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智慧课堂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6189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智慧课堂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智慧课堂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智慧课堂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智慧课堂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智慧课堂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智慧课堂版.docx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智慧课堂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智慧课堂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智慧课堂版.docx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智慧课堂版

第一单元测试卷

1、选择题

【题干】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要塞(sāi)仲裁(zhōng)

篡改(cuàn)殚精竭虑(dān)

B.酷似(kù)翘首(qiào)

潇洒(xiāo)屏息敛声(liǎn)

C.轻盈(yíng)悄然(qiāo)

呓语(yì)锐不可当(dāng)

D.镌刻(juān)凌空(líng)

由衷(zhōng)一丝不苟(gǒu)

1.【答案】D 

【解析】

A项,“塞”读作sài,“仲”读作zhòng;B项,“翘”读作qiáo;C项,“悄”读作qiǎo。

2、选择题

【题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溃退 建树 杀戮 振聋发聩

B.督战 浩翰 咆哮 惊心动魄

C.桅杆 横度 敦煌 如梦初醒

D.刹那 夺魁 默锲 眼花缭乱

【答案】

A 

【解析】

B项,“浩翰”应为“浩瀚”;C项,“横度”应为“横渡”;D项,“默锲”应为“默契”。

3、选择题

【题干】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李校长一走进来,大家都屏息敛声,报告厅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B.小明玩魔方这么精通,从没有人教过他,完全是白手起家。

C.我校足球队队员在球场上竭尽全力,如猛虎下山,锐不可当。

D.博物馆展厅特别大,展品很多,让人眼花缭乱。

【答案】

B 

【解析】

“白手起家”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本句意思是小明精通玩魔方,不是进行创业,与成语意思不符。

4、选择题

【题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左右渡过长江。

B.诺贝尔奖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C.通过吕良伟的精彩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D.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关键,在于专家们是否能够攻克世界性难题。

【答案】

B 

【解析】

A项,重复啰嗦,去掉“大约”或者“左右”;C项,无主语,去掉“通过”或者“将”;D项,犯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改为“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是否能够成功着舰的关键,在于专家们是否能攻克世界性难题”或“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的关键,在于专家们能攻克世界性难题”。

5、选择题

【题干】

5.下列文学常识或传统文化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一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但没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古代的信有着种种代称。

“书”是古代对信件的最常见的称词,我们常说的“手书”即亲笔信。

“双鲤”“鲤鱼”“鸿雁”“雁书”等也是书信的别名。

C.烽烟,古代边防报警多点燃烽火,燃烧物多为狼粪,因其烟轻直且

不易为风吹散。

后来用烽火指战争,如杜甫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

万金”。

D.采薇,指采食野菜。

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如“长歌怀采薇”“梦中行采薇”句,借用典故抒发诗人的情志。

【答案】

A 

【解析】

A项,《水经注》不仅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同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填空题

【题干】

6.诗文默写。

(10分)

(1)《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        。

 

(2)崔颢在《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是:

        ?

        。

 

(3)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大漠苍凉雄浑之壮美景象的诗句是:

        ,           。

 

(4)在《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用游动的视角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饱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诗句是:

        ,        。

 

(5)《钱塘湖春行》中直接抒发喜爱西湖的诗句是:

        ,        。

 

【答案】

(1)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2)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5)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十、材料题

【材料】

(二)名著阅读(3分)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

“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小题】

1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

是谁发动的?

(1分)

【答案】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

【小题】

1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1分)

【答案】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或联共抗日、抗日、救亡、救国、爱国等均可。

【小题】

13.“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

有何历史意义?

