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教育学习学案及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6483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初高学习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教育学习学案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初高学习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教育学习学案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初高学习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教育学习学案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初高学习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教育学习学案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初高学习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教育学习学案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初高学习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教育学习学案及教案.docx

《小初高学习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教育学习学案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初高学习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教育学习学案及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初高学习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教育学习学案及教案.docx

小初高学习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教育学习学案及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教案

  三加减法

(一)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2.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初步理解加法含义。

3.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材分析〗

   “有几枝铅笔”是加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

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

教学时,要利用图中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

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看图交流,从而引出加法,在此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提出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或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创情境,如模拟表演、讲童话故事等,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在具体情境活动中,体会加法的实际意义。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学生的自身素质各不一样。

学生对加法的理解以及计算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

我们针对这种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允许有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教师左手在盒子里拿出3枝红色粉笔,右手在盒子里拿出1枝黄色粉笔,然后把两只手中的粉笔合起来,问学生一共是几枝粉笔。

  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小朋友们也拿出自己笔盒里的铅笔,学着老师的样子试一试。

  师:

一共有几枝铅笔?

  生:

有5枝铅笔。

  师:

你们是怎样算出5枝铅笔的?

  生:

这只手有2枝铅笔,那只手有3枝铅笔,合起来就是5枝。

  师:

对了,这合起来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

  2+3=5

  师:

把两部分合起来就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小朋友们想一想,这2+3=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生1:

还可以表示把2个苹果和3个苹果合起来。

  生2:

可以表示把2本书和3本书合起来。

  ……

  2.摆圆片。

  书上是摆桃子,我们可用圆片代替桃子,先摆1个,再摆3个,学生依照老师的样子摆。

  师:

一共有多少个?

同学们会做这道题吗?

  生:

1+3=4。

  师:

这1,3,4分别表示什么?

  放手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书上的第2,3题,把2+□=□,□+□=□补充完整。

  3.根据身边事物提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在我们身边,比如教室里,能不能找到加法问题呢?

  生1:

我的笔盒里有3枝笔,笔盒外有1枝笔,合起来一共几枝笔?

  生2:

教室一边墙上有2张画,另一边也有2张画,合起来是几张画?

  ……

  4.试一试,运用加法含义。

  引导学生看图,要把同类的车子合起来,与警察没关系。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

  □+□=□

  组织学生结合图与同桌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第1题,放手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让其先摆学具,直观得出算式结果。

  2.第2题,让学生看图,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第2幅图画会出现4+1=5,3+2=5两种情况,教师在集体反馈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算式表示的意义,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列出不同算式。

  3.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找出每个盘子放苹果的规律,师进一步追问,如果再放一盘苹果,你认为放几个?

说出理由。

  4.说一说,算一算。

  学生独立观察图,找出同一类型的东西把他们合并起来,如凳子和凳子合起来,梨和梨合起来,花盆和花盆合起来。

  这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符合图意,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加法,加法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放学后,大家可以在校园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还能发现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下次带下次带到课堂上和小朋友交流。

  《有几辆车》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第23——24页。

  知识目标:

  通过解决有几辆车这一问题,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初步体会“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推理、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教具准备:

小汽车、挂图、皮卡丘、红花、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庞物小精灵皮卡丘)你们认识它吗?

喜不喜欢皮卡丘?

今天来到我们的课上和我们一起学习?

  2、师:

是一个认真观察、爱动脑筋的小精灵,它在上学的路,经过了一个停车场,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就把这个数学问题带来与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让我们赶快来看一看什么问题?

(皮卡丘是一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的宠物小精灵。

课一开始就把它作为学习伙伴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尝试,获取新知(教师把讲台桌布置成停车场)

  ㈠、引导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师:

通过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

停车场的左边有3辆车,右边有2辆车:

或者右边有2辆车,左边有3辆车。

  师:

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生:

停车场一共有几辆车?

  师:

怎样列算式?

  师指着算式中“3、2、5”各表示什么?

  师:

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生:

都是等于5,不同的是交换了3和2位置

  生:

所以我们说3+2=2+3

  2、请学生用学生代替小汽车摆一摆。

  (从实际生活中的活动场面入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又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较好地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参与意识。

  

(二)、摆一摆

  师:

皮卡丘认真观察爱动脑筋,老师要奖给它小红花。

(师在黑板上贴出3朵红花)。

小朋友们也要向学习,你们能从这些红花中提数学问题吗?

