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综合检测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5775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综合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综合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综合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综合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综合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综合检测卷.docx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综合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综合检测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综合检测卷.docx

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综合检测卷

高三复习综合检测卷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构成糖类和脂质的元素种类相同,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

B.Mg属于大量元素,缺Mg会影响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

C.抗体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受空间结构的影响

D.人剧烈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内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解析 构成糖类的元素是C、H、O,脂质的基本元素组成是C、H、O,有些还含有N、P,A错误;Mg属于大量元素,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缺Mg会影响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B正确;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功能是由结构决定的,其结构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多肽链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C错误;ATP与ADP的含量处于动态变化中,剧烈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内ATP与ADP的含量也会达到动态平衡,D错误。

答案 B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和核仁都是含有DNA的细胞器

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

C.硝化细菌可依靠有氧呼吸利用葡萄糖的能量

D.线粒体不能分解葡萄糖但可产生ATP

解析 核仁是细胞核结构的一部分,不属于细胞器,A错误。

答案 A

3.下列所述生理活动在蓝藻、植物和动物的细胞内一般都能进行的是(  )

A.内质网膜转化成高尔基体膜

B.葡萄糖转化成纤维素或淀粉

C.DNA转录时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吸收、转化和利用光能

解析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只有植物细胞中会发生葡萄糖转化成纤维素或淀粉,B错误;原核细胞、动物、植物细胞中DNA转录时均发生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蓝藻和植物细胞中的光合色素会吸收、转化和利用光能,动物细胞不会,D错误。

答案 C

4.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和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与a物质相同

B.b物质的跨膜运输速率不受O2浓度的影响

C.物质丁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

D.c物质跨膜运输消耗的ATP来自细胞呼吸

解析 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可能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与a物质不相同,A错误;b物质的跨膜运输速率不需要消耗能量,不受O2浓度的影响,B正确;物质丁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是糖蛋白,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C正确;c物质跨膜运输消耗的ATP来自细胞呼吸,D正确。

答案 A

5.下列关于细胞内酶的分布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ATP水解的酶在活细胞中都有分布

B.人体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催化丙酮酸转化为CO2的酶

C.人体肌细胞内的RNA聚合酶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D.酶通过为化学反应供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解析 活细胞中均需消耗能量,故催化ATP水解的酶在活细胞中都有分布,A正确;在人体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CO2发生在线粒体基质,故人体细胞的线粒体中含有催化丙酮酸转化为CO2的酶,B错误;人体肌细胞内的RNA聚合酶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少数分布在线粒体中,C错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错误。

答案 A

6.如果某绿色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有机产物为葡萄糖,则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如下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6CO2+12H2O

C6H12O6+6H2O+6O2

A.该反应式也适用于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蓝藻

B.追踪反应式中CO2的氧原子的转移情况时,该氧原子能转化成氧气

C.该反应式中,CO2消耗的场所与H2O消耗的位置不同

D.当植物体有机物积累量为零时,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

解析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所以该反应式不适用于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蓝藻,A错误;追踪CO2中氧原子的转移情况时,该氧原子能转化成葡萄糖和水中的氧,B错误;该反应式中,CO2消耗的场所与H2O消耗的位置不同,前者是叶绿体基质,后者是类囊体薄膜上,C正确;当植物体有机物积累量为零时,由于非叶肉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小于光合速率,D错误。

答案 C

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有颜色反应的观察类实验,显微镜是必备的实验器材

B.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自变量只有一个,而无关变量可能有多个

C.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时,调查的人数有较大差别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不需要设计空白对照组

解析 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可直接观察不需要使用显微镜,A错误;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自变量只有一个(温度),而无关变量可能有多个(酶的量、淀粉的量、气压等),B正确;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广大人群中进行调查,调查的群体要足够大;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正确;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属于对比实验,有氧组与无氧组相互对照,不需要设计空白对照组,D正确。

答案 A

 

8.如图是某干细胞逐级分化的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过程细胞内表达的基因完全不同

B.细胞A、B、C、D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C.图中①②③过程细胞内不会出现基因重组

D.细胞M和N的分化程度低于细胞B和C

解析 图中①②过程细胞内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A错误;细胞A、B、C、D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B正确;图中①②③过程为细胞分化,细胞内不会出现基因重组,C正确;细胞M和N的分化程度低于细胞B和C,D正确。

