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7376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docx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

19大象的耳朵

[教学目标]

1.会认“似、耷”等9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猜谜导入

1.课件出示谜语:

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打一动物)

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

大家知道大象都有哪些特征吗?

(学生举手回答)没错,大象有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白白的象牙,壮壮的身子和细细的尾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3.出示课题:

大象的耳朵。

(齐读课题)

1.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眼中的大象。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

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

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多音字:

扇:

shān扇动shàn风扇

(2)图片识字:

竖、竿、舞

(3)与生活体验结合识字:

痛、烦、耷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ìshìshānshàn

(1)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2)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它们赶跑。

3、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大象为了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的故事。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3.大象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4、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

遇:

半包围结构,笔顺是

,“走之底”是三画,右边的笔顺要记清。

最:

“耳”的首横要写长点,盖住“又”字,末笔横改提。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

优秀作业展示。

4.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遇”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可组词为。

5.比一比组词。

根()跟()

兔()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谁能来说说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大象的耳朵会有哪些作用?

2、复习字词

学习课文这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

3、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指读第一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

(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

(2)练习说句子。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有耳朵,像。

(3)动物们的耳朵多种多样,功能也不同,就像《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动物们的尾巴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大象的耳朵会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

3.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2~8自然段。

(1)指导读好问句。

“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2)分角色朗读,看看谁读得最好。

(3)想一想:

这几个自然段一共出现哪些动物?

(大象、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大家都疑惑大象的耳朵为什么是耷拉着的。

(4)学习第8自然段。

①“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谁来表演这一段?

②你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了吗?

有必要把耳朵竖起来了吗?

4.学习9~13自然段。

(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

(2)大象是怎样让耳朵竖起来的?

(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3)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做好吗?

会舒服吗?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不舒服,经常有小虫子飞到大象耳朵里,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4)那么,现在,你觉得大象应不应该把耳朵竖起来?

是的,不应该,因为大象的大耳朵耷拉着是起到保护作用的。

起到了哪些保护作用呢?

我们一起来读第12自然段。

(学生举手回答:

防止虫子飞到耳朵里,还可以把虫子赶跑)

(5)指名读第13自然段。

①指导读出的语气。

②现在你知道大象为什么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了吗?

我们来请几个同学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一谈。

6.有哪些小动物奇怪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

7.照样子写词语。

自言自语

自()自()

自()自()

8.大象是怎样让他的耳朵竖起来了的?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大象的耳朵竖着,可以听到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声音。

()

(2)大象的耳朵竖着,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吵得大象头痛。

()

(3)大象的耳朵可以把飞来的虫子赶跑。

()

(4)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可以避免虫子飞进去。

()

10.大象说: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小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我们自己的特色,不能别什么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2.齐读课文,记住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教学板书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大象的耳朵

耷拉着

虫子飞不进来

20蜘蛛开店

[教学目标]

1.会认“店、蹲”等15个生字,会写“店、决”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学会运用想象续编故事,明白不能一味地只想着做简单的事情。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把握故事内容。

2.运用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趣味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大象的大耳朵是它的特点之一。

那么请同学们来看一看下面这几个小动物,你知道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吗?

1.出示图片:

蜘蛛河马长颈鹿蜈蚣(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2.同学们真棒,都答对了。

那么你们知道这几个动物小朋友之间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吗?

我们接下来学习新课文《蜘蛛开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轻声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合作识字。

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3.全班交流汇报,教师识字方法引导。

(出示课件)

(1)偏旁归类识字:

寂、寞;蜈、蚣

(2)加偏旁识字:

店、编、蹲、

(3)联系生活识字:

口罩的“罩”,照顾的“顾”,交换的“换”,匆忙的“匆”

(4)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4.检查单字的认读情况。

(出示课件)

2.读一读,连一连。

编jǐng

颈gōng

蚣zhào

换biān

罩dūn

寞huàn

蹲mò

3、朗读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再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找一找:

(1)蜘蛛为什么要开店?

(2)蜘蛛开了什么店?

都有哪些顾客?

都卖了哪些商品?

