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试题 密押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6668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试题 密押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试题 密押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试题 密押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试题 密押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试题 密押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试题 密押卷.docx

《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试题 密押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试题 密押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试题 密押卷.docx

海南省高考压轴卷化学试题密押卷

2013年海南省高考压轴卷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ll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u—64N—14O—16Al—27C1—35.5Fe—56K—39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年冬天,北方多个地区持续雾霾天气,“PM2.5”数据监测进入公众视野。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C.PM2.5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

D.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毒豆芽”所用的亚硝酸钠,“小苏打水”中的碳酸氢钠都属于钠盐

B.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

I和

I互称为同位素

C.蒸馏和蒸发分别可以从海水中得到淡水和粗盐

D.石油的裂化和煤的干馏得到的产物分别是纯净物和混合物

3.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有对比法和实验法。

以下实验设计中不合理或不严密的是(  )

A.测定相同温度下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就可证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

B.镁和钠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镁和钠的金属性强弱

C.铁分别与氯气和硫反应,判断氯气与硫的氧化性强弱

D.测定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的pH,判断碳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4.电渗析法将海水进行淡化,其原理如下图。

已知海水中含Na+、Cl-、Ca2+、Mg2+、SO

等离子,电极为惰性电极。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通电后,海水中阴离子往b电极处运动

B.A膜是阳离子交换膜

C.通电后,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

D.通电后,b电极上产生无色气体,溶液中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5.分子式为C3H5Cl,且含碳碳双键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2种B.3种C.4种D.5种,

6.一定浓度的硝酸与Cu2S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

当产物中n(NO2)∶n(NO)=1∶1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物中n[Cu(NO3)2]∶n(CuSO4)=1∶1

B.参加反应的n(Cu2S)∶n(HNO3)=1∶5

C.反应中Cu2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1molCu2S参加反应时有8mol电子转移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

B.向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后生成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8.下列化学用语及其说法正确的是(  )

A.H、D、T互为同素异形体,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B.硫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C.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D.NaOH的电子式为: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7gAl在标准状况下的22.4LCl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1.12LNO与1.12L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2NA

C.0.1L0.2mol/L的NH4Cl溶液中,NH

的数目小于0.02NA

D.常温下,1L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3NA

10.已知:

H2(g)+

O2(g)===H2O(l)ΔH1=-285.8kJ·mol-1①

H2(g)===H2(l) ΔH2=-0.92kJ·mol-1②

O2(g)===O2(l) ΔH3=-6.84kJ·mol-1③

H2O(g)===H2O(l) ΔH4=-44kJ·mol-1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四个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1mol液态H2的能量大于1mol气态H2的能量

C.H2的燃烧热(ΔH)为-285.8kJ·mol-1

D.火箭中液氢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l)+

O2(l)===H2O(g) ΔH=-285.8kJ·mol-1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NO2+H2O===2HNO3+NO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2∶1

B.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CO

+CO2+H2O===2NaHCO3↓

C.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2Fe2++Cl2===2Fe3++2Cl-

D.在标准状况下,将4.48LCO2通入含有NaOH0.3mol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

+H2O

12.下列粒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中:

c(OH-)-c(H+)=c(HCO

)+2c(H2CO3)

B.NaHCO3溶液中:

c(Na+)>c(HCO

)>c(CO

)>c(H2CO3)

C.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中:

c(H+)+c(NH

)=c(OH-)+c(Cl-)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CH3COO-)+c(OH-)=2c(H+)+c(CH3COOH)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l3题~第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需做答。

第l8题~第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3.(8分)

(1)已知:

①2Cu(s)+1/2O2(g)===Cu2O(s)ΔH1=-13kJ·mol-1

②2Cu(s)+S(s)===Cu2S(s)ΔH2=-79.6kJ·mol-1

③S(s)+O2(g)===SO2(g) ΔH3=-296.8kJ·mol-1

工业上冶炼铜的方法之一为:

Cu2S(s)+2Cu2O(s)===6Cu(s)+SO2(g) ΔH=________;当上述反应放出热量95.6kJ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

(2)SO2和O2可利用电化学原理来制备硫酸,装置如下图,含有某种催化剂,电极为多孔的材料,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