(1分)

【答案】

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八、古诗鉴赏

【材料】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5分)

如梦令

[明]李梦阳

不信园林春早,一夜遍生芳草。

说与小童知:

“池上落红休扫。

”休扫,休扫,花外斜阳更好。

【小题】

14.结合加点字词赏析画线句子。

(3分)

【答案】

“一夜”表明时间之短,“遍”表明春来之速、范围之广,写出了对春天突然到来的惊喜。

【解析】

导析:

本题考查对词的关键句的赏析。

“一夜遍生芳草”意思是:

一夜之间庭院里到处长出了小草。

“一夜”表明时间短,草长得快。

“遍”表明春草到处都是,范围之广。

表现词人对春天到来的惊喜

之情。

【小题】

15.关于这首词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词作。

B.全词分为三层,一层一转,逐层转出,又层层相关。

C.“落红”“斜阳”表达了词人对春光逝去的伤感。

D.本词婉曲深细,表现了词人丰富细腻的感情。

【答案】

C 

【解析】

由词句“池上落红休扫”“花外斜阳更好”可以判断,诗人看到落花,并没为落花伤情,反倒是有雅兴赏花外斜阳。

所以C项“‘落红’‘斜阳’表达了词人对春光逝去的伤感”的说法是错误的。

九、文言文阅读题

【材料】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9分)

任末①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

每言: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有删改)

【注】①任末:

人名。

②笈:

书箱。

③庵:

茅草小屋。

④荆:

灌木名。

⑤麻蒿:

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小题】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1)或依林木之下

(2)负笈不远险阻

【答案】有时 背

【小题】

1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译文:

 

【答案】

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

【小题】

1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停顿。

(限两处)(2分)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答案】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小题】

19.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文章给你的启示。

(3分)

【答案】

(示例)在日常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努力勤奋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意对即可)

【解析】

参考译文:

任末十四岁时,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他)背着书箱跟老师求学,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

常常说:

“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

”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水。

晚上就在星月辉映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点燃麻蒿来照明。

看书有领会的时候,便写在他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

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常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任末的脏衣服。

快死时告诫说:

“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便是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十、现代文阅读题

【材料】

(四)(2018包头)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13分)

红春联

提起春联,我的脑海就会浮现这样的场景:

外面冰天雪地,屋内炭火正旺。

一张古拙的雕花八仙桌摆在堂屋中央,香炉袅袅地冒着清香,老先生净身洗手,心神怡然,摸一支狼毫在玉石砚台内饱满地浸把浓墨,刮刮大笔尖,一气呵成写下一副四字联:

九州日丽;四化春新。

字可草书行书,亦可楷书隶书,其间亦可学曹全张迁张旭怀素,喜好追随个人的性格。

老先生和蔼,喜写正楷,一点一横规规矩矩,一撇一竖堂堂正正。

写完后,如卸大任,放下手中之笔,围着对联左观右看,又兀自品头论足,甚至雅性一上来,抿口米酒,默念一遍,良久,脸上才露出满意、温暖、幸福的微笑。

写春联在我的故乡很常见,也很庄重。

这个四围皆是高山的小山村,尽管夹峰对峙,地贫土瘦,但村上的小学,没有哪个学生不会写毛笔字,没有哪个先生不会吟哦几副对联的。

老先生择一个大晴日,煮一壶好酒,喝个微醉,脸颊和脖子红红的,站在大梅树下,然后研墨,折纸书写。

他做得很细致,墨拣好墨,以麝香金粉配制而成,溢出淡淡的古朴和清香。

所写的对联有五字和七字的,四字和六字的也有,十几二十几字的长联极少,但也会有一家两家。

这些书写的对联一排排晾在软软的阳光下,像院子里的一树梅花,红火又热烈。

写好的春联自然有人来取,取回去的春联自然有人会贴。

上下联的平仄一定要分好,否则闹了笑话,像个没读过书的人,让人难堪而

尴尬。

贴春联一般在年三十下午,喻义辞旧迎新。

也有的地方在大年初一早上,喻义新年新气象。

但不管怎么样,贴春联是两个人的事,一个人站在门框下,一个人搬条板凳站在上面,瞧好门框贴上下联的高度及对联条幅的宽窄。

初定好位置,再涂一把熬好的白米糊糊,轻轻贴上红春联,喊下面张望的人:

“高了吗?

低了吗?

歪了吗?

正了吗?

”调节到最佳位置才肯罢休。

贴完春联贴福字。

贴福字是贴春联的姊妹产品,不可缺少的。

尤其是老一辈人家,过去的日子过得像苦胆儿,对福字的渴望更加强烈、迫切。

老人家听到大门外的人把春联贴完了,就会从堂屋的方桌上小心地捧出两张老先生写的大福字,嘱道:

“倒贴哩!