(3)交流反馈。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蜘蛛想要开店是因为,他最后开了一有店,先后卖了口罩、和。

4、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

2.从这一自然段你知道蜘蛛为什么要开店吗?

(好寂寞,好无聊)

3.“寂寞”“无聊”是什么意思?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4.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讲解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生字。

2.开火车读词语,齐读。

2、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找出蜘蛛开了什么店,卖了什么商品,要卖给谁。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口罩编织店——口罩——河马

围巾编织店——围巾——长颈鹿

袜子编织店——袜子——蜈蚣

2.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合作朗读,思考:

这几个自然段讲的什么?

(蜘蛛开了口罩编织店)

(2)蜘蛛为什么开口罩编织店?

(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3)蜘蛛的编织店里口罩卖多少钱?

(一元钱)你觉得一元钱贵不贵?

为什么?

(4)蜘蛛的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这位顾客是(河马)。

给河马织口罩简单吗?

(不简单)为什么?

(因为河马的嘴巴那么长)所以蜘蛛感叹道“口罩好难织啊”。

(指导学生体会“简单”到“难”的变化)

(5)出示句子:

河马的嘴巴那么长,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①指名同学读句子,指导读出万分感叹,如释重负的感情。

②学习“工夫”“终于”两个词语。

③请同学用“终于”练习口头说句子。

3.出示第5自然段

(1)学生自由举手朗读。

(2)蜘蛛觉得围巾织起来很简单,你们说对吗?

(3)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织围巾到底简不简单。

4.根据前面的学习方法,学生分组学习第6~8自然段。

(1)分组讨论,小组长按照合作要求指导学习课文。

(2)教师总结学习反馈。

(蜘蛛卖围巾,碰到长颈鹿,长颈鹿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蜘蛛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围巾。

可见织围巾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5.指名读第9~11自然段。

(1)最后蜘蛛的袜子店迎来四十二只脚的蜈蚣,蜘蛛的反应是怎样的?

(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2)蜘蛛的反应告诉我们这织袜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6.学完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呢?

(做任务事情不能只图简单)

4.读句子,完成练习。

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1)“一整天的工夫”意思是,说明给河口织口罩。

(2)用“终于”写一个句子。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蜘蛛开了口罩编织店,来的客人是,他花了的时间织完了;开了围巾编织店,来的客人是,他花了的时间织完了;开袜子编织店,来的客人是,最后他吓得。

(2)蜘蛛给长颈鹿织围巾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是因为长颈鹿的脖子。

当蜘蛛看到来织袜子的顾客是之后,吓得匆忙跑回网上,是因为。

7.学完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3、复述课文,讲故事

1.小组内交流故事内容,派代表上台讲故事,为讲得好的同学给予奖励。

2.课文的最后,蜘蛛跑回网上,那么蜈蚣的袜子到底织没织出来呢?

如果你来开店,你会怎样为河马、长颈鹿、蜈蚣提供服务呢?

请大家把你们想到的故事写下来,并讲给爸爸妈妈听。

4、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9个会写字,书写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全班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

商:

终:

期:

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全班互评。

8.加一加,学新字,再组词。

广+占=□()

其+月=□()

口+韦=□()

宀+完=□()

21青蛙卖泥塘

[教学目标]

1.认识“卖、牌”等15个生字,会写“蛙、卖”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3.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了解故事内容。

2.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课题)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的围

绕课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2.大家小脑袋里装着好多小问号。

青蛙为什么要去卖泥塘呢?

都有哪些动物来买,他的泥塘卖出去没有呢?

老师也和大家一样,很想知道青蛙的泥塘卖出去没有?

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大家猜一猜,青蛙会向谁卖泥塘?

卖出去没有呢?

(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分小组讨论猜测)

3.谁来给大家讲讲你的猜测。

(指名学生回答)你们真会想象,小青蛙到底是怎么卖泥塘的,卖出去没有呢?

