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6740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7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docx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docx

刘洙源先生唯识学讲义

唯识学讲义

刘洙源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3册页91-227

刘洙源先生略历4

一、唯识学之缘起5

二、唯识学之渊源5

三、唯识学之宗派6

四、唯识学西土东方之后师师承7

五、唯识学之显晦8

六、唯识学之宗趣10

七、唯识学之名义10

三能变及能变二种11

初能变即第八识11

三  相11

初三位12

次五位13

种子六义13

熏习之义17

所熏能熏17

所熏四义17

能熏四义19

生熏之别22

心分四义22

四心分四师异说23

总以喻明27

三  量28

真似之分31

八识三量分别32

三境(相分之分别)33

三境之体36

本识变义36

转变、变现、变似之义37

识变二种38

因缘变38

分别变38

能熏所熏之心分39

第八所缘40

缘三类境之差别41

第八不缘42

第八定缘何法42

假实分别43

自变共变44

变他根依处46

无色何名变46

本识相应47

五受分别48

五所不同本识49

三性四法50

种子三性分别52

本识有无间断53

灭不灭之异53

因果法喻53

诸法差别54

证衄挂妎54

二能变即第七识55

释名出体55

第七所依56

第七所缘57

王所分别59

料简所缘61

自性行相61

三量假实分别62

第七染俱63

第七余俱64

第七受俱66

三性分别66

第七界地66

分位行相67

引教证有第七67

据理证有第七68

共不共义69

四句分别69

恒行不共有四义70

立第七识之义70

三能变即前六识71

六种差别71

依根得名71

以何为根?

72

根以何为义?

72

第六何故独名意识?

72

依境得名73

根境皆是识变74

自在位诸根互用74

自性行相75

自相共相76

前五缘境及三量分别76

第六缘境分别78

法处色之种类79

五种总为三门80

法识了一切法82

前五缘境之义82

前五是现量之故83

前五具业84

前五六相84

意识缘境多少及境重分别85

六识所具分别86

三种分别86

七种分别86

十种分别87

八识所具分别88

八识各具分别88

现起分位89

八识具缘多少90

五无心位91

无心二定92

料简五位92

二定同别93

五心轮义93

六识三性94

六识相应94

六识受俱95

 

刘洙源先生略历

先生名复礼。

字洙源。

别号离明。

年七十三。

四川中江籍。

前清拔贡。

北京经科大学毕业。

长文学通三礼。

历任四川高级师范。

成都大学。

四川大学。

文学教授。

栖心竺典。

澹泊自处。

创办成都佛学社。

独任讲筵十余载。

归向者甚多。

寻退隐深山。

时应邻邑之请。

讲说不绝。

先生早岁精唯识。

曾着唯识学纲要数万言。

海潮音社刊行之。

晚耽禅悦不喜著作。

只存讲稿数篇。

门第子展转传钞。

得之者如获至宝。

今徇弘恕请编次付印。

名曰佛法要领。

乃先刊于觉有情。

以结法缘。

然后制版流通。

以垂久远。

先生遁世不求知故。

知之者甚少。

兹从陈法香兄言。

不得已违先生意。

略叙其概。

以作介绍。

弟子金弘恕谨述

又先生晚年出家。

法号上昌下宗。

一九五零夏。

在白云寺圆寂。

是夜寺上白光冲天。

远近见者甚众。

云详载觉有情十一卷八期。

 

唯识之学,深博无涯涘,自非圣人现量亲证,莫能穷了。

末学肤受,何敢抗席高论?

虽然,经典具存,疏注蔚起,方便善巧,可比而知。

同人志研此学,属讲唯识述记。

念述记卷帙繁重,人事无常,日迁月化,能卒业乎?

