会调动自身潜能,激发强大动力。

2.自控作用:

自我意识发挥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缺乏自我控制意识的人,将是一个情绪化的人、缺乏毅力的人、一事无成的人。

3.内省和归因作用:

个体成长中所进行的监督和自我教育

3.2大学生自我意识变化的特点及类型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1、自我意识的分化

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理想我”和“现实我”

2、自我意识的矛盾

(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

(2)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

(3)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4)交往需要和自我闭锁的冲突

3、自我意识的统一

(1)自我同一性主体我和客观我的统一自我与客观环境的统一

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也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督的和谐统一。

(2)获得自我统一的途径:

现实自我↑理想自我↓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强烈关心自己的发展

2、自我评价能力趋于客观

3、自我体验丰富而复杂

4、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

5、自我意识水平存在年级差异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良心理因素及调适

1、过度自卑2、过度自我认同3、自我中心4、苛求完美

1、过度自卑

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否定的情感,往往是自尊心屡屡受挫的结果。

这类人自我认识不客观,往往只看到自我缺点而忽略了自我的长处,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否定、抱怨、指责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或夸大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处处低人一等,丧失信心。

自卑调适方法:

1.对其危害有清醒的认识,有勇气和决心改变自己。

2.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无条件接受自己,欣赏自己所长,接纳自己所短(找优点、重温成功的经历、找他人评价、找例外)。

3.调整对自己的期望、确立合适的抱负水平,区分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区分潜能和现在表现

4.找到成功的突破口。

(从容易成功的事情做起,积累成功的经验,体验成功的感受,恢复自信心)

5.制定行动计划,保证行动成功。

2、过度自我认同

(1)自我扩张、高估自我,对自己的肯定评价有过之而无不及。

放大自己的长处,缩小他人的短处,人际交往模式是“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

(2)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以为是,不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易骄傲,常对自己提出过高要求,承担无法完成的任务、义务而导致失败。

调适方法:

1.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需要不断完善

2.要看到他人的长处,欣赏他人的独特性

3.多与他人交往,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和认真对待来自他人的反馈意见

3、自我中心

凡事从自我出发,只关心自己,一是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不顾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盛气凌人,好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他们不易赢得他人好感和信任,人际关系不和谐,易遭挫折。

调适方法:

1.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既重视自己也不贬抑他人,自觉地把自己和他人、集体结合

起来,走出自我的小天地。

2.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估自己,多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

他人感受、关心他人。

4、苛求完美

(1)追求完美的大学生对自己持过高的要求,期望自己完美无缺,却不顾自己的实际状况。

(2)对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过分看重,总对自己不满意,严重地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自信。

调适方法:

(1)要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

人不能十全十美,一个人应该接纳自己并肯定自己的价值,不自以为是也不妄自菲薄。

(2)有正确的评价参照体系和立足点,按照自己的实际评定自己的价值。

(3)制定合理的目标,把目标锁定在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

(4)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接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