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最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7456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贡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贡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贡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贡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贡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贡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最新.docx

《贡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贡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最新.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贡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最新.docx

贡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最新

K113+037贡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1、江西省瑞金至赣州高速公路项目两阶段施工图设计资料;

1.2、交通部现行的设计、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3、江西省瑞金至赣州高速公路项目《技术规范》;

1.4、我单位的技术实力、设备实力、管理水平、施工能力;

1.5、我单位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察看获取的资料等。

2、编制范围

江西省瑞金至赣州高速公路AS12合同段K113+037赣县江口贡江特大桥

3、编制原则

3.1、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业主最新下发通知中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的要求。

3.2、优质高效的原则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四新”技术,控制关键线路施工,注意均衡作业和工序衔接,防止或减少窝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机械效率,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的目的。

3.3、安全第一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

由于本工程具有交叉作业多,现场环境复杂等特点,因此在施工全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安全因素,保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在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本工程施工。

3.4、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严格遵照合同文件的要求,对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3.5、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标段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安全可靠性相结合,组织有效性、经济适用性。

选择工序能力指数最佳的施工机具或设备,保证工程工期及质量。

充分考虑本工程的特点、重点及施工难点,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

充分利用我公司桥梁施工的先进技术成果,发挥我公司技术人才优势和设备优势。

3.6、合理布局的原则

从节省临时占地、减少植被破坏、搞好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认真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房屋设施,做好环境保护。

工程完成后,及时平整场地恢复植被。

3.7、专业化分工与紧密协作相结合的原则。

按照流水施工组织原理和网络计划技术,控制关键线路施工,注意均衡作业和工序衔接,防止或减少窝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机械效率,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程工期的目的。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1、工程简介

厦门至成都国家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7918”国家高速公路网的“第十六横”,瑞金至赣州高速公路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位于江西省南部,同时也是江西省“三纵四横”公路主骨架网的“第四横”的一部分。

瑞赣高速公路路基全宽26米为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KM/h。

特大桥为横跨赣龙铁路和贡江的贡江特大桥,中心里程为K113+037,全长1088米,共26孔,其中主跨横跨贡江为4孔50米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砼T梁,东引桥为14孔40米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砼T梁,赣龙铁路在第七孔穿过。

西引桥为8孔40米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砼T梁。

桥台为桩接盖梁桥台,墩为双柱式桥墩,基础采用单排钻孔灌注桩,其中13#~22#桥墩在水中,其余各墩在陆地上。

2、沿线自然条件

2.1、地形地貌

路段位于峡山剥蚀丘陵地形和赣州断陷盆地,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主要以丘陵、岗地以及岗间冲洪积盆地和洼地等为主,地面高程在110~190米之间,区内主要以花岗岩为主,植被不太发育,地表冲刷严重。

2.2、水文气象

路线位于赣江上游,总体顺赣江一级支流贡水展布,地表水系以贡江为主,路线三次跨贡水,在赣州市北侧跨赣江,沿线分布有多个大水库,地表水系发育,以树枝状水系为特征,地表水总体非常丰富。

本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春季多梅雨,夏季多暴雨,雨量充沛,秋季干燥少雨,冬季常有冷空气侵入,降水集中在5~8月份,降水量约占全年的一半,年降水量1506毫米,年平均气温19.4℃,七月平均气温29.6℃,一月平均气温7.9℃,极端最低气温-6.0℃,极端最高气温41.2℃,无霜期287天。

2.3、地质地震

沿线发育的地层结构和岩性特征比较复杂,主要地层由老至新分别为:

晚元古界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以及燕山早期侵入岩等。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江西部分),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即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因此,结构物不做简易抗震设防。

