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采样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7312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采样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职业卫生采样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职业卫生采样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职业卫生采样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职业卫生采样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采样工作总结.docx

《职业卫生采样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采样工作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卫生采样工作总结.docx

职业卫生采样工作总结

职业卫生采样工作总结

  篇一:

20XX年度职业卫生工作总结

  XXXXX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工作总结

  二〇一四年

  XXXXX有限公司

  20XX年度职业卫生工作总结

  职业病防治工作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也关系到我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

公司始终坚持“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理念,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等法律法规。

公司通过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员工的职业病防范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

重点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监督监测,加强劳动保护,按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有效的保障了劳动者的健康,维护了职工的权益,确保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了企业的安全和谐健康发展。

现对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切实做好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庄旺煤业有限公司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分管副矿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职业卫生科,具体负责职业卫生的日常具体工作。

并层层落实责任,明确规定了各级领导、职能科室、以及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制定了具体的职业危害防治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并按照方案和计划要求,认真开展了各项工作,为加强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制度,提供有力保障

  针对职业卫生要求,建立健全了《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职业危害警示标示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专项基金制度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工作时间制度》,《职业健康工作情况统计报表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及考核制度》,《职业病预防及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依据。

  三、加强宣传教育培训,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全员职业防治素质。

每年按计划派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采样员到省、市局参加职业卫生培训,共计培训管理人员7名,并全部通过考核,做到持证上岗。

年初对全体职工进行了职业卫生防治知识的培训教育,使员工职业病防治责任和法治意识得到提高,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使劳动者懂得职业病防治中的权益,掌握职业病防治知识。

  充分利用班前会、告知牌、培训学习等多种形式,有针对

  性地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加大对《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就职业病防治、预防、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活动,提高了员工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

  四、加大职业病监督力度,狠抓职业病防控

  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和检测评价,将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在井口公示栏内对全体职工进行了公示,及时告知从业人员危害后果,并在主要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提高员工对职工病危害的防范意识。

  在井下各巷道铺设了防尘管路、在各皮带、煤溜点、巷道、以及采煤机、掘进机等产生粉尘的地点设置了防尘喷雾设施,各项防尘设施齐全有效,并由专人负责及时对相关作业地点进行防尘喷雾,并定期进行防尘洒水,为井下创造了良好的生产工作环境。

  为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并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和定期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切实保障了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定期组织体检,健全监管体制

  职业健康建监护方面,公司建立、健全了职业卫生档案和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做到了一人一档,并安排组织全体员工参

  加了职业健康体检,经检查,不存在患有尘肺病的人员,也无相关的职业禁忌症。

  六、认真开展检查,积极消除隐患

  每周由矿级领导带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全矿井各地点、各环节和重要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证防尘等系统的正常运行,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落实责任人,限定时间,定措施进行了整改。

  七、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采掘工作面全部实现了综采、综掘工艺,采煤机、掘进机严格执行开机喷雾,移架喷雾,且采煤机、掘进机和支架喷雾使用灵敏可靠,运输线路也全部更新为煤溜、皮带输送,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粉尘等有害因素的产生,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作业环境。

  职业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公司在20XX年的职业卫生各项工作都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尽管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等方面进一步努力工作,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为职工的健康和公司发展做出新贡献,将职业卫生工作做的更好。

  篇二:

20XX职业卫生工作总结

  20XX年职业卫生防治工作总结

  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关系到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也关系到公司安全生产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逐步完善和规范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改善员工作业环境,加强对作业场所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等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劳动者的健康,有效保障了员工的健康权益。

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职业卫生制度建立健全情况:

编制建立了《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包括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制度、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等13项制度。

  二、职业卫生档案健全情况:

初步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及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在不断完善之中。

  

(一)、其中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内容包括:

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及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成立文件、职业病防治年度计划及实施方案、重点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国,职业病防护设施一览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计划、发放记录、警示标识与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记录.职业卫生监管意见和落实情况等档案资料。

  

(二)、逐步完善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1.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书

  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表

  3.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结果登记表(附:

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评价报告)

  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汇总表

  (三)、逐步完善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劳动者个人信息卡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4.历次职业健康体检报告、职业病诊疗等资料

  5.其他职业健康监护资料

  三、安全警示标示、防护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等情况

  

(一)、公司加大投入,为增强职工安全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订制了安全警示标志牌、职业危害告知牌、安全操作规程牌等共计569块。

对工作现场防护栏杆、防护罩等防护设施进行了加固维护。

  

