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总教案 《自然界的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6455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总教案 《自然界的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总教案 《自然界的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总教案 《自然界的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总教案 《自然界的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总教案 《自然界的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总教案 《自然界的水》.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总教案 《自然界的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总教案 《自然界的水》.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总教案 《自然界的水》.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总教案《自然界的水》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一水的组成

【目标要求】

【知识与能力】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

1.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2.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难点:

1.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课题分析】

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实验准备】:

小试管、酒精灯、火柴、木条、电解用水、水电解器、直流电源

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参考课件3.1/3.1a)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

俗话说“不吃一月,无水一周”,今天开始学习自然界中的水。

水是我们最熟悉,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之一。

水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呢?

水的组成又如何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讲授新课:

一、水的组成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演示实验】在水电解器玻璃管里注满水[这里的水含有5%~1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接通直流电,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

1.现象:

(负氢——父亲)

(1)两极都产生无色的气体,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

2。

(2)与是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

(3)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

讨论: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有新物质生成吗?

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论:

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说明电解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H2O

H2 +O2(分解反应)

讲述:

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能重新组合生成另一些分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那么究竟由几个氢、氧原子组成一个水分子呢?

【讲述】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有相同的分子数。

”实验测得电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2∶1,可以认为水电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目约为2∶1。

氢和氧的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可推测1个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也约为2∶1。

教师可以稍做推导。

设问:

水的化学式怎样写?

讲述:

人们经过大量的实验精密测定,证实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所以,水的化学式应写成H2O。

讲述:

每一种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人们经过大量的实验精密测定,每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固定的化学式。

结论:

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我们可以得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结论。

二、介绍氢气:

(1)物理性质:

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

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

(3)验纯方法:

如图所示。

(管口朝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若听到很小的声音,则表示氢气已纯。

(4)未来的理想能源(为什么?

制备来源广泛,热值高,没有污染。

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水的组成,并对氢气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

作业:

板书设计:

一、水的组成

H2O

H2 +O2(分解反应)

结论: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二、介绍氢气:

(1)物理性质:

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

可燃性(产生淡蓝色火焰)。

(3)验纯方法:

(4)未来的理想能源:

制备来源广泛,热值高,没有污染。

教后记:

 

第二课时:

(参考课件3.1/3.1a)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讨论:

氢气H2氧气O2水H2O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

2.讲授新课:

三、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如:

氧气、氮气、铁、镁、碳、硫、磷,等等都是单质。

2.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如:

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等等,都是化合物。

单质

纯净物氧化物

物质化合物

混合物非氧化物

问题:

比较下列H2O2、KClO3、KMnO4、SO2、CO2、SO2化学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氧化物:

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或纯净物)。

例如H2O2、SO2、CO2、SO2等。

小结:

略。

随堂练习:

1.有下列物质:

①河水②铁粉③二氧化硫④清新的空气⑤过氧化氢⑥液氧⑦高锰酸钾⑧充分加热高锰酸钾后的残余物。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

2.下列物质中,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的是()

A.空气B.稀有气体C.液氢D.氧化铁

作业:

板书设计:

三、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单质

纯净物氧化物

物质化合物

混合物非氧化物

3.氧化物:

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或纯净物)。

例如H2O2、SO2、CO2、SO2等。

教后记:

 

课题二分子和原子

【目标要求】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

2.认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性。

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日常生活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式,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重点:

1.认识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

2.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3.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实验准备】烧杯、量筒、水、品红、浓氨水、酒精

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附课件3.2.1.2)

教学过程:

1.情景感知导入:

多媒体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以下问题:

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受热减少得更快,为什么?

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

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后会变干?

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

2.讲授新课:

探究活动1:

品红溶于水(冷水与开水比较)

现象:

品红逐渐向水中扩散。

但时间较长后才扩散均匀。

提问:

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

明确:

学者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

这些微小的粒子是什么呢?

科学事实证明:

这些微小的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的分子和原子。

提问:

在热水中品红扩散快,为什么?

回答:

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溶液变红快。

一、分子和原子的存在和基本性质(板书)

出示:

图3-6和图3-7

说明:

这两幅图都证明了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从而也证实了科学家的设想。

板书: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特性:

提问:

我们能用肉眼或普通的显微镜看到分子吗?

那怎样才能看到分子呢?

讲解:

用肉眼或普通的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分子,必须用比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见分子是一种非常小的粒子,如果拿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与地球相比。

分子虽然很小但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结论1:

分子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探究活动2:

操作:

⑴在试管中加入蒸镏水,再加入酚酞试液

现象:

溶液仍为无色

操作:

⑵在试管中加入浓氨水,再加入酚酞试液

现象:

溶液变为红色

操作:

⑶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12分钟。

现象:

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而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仍为无色。

结论2: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运动的速度越快。

解释: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受热减少得更快,为什么?

(2)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

(3)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后会变干?

(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

活动探究3:

酒精与水混合

操作:

用10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100毫升水和酒精,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200毫升?

现象:

100毫升酒精与100毫升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00毫升。

讨论: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结论3:

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释:

(1)为什么物质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

(2)为什么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3)夏天自行车的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

(4)铁路上的铁轨之间为什么留些空隙?

小结:

请学生小结。

(见课件)

随堂练习:

(见课件)

作业:

P53页2、3题。

板书设计:

一、分子和原子的存在和基本性质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特性:

①分子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②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运动的速度越快。

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教后记:

 

第二课时:

(附课件3.2.1.2)

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识:

(1)氨气、水、糖等物质都是由什么微粒构成?

(2)分子的特性?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①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②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100mL。

③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

2.导入新课

提问:

分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它能不能再分割?

如果能分割,那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回答:

分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的。

3.讲授新课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板书)

讨论:

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试分析在这个反应中。

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学生讨论,选择学生代表来陈述讨论结果]

提问:

物理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回答:

物理变化的实质是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变化的只是物质的状态和形状。

追问:

这变化中分子本身有没有变化?

回答:

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小结:

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提问: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

在这些变化中分子本身有没有变化?

小结: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的物质的分子。

讨论:

那么,根据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特征,我们应如何给分子下一个定义?

小结:

由此可见,

2.分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