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行为探讨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6759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行为探讨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行为探讨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行为探讨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行为探讨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行为探讨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行为探讨解析.docx

《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行为探讨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行为探讨解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行为探讨解析.docx

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行为探讨解析

不同规模的企业承受融资成本的能力是不同的,而不同层级的金融市场在提供融资服务时给企业带来的融资成本又是有差异的。

应建立多层级的金融市场来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而从根本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从深层次讲,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金融发展严重滞后于企业的金融需求所致。

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行为探讨

---以宜兴市中小企业为例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彩霞

华东师范大学邵秋萍

引言

有关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早些时候的文献大多把其症结归因于制度歧视(王元璋、赵中杰,1998;李琳,陆三育,1999;黄锡钦、李芳,1999;张杰,2000)。

如张杰坚持他一贯的“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二分法,从体制的角度论述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从实践来看,体制的影响已经大大降低。

因此,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重新考虑。

随后,尤其是2002年形成的文献,则不只停留在对“体制”这一表面现象的探讨上,而是从融资行为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来解决银企间的融资问题(林毅夫、李永军,2001;张捷,2002;李志恽,2002等)。

许多学者认为能否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核心。

王宣喻、储小平则探讨了不完全信息与资本市场层级结构的成因,并在这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约束条件下的中小企业最优决策模型。

认为资本市场的层级结构可以看作是资本市场基于长期的信息不完全而自发演进的结果。

这种层级结构是资本市场用来识别和分散配置不同融资风险的一种装置。

作者构建了一个中小企业融资决策模型,即在不存在制度歧视和政策倾斜的前提下,如果不考虑资本市场资金拆借的利息成本和执行成本(包括信息成本和各种交易费用),那么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将是各层级资本市场要求的信息披露机制所带来的企业风险成本的差异。

(王宣喻、储小平,2002.6,2002.10)

另外一些文献则运用实证分析的手段,对某一地区或某一城市展开调查,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有关解决办法(孔祖根,2002;郭斌、刘曼路,2002;秦华新,2002;程蕾,2002;张健、聂兆祝、朱红、郭德平,2002;周秀雯,2002;向柯,2002)。

如王宣喻,储小平(2002)在潮汕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项调查表明企业自有资金和民间借贷在解决日常资金需要和固定资产投资需要上的作用都远大于银行的作用。

调查对象中72.92%的企业只能贷到所需资金的30%以下,有9.78%的企业表示从未从金融企业贷过款。

郭斌,刘曼路(2002)在浙江温州的调查则表明企业对外源融资的需求量和融资方式与企业规模密切相关,规模越大,对民间资金融通的需求程度越大,曾向银行申请过贷款的比例也越大。

所有这些讨论对本论文的思路形成很有启发。

在我国这个地域极为广阔,情况极为复杂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探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决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而应区分不同地区、不同阶段,以实际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加以分析,才能真正发现问题之所在,并有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本文将以宜兴市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为背景,并结合中小企业特殊的产权结构来探讨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的因素,力图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

宜兴市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笔者于2003年在私营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宜兴市随机抽取了20家中小企业,对它们的融资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方式为发放问卷和简短交谈。

实际收回的有效问卷为19份。

所调查的样本企业从企业规模的分布情况看,以2002年的销售额为划分依据,依次为100万元以下(包括100万元)1家,100-500万元(包括500万元)6家,500-1000万元(包括1000万元)2家,1000万元以上的10家。

宜兴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在2002年的全国百强县的评比中,排名第13位。

由于宜兴地区的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在该市设有分支机构,并在乡镇设有办事处。

但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权限普遍上收,这给该地区企业的融资带来了挑战。

为解决该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在政府的扶持下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另外,在农村经济中,信用社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就整体而言,宜兴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较好。

一、宜兴地区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1.中小企业主要依赖内源融资。

样本企业中,有72.2%企业表示需要进行外源融资,其中92.3%的企业表示1、表2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日常周转资金还是固定资产和大规模投资所需资金,中小企业都主要依赖企业的自有资金。

在外源融资中则主要依赖信用社或银行的贷款,而从民间借贷和其他企业获得的资金只是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补充。

另外我们发现从表1到表2,除了对企业自有资金的需求程度未变之外,中小企业对从其他融资方式获取资金的依赖程度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也就是说,在固定资产和大规模投资中,企业更多的依赖企业自身的积累而不是外源融资。

表1被调查企业的日常资金来源

表2被调查企业固定资产和大规模投资的来源

2.抵押担保贷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主要方式。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1998年以来各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了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已经很少。

据调查了解,宜兴市只有极少数得到“黄金卡”的企业才能在授信额度内享受30%~50%的信用贷款,而中小企业中能拿到“黄金卡”的企业少之甚少。

所以中小企业要想获得贷款必须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

在调查中当问到“您认为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主要障碍有哪些”一题时,有41.1%的企业认为是抵押担保不落实,还有29.4%的企业认为是审批权限的上收。

更有52.6%的中小企业认为能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主要因素是有足够的财产抵押及有效的担保。

由此可见,缺少有效的抵押担保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大障碍。

3.宜兴地区中小企业的信用度较高。

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信用低下一直是理论界的共识。

然而,调查结果反映的却与一般所想的大相径庭:

所有与金融机构发生过信贷关系的被调查企业的信用等级都在A级以上,其中有57.1%的企业为AAA级企业;并且当问到“就您了解的中小企业,您认为他们的信用状况如何”时,有15%的企业认为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很好”,还有75%的企业认为“好”。

在目前的银行信用等级评定中,即使是大型国企能被评为A级的企业也很少,而该地区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竟是如此之高!