2.4、水文地质

路线区内地表水主要分布于岗间洼地的水渠、水沟和贡水河中,但且水量大小受季节性的影响很大,一般春夏雨季中,水流量较大,而冬秋季节,则水流量较小。

地下水主要存于基岩裂隙、第四系覆盖层及全风化花岗岩层的孔隙以及贡水河Ⅰ、Ⅱ级阶段的砂卵砾石层中,且地形地貌条件不同其埋深也不同;一般岗地上,地下水埋深大,在5米以上;而岗间洼地及贡水河阶段中,地下水埋深较浅,在1~2米左右,局部地段的地下水埋深小于1米。

2.5、筑路材料

构造物用碎石、防护块石根据进场后对附近料场的考察,从质量、储量、运输条件等条件进行综合考察,进行选材,经我合同段综合考察,沿线具备充足供应能力,且质量满足要求。

砂场采用贡江沿岸砂场,砂料为河砂,储量丰富,砂料、砾石颗粒均匀,含泥量较小,开采规模大,距离我单位砼拌合站较近且质量满足要求。

3、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

100公里/小时

路基宽度:

整体式26.0m、分离式13.0m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Ⅰ级

4、工程特点及重难点

4.1、赣县江口贡江特大桥上跨赣龙铁路和贡水河,施工的全面展开受到铁路行车及河水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确保铁路安全运营的前提下顺利施工,对施工的施工组织、安排要求高,因此T梁预制架设及水中墩下部构造施工是本桥的重点和难点控制工程。

4.2、本项目为江西省第三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公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标准高,建设标准新。

为响应业主文明施工实施细则要求,我公司将把文明施工作为本工程的重点,在施工全过程中做好防尘、防废气污染、防废水污染等措施,并做好水土保持等工作。

5、主要工程数量

1、桩基础:

1.8米径170.8米;2米径1319.2米(22#台101.2米水下其余陆地);2.2米径380米(水下);2.5米径530米(水下)。

2、圆柱桥墩:

1.8米径1035.18米;2米径337.6米;2.3米径406.12米。

3、预应力混凝土T梁312片:

40米264片;50米48片。

4、桩系梁54个

5、墩系梁32个

6、盖梁54个

7、台帽4个

8、搭板4个

9、桥面铺装52孔

10、护栏52孔

11、伸缩缝160型14道

6、交通、通讯、电力、材料等工程技术条件

6.1、交通

施工中在线路左侧地界内沿线路方向修筑一条便道作为进场运输的主要道路。

根据现场勘察情况需要占用部分地方土地。

在贡江两岸修筑临时码头,采用轮渡作为过贡江的主要途径,保证施工便道畅通。

6.2、施工电力

本地区经济较发达,沿线有多条高压线、低压线通过,可就近接入,考虑到用电较紧张,并配备充足的自发电设备。

为了保证施工用电,在贡江特大桥工地预制场设500KVA的变压器一台,另外配备400KW发电机一台。

在26#台侧配备150KVA变压器一台,150KW发电机一台。

6.3、施工及生活用水

在工地打井作为生活用水,贡江水经试验,可供施工用。

6.4、通讯

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均有手机,办公室安装程控电话一部与外部联系。

第三章现场施工部署

1、现场组织机构配置

本工程的实施采取项目部、施工队两级管理模式,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名、项目副经理1名、总工程师1名等领导班子和各部室。

各部室设若干关键岗位的主管工程师。

项目经理负责本标段的全面管理,总工程师负责技术、质量和计划、合同管理和经济核算的管理,副经理负责现场工程进度计划的落实和对外协调工作,施工队按项目部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负责实施。