略述纲要,以餍同志。

离明识。

一、唯识学之缘起

觉王说法,自在无碍,随机宏演,要在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初无定方,唯心唯识,其义无殊。

如必执定名句文身分别,则唯识开宗,其来已久,其源甚尊。

如华严会上、楞伽会上、深密会上、密严会上以及说阿毘达磨如来功德出现诸经,莫不妙弘斯旨,普被群机。

故本宗所依之经,不出此六欲宏六经,不研唯识学,无有是处。

大方广华严经              楞伽经

深密经                    密严经

大乘阿毘达磨经  未译      如来功德出现经  未译

二、唯识学之渊源

六经既开唯识宗风,而弥勒以修唯识观,证入圆通,寄居睹史,俟机弘法。

佛灭度后,部执勃兴,马鸣龙树为病施药,各有论撰。

七百年间,众生着有。

龙树乃作中论十二门论等,立无相之教。

九百年时,又复着空,于是无着菩萨上请慈氏,哀愍捄弊。

弥勒乃说五论,广明中道妙谛。

无着亲承圣旨,复着三论,阐明斯宗,传之其弟天亲。

天亲初学小乘,着论五百部。

无着以善巧法门,转之入大。

天亲英妙,克堪负荷。

又复广造诸论,大放厥词。

一本十支,因以建立。

故言唯识,自当以弥勒为初祖,无着天亲为大宗,而毘卢遮那则祖之所自出也。

(弥勒五论)    (无着三论)          (天亲四论)

瑜伽师地论    摄大乘论            百法论

中边颂        大乘阿毘达磨集论    五蕴论

庄严颂        显扬圣教论          唯识二十颂

能断金刚论                        唯识三十颂

分别瑜伽论  未译

三、唯识学之宗派

本宗对他宗立文,唯识法相举一摄诸。

若本宗细别,约缘起理,建立唯识宗;约缘生理,建立法相宗,瑜伽则总赅二门,故称一本。

开宗明义,自无着始。

以摄大乘论授天亲,创唯识宗,天亲复作二十唯识三十唯识百法诸论以发挥之;作集论以授师子觉,创法相宗,师子觉作杂集论释之,而天亲复依据集论作五蕴论。

此二宗之分限也。

竖论义别,又有古学今学之殊焉。

摄论、集论,根据瑜伽,宣说大义,是为古学;显扬、庄严,别出新意以示抉择,是为今学。

总之瑜伽一书,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实法门之渊海,真修者不可不读之书。

而文义灏博,望洋兴叹。

有志者明宗派,悉统系,随流溯源,事半功倍,何难之有?

如不寻涂径,而信手翻检,不唯不知归宿,而古今异送,门户分歧,多见其抵牾杆格而已,又恶能忘言悟旨哉?

