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技术员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5965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技术员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桩基技术员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桩基技术员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桩基技术员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桩基技术员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桩基技术员工作总结.docx

《桩基技术员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技术员工作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桩基技术员工作总结.docx

桩基技术员工作总结

桩基技术员工作总结

  第1篇:

桩基总结施工技术小结

  (人工挖孔桩部分)

  

  #人工挖孔桩工程位于深圳市

  

  街道,

  #南侧、

  西侧、

  东侧、

  北侧。

本工程建设的相关单位是:

建设单位为:

深圳市

  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

深圳市

  #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

  #工程勘察院;监理单位为:

深圳市中

  #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

深圳市

  #工程有限公司。

  在以上各单位的指导和配合下,我公司顺利、安全地完成了本工程基础桩基的施工任务,在此向各单位表示诚挚的感谢。

  一、桩基设计情况介绍

  本工程相对标高±0.00m=绝对标高13.40m,基础人工挖孔桩桩顶标高为-5.80m~-7.90m(相对标高)。

桩内径为1200mm~1800mm,共计68条,其中16#楼50条桩端持力层为全风化岩,2条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2.00m,最小长不少于6.0m;地下室16条桩端持力层为砂质粘性土,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3.00m,最小长不少于11.0m。

  场地桩基施工影响深度范围内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

杂填土层、粉质粘土层、含砂粉质粘土层、含有机质粘土层、中粗砂层、砂质粘性土层、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微风化花岗岩。

人工挖孔桩结构设计:

  桩径1.2m~1.8m共68条,桩身砼C30,护壁砼C30,厚22.5cm;桩长控制:

有效孔桩桩底进入全风化岩、强风化岩不小于2.0m;进入砂质粘性土层不小于3.0m。

  二、人工挖孔桩分项的施工及检验批验收情况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16#楼52条;地下室16条。

  施工时间2012年9月29日至2012年11月11日;单桩长6.28-23.68m(不含空桩),总计施工桩数:

68条。

  1)施工步骤

  本工程挖孔桩以每一节护壁长1m为一循环节。

  现场由甲方提供的坐标点放点,测量仪器使用全站仪进行,现场放线用钢尺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在第一节土方全部开挖完成后,支设钢模,吊线确定中心点,校正钢模进行加固后,进行浇筑护壁砼。

待第一节模板拆除后,安排了专人将控制十字线引到桩内侧护壁上,以

  供控制桩心垂直度之用。

并将标高引入桩内标于护壁内侧,编写桩号。

为保证安全第一节护壁全部高出了地面200mm。

  当第一节孔口护壁完成后,挖桩班各组按已分配任务进行桩身挖土掘进。

每组工人,井下挖掘1人,井面吊土、运土1人,另外1人协助。

桩身挖土由人工自上而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锤钎破碎,逐步掘进。

  开挖时,采用先挖中间后挖周边的顺序。

渣土提出井口后,倒入手推车,由人工推运到地面指定堆场,定期转运到场外。

  井内少量积水随渣土一起吊出。

当井内渗水量较大时,则在井底一侧先挖一小集水坑,将水用水泵抽出,水少停机断电后继续开挖。

  每节桩身土方挖好模板校正后,应立即进行护壁施工。

护壁采用C30混凝土,护壁节长1000,护壁上口壁厚225cm,下口壁厚150cm,护壁内模采用工具式钢模用U形卡连接,或直接用铁线扎牢。

护壁模板在24小时后拆除。

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时(除预留泄水孔),都及时采用1:

1水泥砂浆补强。

正常施工按1米一节进行施工,填土部分遇渗水量较大时,每节护壁改为300-500mm。

  本工程钢筋制作均在现场进行,钢筋笼安装在终孔验收合格后进行钢筋笼安装,首先将制作好的箍筋捆扎好,固定于该钢筋所处的标高位臵;桩顶标高位臵安放叁条Φ16钢筋,呈三角形固定在护壁沿台上,互焊,架牢;在三角焊架上安放加劲箍点焊牢固(可绑扎),并在加劲箍上按纵筋间距分线划点标记;安装纵向主筋与上口加劲箍筋绑牢或点焊牢固;自上而上按设计要求间距安装其它加劲箍筋;自上而下先安装加密箍筋(螺旋状Φ8),然后安装水平箍筋;安装定位装臵,采用焊接U形筋,U形筋按主筋保护层70mm确定,预先制作成形,每平面4个,竖向间距2000;U形筋采用Φ8弯成,顶住护壁,焊在主筋上,以保证钢筋保护层达到设计要求,钢筋笼安装完毕及时检查验收进行隐蔽。

