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试题汇编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719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试题汇编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试题汇编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试题汇编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试题汇编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试题汇编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试题汇编解析.docx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试题汇编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试题汇编解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试题汇编解析.docx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试题汇编解析

2014年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试题汇编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十七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1、(2014•海南单科化学卷,T19-I)(6分)对于钠的卤化物(NaX)和硅的卤化物(SiX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iX4难水解B.SiX4是共价化合物

C.NaX易水解D.NaX的熔点一般高于SiX4

【答案】BD(6分)

【解析】A、硅的卤化物(SiX4)的水解比较强烈,如SiCl4+3H2O=H2SiO3↓+4HCl、

SiF4+3H2O=H2SiO3↓+4HF,A错误;B、硅的卤化物(SiX4)全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属于共价化合物,B正确;C、钠的卤化物(NaX)属于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C错误;D、钠的卤化物(NaX)是由离子键构成的,属于离子晶体,SiX4属于分子晶体,所以NaX的熔点一般高于SiX4,D正确。

2.(2014•四川理综化学卷,T8)(13分)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2是红棕色气体;X与氢元素可形成XH3;Z基态原子的M层与K层电子数相等;R2+离子的3d轨道中有9个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①;Z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②。

(2)XY2-离子的立体构型是①;R2+的水合离子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②。

(3)将R单质的粉末加入XH3的浓溶液中,通入Y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答案】

(1)①1s22s22p4②Cl

(2)①V形②O

(3)2:

1

(4)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

【解析】

(1)经分析可知,X为N,Y为O,Z为Mg,R为Cu;O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4,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Cl;

(2)NO2-离子的立体构型是V形,Cu2+的水合离子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O;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

3.(2014•山东理综化学卷,T33)(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石墨烯(图甲)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结构会发生改变,转化为氧化石墨烯(图乙)

图甲石墨烯结构图乙氧化石墨烯结构

(1)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键的个数为___________。

(2)图乙中,1号C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该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_______(填“>”“(3)若将图乙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到H2O中,则氧化石墨烯可与H2O形成氢键的原子有_______(填元素符号)。

(4)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C60),某金属M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晶胞如图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______,该材料的化学式为______。

图丙

【答案】

(1)3

(2)sp3;<(3)O、H(4)12;M3C60

【解析】

(1)由图可知,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3个C-C键,形成σ键的个数为3,故答案为:

3;

(2)图乙中,1号C形成3个C-C及1个C-O键,C原子以sp3杂化,为四面体构型,而石墨烯中的C原子杂化方式均为sp2,为平面结构,则图乙中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故答案为:

sp3;<;、

(3)水中的O电负性较强,吸引电子能力的强,易与氧化石墨烯中的O-H上的H形成氢键,氧化石墨烯中O与水中的H形成氢键,故答案为:

O、H;

(4)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棱上有12个M,内部有8个M,其个数为12×+8=12,C60分子位于顶点和面心,C60分子的个数为8×+6×=4,M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3:

1,则该材料的化学式为M3C60,故答案为:

12;M3C60。

4、(2014•全国理综II化学卷,T37)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c,原子序数依此增大。

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末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a、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图为___________.

(2)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两种)。

(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__________:

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___________。

(填化学方式)

(4)e和e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则e离子的电荷为_________。

(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

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2所示)。

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________,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该化合物中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答案】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N

(2)sp3H2O2N2H4

(3)HNO2HNO3H2SO3

(4)+1

(5)H2SO4共价键和配位键H2OH2O与Cu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

【解析】题目所给的信息“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c,原子序数依此增大”。

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说明a是H元素;b的价电子层中的末成对电子有3个,则b是N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c是O元素;d与c同族,则d是S元素;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则e是Cu元素。

(1)根据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第一电离能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但当元素的原子轨道呈全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较稳定,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N原子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所以N、S、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N元素;e是Cu元素,Cu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其3d、4s电子为其外围电子,所以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所以Cu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

(2)由上述可知,a是H元素,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的分子式NH3,从分子构型来看。

氨分子形成不等性SP3杂化,连接三个H则分子呈三角锥形,并有一个孤立sp3轨道的电子;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H2O2、N2H4、C2H6等;

(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阶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HNO2、HNO3;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H2SO3;

(4)c是O元素,e是Cu元素,根据O和Cu元素形成的晶胞结构来看,1个晶胞中O元素微粒的个数是8×+1=2,Cu元素的微粒的个数是4,所以二者的个数比是1:

2,则该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u2O,则Cu元素所带的电荷数是+1;

(5)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知,5种元素(H、N、O、S、Cu)形成的一种1:

1型的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可知该阴离子是SO42—,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结合图2,可知该化合物的额化学式是Cu(NH3)4(H2O)2]SO4,阳离子是Cu(NH3)4(H2O)2]2+,则阳离子中含有共价键和配位键。

5.(2014•安徽理综化学卷,T26)(14分)Na、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用“>”或“第一电离能离子半径熔点酸性

SiSO2-Na+NaClSiH2SO4HClO4

(3)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

在25℃、101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molCuCl(s),放出4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4)ClO2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答案】(14分)

(1)三、IA21s2s22p63s23p2

(2)(3)4CuCl(s)+O2(g)=2CuCl2(s)+2CuO(s)△H=177.6KJ/mol(合理答案均给分)

(4)(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

(1)N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周期第IA族;Si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核外电子基态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

(2)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第一电离能:

S>Si;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

O2->Na+;一般来说,原子晶体(Si)的熔点高于离子晶体(NaCl)的熔点,故熔点:

Si>NaCl;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因为非金属性Cl>S,所以酸性:

HClO4>H2SO4;

(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以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CuCl(s)+O2(g)=2CuCl2(s)+2CuO(s)△H=177.6KJ/mol;

(4)在此氧化还原反应中(Cl2+2ClO2—=2ClO2+2Cl—),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ClO2—,转移的电子数为2e—,所以用单线桥表示为。

6.(2014•福建理综化学卷,T31)【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

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

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

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

(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

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

c.两种晶体中的B-N键均为共价键

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3)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

(4)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该晶体的天然矿物在青藏高原在下约300Km的古地壳中被发现。

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推断实验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

(5)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

1moNH4BF4含有mol配位键。

【答案】(13分)

(1)1s22s22p1

(2)b、c

(3)平面三角形层状结构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4)sp3高温、高压

(5)2

【解析】

(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

(2)立方相氮化硼是sp3杂化,a错误;六方相氮化硼是层状结构,层间作用力小,质地软,b正确;两种晶体均为共价键,c正确;立方相氮化硼为原子晶体,d错误。

(3)六方相氮化硼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N原子空间构成平面三角形,结构与石墨相似,但B原子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故不能导电。

(4)立方相氮化硼是sp3杂化,根据天热矿物在青藏高原300km的古地壳中发现,可以推出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

(5)铵根中含有1mol配位键,BF4-含有1mol配位键,共2mol。

7、(2014•海南单科化学卷,T19-II)(14分)碳元素的单质有多种形式,下图依次是C60、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形式,它们互为_____________。

(2)金刚石、石墨烯(指单层石墨)中碳原子的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