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2.老师检查读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注意读准“舒”是翘舌音,“撒”是平舌音,“坑、挺、咏、愣”是后鼻音。

(2)去拼音认读生字。

(3)老师打乱循序读,老师带读。

(4)男生、女生比赛读。

3.读课文,读通顺词句。

(1)现在请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入课文,看看能否把词语读得更通顺些。

(2)学生自由读。

读完的同学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3)指名读,学生评并纠正。

(4)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

小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

它卖出去没有?

原因是什么?

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将下列汉字的拼音补充完整。

坑k舒ū

撒ā栽āi

泳y愣l

灌g缺q

2.这篇共有自然段,写的是卖泥塘的故事。

三、组织学生探究青蛙卖泥塘的过程

1.分角色朗读课文3~9自然段。

边听边思考:

小动物们为什么没有买青蛙的泥塘?

2.围绕问题进行探究。

重点指导朗读老牛和野鸭的话,理解它们的意思。

3.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4.拓展延伸:

想一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们路过青蛙的泥塘,它们看见泥塘会说些什么呢?

3.有哪些小动物来问了泥塘了情况?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认读“蛙、卖、搬”等8个生字。

2.学生自己记字形,小组交流讨论,全班汇报。

3.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怎样写才好看?

(指名交流)

4.师范写,重点指导。

蛙:

右边是两“土”字叠加,注意横画长短分布。

搬:

中间的“舟”字横画不穿头。

卖:

与“买”字做对比分析。

5.学生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4.比一比,组词语。

买()卖()

般()搬()

到()倒()

子()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1、导入

1.上节课我学习了《青蛙卖泥塘》的故事,有没有哪位同学能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2.同学们讲得真好,那么,你们知道青蛙为什么卖泥塘了吗?

接下来我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青蛙为什么要卖自己的泥塘呢?

(烂泥塘这儿不怎么样搬到城里住)

2.青蛙是怎样卖自己的泥塘的?

(1)结合图片

①青蛙竖起来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

②青蛙大声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

(2)启发学生想象平时在哪、什么时候见到过吆喝。

(指导读好青蛙的吆喝)

5.青蛙为什么要卖掉自己的泥塘?

3、学习课文第3~9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3~9自然段,想一想,谁来看了青蛙的泥塘?

他们买了没有?

泥塘为什么没有卖出去?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老牛来看过,但是没有买。

因为老牛希望周围有些草。

(2)野鸭来看过,但也没有买,他觉得池塘里的水太少了。

3.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老牛、野鸭的不满意读出来。

(1)指名读老牛说的话。

(老牛的语气低沉)

(2)指名读野鸭说的话。

(野鸭的语气)

(3)指名读青蛙的三次吆喝,比较三次吆喝。

(一次比一次青蛙更有自信了,声音更大了。

4.听了老牛和野鸭的建议,青蛙是怎么做的?

(1)想:

①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泥塘就能卖出去了。

②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

(2)做:

①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的周围。

②砍竹子,引山泉。

5.经过改造后的泥塘有什么变化?

(泥塘周围长出绿茵茵的小草,有了泉水)

6.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6.第一个来买泥塘的是,他没有买走泥塘是因为。

第二个来买泥塘的是,他没有买走泥塘是因为。

7.听了老牛和野鸭的话,青蛙是怎么做的?

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四、学习第10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第10自然段,边读边想,有哪些小动物从小泥塘边经过?

它们

说了些什么?

2.教师指导做想象说话训练。

出示:

(1)一只小鸟飞来了,它说:

“”。

(2)来了,它说:

“”。

(3)来了,它说:

“”。

3.拓展思维:

小鸟为什么说这里缺树?

蝴蝶为什么说这里缺花?

小兔为什么说这里缺路?

小猴为什么说这里缺房子?

(小组交流)

4.听了这些小动物们的话,青蛙是怎样做的?

你觉得他的做法对吗?

如果你是青蛙,你会怎么做?

(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8.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小鸟缺点儿花

蝴蝶缺条路

小兔缺所房子

小猴缺点儿树

 

五、引导探究第11自然段

1.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吆喝起来,谁来读读青蛙这次是怎么吆喝的?

