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刘都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7498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刘都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报刘都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报刘都督.docx

《报刘都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刘都督.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报刘都督.docx

报刘都督

报刘都督·(明)李攀龙

始刘将军之名满天下,不佞愿见其人者[1],十年于此矣,未尝不私窃念之。

挟百战百胜之功者,不免自暴其才[2];而中一朝无辜之谤者[3],不免辄挫其志。

贤者犹难之也。

乃不佞以摄海之役[4],执事者俨然辱而临焉[5]。

获承颜色,倾盖如故[6],先施自致,不鄙下交,由衷之谊,披沥唯谨[7],有孔明集思广益之风[8],而慷慨以之[9]。

即过意延款[10],使不佞缱绻重别[11],缅缕舟中[12],不自知其尽境[13],恍然自失,如目前者勿论也。

不佞既东[14],陌落恬然[15],秋毫不犯。

登场大阅[16],复睹纪律森严,士气距跃[17],技艺精真,可蹈水火。

艨艟便捷[18],投枚记里,桨舵之利,折旋如活。

炮石四兴,波涛响应,削柹树檄[19],示疑设伏。

所征叙、泸弁旄之步[20],闽、粤善游之徒[21],三河挽强之骑辈相扼捥[22],唯敌是求。

乃日椎牛行犒[23],而帷幄自爱也。

可暴岂其才,可挫岂其志乎?

天既以虎臣托执事久矣,然犹且有激乎宦成之后者[24],动其所必奋,坚其所必立云尔。

大忠完节,愈困愈厉,而刘将军之名愈振矣。

不佞何能赞一辞?

即有问焉,摄海之役,不佞所以身觌其美者如此[25],庶取信狂夫[26],以备称述耳,于甚盛德则奚补焉?

乃既奉违[27],恍然自失,有如目前,至今不置[28],非敢为诞也。

注释:

[1]不佞:

无才。

作者谦称。

[2]暴:

显露。

[3]中(zhòng)遭受。

[4]乃:

犹言“乃者”,昔日。

摄海:

权理海道。

王世贞《李于鳞先生传》:

“起浙江按察副使,尝视海道篆,按核军实,一切治办。

[5]执事者:

指刘显。

[6]倾盖:

谓道上相遇,停车而语,车盖接近,因谓初交即一见如故谓“倾盖”。

[7]披沥:

披肝沥胆。

[8]孔明:

指诸葛亮,字孔明。

他在《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中说: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9]以:

及。

[10]延款:

延请接待。

[11]缱绻:

谓情意深厚,难舍难分。

[12]缅缕:

遥念详思。

[13]尽境:

指思念不知何时能尽。

[14]既东:

指到浙江巡视。

[15]陌落:

街道、村落。

恬然:

安然。

[16]大阅:

对军队的大检阅。

[17]距跃:

超越。

[18]艨艟(chōng):

战船。

[19]削柹(fèi)树檄:

削下木片,写上檄文。

[20]征:

征发。

叙:

叙州,治今四川宜宾市。

泸:

泸州,治今四川泸州市。

弁旄:

戴着皮弁,擎着用旄牛尾装饰的旗帜。

步:

步兵。

[21]闽、粤:

福建、广东。

[22]三河:

这里当指河内、河南、河东三郡,汉代称“三河”。

即今河南洛阳市黄河南北一带。

挽强:

能拉强弓。

[23]椎牛:

杀牛。

[24]宦成:

指官位居高。

[25]觌(dí):

见。

[26]狂夫:

愚钝的人。

[27]奉违:

敬辞,离开。

[28]不置:

放不下。

[29]诞:

虚诞之辞。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自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九岁而孤,自奋于学,善为诗文,厌训诂之学。

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试政吏部文选司。

后授刑部广东司主事,历员外郎、山西司郎中。

嘉靖三十二年(1553)出守顺德,有善政,擢为陕西提学副使,谢病归。

归居将十年,至隆庆元年(1567),荐起浙江副使,改参政,又擢河南按察使,以病卒。

李攀龙与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徐中行被称为“后七子”,他是首领。

他主张“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诸子”。

他的文章“骜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好之者推为一代宗匠,亦多受世抉摘”(《明史》本传)。

著有《沧溟集》,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包敬第标校本《沧溟先生集》。

本文选自《沧溟先生集》卷二十八。

刘都督,名显,字草堂,南昌人。

明代抗倭名将。

他长期驻扎在东南沿海,会同俞大猷、戚继光等歼灭倭寇,立下了不少战功。

隆庆元年(1567),李攀龙起任浙江按察副使,与刘显阅兵海上,作有诗《大阅兵海上》四首。

这篇《报刘都督》,也是追写这次阅兵事的。

文章歌颂了抗倭将士军容之盛,军心之齐,具有无坚不摧的气势。

虽然文字显得古奥,具有李攀龙特有的文风,但在李集中还是一篇可读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