  当桩芯钢筋检查验收隐蔽后,进行桩芯砼浇注。

  前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对桩芯砼质量关系很大,此工作必须认真。

首先计算当日作业桩桩芯砼用量,并由专人负责与混凝土厂家进行沟通,确定用量和进料时间。

对作业桩及周围的非作业桩,提前进行降水,周边非作业桩指与作业桩距离最近的桩。

作业桩抽干水后必须重新清底,去除沉渣,浮土。

  检查电器、机械、工具等,安放串筒及井面料斗。

串筒下端距孔底最大距离为2m。

最少两台混凝土车(约16方)到达现场后方允许开始浇捣,在下料前,应对孔底积水再次处理,方法是将水泵装入吊桶,在不关闭电源的情况下,将潜水泵提出到井面,每桩准备一包干水泥迅速撒在孔底,应均匀,此时等候在井面砼立即快速下料。

桩内砼应分层振捣,除孔底

  800为第一振捣层外,其余均以500高度为一振捣层,同一振捣层内,平面插点间距不大于400,即Φ1.2m桩每一振捣层振点不小于9点。

  每一振捣高度内,要求振动棒伸入下层已振捣层300左右,砼振动器采用Φ70高频振动棒。

在每振捣层,要求被振砼下沉,冒泡,不反浆为原则,但也不要漏振,过振,以免产生砼的离析,振捣过程中出现的浮浆,若深度不超过100,原则上不进行处理,顺其自然。

若浮浆超过100,应适当用桶盛装外排。

  桩下振捣手应在下料中经常适当转动串筒口,使下料不集中于一点,尽量使下料落点均匀。

本工程砼浇至设计桩顶标高时,均未产生大量浮浆,砼灌注最终标高为设计桩顶标高加300左右。

桩芯砼施工完毕6小时后,即安排灌水养护。

每根桩抽取砼样制做了一组试块。

  2)人工挖孔桩施工中的技术指标控制

  施工放线采用了全站仪进行桩孔定位,定为偏差均小于3cm。

  护壁模板每二节吊线校正一次,每次校正从孔口十字控制中心吊垂球进行检查,每次检查有专人记录。

  提前做好作业桩护壁渗水堵截工作。

对于护壁内水渗水孔可用钢钉缠麻丝抹上肥皂打直接打入孔内,对渗水量较大的渗水孔,可用塑料导管,端头捆扎麻丝肥皂,打钢钉固定后,周围用堵漏剂封死,将渗水导出,用管引流,设法排出井外,或临时进行封堵。

对预留排水孔、管,不再渗水者不予理会,渗水的可将管口扎死,封闭。

  桩内振捣全部按二人配备,一人井下振捣,另一人井面操作,并每20分钟进行替换一次,振捣手均选派经验丰富的师傅担当。

  对上述施工中成孔、桩长、钢筋笼制安、孔径、桩位偏差、倾斜度、混凝土浇筑等有关参数我单位均派专人做好了施工记录(护壁混凝土施工记录、护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人工挖孔桩成孔检查记录、桩钢筋笼制作隐蔽验收表记录、混凝土灌注桩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桩芯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等)。

  本分项按施工内容划分为2项共18个检验批:

混凝土灌注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共9批;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制作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共9批,相关检验内容均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质量合格。

  三、施工技术组织与管理

  1、本工程在开工前公司组织编写了基坑支护的施工组织设计,用以指导工程施工。

保证了工程的正常有序施工。

  2、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各分项开工之前,首先组织该分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工质量技

  术交底,使所有作业人员清楚本工程施工项目的特点和相关技术要求,确保达到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施工中主要进行了人工挖孔桩的施工质量技术交底。