(指名朗读青蛙的话。

2.青蛙说这里多好呀!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儿多好,把这些句子勾下来,自己读一读。

(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勾画。

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体会)

3.谁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呀。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

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

4.听了青蛙的吆喝,你会怎么想呢?

(鼓励学生大胆表白)

5.难怪青蛙愣住了!

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多好呀!

为什么要卖掉呢!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

9.青蛙最后怎样介绍自己的泥塘的?

画出文中的句子,再读一读。

10.假如你想卖一本书,你会怎样吆喝呢?

写一写吧。

六、回归整体,拓展思维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组织讨论,青蛙为什么没有卖掉泥塘?

你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

3.同学们说得真好,小青蛙用它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我建议,同学们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起来改造我们身边的环境,好吗?

11.读了青蛙卖泥塘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七、分角色表演故事

1.学生在小组内把故事讲一讲。

2.分小组试着把课文演一演,师下小组指导。

3.指名小组在全班表演。

4.对演得好的小组给予奖励。

教学板书

种草、引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

(劳动创造美好)

老牛——没有草

野鸭——水太少

青蛙卖泥塘小鸟——缺点儿树

蝴蝶——缺点儿花

……

教学反思

《青蛙卖泥塘》是一则童话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学生美是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我在教学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愿望,从读中感悟故事人物的感情变化及故事发展。

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一点不足,就是没有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青蛙从卖泥塘到不卖的变化,以及第11自然段中卖泥塘的吆喝这一段的学习。

22小毛虫

教材分析

  《小毛虫》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为小朋友写的寓言故事。

文章描写了一条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成蝶的变化过程。

通过描写小毛虫的成长过程,告诉每个孩子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他们会非常喜欢小虫子。

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学生会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

但如何将学生从研究文本延伸至体会课文寓意、明白道理,是值得深思的一点。

  教学建议

  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可通过图片导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能充分感受蝴蝶的美丽。

还要进一步加强朗读,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3.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图片和多媒体资源教学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难点

  1.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2.懂得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学生:

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的前期是怎样的。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的前期是怎样的。

  三、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各种蝴蝶图片)师:

春天来了,小朋友,你们看——看到了什么?

  2.(出示小毛虫的图片)师:

再看看这是什么?

它就是蝴蝶小时候的样子。

(板书:

小毛虫蝴蝶)

  3.神奇的大自然把这两种外貌完全不同的昆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小毛虫变成蝴蝶,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毛虫是怎样变成美丽的蝴蝶的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四、初读课文,学字读词

  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要求会认的生字,借助拼音,将生字读准确。

  教师重点指导“尽”的读音,“尽”是一个多音字,在“尽管”一词中读“jǐn”,在“尽心竭力”一词中读“jìn”。

  2.同桌合作,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

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和识字经验,采用生动有趣的识字方法。

  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读一读。

  生机勃勃尽心竭力与世隔绝

  色彩斑斓笨手笨脚“九牛二虎之力”

  五、学习第1、2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出示句子:

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

“打量”是什么意思?

(观察,仔细查看周围事物或现象)

  

(2)“周围的一切”是怎样的?

(指名读后面的内容)

  (3)小毛虫和其他昆虫有什么区别?

(它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你觉得这只小毛虫可怜吗?

(可怜)让我们读出小毛虫的可怜吧!

  3.师生合作读第1自然段。

  4.出示句子: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

  

(1)动画演示理解“挪动”,引导学生体会小毛虫的“笨拙”。

  

(2)什么叫九牛二虎之力?

(交流:

指导理解“九牛二虎之力”)

  5.出示句子:

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1)师:

一片叶子到另一片叶子的距离并不远,可是对于笨拙的小毛虫来说,这个距离太远太远了,路程也太长太长了,就好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2)谁能把小毛虫笨拙的样子读出来。

(指名读)

  6.尽管小毛虫这么笨拙,这么可怜,但它又是怎么想?

怎么做的?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梳理板书

  小毛虫

  多音字:

  昆怜挪仿佛任何纺

  竭规律待挣愉绒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3.懂得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写8个生字。

  2.了解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