(二)、按规定要求配发劳动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针对粉尘和噪声危害,一方面为工人配置休息室、控制室、减少作业工人实际接触危害时间;另一方面为工人配备防尘口罩、眼镜、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通过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和检查,提高职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自觉性、主动性,养成自觉佩戴的良好习惯。

加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不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职工坚持处罚,全力整改安全隐

  患,确保从业人员健康。

  (三)、公司投资54807元对公司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20XX年4月至20XX年6月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安全环保部组织进行了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应检520人,实检401人。

这次体检结果复查20人,没有新增职业病人员。

  四、职业卫生培训工作、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卫生统计分析系统网上填报情况

  公司根据安全培训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职业卫生培训工作,以提高员工安全防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轻,消除职业危害,保障广大员工的生命安全。

20XX年6月完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卫生统计分析系统网上完成填报工作。

  通过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在安全环保部与广大员工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们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成效,为员工创造了更好的工作环境,促进了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障了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但是我们的工作还有不足之处,如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员工自我防护意识等,来年我们将加强对企业员工进行法制教育和宣传,加强企业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积极配合省、市、县监督机构做好职业卫生的监督和检查工作,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有效预防、控制、减少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益。

  篇三:

职业卫生检测采样必读

  职业卫生检测采样必读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能否真实反映工作场所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将直接影响对有害因素评价、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为此,必须加强整个检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包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检测结果能否真实反映工作场所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将直接影响对有害因素评价、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为此,必须加强整个检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检测前的准备、样品的采集、运输、储存、预处理、分析测定和计算。

  检测前的准备

  1.要根据被检物质的理化性质、存在形态、共存物种类,选择适当的采样分析方法。

  2.根据检测目的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

  3.检查采样用的收集器是否被污染,整套采样装置连接是否漏气以及流量计的流量是否准确。

  影响采样效率的因素

  1.待测物的理化性质

  2.毒物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

  3.吸收液的吸收容量和吸附剂的吸附容量

  4.采样流量

  5.采样现场的环境条件

  采样时的质量控制

  1.采样的准备工作应在无污染区进行,原则上不要在采样现场罐装吸收液、吸附剂或滤料。

  2.采样时,收集器应尽量靠近工人的呼吸带。

用注射器或采样袋采样时,应先用样品气置换3~4次后再采样

  3.注意采样全过程保持一种采样流量。

  4.使用挥发性大的吸收液采样时,应避免吸收液挥发太多,采样后,应补充吸收液至原来用量。

  样品的运输和保存

  1.样品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应防止样品的污染、变质和损失。

  2.采好的滤膜样品,应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2次,放入清洁纸袋中;采含油样品,要再装入塑料袋中;用滤膜盒的则在盒内保存。

  3.直接采样的气体收集器和吸收管,直立放在采样架上,采样后的固体吸附剂管应密封两端。

  样品的预处理

  1.在测定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样品的预处理操作,必须时,应尽量减少操作步骤和试剂用量。

  2.在灰化、消解、蒸馏、萃取等处理时,应防止样品因挥发、吸附、沉淀和分解造成损失或污染,全过程回收率应在75~105%。

  3.固体吸附管的解吸率最好在90%以上,不得低于75%。

  4.滤料洗脱效率和消化回收率应在90%以上。

  分析测定

  1.实验用的计量器具应检定合格

  2.测定样品前,应先对选用的分析方法的标准曲线、检出限、精密度等进行验证,熟练后再正式测试。

  3.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是指由检测下限到检测上限之间具有严格固定斜率的一段曲线。

  范围至少包括~2倍被测物的最高容许浓度,不得任意延伸标准曲线,分光光度法制作曲线应取5个浓度,色谱法、原子吸收法用3个浓度,重复6次,经回归处理制作曲线。

  4.试剂空白是指分析方法所用全部化学试剂和溶剂中含有痕量被测物的测定值。

每批样品测定时应至少作2个试剂空白,空白值应小于分析方法检出限的1/2

  5.检出限是指检测方法对测验品能合理地进行测定的最小浓度或量。

分光光度法以吸光度时的浓度为检出限,色谱、原子吸收法以噪声的3倍所相当的浓度或含量为检出限。

  6.精密度是指同一个人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均匀样品进行多次测定结果的重复性指标,在检测方法线性范围内,高、中、低3个浓度在一周内同时进行6次重复测定,6次结果的相对标准差RSD应小于10%。

  7.准确度是指检测平均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常用加标回收率来考核方法的准确度。

