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用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5964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虚词用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虚词用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虚词用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虚词用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虚词用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虚词用法.docx

《虚词用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词用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虚词用法.docx

虚词用法

而1

以2

与3

乃3

其4

所5

为5

焉6

诸6

因7

于7

则7

之8

乎9

何9

且10

若11

也11

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扣而聆之(石钟山记)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早缫而緖,早织而缕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4、【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汉书•西南夷传》)

2、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且硕茂,蚤食以蕃。

(《种树郭橐驼传》)蚤食以蕃:

果实结得早而且结得多。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

(《马伶传》)

(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来”“用来”等。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前赤壁赋》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如:

强秦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解牛》)

4、通“已”,已经。

例:

①无以则王乎!

《孟子·梁惠王上》②五国以破齐秦,必南图楚。

《后汉书》

5、动词,作谓语,今译为:

(1)认为。

例:

自以寿不得长。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用、使用。

例:

贤不必用兮,忠不必以。

《汉书》

6、名词,译为:

原因。

例:

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良:

的确)《·春夜宴桃李园序》

1、介词

(1)表介进对象,今译为:

跟、和、同、替、为,等等。

例:

①微斯人,吾与谁归。

(《岳阳楼记》)

②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③陈涉少时,尝与人庸耕。

(《陈涉世家》)

(2)表方向、对象,今译为:

向、对。

例:

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

(《孟子·公孙丑下》)

(3)表比较,今译为:

跟…相比。

例:

①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六国论》)

2、连词

(1)表并列关系,连接名词结构,今译为:

和、同。

例:

与民同乐

(2)助词,通“欤”,今译为:

吗、吧、啊。

例:

无乃尔是过与?

(恐怕该责备你了吧)(《季氏将伐颛臾》)

3、动词,作谓语,今译为:

(1)亲附、跟随。

例: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六国论》)

(2)给予。

例:

与斗卮酒。

(《鸿门宴》)

(3)交往。

例:

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

(《吕氏春秋》)

(4)对付,例:

一与一,谁能惧我。

(《淮阴侯列传》)

(5)允许、赞许。

例: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论语》)

(6)帮助。

例:

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论语》)

(7)等待。

例: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论语》)

(8)参加、参与。

例:

①蹇叔之子与师。

(《左传》)②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正事。

(《汉书》)③成语“咸与维新”。

(9)称誉。

例: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汉书》)

5、名词,作宾语,今译为:

党羽、同盟者。

例:

约结以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

《(荀子)》

1、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

②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

④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2)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等。

例如: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

(3)表判断,可译为“是”“就是”等。

例如:

①无伤,是乃仁术也。

(《齐桓晋文之事》)

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

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3、连词,表顺承,今译为:

于是、就。

例: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②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入西关见卫将军。

《王夫偃列传》

4、复词“无乃”(译为“恐怕”,如“无乃不可乎?

”)、“乃尔”(译为“这样”,如“作计乃尔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

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我(自己)”。

如: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表猜测。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

(《与妻书》)吾其还也!

(《秦晋殽之战》)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表祈使。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秦晋殽之战》)表反诘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表反诘

3、用作连词。

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表选择)

呜呼!

其信然邪?

其梦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表选择

4、助词。

(1)附在代词““何”后,构成“何其”,多么。

例: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2)用在单音节形容词前,加强形容的状态,今译为:

有多么,非常。

例:

羊肉其鲜乎。

(3)调节音节,不译。

例: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要翻译成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如:

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

(《送东阳马生序》)所来的地方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所存在的地方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

“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

用法主要有两种:

(1)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用来……的(东西,人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新序》二则)

(2)表示原因的,……的原因。

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作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过秦论》)作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廉颇蔺相如列传》)成为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凝结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论语》)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

(《过秦论》)

2.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

(《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

(《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2.介绍原因或目的。

为了,因为。

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

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为之奈何?

(《鸿门宴》)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呢。

①如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