现场组织机构详见下图。

现场组织机构框图

桥梁施工施工队

瑞赣高速公路AS12标段项目经理部

综合办公室

安质部

信息中心

财务部

物资设备部

合约部

测试部

施工技术部

副经理

总工程师

各部室的工作职能见下表。

项目部各部室的工作职能表

部门

职能

施工技术部

施工技术方案编制、现场技术指导、测量控制、分析处理质量问题

安全质量部

安全管理制度的检查和落实、质量检查、质量监督、分析处理质量问题

物资设备部

材料、物资、施工机械设备的供应及管理

合约部

制定施工计划、统计报表、计量、合同管理、经济核算

财务部

财务管理、经济核算、费用控制、资金筹集和控制

综合办公室

外部协调、劳资、公务、后勤、治安、党务、政工、工会

测试部

各种试验、检测及计量管理工作

信息中心

负责项目部内部信息系统的管理及外部信息传输

备注

各部室在履行各自职责的同时,加强部室之间的协作。

2、设备配置

在设备配备上遵循“先进、适用、配套、满足要求”的原则,并通过合理的配备组合,力争最大限度地提高工效,加快进度,确保质量与安全。

桥梁施工配备足够的砼运输设备、基础、墩台身、梁部施工相应的大型吊装设备和大量的支架与模板等。

同时还配备了相应充足的工程测量、材料试验及质量检测仪器,充分体现“以设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的施工指导思想,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桥梁施工的混凝土拌和站、砼罐车、钻机、吊车等设备2007年3月下旬进场,架桥机6月中旬进场。

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及测量、试验设备见详见附表。

3、材料供应安排

3.1、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按资源供应能力和需求,做到超前计划,按时供应,强调保障,避免供不应求和过多储存,材料分批进场,要有富余。

3.2、我单位将根据现场施工进展情况,提前做好材料供应计划。

3.3、材料供应厂家的选择和确定,均在进料前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并得到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确认合格后,方可签订供货合同。

3.4、材料进场后,再次经过工地检验,经检验合格并经标识后,方可投入使用。

所有材料的进场和发放必须进行计量和点验,严格材料管理。

3.5、材料在入库或进入工地前由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材料人员和采购人员共同进行外观质量、规格、型号以及数量的检验,并填写物资验收记录;检验种类包括数量检验、外观检验和证件检验,对须进行理化检验的物资,由项目部保障部出具“物资送检委托书”交试验部门,由项目部试验人员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试验或采样送检,并将测试的结果填入委托书内连同试验报告复印件反馈给保障部门。

3.6、加强材料运输车辆防掉落、漏洒措施。

根据各种材料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防漏洒措施。

运输车辆上要跟随有专人,以加强防范。

如果一旦发生掉落、漏洒,要视情况进行有效的处理。

对于各种固体的,污染性不高的材料,如钢材,石料等,若掉落的量不大,可以及时由人工先搬至路边,以免造成交通堵塞,若量大,则及时在发生地安设安全警示,并通知交管部门,进行相应的处理;而对于各种污染力比较强的材料,如水泥、油料、化工液态物资,则应及时设置安全警示,通知交管部门,及时疏散人群。

第四章施工准备与临时工程

1、施工准备

1.1、管理准备工作

1.1.1、认真学习和掌握合同条款及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中标后积极办理各种手续,并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部内部各种规章制度。

1.1.2、组织高效精干、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的项目经理部,选配强有力的项目部领导班子、技术业务人员和施工力量,强化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

1.2、技术准备工作

1.2.1、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设计交底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踏勘和施工调查,对各种料场及施工便道进行调查,以便更好为施工生产服务,发现问题根据程序提出变更意见申报有关部门申请变更。

1.2.2、根据现场收集到的情况、核实的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和人员、设备、材料准备情况,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形象进度图及月、季、年施工计划,按合同要求及时报监理工程师、业主批准后实施。

1.2.3、项目部已完成工地试验室的建设,配备满足施工需要的试验检测仪器和设备,配足配齐试验人员,在报经当地计量部门标定合格后,立即展开工作,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及时完成各类原材料试验及砂浆、砼配合比设计的试验工作,并按监理工程师要求,建立施工技术档案,专人负责。

1.2.4、复测工作已完成,在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根据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的精度恢复中线并加密坐标点、水准点控制网,埋好保护桩。