福到福到哈!

一般的人家贴到这里也算把过年贴春联的事干完了。

可到精致的人家,则还要从门廊到堂屋都贴得红彤彤的,十分喜庆。

过路的人从大门春联往里屋瞧,只见里里外外焕然一新,红彤彤的新鲜,红彤彤的春色,而人个个喜气洋洋,精神活泼、饱满。

送春联,也是别具味道的一件事。

送春联有个讲究,普通人家送通用春联,如:

“千条杨柳迎春绿;万里江山迎日红。

”这类春联写景写心情,太普通,自然赢得人家的红包小。

送春联送多了送精了,则脑壳转得快,起眼眉毛动,见什么人就送什么样的春联,图个别人家高兴、满意。

如果此人是做生意的,走南闯北,则送上一副:

“似锦河山遍地走;如花生活满园财。

”更有杀猪的,做木匠的,当医生的行业春联,往往逗得主人高兴了,钱包一扯,一张红大钞“嗦”就出来了。

这样的人送春联送出了门道。

但也有一些人送春联送出了雅致。

这就与一方民俗有关了。

年三十的下午,年饭还没吃前,送春联的人瞅准了这个空当,必定给你家满堂红。

这个时间一家老小团聚,有说不完的话,有找不完的亲情温暖。

女人们早在厨房帮忙,有什么好菜全搬出来,只见山上走的,地里长的,河里游的,要什么有什么,有什么就上什么,反正香气缭绕,笑语喧哗。

这会儿,送春联的在大堂外倏地放一挂鞭炮,砰砰砰一阵响,闹得一家人赶紧出去看。

小孩脚快,瞅完转身朝里屋喊:

“奶奶,送春联的来了!

此人若是一村一寨一沟的熟人,会温酒一壶,端上几盘好菜,由男人恭敬地陪着,边喝边聊。

若是陌生的送联人,也不敢怠慢,敬一根贵烟,客气一番,欣喜地接过春联。

送春联的人在这端儿要赞几句:

“左春联,右春联,左右春联齐团圆。

左赞主公富贵第,右赞主公广财源。

万千瑞气堂前起,来年钞票拖满船。

”这家人听了,心儿乐了,道:

“准尔真言。

”便赶忙递上一个红包。

送联的人手指轻轻一捏,如果红包内薄且宽,知是张大百元的,就高兴地走了。

如果此家殷实,红包又封小了,索性站着不动,再赞一轮,委婉道:

“说春联,道春联,贴在贵府笑开颜。

给个红包千斤重,四方财运奔眼前。

东南西北皆吉象,更观堂内喜连连。

”递红包的被如此一赞,知晓红包给少了,就嘱人再封一个。

如此这番,在年关的春联总算告一段落。

村里一些上过学的人,便在初一上午,背着手边踱步边观摩,或牵个小孩,沿村路来回溜达,欣赏春联红艳艳的平仄和韵律。

这股子浓郁的墨味儿,拌和着甜甜的年味,像一团发酵的嫩面,在人生的红纸上各自比着劲儿,攒着劲儿,朝前写,幸福千户万家。

(作者:

刘群华,有改动)

【小题】

25.你如何理解题目中“红”的意蕴?

(3分)

【答案】

春联有“红艳艳的平仄和韵律”,增添了节日喜庆的气氛;表现了人们喜气洋洋、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也象征着“红火又热烈”的

生活。

【小题】

26.本文首段是怎样描绘写春联的场景的,请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先通过细致的环境描写,为老先生写春联营造出古雅、温暖的氛围;然后通过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出老先生写春联时怡然自得,庄重洒脱的儒雅形象。

【小题】

27.文中画波浪线的内容,作者交代它有何用意?

(3分)

【答案】

这部分文字交代了“我的故乡”虽然闭塞、贫瘠,但人们有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作者对此充满了自豪。

 

【小题】

28.请品析文末加点的“酵”一词的妙处。

(3分)

【答案】

“酵”将“墨味儿”和“年味”融为一体,弥散出甜甜的味道,令人沉醉。

这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在节日里的美好感受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