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生物一轮教学案专题11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6233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生物一轮教学案专题11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生物一轮教学案专题11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生物一轮教学案专题11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生物一轮教学案专题11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生物一轮教学案专题11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生物一轮教学案专题11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docx

《届生物一轮教学案专题11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生物一轮教学案专题11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生物一轮教学案专题11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实验.docx

届生物一轮教学案专题11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实验

第五单元 基因的传递规律

专题11 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纲展示 命题探究

基础点

1 豌豆杂交实验的巧妙之处

(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②豌豆花大,便于人工异花传粉操作。

③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且遗传稳定。

(2)由简到繁的研究思路,先单独分析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特点,再分析两对至多对相对性状。

(3)严密的假说——演绎过程。

(4)理性的统计方法,利用生物统计学方法把复杂的结果理性地统计出来,总结出内在的规律。

 2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

(1)异花传粉的步骤:

①→②→③→②。

(①去雄,②套袋处理,③人工授粉)

(2)常用符号及含义

P:

亲本;F1:

子一代;F2: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3)过程图解

(4)归纳总结:

①F1全部为高茎;②F2发生了性状分离。

3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理论解释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

4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

(1)验证的方法:

测交实验,选用F1和隐性纯合子作为亲本,目的是为了验证F1的基因型。

(2)遗传图解

 5 分离定律——得出结论

(1)研究对象:

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2)时间:

形成配子时。

(3)行为:

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4)结果:

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重难点

1 假说—演绎法分析

(1)假说—演绎法: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假说—演绎分析”

2 常见遗传类概念辨析

(1)性状类

①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②显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杂种F1表现出来的亲本的性状。

③隐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杂种F1未表现出来的亲本的性状。

④性状分离: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2)基因类

①等位基因

a.存在:

杂合子的所有体细胞中。

b.位置: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如图中的B和b、C和c。

c.特点:

能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d.形成时间:

受精卵形成时。

e.分离的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f.遗传行为:

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②相同基因:

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如上图中的A和A。

③显性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④隐性基因: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3)个体类

①表现型:

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②基因型:

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如豌豆子叶的颜色对应三种基因型,分别为YY、Yy、yy,黄色子叶的基因型是YY、Yy,绿色子叶的基因型为yy。

③纯合子:

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

如基因型为AAbb、XBXB、XBY的个体都是纯合子。

纯合子的基因组成中无等位基因。

④杂合子:

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

如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个体。

杂合子的基因组成中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

(4)交配方式类

含义

作用

杂交

基因型不同的同种生物体之间相互交配

①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②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新品种;③显隐性性状判断

自交

①植物的自花(或同株异花)授粉

②基因型相同的动物个体间的交配

①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②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测交

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杂交

①验证遗传基本规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②可用于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正交与反交

是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别是反交中母方和父方

①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②检验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性染色体遗传

注意点 书写“遗传图解”的基本要求

(1)在左侧应注明P、F1、F2等世代以及配子,以明确世代关系和上下代之间的联系。

(2)需要写清楚P、F1、F2等的性状表现类型和遗传因子组成,它们产生的配子的情况,以及最后一代(F1或F2)的相关比例。

(3)用箭头表示遗传因子在上下代之间的传递关系,用相交线或棋盘格的形式表示形成子代的配子结合的情况。

(4)根据需要在图解右侧或下侧配置简要说明,表示操作意图或原因。

(5)用杂交、自交符号表示个体之间的交配方式。

1.思维辨析

(1)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

(  )

(2)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  )

(3)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  )

(4)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  )

(5)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

(  )

(6)生物体产生雌雄配子的数目总是相等的。

(  )

答案 

(1)× 

(2)× (3)× (4)× (5)√ (6)×

2.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纯合子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得到F1,让F1自交得到F2。

取F2植株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呈橙红色。

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  )

A.1∶1B.1∶2

C.2∶1D.3∶1

答案 A

解析 纯合子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得到的F1为杂合子,其自交得到的F2植株产生两种花粉,比例为1∶1。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

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

此操作模拟了(  )

①等位基因的分离 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从两个装置中各随机取一枚棋子,不同字母随机结合表示等位基因的分离以及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本实验证明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不能说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故选A。

4.下列有关细胞核基因控制的生物遗传性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具有一个隐性基因的个体可能表现隐性性状

B.具有隐性性状个体的显性亲本通常是杂合子

C.具有显性性状个体的显性亲本一定是纯合子

D.亲本的显性性状在子代中不一定表现出来

答案 C

解析 具有一个隐性基因的个体可能表现隐性性状,如单倍体的基因型a表现为隐性性状,A项正确;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基因型为aa,雌雄配子的基因型都是a,故显性亲本通常是杂合子,B项正确;具有显性性状个体的显性亲本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C项不正确;亲本是显性性状(Aa),在子代中不一定表现出显性性状,如子代基因型是aa,则表现隐性性状,D项正确。

1.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

(1)实验过程:

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2)实验结果:

F2出现性状分离,即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遗传因子(基因)在亲本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2)F1(Dd)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两种配子,即雄配子D∶d=1∶1,雌配子D∶d=1∶1。

(3)F2的遗传因子组成DD∶Dd∶dd=1∶2∶1,性状表现的比例为3∶1。

3.对分离现象的验证

(1)测交法,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结果:

测交后代中Dd∶dd=1∶1,显性性状∶隐性性状=1∶1。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考法综述] 本考点主要围绕实验材料的优点,假说—演绎法的过程及相关概念和交配类型的实际应用展开。

试题一般难度适中,以基础知识为主。

命题法1 杂交实验的操作分析

1.下图表示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操作及理论解释,下列选项描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时进行,②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处理

B.图2揭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孟德尔假说—演绎的核心内容

C.图3为测交实验遗传图谱

D.图2揭示了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同源染色体1、2的分离,等位基因D、d也随之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

答案 B

解析 图1中,①为去雄,去雄后套袋处理,待雌蕊成熟后再进行②过程;图2中D、d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孟德尔时代尚未有此观点,因而B错误。

【解题法】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方法

命题法2 遗传学的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判断

2.下列关于显性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杂合子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

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会产生性状分离

D.显性性状是受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

答案 C

解析 具有显性性状的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

【解题法】 解答概念类题目的思路

解答概念类题目时,通过辨析要把基本概念弄清楚,要抓住概念的本质以及它的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准确把握相对性状的内涵和外延,紧扣两个“同”与一个“不同”,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命题法3 分离定律的验证

3.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蜜蜂的体色,褐色对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产生F1,在F1的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蜂的体色是_________________,比例是______________,依上述现象可证明基因的________定律。

答案 褐色和黑色 1∶1 分离

解析 一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两种配子比例1∶1⇒得出结论→分离定律实质。

若用B、b表示控制蜜蜂体色的基因,由题意可知,亲代中褐色雄蜂基因型是B,黑色蜂王基因型是bb,那么F1中雌、雄蜂基因型分别为Bb、b,由于F1中雌蜂能产生数量相等的B、b两种卵细胞,故发育成的F2中雄蜂的体色及比例为褐色∶黑色=1∶1。

依此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解题法】 “三法”验证分离定律

(1)自交法:

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

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花粉鉴定法:

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1.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答案 A

解析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本质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独立地遗传给后代。

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一般用测交的方法,即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

若如题中选项A用纯合子验证的话,可用杂交再测交得出子二代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