通入SO2的电极为___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4.(9分)磁材氧化铁的化学名称是氧化铁(Fe2O3),它是电子、电信工业的磁性材料,工业上采用生产钛白粉的下脚料(含大量FeSO4的废液)为原料来制备磁材氧化铁。

 

已知煅烧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FeCO3===FeO+CO2↑,4FeO+O2==2Fe2O3

(1)浓缩结晶后得到的晶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A中溶质是________;此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为:

________。

(2)20%H2SO4和铁皮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

(3)写出步骤“合成”中发生的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9分)

(1)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O2与O2反应为4NO2(g)+O2(g)

2N2O5(g)。

若已知K450℃

反应达平衡后,若再通入一定量NO2,则平衡常数K将________,NO2的转化率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初始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N2O5,其分解反应为2N2O5(g)

O2(g)+4NO2(g),下表为N2O5分解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不同时间测得N2O5浓度的部分实验数据:

t/s

0

500

1000

c(N2O5)(mol/L)

5.00

3.52

2.48

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________。

②1000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________。

16.(9分)

(1)如图1是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CO为燃料,一定比例的Li2CO3和Na2CO3熔融混合物为电解质,图2是粗铜精炼的装置图,现用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粗铜的精炼实验。

 

    图1          图2

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用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粗铜的精炼实验,则B极应与________极相连。

(填“C”或“D”)

③当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CO时,C电极的质量变化为________。

(2)工业上,可用铁作阳极,电解KOH溶液制备K2FeO4。

①电解过程中,OH-向________(填“阴”或“阳”)极移动,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阳极有28gFe溶解,则阴极析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17.(9分)如图是用于气体制备、干燥、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及夹持固定装置均已略去)。

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若烧瓶中盛装锌片,分液漏斗中盛装稀硫酸,则:

①当仪器连接顺序为A→C→B→B→D时,两次使用B装置,其中所盛的药品依次是CuO、无水CuSO4粉末。

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②为了使B中CuO反应充分,在不改变现有药品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有(写一种)_________。

(2)若烧瓶中盛装Na2O2固体,分液漏斗中盛装浓氨水,慢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则:

①用产生的气体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各装置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是(填字母)________→E。

②试管B中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8、19、20三题中任选一题儆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8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第18、19、20三题的第I题为选择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标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第II题为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做答并写明小题号。

18.[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20分)

18-I(6分)下列关于芳香族化合物A(

)说法正确的是()

A.1molA能与2molNaHCO3完全反应放出CO2

B.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有三个吸收峰

C.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4molAg(NH3)2OH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18-II(14分)用甲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M的流程如下。

已知:

Ⅰ.B能发生银镜反应;

Ⅱ.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羟基的结构不稳定,会自动脱去一个水分子变成羰基;

Ⅳ.E的分子式为C9H10O,其分子中含有1个三元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类型:

反应①________,反应⑥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④_________。

B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反应________。

(4)A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有________种(不包括A自身),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出现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1的是_____(填结构简式)。

19[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20分)

19-I(6分)化合物A(H3BNH3)是一种潜在的储氢材料,可由六元环状物质(HBNH)3通过如下反应制得:

3CH4+2(HBNH)3+6H2O===3CO2+6H3BNH3。

对合成A反应方程式的讨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不变

B.键角的大小关系:

CO2>CH4>H2O

C.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

O>N>C>B>H

D.生成物H3BNH3中存在配位键

19-II(14分)已知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8原子基态时s电子数与P电子数相等,C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D的基态原子核外有6个能级且全部充满电子,E原子基态时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元素中最多的。

(1)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AB32-的立体构型是,其中A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3)A22-与B22+互为等电子体,B22+的电子式可表示为,1molB22+中含有的

数目为NA。

(4)用氢键表示式写出C的氢化物水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

(5)化合物DC2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离子化合协晶体的密度为a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cm3(只要求列算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20.[选修2——化学与技术](20分)

20-I(6分)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类别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

A

废酸

加生石灰中和

化学法

B

Cu2+等重金属离子

加硫酸盐沉降

化学法

C

含苯废水

用活性炭吸附

物理法

D

含纯碱的废水

加石灰水反应

化学法

20-II【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14分)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