今图一本十支统系如左。

┌唯识宗          分别瑜伽论    二十唯识┐      

        瑜伽师  │五支            摄大乘论        三十唯识┴百法论  古学家言

        地论┌十│

        一本┤  ┤总括二宗      显扬圣教论      庄严经论              今学家言

            └支│二支

                │

                └法相宗            辨中边论      杂集论    五蕴论    古学家言      

                  三支                        

四、唯识学西土东方之后师师承

天亲之后,龙象迭兴,发挥义蕴滋多。

于是在西土者,兴天亲同时,则有若亲胜火辨二师,释三十颂最早,次则德慧。

其弟子安慧,妙解因明,善穷内论。

安慧同时,则有净月,作胜义七十释,又释集论。

复有难陀,曾释瑜伽。

次有护法,南印度人,声高五印,名德独振。

护法门人则有若胜友、有若智月、有若胜子,都善唯识,复释瑜伽八百余卷。

以上十师,皆本宗之先贤,而护法尤为宗主。

于唯识各有论述,具译应得千卷,奘公命慈恩合为一冶,糅为十卷,曰成唯识论,以护法为正义。

自尔大师,摄论则有无性,于天亲外别树一帜。

集论则有师子觉,而亲光陈那商羯罗主撰述尤伙。

此皆佛灭度后九百年至千一百年本宗师承也。

其后则有戒贤,尽一宗之阃奥,独超时辈,垂老奇疾,不取涅盘,以待奘公。

奘公至,倾筐倒箧付之,于是结印度之遗尘,启东方之新机。

中国言唯识,自玄奘始。

奘公门徒实繁,直系则奘公传慈恩窥基,基公传淄川慧沼,沼公传濮扬智周。

统系旁衍,不可胜纪。

其以著述表见者,则圆测、神轨、文备、文泰、憬兴、胜庄、道邑、如理、遁伦、普光、灵吞、法宝、法盈、慧晖、圆晖、遁麟;高丽则有元晓;新罗则有太贤。

其余著述磨灭,无从记述,尚不知凡几。

此本宗入中土来之法匠,唐代之巨人也。

学者得其一编,玩其一语,皆能升瑜伽之堂,餐甘露之味,顾不重欤。

其著述流派,愚别有论次不具列。

五、唯识学之显晦

道之兴也,圣人倡之,贤者述之。

常住之法,焉有兴废之理。

虽然,法自常住,而众生根利,则龙象挺生,业缘炽盛,则法嗣匿彩。

绝续显晦,未常无时之可言,弥勒一生补处也。

无着位登初地,天亲陈那护法,皆贤劫之一佛。

圣贤后先晖耀,其为彪炳,何啻日丽中天。

戒贤之学,传入震旦,而印度式微矣。

中土唯识之学,盛于唐而萌芽于六朝。

刘宋元魏北凉陈隋,代有译者。

如菩提留支、毘目智仙、佛陀扇多、真谛诸公,前后所出,如摄论、唯识论、业成就论、地持善戒之类,不下数十种。

故彼时摄论已成宗派。

然瑜伽巨典仅得三卷,十支唯见一斑,蕞尔附庸,不成大国。

玄奘大师生陈隋之间,悲深愿切,走万里绝域,留学十有七年,深入戒贤之室。

至华阐教,译论七十四种,凡千余卷。

古学光焰,遂为今学所掩[当时以六朝所译为古学、奘公新出为今学]。

故后世言唯识者,莫不祧真谛诸师而奉奘公为始祖。

奘公之归也,过都越国,名王稽首,奉若生佛。

迨入关中,天子郊迎,公卿拥篲,门徒数千,达者将百,昉尚光基,并称四哲。

西被流沙,东暨朝鲜日本,匍匐称弟子者,不可胜计。

天下归仰,四海朝宗。

慈恩以贵胄子弟,染衣事公,英妙绝伦,一闻千悟,四哲之中,尤称上首。

撰疏百种,发撝无遗。

其它旁支承统,椒聊实繁,各自名家,著作如海。

自贞观至会昌二百年间,慈恩门人,曹溪弟子,一北一南,中分天下。

而当时海东诸国、濊貊、鸡林、流球、倭土,飞锡来游,写书问道者无虚日。

琳琅秘典,流播遐方,保残守缺,预为今日礼失求野之地。

何其盛也﹗何其盛也﹗在中土为开宗明义,于印度则称中兴矣,陵迟至于五季,稍稍不竞,而永明集先贤之大成。

宗说兼通,宗镜一书,于唯识披陈独详。

赵宋异议间起。

夫吴克已之徒,狭隘已甚,何足以语闳通?

吾意当时载籍具存,必有精研此学者。

而著作阗然,后世无述。

元代唯云峰一人,作唯识开蒙,意在训蒙,未遑深论。

然云峰曾读述记,雅有渊源。

石埭断慈恩书亡于元季者以此也。

[石埭未学考据、余测之如此云]明兴,唐人之书,不可具读矣。

哲人奇士,究心此学,蚁聚蜂屯。

高僧则绍觉、一雨、高原、大惠、新伊、憨山、普泰、蕅益,居士则有王宇泰诸公。

钞释充栋,征引奥博,皆孳孳矻矻,竭毕生之力,搜讨钻研,不遗余力。

而典籍消亡,师说歇绝,其嘉惠后学固可钦,而与唐典比并,尤皭火之于日光,行潦之于渤海。

盖不闻唐贤謦欬,无由窥印度之家法;不知印度家法,安能究补处之深义?