这不能不说明该地区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较好。

事实上,在调查中,许多中小企业表示,一旦有信用不良的记录,对企业再次申请贷款将很不利。

4.中小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关系。

表3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

(有6家企业因从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而未答)

从表3来看,样本企业(未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过款的除外)都很明确的做出了选择,并写明了原因,这说明企业对从哪家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存在一定的偏好。

另外笔者发现选择“无所谓”选项的一家公司,由于其经营状况较好,各类金融机构纷纷上门营销贷款,条件都十分优惠,因此对其来说从哪家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确实是“无所谓”。

而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一般都倾向于与一家金融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另外我们从表3中看到,农村信用社在中小企业融资中起着重要作用。

究其原因,大致有两条:

第一是与农村信用社存在长期的合作,申请贷款的手续较简便;第二是信贷员有一定的审批权限,符合企业对资金需求“短、频、急、快”的特点。

相比,国有大银行中唯一较受欢迎的中国银行被认为是服务好,能及时融通资金,且能满足较大规模资金的需要。

其他几家国有大银行则被企业认为手续复杂,服务也不如农村信用社和中国银行。

在这有必要说明的一点的是,由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除交通银行之外在县一级都没有设立分支机构,因此企业基本上都没有从股份制商业银行获得过贷款。

有关“您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时,愿不愿意按它们的要求提供所有信息”3

一题,明确表示向金融机构报送信息是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的比例总计为73.7%,而表示无条件地按要求报送所有信息的企业仅占26.3%,有60%以上的企业不愿意因为贷款而公开机密信息。

这表明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借款申请时,一般都会考虑公开信息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5.非国有企业的性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已大大降低。

一直以来,在研究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时,“体制”问题都被放在了一个突出位置。

而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体制”的影响实际上已经大大降低,所有样本企业都认为私营性质对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难度正逐步降低。

并且,有82.4%的企业认为,与大型国企相比,中小企业得到了同等待遇。

本次调查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样本企业数量也较少,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笔者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尽量做到客观,使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的因素分析

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主要是靠自我积累发展起来的,因此内源融资居于核心地位。

在外源性直接融资中,由于发行股票与债券要求发行人的信用级别较高、规模较大,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比较困难,发行费也是一般企业很难承担的。

而民间借贷作为非正式金融制度安排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其资金规模较小,且不受法律保护,所以其不可能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从各国情况看,外源性间接融资是中小企业包括中小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

宜兴市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调查结果恰好与上述一致:

以内源融资为主,外源融资为辅;外源融资中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

这一融资结构在我国城乡中小企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资本市场层级对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

企业的行为都遵循利润最大化这一原则,因此融资成本最小化成为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的必然追求。

在资金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利率仅仅是资金的名义财务成本,并不能完全反映出资金市场供需状况及资金的实际获取成本。

因此我们将融资成本分为利息成本、执行成本和风险成本。

利息成本能在财务上反映出来,是企业融资的显性成本。

而执行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得资金所做的额外努力,包括各种交易费用、公关费用等,它受到资金供求、信贷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费用最终也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反映出来,因此执行成本也是显性成本。

毫无疑问,信贷市场或资本市场的门槛越高,就意味着企业获得资金的难度越高,企业因此需要花费的各种交易、公关费用也就越高,执行成本加大。

因此,我们可以用“资金的可获得性”来衡量企业的执行成本。

企业垄断信息可以为信息拥有者带来收益,交易双方在谈判过程中,总是倾向于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控制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

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中小企业也会坚持这一原则:

向贷款人提供的信息不能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麻烦和风险。

因此企业泄露机密信息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由此产生的即是风险成本。

另外,风险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是很难衡量的,因此它是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隐性成本。

表4对中小企业不同融资方式下的融资成本进行比较。

表4不同融资渠道融资成本的比较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依靠企业的自有资金——即内源融资来满足企业资金的需要时,企业的融资成本是最低的。

因此,内源融资是中小企业的最优融资决策。

事实上,对发达国家的企业而言,内源融资亦是融资首选。

在Myers(1984),Myers&Majluf(1984)等人提出的“融资次序理论”中就强调企业的融资次序为“企业留存赢余——借债——发行新股票”。

因此,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内源融资的重要性,并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积累机制。

从实际调查来看,宜兴地区的中小企业都十分注重内部积累,一般不会轻易借贷。

这可能也是该地区私营经济发展较好的原因之一。

当自有资金无法满足经营需要时企业进行外源融资将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什么样的筹资方式及筹资额取决于两个方面:

第一是企业自身的赢利水平、发展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