  、指名回答后,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列出算式

  师:

小朋友们也表现得棒,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奖励红花。

(师贴出3朵红花)

  2、学生又根据教师贴的红花,说算式

  (摆一摆的设计,教育了学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学生进一步体例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三)、试一试

   ⑴师引导生说图意

   ⑵小组合作完成

   ⑶全班交流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拍手游戏

  ⑴师:

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拍手游戏。

听清楚老师拍几下,然后你拍的和我拍的合起来要是

  ⑵如:

师拍:

×

  生拍:

××××

  师:

谁能根据我们拍的次数列成算式?

  生:

1+4=5

  4+1=5

  2、抢答

  教师把第25页中第2题的算式写在卡片上,师举卡片,生答

  3、师:

今天皮卡丘还给大家带来一些小精灵算式,你想上来摘哪道就摘哪道,拿到算式的学生进行比较,没拿到算式的同学做小裁判。

(把第25页第3题写在卡片上)

  4、请学生模拟表演第4题

  5、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独立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这题的不同列式有2+3=5、3+2=5、4+1=5、1+4=5只要学生能说出合适的理由,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趣味的练习,让学生在玩,体会到时获得成功的快乐。

  《小猫钓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三个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图,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0的三个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

大家喜欢听故事吗?

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放录音,听故事.)(点评:

“借助小猫钓鱼”的有趣情境,呈现一组连环画,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变化过程.教师在这里注意联系学生的儿童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观察画面,引入新课

  

(一)出示主题图.

  教师:

你猜猜故事里的小猫是哪一只?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别的小猫钓了多少条,你们知道吗?

你们能把这些数写在下面的田格里吗?

  .出示图片

  

(1)学生在书上写数.

  

(2)展示教师:

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点评:

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很重要,在学生评价中有,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互评.)

  黄猫一只也没钓着,在他的下面应该写几呢?

(写0)

  2.出示图片

  教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0”的认识.(板书:

0的认识)

  教师:

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

0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

  师指着小猫下面的0问:

在这里0表示什么呢?

  

(二)感知0的另两种含义.

  教师:

你还在哪见过0?

  我们在直尺上发现了0,请同学们拿出直尺看一看.

  .出示图片

  教师:

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

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

(这些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从0开始的)这个0表示什么呢?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谁来说说你们组的意见?

  小结:

直尺上的这个0,表示开始,起点的意思.

  2.出示图片

  教师:

在温度计上也有0,这个0又是什么意思?

  教师:

0度是水变成冰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0度时水就开始结冰了.

  3.出示图片

  教师:

0度可以这样表示.(点评:

教师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观察图,找出“0”让学生说说“0”的含义,从而明确“0”让学生不仅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其他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直观体会“0”的实际含义.)

  三、学习写0.

  

(一)教师:

我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0,0是怎样写出来的,请看大屏幕.

  .演示:

0的写法

  2.边演示边讲解:

0是一笔写成,起笔在右上边线中间偏上一点,向上碰到上边线,再向左下写,写到横竖中线焦点的地方,与竖中线接触,然后向右下拐,到下边线中间偏左的地方与下线接触,再往上拐到中线附近,与右边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接.

  教师:

请你用手指和演示一起写一遍.

  学生书空(点评:

教师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出示图片

  .学生练习书写.

  2.出示学生作品.

  教师:

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三)出示图片

  .教师:

你能把下面的空格写完吗?

  2.出示学生写法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01

  002

  003

  004

  005

  001

  002

  003

  004

  005

  教师:

哪种写法对呢?

为什么?

(这两种方法都对,第一种是接着写的,第二种是照样子写的.)(点评: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师:

你们写得真棒!

在写好字的同时,还注意了写字的姿势.下面我们一起来休息一下.课间休息:

播放歌曲《小猫钓鱼》

  四、课堂练习

  

(一)出示图片:

请你从0开始,按顺序把这些数连起来

  教师:

你们画出的是什么呢?

(小熊举重)

  谁还想把你的作品给大家看看?

  

(二)出示图片:

怎样数得快?

  教师:

请你先想想,怎样数快,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说说,看谁的方法最快.(指名演示怎样数.)

  五、课堂小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0呢?

  (点评:

教师让学生初步感知“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注意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增强了学生对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