斯皆有志无时者也,非诸公之陋也。

故唯识学自明以来,用力极勤,而孤微特甚;所幸清凉华严疏钞、宗镜录、唯识开蒙,三书独存。

略具梗概,恃为南针,不绝如缕之绪,赖以不坠。

咸同之际,杨石埭崛起东南,发深重之愿,旁求遗典,东瀛三韩,往往间出,次第刊行,蜚腾海内。

先正手泽,沈霾千载而焕然复新,岂不伟哉﹗虽日月淹久,缺佚过多,巨制弘篇,十不存一。

而搜罗唐贤伟着,犹数十种。

[指本宗言]、吾侪生逢丧乱,世间滋味,亦略可知,人能弘道,无如缘何。

今日法会诸公,际此胜缘[谓佚典重光也],决非偶然,读古人未读之书,闻历劫未闻之法,讵非幸欤?

作中兴之业,起千载之衰,证圆满之果。

捄沉沦之众,岂有他哉?

以根本智证唯识性,以后得智了唯识相而已矣。

忘言领旨,是在达者,当仁不让,其有意乎?

唯识教之时教

唯识三藏所摄

唯识教所被机

右三项,广如述记料拣,不别出。

六、唯识学之宗趣

以二空所显真如为宗。

以离识之外,无别有境为趣。

七、唯识学之名义

识者,了别之谓;了别者,言心、意、识三者能了名之差别也。

唯识有二:

一、简别义,谓一切虚妄之执;误认为有,其实非有;唯从识体变起,实无心外之境。

二、决定义,离增减之数,略则决定有三,广则有八。

一类菩萨,说识唯一。

诸小乘等,又复执识唯六,是则减数;楞伽经说有九识,即是增数。

不知楞伽以第八染净别开,故言九识。

非是依他识体有九,亦非体类别有九识。

小乘根浅,不知心、意、识、三种体别;又未除所知障,不了依他,故唯说六。

故唯识云者,谓一切有为无为若实若假,皆不离识。

唯者,为遮离识之外,更有实物,非不分离识与心所及见相分与真如等也。

又非谓一切体,即是一识,乃名唯识也。

此由无始以来,有情横计我法,种种分别,熏习本识,遂有见相二分发生愚夫不了此是内识之所变起。

是假非实,复起妄执,生生流转,圣人愍之,乃说唯识;谓相见二分,俱从依他性起,故曰万法唯识。

或曰,真如亦名为法,亦识变耶?

曰:

真如非识所变,不可说为法与非法。

所云法者,从依他起之谓也。

曰:

真如非识所变,应非唯识。

曰:

真如虽非识变,识实性故。

不以变故名为唯识,不离识故,亦名唯识。

曰:

然则何以不说唯真如?

曰:

真如者识实性故,识俱有故,不离识故,非我法二执之所依故,但说识不说真如。

问:

我法所依,决定有八,内能变相,岂无心所?

曰:

凡言唯识;亦摄心所,定相应故,隐劣显胜故,识为主故,能生彼故;故但唯识,即摄心所。

问:

唯识之义,谓无外境,即言唯境,不亦可乎?

曰:

不离识故。

由识变时,相境方生,非境分别,心方得生。

故非唯境,但言唯识。

        

三能变及能变二种

论曰:

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而能变识,类别唯三:

一、谓异熟,即第八识,多异熟性故。

二、谓思量,即第七识,恒审思量故。

三、谓了境,即前六识了境相麤故。

此三皆名能变识者。

能变有二种:

(一)因能变,谓第八识中等流异熟二因习气。

等流习气,由七识中善恶无记熏令生长;异熟习气,由六识中有漏善恶熏令生长。

(二)果能变,谓前二种习气力故,有八识生,现种种相。

等流习气为因缘故,八识体相,差别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故。

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

立异熟名,感前六识。

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即前异熟及异熟生,名异熟果,果异因故。

初能变即第八识

三  相

初能变识体相虽多,大小共说,有三种相:

一自相,二果相,三因相。

自相名阿赖耶,果相名异熟,因相名一切种。

一、自  相

自相即阿赖耶识,此翻为藏,有能藏所藏执藏之义;谓与杂染互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

一、能藏者,能含藏义;犹如库藏,能含藏宝贝,故得藏名。

此识能含藏杂染种子,故名为种,亦即持义。

谓根身种子器界等法,皆藏在识身之中,如像在珠内。

故曰:

欲觅一切法,总在阿赖耶中,欲觅一切像,总在摩尼内。

二、所藏者,即是所依义;犹如库藏,是宝等所依故。

此识是杂染法所依处,故谓是根身种子器世间所藏处也。

以根身等,是此识相分。

故如藏中物像,如身在宝内。

故云:

欲觅赖耶识,只在色心中,欲觅摩尼珠,只在青黄内。

三、执藏者,坚守不舍义;犹如金银等藏,为人坚守,执为身内我,故名为藏。

此识为染末那坚执为我,故名为藏。

诸有漏法,皆名杂染,非唯染法。

有情执为自内我者,是解藏字之义;唯指烦恼障言,不指所知障。

不尔,无学应有此名。

此不别执为其我所及与他我,名自内我。

三藏之义,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故。

问:

若尔,自相应是假有。

曰:

不然。

若有条然因果两相,合之以为自相者,则自可成假矣。

今离自相,则无因果之相;是因果之相,即从自体上之别义立名。

故非假也。

二、果  相

果相即异熟义。

异熟义有多种:

一、变易而熟。

要因变易之时,果方熟故。

此义通余种生果时,皆变异故。

二、异时而熟。

与因异时,果方熟故。

今者大乘约造之时,非约种体许同世故。

三、异类而熟。

与因异性,果酬因故。

初二解,无别论文。

今依论文,唯取后解。

若异属因,即异之熟;若异属果,异即是熟。

异熟即识,熟属现行,异熟之识,熟属种子。

故余能变不得此名。

又此识体总有三位,或分五位。

初三位

一、我爱执藏现行位,即七地以前菩萨。

二乘有学,一切异生,从无始来至无人执位,名阿赖耶。

二、善恶业果位,谓从无始乃至菩萨金刚心或解脱道时,乃至二乘无余依位至无所知障位,名异熟识。

三、相续执持位,谓从无始乃至如来,尽未来际,利乐有情位,名阿陀那(「把持」即庵罗识、白净识第九识)不言初,以狭故,不言后,以宽故。

宽狭何事不说。

此中意说,熏习位识。

若说宽时,佛无熏习,说即无用;若说狭时,八地以后犹有熏习,便为不足。

说异熟性,宽狭皆得。

次五位

(一)异生位

(二)二乘有学位

(三)二乘无学位

(四)十地菩萨位

(五)如来位

异熟一名,通前四位,故论言多异熟性。

此识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果相。

问:

果相多矣﹗何故独言异熟?

曰:

有二义。

一宽,二不共。

三位通二位,五位通四位,故言宽。

其余三果,可通余法。

异熟果不通余法,故言不共。

[果趣生、谓三界六趣四生]

三、相  果

因相即一切种;一切种者,以现行识执持诸法自他种子,令不失故。

为诸法之因,名一切种子识,离此余法能遍持诸法种子,不可得故。

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因相。

问:

因相多矣﹗何故但说持种?

曰:

因相虽有多种,持种不共,是故遍说。

种子六义

(种子即习气之异名,在瑜伽为七因)。

种子者,谓本识中亲生自果之功能差别也。

问:

种子有几?

答:

种子有二。

一外种子,为谷麦之类,但是假名,以一切法,唯有识故。

就世俗说为种子,所以者何?

彼亦本识所变现故。

二内种子,即是真实,以一切法,以识为本故。

问:

何得为种子?