及时对原地面进行断面复测,并报工程师审批。

施工中严格复测、复核制度,确保构造物位置准确。

1.3、施工材料准备工作

由项目经理部统一组织各种材料的采购和供应工作,地材就近购置,施工时充分利用当地的运输力量以进行材料的运输工作;钢材及水泥采用国家大型企业生产的产品。

各种材料经试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

1.4、临时工程准备工作

根据工程需要,本着因地制宜、精打细算的原则设置各种设施临时,做好现场“三通一平”工作,重点抓好预制梁场地、砼拌和站、供电、供水设施,以及桥梁模板、盖梁模板、墩身模板、护筒、龙门吊等加工及准备工作。

1.5、施工机械准备工作

根据施工进度合理配制各种机具的进场计划,使用前进行调试,确保机械性能良好。

1.6、编制作业指导书、申请开工报告

在有关人员进场到位并经技术交底、设备到位且调试完毕、材料试验合格、测量复核等各项准备工作完成的情况下,编制开工报告,申请正式开工。

2、临时工程

2.1、临时便道、便桥

施工时充分利用国道323线作为进场道路,运输各种施工机械及物资材料。

根据现场勘察情况及本工程施工需要,在利用当地既有县乡村道路和机耕路的基础上,对部分既有道路进行加宽整修后用于工程施工。

新修便道路面宽度为5.0m,路面采用泥结碎石硬化。

路两侧人工开挖排水沟,并作好临时路面养护工作,确保交通畅通。

2.2、临时轮渡和临时码头

赣县江口贡江特大桥两岸各设置临时码头一座,距桥中线下游侧约20m处,解决大型物资、材料机具等上岸、下河的需要;该码头还作为钻孔平台、钢板桩围堰等施工的拼装码头。

配合临时码头使用设置临时轮渡(满足4台载重汽车及拖轮的使用),以解决主桥施工人员水上运输问题。

东西两岸的临时码头可满足砂石料水上运输上岸的要求。

2.3、生产及生活用水

根据现场考察情况,工程沿线地下水充沛,水质较好,生活用水就地打井取水解决,贡江江水经水质检测合格后用于施工生产。

在预制场及拌合站旁修建蓄水池,抽水蓄水,满足施工用水。

2.4、预制场

根据现场考察情况,结合桥梁分布特点,计划在赣县江口贡江特大桥台后挖方路基上设预制场一处,设置16个T梁预制台座,负责赣县江口贡江特大桥T梁预制。

预制场设置T梁预制区、存梁区、钢筋加工区、模板加工区,80T龙门吊移放T梁、起吊砼料斗、安拆模板,轨道平车运送T梁。

T梁预制场布置详见《附件工程预制场平面布置图》。

2.5、拌和站

本桥计划设砼拌和站2处,赣县江口贡江特大桥东侧预制梁场(60m3/h),赣县江口贡江特大桥11号墩附近(60m3/h)。

所有砼搅拌机均安装电子自动计量配料机,以准确称重。

第五章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与施工计划

1、总体安排原则

紧紧围绕工期目标,以工程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为前提,按照“大平行,小流水”、施工组织专业化的原则,精心组织,全面协调,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与空间,优质高速的完成本工程任务。

2、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

进场后及时修通施工便道、便桥,为桥梁施工设备和材料进场创造条件。

开工后进行陆地钻孔桩施工,抓住枯水季节优先施工水中桩,在雨季汛期前完成13#~22#墩基础,待汛期过后再进行墩身、系梁的施工。

其它墩台基础安排两个施工区段同时施工,各施工区段内从两端向中间顺序施工。

墩台基础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墩台身的施工。

预制场建设和桥梁基础同步进行,梁体预制根据桥梁下部构造的施工进展情况,提前进行预制,做到随预制随安装,以确保T梁在存梁期内安装,并及时跟进完成横向连接和体系转换,为桥面铺装创造条件。

3、施工总体计划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主要工程数量对特大桥的工期和施工安排制定如下计划:

施工总工期:

开工时间2007年4月15日

竣工时间2008年10月31日

具体施工安排

桩基及系梁:

2007年4月15日开始至2007年12月31日结束

墩台工程:

2007年5月1日开始至2008年3月31日结束

预制T梁:

2007年6月1日开始至2008年8月31日结束

安装T梁:

2007年9月1日开始至2008年9月30日结束

铺装人行道:

2007年11月1日开始至2008年10月31日结束

 

第六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总体概述

1.1、施工顺序

首先安排0#台基及水中桩基的施工,其他依次往26#桥台方向施工。

系梁、立柱、盖梁依次紧跟基础施工进度安排施工。

梁板架设、铺装、护栏也从0#台开始,依次往26#桥台方向施工。

1.2、桥梁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

(1)桩基成孔水下桩基,采用冲击钻成孔;其他采用人工挖孔。

(2)地面以下部分灌注桩,每次单根灌注比设计高0.5~1.0m。

(3)如果桩基顶超过原地面2米以上,那么超过地面部分与系梁一起浇筑;水下墩位上部系梁连同下墩柱一起浇筑;其他系梁单独浇筑。

(4)每个桩系梁和墩系梁单独施工。

(5)每根立柱单独施工。

(6)每个台帽和盖梁单独施工。

1.3、上部构造施工

T梁在预制场内预制,从0#台开始架设,依次往26#桥台方向,桥面连续及桥面系施工,紧跟其后进行。

2、施工方案

2.1、基础施工

钻孔灌桩施工工序为:

测量放样、场地平整、排架搭设、护筒埋设、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灌注、凿除桩头、桩基检测等。

挖孔灌注桩施工工序为:

测量放样、场地平整、挖孔设备准备、挖孔、浇筑护壁、清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混凝土灌注、凿除桩头、桩基检测等。

2.2、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详见附件3: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框图)

2.2.1、平整场地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条件对场地进行平整,场地在贡江中,采用围堰筑岛,在岛上安装钻机,岛面应高出施工水位1.5米以上。

2.2.2、埋设钢护筒

钢护筒采用4mm厚钢板,直径比桩径大40cm,长度按实际情况制定。

护筒侧面留有一个15

20cm的排浆孔,顶端对称焊有一对吊耳,用于装吊护筒及为防止下沉支垫方木之用。

灌注完成,可将护筒拔出重复使用。

所有钢护筒埋设后,顶部应高出水面1.5~2m,并高出施工地面0.3m。

埋入河床面以下长度根据河床砂层厚度确定。

四周用粘土夯实,以防护筒渗漏泥浆,钢护筒埋设顶面位置偏差<5cm,斜度<1%。

2.2.3、钻机就位及开挖泥浆池、沉淀池

冲击钻机底座用方木垫稳,以防钻机在冲击成孔时发生位移,保证成孔垂直度。

钻机就位平整稳定,孔位对中偏差小于10mm,钻头直径可小于孔径3厘米。

为充分利用泥浆使用率,防止泥浆污染环境,抽出的泥浆通过沉淀池沉淀后,重复使用。

冲击钻机施工示意图

 

2.2.4、护壁泥浆

选用优质粘土造浆护壁,向孔内投放优质粘土,利用冲击钻头冲击造浆,施工现场配有流动试验站,随时对泥浆比重进行测试,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泥浆比重。

必要时,为改善泥浆质量,掺入适量外加剂。

钻碴沉淀后及时进行挖除,堆在场地内初步滤水后,运至弃土场。

泥浆尽量考虑循环利用,以节省水资源,施工中严禁将泥浆排至河道及农田内,避免淤塞河道及造成环境污染。

开孔及整个钻进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河中水位)1.5m~2.0m,并低于护筒顶面0.30cm防止溢出。

2.2.5、冲击钻成孔

根据不同的地层情况采用不同的成孔速度进尺,特别是初始阶段要慢,低锤冲击,保证孔口质量;冲孔时,根据地质情况,经常检查、调节泥浆比重,间歇式向孔内投放粘土,以达到护壁的效果,成孔过程中,必须保证孔内水位的稳定。