其生产工艺如下:

已知:

①2KOH+Cl2=KCl+KClO+H2O(条件:

温度较低)

②6KOH+3Cl2=5KCl+KClO3+3H2O(条件:

温度较高)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产工艺应在(填“温度较高”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

(2)在溶液I中加入KOH固体的目的是(填编号)。

A.与溶液I中过量的Cl2继续反应,生成更多的KClO

B.KOH固体溶解时会放出较多的热量,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C.为下一步反应提供碱性的环境

D.使KClO3转化为KClO

(3)从溶液II中分离出K2FeO4后,还会有副产品KNO3、KCl,则反应③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配制KOH溶液时,是在每100mL水中溶解61.6gKOH固体(该溶液的密度为1.47g/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如何判断K2FeO4晶体已经洗涤干净。

(6)高铁酸钾(K2FeO4)作为水处理剂的一个优点是能与水反应生成胶体吸附杂质,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O

+H2O=Fe(OH)3(胶体)+O2↑+OH-。

 

答案解析

1.【解析】 PM2.5的直径为≤2.5×10-6m,而胶体的胶粒直径为10-9~10-7m,故PM2.5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不是胶体。

答案C

2.【解析】 D项,产物均为混合物。

【答案】 D

3.【解析】 只有测定相同温度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才可证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

【答案】 A

4.【解析】 a极为阳极,海水淡化时阴离子向a极移动,故A膜为阴离子交换膜,A、B选项错;因为2Cl-的失电子能力比OH-强,故a阳极上的反应式为:

2Cl--2e-===Cl2↑,C错;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剩余的OH-与Mg2+生成白色沉淀,故D正确。

4.【答案】 D

5.【解析】 根据题意,碳骨架为

,在①、②、③位置各有一种氯的取代物,共3种,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 B

6.【解析】 根据题意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2S+14HNO3===2Cu(NO3)2+2CuSO4+5NO2↑+5NO↑+7H2O,据此可知A正确、B错误。

反应中Cu2S只作还原剂,C错误。

1molCu2S参加反应时有10mol电子转移,D错误。

【答案】 A

7.【解析】 A项,不能排除SO

的干扰;C项中能使CCl4层显紫色的物质是I2,不是I-;D项中加入BaCl2,产生的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或BaSO4,故该溶液中不一定含Ag+,也可能含有SO

或SO

【答案】 B

8.【解析】 A项,H、D、T互为同位素;B项,S2-的质子数为16不是18;D项,电子式为

【答案】 BC

9.【解析】 选项A中Cl2不足,转移的电子数为2NA;NH

水解,NH

数目减少,C对;D选项未考虑水中含有的氧原子。

【答案】 BC

10.【解析】 四个反应的ΔH都小于0,均为放热反应,A项错;H2(g)===H2(l)为放热反应,可知1mol液态H2的能量小于1mol气态H2的能量,B项错;由盖斯定律计算D项中的ΔH=-237.46kJ·mol-1,D项错误。

【答案】 C

11.【解析】 A项,质量比为1∶2;B项,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小,有NaHCO3沉淀析出;C项,应先氧化I-,其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D项,CO2和OH-的物质的量比为2∶3,其离子方程式为2CO2+3OH-===CO

+HCO

+H2O。

【答案】 B

12.【解析】 A是正确的质子守恒式。

NaHCO3溶液呈碱性,即HCO

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所以c(CO

C是正确的电荷守恒式。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Na+)+c(H+)=c(OH-)+c(CH3COO-),也存在物料守恒:

2c(Na+)=c(CH3COO-)+c(CH3COOH),两式联立消去c(Na+)可得c(CH3COO-)+2c(OH-)=2c(H+)+c(CH3COOH),故D错误。

