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原文和翻译.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27043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仲永原文和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伤仲永原文和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伤仲永原文和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伤仲永原文和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伤仲永原文和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伤仲永原文和翻译.docx

《伤仲永原文和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仲永原文和翻译.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伤仲永原文和翻译.docx

伤仲永原文和翻译

集团文件发布号:

(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9882)

 

伤仲永原文和翻译

伤仲永

朝代:

宋代

作者: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

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

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

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

“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说:

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

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

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注释

伤:

哀伤,叹息。

金溪:

地名,今在江西金溪。

隶:

属于。

生:

生长到。

识:

认识。

书具:

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

求:

要。

异:

对······感到诧异。

借旁近:

就近借来。

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与:

给。

.

养:

奉养,赡养。

收族:

团结宗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收,聚,团结。

意:

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

一:

全。

指:

指定。

就:

完成。

文:

文采。

理:

道理。

邑人:

同(乡)县的人。

奇:

对······感到惊奇(奇怪)。

稍稍:

渐渐。

宾客:

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

乞:

求取。

利其然:

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

利,认为······有利可图。

日:

每天。

扳:

通“攀”,牵,引。

环:

四处,到处。

谒:

拜访。

明道:

宋仁宗年号(1032-1033年)。

从:

跟随。

先人:

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前时之闻:

以前的名声。

复:

又,再。

泯然众人矣:

完全如同常人了。

泯然:

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众人,常人。

王子:

王安石的自称。

通:

通达。

悟:

聪慧。

受:

接受。

天:

先天。

贤:

胜过,超过。

于:

比。

材:

同“才”,才能。

卒:

最终。

于:

被。

不至:

没有达到要求。

.至,达到。

彼其:

他。

已:

停止。

耶:

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

词用法

(1)不能称前时之闻——助词,的。

(2)不受之人——兼词,之于。

(3)卒之为众人——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忽啼求之——代词,代书具

(5)借旁近与之——代词,代仲永

(6)余闻之久也——代词,代这件事

(1)环谒于邑人——介词,到。

(2)于舅家见之——介词,在。

(3)贤于材人远矣——介词,比。

(4)受于人者不至——介词,从,引出动作的对象。

(1)还自扬州——从。

(2)并自为其名——自己。

(1)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2)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通假字

(1)扳——通“攀”,牵,引。

(2)材——通“才”,才能。

古今异义

(1)自是指物作立就(是:

古义:

“自是”组合意为“从此”;今义:

判断动词)

(2)或以钱币乞之(或:

古义:

不定代词,有的人;今义:

或许,或者。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

古义:

文采和道理;今义:

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4)稍稍宾客其父(稍稍:

古义:

渐渐;今义:

稍微。

(5)泯然众人矣(众人:

古义:

平常人;今义:

许多人,大家。

(6)从先人还家(先人:

古义:

死去的父亲;今义:

自己的前辈。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意动词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惊奇、诧异”的意思

“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2)名词作意动词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认为……有利可图”的意思

“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

(3)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

(4)动词用作状语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

一词多义

(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1)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2)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

(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作为)

(2)卒之为众人(动词,成为)

(1)贤于材人远矣:

(胜过) (名词作动词)

(2)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

(有才能)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省略句

省略宾语“不使学”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不使之学”;“令作诗”中也省略宾语“其”,可补充为“令其作诗”。

省略主语“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我”,可补充为“我还自扬州”。

省略介词“受之天”中“之”后省略“于”,可补充为“受之于天”;“借旁近与之”中“借”后面省去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借于旁近与之”。

(3)倒装句

“还自扬州”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