答案 A

9.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

下列关于豌豆株高性状及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茎豌豆自然状态下繁殖,子代一般不出现性状分离

B.高茎豌豆作母本进行人工授粉前,应在开花后及时去除雄蕊

C.只有矮茎豌豆作母本、高茎豌豆作父本杂交时,子代才同时出现矮茎和高茎

D.测交所得子代中高茎∶矮茎=1∶1,由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所决定

解析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所以高茎豌豆自然状态下繁殖,子代一般不出现性状分离,A正确;高茎豌豆作母本进行人工授粉前,应在开花前的花蕾期及时取出雄蕊,B错误;矮茎豌豆作母本、杂合高茎豌豆作父本或矮茎豌豆作父本、杂合高茎豌豆作母本进行杂交,子代都同时出现矮茎和高茎,C错误;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不能推测配子的数量,所以与雌雄配子数是否相等无关,D错误。

答案 A

10.下列关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不会损失

B.密码子中碱基的改变一定会导致氨基酸改变

C.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决定mRNA的序列

D.每种tRNA可以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解析 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需要剪切、拼接,因此成熟的mRNA减少了一些碱基序列,A错误;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决定,所以密码子改变,其对应的氨基酸不一定改变,B错误;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D错误。

答案 C

11.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实验1)与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实验2)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1和实验2都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

B.实验1的培养基中最先出现的S型细菌应来自R型细菌的转化

C.实验1和实验2的设计思路一致,结论都是DNA是遗传物质

D.实验2中搅拌不充分对两组实验结果(放射性分布)的影响不同

解析 实验1没有采用同位素标记法,A错误;实验1的培养基中最先出现的S型细菌应来自R型细菌的转化,B正确;实验1和实验2的设计思路一致,结论都是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实验2中搅拌不充分对两组实验结果(放射性分布)的影响不同,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搅拌不充分会导致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搅拌不充分对放射性分布没有什么影响,D正确。

答案 A

12.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B.地理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的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新物种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因此地理隔离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错误;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只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进化,D错误。

答案 C

13.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剪取0.5~1cm洋葱根尖放入4℃的低温环境中诱导

B.待根长至1cm左右时将洋葱放入卡诺氏液中处理

C.材料固定后残留的卡诺氏液用95%的酒精冲洗

D.经龙胆紫染液染色后的根尖需用清水进行漂洗

解析 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当实验材料长出1cm长的不定根时放置于4℃的低温环境中诱导,不能剪掉,A错误;剪取诱导后的根尖的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处理,B错误;制装片时,“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染色后不再漂洗,D错误。

答案 C

14.某一对夫妻中的丈夫含有2条结构异常的染色体,妻子含有1条结构异常的染色体,该夫妇生育的男孩同时含有这3条异常染色体,该男孩的精子中都含有异常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正常分离,异常的染色体可以正常的发生联会)。

据此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丈夫的2条异常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发生联会

B.该男孩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有两条异常染色体发生联会

C.该男孩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1条、2条或4条异常染色体

D.该男孩生育的儿子一定含有异常染色体,孙子可能不含异常染色体

解析 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正常分离,并且生育的男孩同时含有这3条异常染色体,因此丈夫的2条异常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所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联会,A错误;

因为该男孩的精子中都含有异常染色体,所以该男孩的3条异常染色体中有一对是同源染色体,;因此其初级精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有两条异常染色体发生联会,B正确;该男孩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前期细胞中含有1条或2条异常染色体,所以后期细胞中含有2条或4条异常染色体,C正确;该男孩生育的儿子一定含有异常染色体,但可能只有1条,所以孙子可能不含异常染色体,D正确。

答案 A

15.下列关于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DNA中出现碱基对改变,就说明有基因突变

B.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导致21三体综合征的根本原因

D.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的数目变异

解析 DNA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若不发生在基因内部,就不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也就不会引起基因突变,A错误;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错误;染色体数目变异是导致21三体综合征的根本原因,C错误;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的数目变异,D正确。

答案 D

16.如图是科研小组以野生的草莓种子(aa)为材料培育抗虫(基因B)草莓无子新品种的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B.③⑦过程可使用秋水仙素

C.个体AAA的两个亲本是同一物种

D.⑥过程得到的个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解析 ①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③⑦过程可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发育着的种子或幼苗,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个体AAA的两个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