【答案】 BD

13.【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ΔH=a=ΔH3-ΔH2-2ΔH1=-191.2kJ·mol-1

n(e-)=

×6×1mol

(2)该原电池的反应原理为SO2在负极上被氧化生成H2SO4,O2在正极上被还原。

【答案】 

(1)-191.2kJ·mol-1 3NA

(2)负 SO2-2e-+2H2O===4H++SO

14【解析】 

(1)下脚料在稀硫酸中溶解,难溶性杂质通过过滤即可除去,稀硫酸同时也抑制Fe2+水解,为防止Fe2+氧化,加入适量的Fe皮,之后的过程中均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浓缩结晶后得到的晶体是结晶水合物FeSO4·7H2O,结合图示可知,FeSO4与NH4HCO3反应可得到FeCO3沉淀和CO2气体,同时还有(NH4)2SO4和H2O,故A为(NH4)2SO4。

(NH4)2SO4溶液中,c(NH

)>c(SO

),且NH

水解使溶液呈现酸性。

(2)20%H2SO4和铁皮的作用分别是抑制Fe2+的水解、防止Fe2+的氧化。

【答案】 

(1)FeSO4·7H2O (NH4)2SO4 c(NH

)>c(SO

)>c(H+)>c(OH-)

(2)硫酸作用抑制Fe2+的水解,铁皮的作用防止Fe2+的氧化。

(3)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CO2↑+H2O

15.【解析】 

(1)因为K450℃

(2)②v(N2O5)=

=2.52×10-3mol/(L·s)

③2molN2O5分解吸收2QkJ的热量,故2N2O5(g)

O2(g)+4NO2(g) ΔH=+2QkJ/mol。

【答案】 

(1)放热 不变 减小(各2分)

(2)①

(1分) ②2.52×10-3mol/(L·s)(2分)

16.【解析】 

(1)由图可知A为负极,B为正极,D为阳极,C为阴极。

(2)根据电解原理,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可确定阳极反应式为Fe-6e-+8OH-===FeO

+4H2O,阴极反应为2H++2e-===H2↑。

【答案】

(1)①CO-2e-+CO

===2CO2②D③增加6.4g

(2)①阳 Fe-6e-+8OH-===FeO

+4H2O②33.6

17.【解析】 

(1)①装置A中锌片与稀硫酸反应产生H2,装置C是对H2进行干燥,然后依次通过分别盛有CuO、无水CuSO4粉末的装置B;通过CuO时,氢气与CuO反应生成Cu和H2O;通过无水CuSO4粉末时,可以检验生成的水。

故实验目的是验证H2的还原性并检验其氧化产物;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装置B,干扰产物H2O的检验。

②使B中CuO反应充分,在不改变现有药品的条件下,可以减缓A中产生氢气的速率,如控制硫酸的滴入速率、控制烧瓶的温度等。

③加热前必须检验装置中空气是否排尽或检验氢气是否纯净。

(2)①滴入浓氨水,则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放热使氨水挥发,氨气逸出。

②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A为O2、NH3的发生装置,由于产生的O2、NH3中含有水蒸气,需要通过装置D干燥后进入装置B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答案】 

(1)①验证H2的还原性并检验其氧化产物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干扰H2氧化产物的检验

②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H2SO4缓慢滴下(或在烧瓶中加水或将烧瓶放入冰水中或用冰毛巾捂着烧瓶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给分)

(每空2分,共6分)

(2)①A→D→B(1分)

②4NH3+5O2

4NO+6H2O(2分)

18-I【解析】由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不难判断化合物A核磁共振氢谱图有四个吸收峰,存在酚羟基,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所以B、C均错误。

【答案】AD

18-II.【解析】 B能发生银镜反应可知其结构简式为:

,结合信息Ⅱ可知A为

,A水解从而生成B。

结合信息Ⅲ可知:

分子式为:

C9H10。

E(分子式为:

C9H10O)只是比D多了一个氧原子,增加一个三元环:

(4)若苯环上只有一个—Cl,则—CH2Cl、—Cl有邻、间、对三种,若苯环有两个—Cl,二者存在:

—CH3在苯环上各有2、3、1种。

符合题意的只有

【答案】

(1)

(2)取代反应加聚反应

(3)

(4)9

19-I【解析】 由方程式可知:

碳元素由CH4变为CO2,碳原子杂化类型由sp3转化为sp2。

C项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

N>O>C>B>H

【答案】 AC

19-II.【答案】(14分)

(1)3d54s1(2分)

(2)平面三角形(2分)sp2(2分)

(3)

(2分)2(2分)

(4)F—H…FF—H…O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