另外可用标准物质进行评价,与标准方法进行比较。

  8.当测定结果为阴性时,应注意是否可能为假阴性,如果确实未检出,在报告中统一用“低于检出限”表示,并注明方法的检出限。

  计算

  计算时必须认真仔细检查检测全过程中的全部数据,应对数据按规则进行修约,有效数字的位数可比卫生标准数值多一位。

  系统误差又称可定误差,是由于分析过程中某些比较确定的因素引起的它的影响比较固定,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主要有:

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

可通过以下方法来消除:

方法比较试验,校准仪器,空白试验,标准样品对照试验,加标回收试验。

  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是由于分析过程中各种因素的随机波动引起的误差,主要有测量仪器示值的波动,读数误差,实验室温度、湿度、气流、气压的变化,操作人员的视觉误差和取样误差等。

可通过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少。

  一般除上述两种误差外,还有人为过失误差,加强责任心即可避免。

  有效数字只补充一点:

pH、logK等对数值的有效数字位数取决于小数部分的位数,如pH=的有效数字位数为两位。

  平均值控制图的绘制:

首先测定20次以上的质控样品的浓度或量,然后计算出平均值、标准差s、上下控制限、上下警告限,然后以平均值为中心线,以测定次数为横坐标,测定值为纵坐标,中心线两侧做上下警告线和上下控制线。

最后将每次测定未知样品时所分析质控样而得的结果点在质控图上。

如果点的位置在警告线内,说明工作正常,如果点的位置在警告线以外,但仍在控制线以内提示工作质量下降,结果可以使用,但应注意效正分析系统。

如果点的位置在控制线以外,提示工作已失控,结果不能报出。

如果所有的点均在控制线内,但有7个点连续在中心线的一侧,也为异常,应查明原因并加以纠正。

重新测定后才能报出结果。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优点:

1.灵敏度高、检测限低

  2.选择性好

  3.准确度高

  4.应用范围广,可测定的元素达70多种

  5.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

  缺点主要是单元素分析。

  组成:

主要四部分,光源系统,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检测系统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它表示被测元素浓度或含量改变一个单位时吸光度的变化量。

检测限:

能产生三倍噪声时的进样浓度或进样量。

特征浓度:

能产生1%光吸收或吸光度的待测元素的浓度或质量。

共振线是元素最灵敏的谱线,又称为元素的特征谱线,它通常为

  原子吸收的分析线。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蒸气对特征光谱的吸收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谱线的吸收与单位体积原子蒸气中吸收辐射的基态原子数成线性关系,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通过测量基态原子的吸光度,即可求出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常用的定量方法:

标准曲线法,直接比较法,标准加入法。

  气相色谱:

是以气体位流动相的色谱分析方法,在一定的色谱操作条件下,进入检测器的待测组分的含量与检测器的响应信号成正比。

常用的定量方法:

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

  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

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常用的检测器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热导检测器在卫生检验中不常用。

其中FID适合于水中大气中痕量有机物的分析,ECD适合于有机氯农药、金属配合物等的分析,FPD适合于含硫或磷化合物的分析。

外标法:

取待测的纯物质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分别取一定体积,进样分析,以峰高或峰面积对含量作图,即为标准曲线,然后在相同条件下,分析待测试样,根据标准曲线查出待测组分的含量,是最常用的方法。

当试样的待测组分浓度变化不大时,也可以不作标准曲线,而采用单点校正法。

  气相色谱的优点:

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

局限性:

不适宜于高沸点,难挥发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没有标准时,难定性。

  二氧化硫测定的注意事项

  温度对试剂空白的吸光度有影响,温度越高,空白值越大,因此,应以水作空白,并控制温度,标准曲线绘制和样品测定时的温度两者相差应小于2度

  避免用铬酸洗液洗涤,因六价铬可使已生成的紫红色配合物颜色褪去,而使结果偏低。

盐酸副玫瑰苯胺不纯,会使空白管的吸光度偏高,一般应在以下。

否则,应提纯。

  硫化氢

  目视法误差大,应选420nm,比色定量。

  配制Na2S2O3时水一定要煮沸。

  当硫化氢浓度较大时,应扩大标准管范围,以5ug间隔做至40ug。

  氮氧化物

  氧化管中的砂子如变成暗绿色,不能再使用

  采样时注意避光,因吸收液在阳光的直射下也会显红色。

  配制吸收液时水一定要煮沸。

  氨

  无氨蒸馏水:

1升水中加入浓硫酸进行蒸馏即可。

  纳氏试剂,毒性较大,避光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