答种子之义,略有六种。

一、剎那灭。

二、果俱有。

三、恒随转。

四、性决定。

五、待众缘。

六、引自果。

    

一、剎那灭

剎那灭者,谓体纔生,无间必灭,有胜功力,方成种子,

(1)即无常因。

此显有为之法,有转变之义,生已无间,即坏灭故。

遮无为之法无转变,故无取用不能生也。

又遮正量部之长时四相。

及外道之常我。

所以者何,以一切时,其性如本无差别故。

无能生之用,旧以真如是诸法种子者。

非也。

(常我即神我)    

二、果俱有

(2)与他性因(3)非已生未灭与后念自性为因

问:

若剎那灭为种子者,应前念种子与后念现行为种子矣?

或虽同念自他相望应为种子矣?

曰:

第二义简之,要果俱有。

果俱有者,谓与所生现行之果法。

俱现和合,方成种子。

现有三义:

(一)显现。

无性人之第七识不名种子者。

[梵语阐提断善根]果不显现故。

此即简彼第七。

(二)现在。

简后前也。

(三)现有。

简假法也。

体是实法,方成种子。

显现唯在果,现有唯在因,现在通因果。

和合●(注:

原文有空格不知是否有缺字。

)拣相离。

可知前法不能为后法种子,他身不能为自法种子。

此遮前后及定相离。

所以者何,若因果异时,仍名俱有,则有二趣并生之妨。

故知种子生现行时,必定同世。

种子生种子,世不必同。

既同世矣,又须种现同在和合之位,方得成种。

他身现行为因不得成种者,不和合故。

问:

何故种子望种子为因果?

即言异时生。

种子望现行为因果,乃许同时生。

曰此有同类异类之别焉。

同类  因果体性相似。

故名为同类。

异类  因果体性不相似。

故名为异类。

现行望种子为异类,既名异类,不相违故,得同时有。

种子望种子为同类。

自类相生,前后相违,必不俱有。

不然,种望种子,许同时生,体便无穷。

何以故?

一剎那中,多有种生,是种子都无因缘矣﹗更不许后种更生果矣﹗现行虽亦熏种,而后种未曾生果,故非无穷,于一剎那无二现行自体并故。

问:

种子对现行说,可说现在时为因。

种子对种子,既许异时,若入过去,何者为因?

曰:

虽因与果,有俱[谓生现行]、不俱[自类相生]、而现在时,可有因力,以有体故;未生已灭,无自体故。

问:

因义既通种子与种子,何故此言与果俱有?

曰:

此依生现行之果而立种子之名,不依生自类而名种子也。

何以故?

种子对现能熏生故,望异类故,果现起故,相易知故;但应说与果俱有。

种对于种,非能熏生。

非异类故,非现起故,非易知故。

此中不说。

三、恒随转

问:

种因生现,与现果俱时而有者为种子。

然则现行能熏转识等,应名种子乎?

曰:

有第三义简,要恒随转,恒随转者,谓要长时一类相续,至究竟位,方成种子。

此遮转识及色法等不得为种子。

以三受转变,缘境易脱故。

此显种子自类相生。

问:

第七至十地末金刚心方断,何不名种?

曰:

第七至十地中,以转变故;缘境易脱,未经对治,即转变故。

种子不然。

若尔,如何名有受尽相种子?

[寿]无受尽相种子。

曰:

名言无记种子,生果无量无尽,可恒随转,名无受尽相,有分熏习善不善等;生果有限,不恒随转,名有受尽相。

故有受尽相云者。

据彼生果有分限言,非谓种子之体,未得对治,即灭无余也。

    

四、性决定

问:

若恒随转得名种子,应善等种子生染等现也。

曰:

第四义拣,要性决定。

性决定者,谓随因力生善恶等功能决定,非杂乱生。

此遮小乘以异性为自类因。

夫因缘之义,亲辨自体性相,随顺善性,不辨恶法自体。

故决定者,谓种子各别决定,不从一性一切得生。

问:

若尔,何以解于异熟因?