个别较小分项或现场特殊情况采用现场口头交底的形式告知施工作业人员,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3、在技术力量的配备上,公司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本工程设臵了以公司技术部为后盾;项目技术负责人为项目技术核心;现场施工员、质检员、放线员、资料员为现场施工技术实体的技术力量配备方式。

为本工程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使本分项施工未出现任何技术及质量问题。

  4、本工程在施工中制定了并严格执行了相关的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的施工流程组织施工。

  各分项的施工首先制订施工计划,按相关计划逐步施工,施工完毕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及相关单位进行验收,隐蔽验收后进行下一项目施工。

  未出现盲目施工和野蛮施工的情况,施工的安全和施工质量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5、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均安排了专人负责,资料收集及时、完整,体现了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符合相关的资料归档要求。

  四、施工材料控制与管理

  施工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优劣,所以本工程技术重点包括了材料的控制和管理。

  首先对本工程所用材料的供应商进行评选,选定有专业供应资质且信誉良好的供应商供应本工程的施工材料,对供应商资质均进行报审,征求建设及监理单位意见,以保证工程材料进货渠道的正规性。

  材料进场及使用的程序:

各材料进场前由供应商提供本次进场材料的相关质保书,如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然后由项目部将材料进场计划报监理单位批准;监理单位审批通过后即组织进场,材料进场对放整齐后通知监理单位进行进场核查和验收;确认进场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产地等相关信息与进场申报表一致后,立即进行有见证取样送检;待试验结果合格后,由项目部将该材料的使用报审表报送监理单位,待监理单位批复后方能准予使用到相应部位。

  五、工程检验与监测

  1、焊件的抽检,本工程由监理对桩加劲箍筋(Φ16)抽检1组,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焊接质量合格。

  2、混凝土试块的留臵与试压结果

  1)人工挖孔桩桩芯C30商品混凝土施工留臵混凝土试块68组,按每桩一组进行留臵,养护条件为标准养护,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

  根据混凝土生产水平判定的相关规定,C30桩芯商品混凝土试块试压值的强度标准差σ=1.8,可判定其生产水平优良;又其所有试块试压值超过标准强度的百分率P%=100%,可判定其生产水平为优良;综上本工程桩芯混凝土生产水平判定为优良。

  2)人工挖孔桩C30护壁混凝土施工留臵混凝土试块62组,按生产日期进行进行留臵,养护条件为标准养护,按非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

  根据混凝土生产水平判定的相关规定,C30护壁商品混凝土试块试压值超过标准强度的百分率P%=100%,可判定其生产水平为优良;综上本工程护壁混凝土生产水平判定为优良。

  3、人工挖孔桩低应变检测

  本工程由

  深圳分院对

  16栋的38根人工挖孔桩进行了低应变动力检测,检测结果为:

受检桩34根为Ⅰ类桩,4根桩为Ⅱ类桩。

桩身完整,质量合格。

  4、人工挖孔桩钻芯检测

  本工程由

  深圳分院对

  #16栋的9条人工挖孔桩进行了钻芯检测,检测结果为:

受检2条桩桩身完成性为Ⅱ类桩,其余7根桩桩身完整,强度满足C30设计要求,桩长吻合,桩底均无沉渣,持力层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合格。

  综上,本工程桩基的施工过程及施工结果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在此再次向相关单位表示感谢!

  深圳市

  

  有限公司

  总结人:

  二○一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第2篇:

桩基个人工作总结桩基个人工作总结

  打桩工程个人总结

  在我进入绿筑工地打桩施工现场到打桩全部结束,虽然我没有经历全过程

  (很可惜没有看到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过程)。

但是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这

  段时间里我熟悉了打桩施工的基本流程学习到了桩的质量控制术,但我不应仅仅

  止步于此,那也未必太“知足常乐”了。

要做到面面俱到、触类旁通,还是要不

  断地学习新事物。

同时我对现场管理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我把我的一些体会总

  结如下:

  在打桩工程施工的这段时间里。

从浅的方面讲,我认识了桩的类型并熟悉

  了各类桩机的施工流程。

再进一步,能看懂各类桩的基本参数:

例如充盈系数,

  超浇高度,有效长度,钢筋笼配筋等。

从桩基单位施工员身上耳濡目染的学到一

  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