抽碴的同时,向孔内补充新泥浆和水,视孔内泥浆比重粘度情况而定,一般成孔时泥浆比重保持在1.2~1.4之间,冲击成孔过程指派专人随时测量泥浆指标、孔深及钻进情况,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进入基岩后,应低锤冲击,如发现偏孔应及时回填片石至偏孔上方30~50cm处,然后重新冲孔;遇到孤石击碎或击入孔壁,不得已时可用预爆方法处理;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检验钻头直径;进入基岩后,每钻进10~30cm清孔取样一次,以备终孔验收。

钻孔进入微风化岩后,马上捞起岩样,请监理确认;在接近终孔标高1m范围内时,降低冲程,冲程控制在1m以内,以保证孔底岩样的完整。

孔深应比设计深度超深50mm。

钻进过程中,每隔2小时,将泥浆泵出口置于孔底,以尽量排出钻渣。

同时必须详细记录钻进情况,如实填写钻孔纪录。

成孔后用测孔器测量成孔垂直度,如不满足要求,用钻头反复冲孔修正直到满足为止。

2.2.6、抽碴清孔

抽碴采用抽碴筒抽取钻碴,抽碴频率视钻进速度及钻碴厚度而定,一般每钻进0.5~1.0m抽取一次。

当孔底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后,准确测定孔底标高,经检查确认后方可清孔;清孔采取抽碴筒从孔底抽出钻碴,同时向孔内补充水和新鲜泥浆,直到抽出泥浆含砂率与入孔泥浆率接近,且孔底沉渣厚度在规定范围内方可停止清孔。

清孔结束后再次测量孔底标高,确认无误后方可拆除钻头,施工下道工序。

灌注砼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

清孔后泥浆相对密度1.03~1.10,粘度17~20s,含砂率小于2%;

桩底沉淀厚度小于50mm,用测锤检查时,手感清脆。

2.2.7、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钢筋笼根据桩长分节、分段在钢筋棚加工,钢筋笼主筋接长采用闪光对焊,钢筋笼主筋与加强箍筋间点焊焊接,以保证笼体的刚度。

加工时注意使钢筋接头在同一截面的数量小于规范要求。

钢筋保护层的设置除按设计要求,在主筋上对称焊钢筋耳环外,同时预制半径70mm,长50mm的圆柱体砼保护层块,在圆柱体的中心设Ф30mm的孔洞,在绑扎笼体钢筋时将砼保护层块对称绑在主筋上,每隔2m布置一层,每层4个。

钢筋笼焊接接长时,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焊工必须持焊工证上岗。

为保证笼体顺直,焊接采取双侧帮条焊,为加快焊接速度,节省时间,采用2台电焊机同时焊接。

焊缝要求饱满无夹渣,并不得损伤主筋,焊接完成后及时清除焊渣。

钢筋笼下放到位后,在孔口用钢管固定,防止在灌注砼时笼体上浮。

加工好的钢筋笼必须垫起,长时间不用时必须遮盖、防锈。

钢筋笼帮扎完毕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预埋桩基检测管。

钢筋笼制作好下孔前,应按设计将声测管均匀布置在钢筋笼的四周,并用铁丝将声测管和主筋紧紧帮扎在一起,当桩径≤1500mm时,应埋设三根管,当桩径>1500mm时,应埋设四根钢管,钢管内径不小于50mm,同时钢管的顶端和底端应用钢板焊接盖住,钢管和钢管之间的焊接也要密封,防止漏水。

声测管底部埋设至桩底,管口宜高出桩顶面300mm以上。

2.2.8、安设导管

导管采用直径不小于250mm的管节组成,导管预先试拼、编号,并自下而上标示尺度,按规定做密封试验,保证导管不漏水。

底节导管可适当放长,一般为4m,且底部距孔底30~40cm。

必须满足封底砼用量的要求(即首批砼入孔后,导管底部埋入砼面以下1~1.5m),砼漏斗的容量据此设计。

2.2.9、二次清孔

钢筋笼安装好后,下放导管。

由于钢筋笼下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