异熟因者,因通善恶,果唯无记。

曰:

彼增上缘,此说因缘也。

五、待众缘

问:

若自性因,生自性果,名种子者,应此性因一时顿生此性多果。

曰:

有第五义拣,要待众缘。

待众缘者,谓此要待众缘和合,功能殊胜,方成种子。

        

此遮二义。

一遮外道,执自然因,不待众缘,恒顿生果。

众缘者,一因缘,二增上缘,三等无间缘,四所缘缘,心法必待四缘具足方生。

色法待二缘生,因缘增上缘也;若不待缘而成种者,则一因应为一切因,以待众缘成故,方不漫为因尔。

外道执自然恒顿生果,言待缘,则自然义不成矣。

        

又遮小乘执缘恒有。

若恒有应恒生果。

今言待缘种方生果,彼执自破。

六、引自果

问:

若同性待缘生一性果,则应善色之种子生善心之果。

答:

有第六义简要引自果。

引自果者,谓于别别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种子。

此遮外道执唯一因生一切果。

如大自在为因,生一切果,即是此计。

以因一故,果应无别,果既有异,因亦应殊。

        

又遮诸部。

执色心等,互为因缘,色心互生,止得为增上缘。

不得为因缘。

色等之不与心为因者,不相随顺,功能异故。

以上六义,唯本识中功能差别具备,故为种子。

其余诸识,无种子义。

熏习之义

何谓熏习?

熏者,发也,或由致也;习者,生也,近也,数也,即发致果于本识内,令种子生近生长故。

譬如香气熏习衣服。

香体灭故,不可言有;香气在故,不可言无。

如六识起善恶,留熏习力于本识中,能得未来报,名为种子。

外谷麦等识所变故,假立种名,非实种子现行法故。

问:

种亦识所变,应非实种子。

曰:

不然。

内种识变已复生谷麦等。

麦等复识变,以重变故,故非种子。

所熏能熏

问:

依何等义立熏习名?

曰:

所熏能熏,各具四义,令种生长,故名熏习。

  

所熏四义

何等名为所熏四义?

    

一、坚住性。

二、无记性。

三、可熏性。

四、与能熏和合性。

一、坚住性

若法始终一类相续,能持习气,乃是所熏。

此遮转识及风声等性不坚住,故非所熏。

坚谓无易,即是一类。

住谓无间,即是相续。

由坚住故,能任持令不失散。

言始终者,谓初由清净心中一念妄起而成业识。

第八赖耶,从此始有,是无始之始也。

至究竟位,第八生相,净尽无余,名之曰终。

自生至灭,中间种现,相生不断;唯是第八能持,故曰一类相续。

转识,谓七转识及彼心所。

若许六识能持种者,五无心位皆间断故。

既非坚住,非是所熏。

若许七能持种者,初地见道,无漏心生,应失一切有漏种子矣。

可知前七不能持种,非是所熏。

言风声者,喻不坚住义。

此简根尘间断、及法处摄色入灭定等。

何以故?

如于无色界入灭定时,色心俱断,此将何法持种耶,又如五根五尘,皆不通三界,亦非坚住性。

何堪为所熏耶?

第七在有漏位,虽不间断,见道以后,亦有解脱间断;谓得无漏时,不能持有漏种,以有漏无漏体相违故,俱应遮止。

若第八识虽是有漏,以在因中体无解脱。

唯无覆无记性,不妨亦能持无漏种,故得名所熏。

二、无记性

问:

若有坚住性即是所熏者。

如果佛第八亦是坚住性,应名所熏。

曰:

以第二义简之,要无记性方是所熏;无记性者,若法平等,无所违逆,能容习气,乃是所熏。

此遮善染势力强盛,无所容纳,故非所熏。

何谓势力强盛不能受熏。

例如沈麝韭蒜,自力充实,互不相容。

善恶亦然。

善性不容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