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令人敬畏的德国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5680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令人敬畏的德国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十一令人敬畏的德国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十一令人敬畏的德国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十一令人敬畏的德国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十一令人敬畏的德国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一令人敬畏的德国人.docx

《十一令人敬畏的德国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令人敬畏的德国人.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一令人敬畏的德国人.docx

十一令人敬畏的德国人

十一 令人敬畏的德国人

  德意志人是近二百年来欧洲文化科学历史的主角,近百年来欧洲政治海洋中的变化多端的海神。

这个民族既产生过把全人类拉进战争深渊的臭名昭著的希特勒,也产生过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如马克思、弗洛伊德,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德意志人的祖先是日耳曼人。

远在二千多年前,日耳曼人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出众素质,就给罗马最伟大的首领凯撒大帝以深刻的印象。

历史上,今天的德国的一部分曾属于罗马帝国。

而在768~914年查理大帝的铁权之下,德国的大部分被囊括于法兰克王国之中。

查理大帝之后,他的帝国被分为三部分,其中一部分就是今天德国版图的雏形。

        

(一)德意志的民族政治文化和政治宗教名人

  远在罗马帝国的时代,德意志民族的祖先日耳曼人就多次入侵中欧、西欧和南欧。

当时日耳曼人是这种样子的:

喜欢冒险与出外掠夺,不愿种田。

劳动活大都由女人、老人和其他家属干。

战士不打仗或不打猎时,就睡觉或狂饮,不少男人有赌博和酗酒的恶习。

  但是,日耳曼人给中世纪的欧洲的封建主义带来了新的种子。

他们视统治者和下属的关系是契约性的,是包括保护和服从的相互义务。

他们认为,士兵应为了荣誉、忠诚和他们的封主而战。

这就是后来德意志民族的专制主义与国家至上思想的先源。

  在后来,当德意志民族在政治上四分五裂,塔西伦笔下的那种懒散松跨的德国人就会处处可见。

而当德国政治上统一强大时,德意志人的守纪律、爱秩序、服从权威、集体主义的品质就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在中世纪和近代的相当长时间内,也就是自查理帝国告终的814年到1870年,德国的有重大国际声誉的政治家寥寥无几:

奥托一世、腓特烈一世、腓特烈二世、鲁道夫一世,查理五世、腓特烈,而在此间,英国却产生了一大批名震世界的政治人物;阿尔弗雷德、亨利二世,理查一世,约翰王、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托马斯·泥尔塞、克伦威尔、伊丽莎白一世、纳尔逊、乔治·坎宁、威灵顿、帕麦斯顿、迪斯累里、格莱斯通,维多利亚等等。

  公元962年,德意志历史上第一个最杰出人物,连同第一个强大的帝国,一同问世了,此人叫奥托一世,他的父亲建立了德国萨克森王朝。

他登基时,德国正处在内外交困的境地。

国内贵族兴兵作乱,法国和外族连连入侵。

奥托一世力挽狂澜,稳定了政局,把德国建成了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他还对外频频征战,在962年,教皇给他加冕;他的帝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并生存了800多年。

  神圣罗马帝国的另一位伟人:

腓特烈一世,即腓特烈·巴巴洛萨(1152~1190年在位),俗称“红胡子腓特烈”。

他在1155年获得了罗马教皇的加冕礼。

他曾与多任教皇争夺世俗权,并与英国著名的狮心王亨利争霸。

1940年,希特勒就把他的侵苏计划命名为“巴巴洛萨计划”。

  他的孙子腓特烈二世(1220~1250年在位)身兼神圣罗马帝国和西西里并意大利南部的国王二职。

他大大扩大世俗权力,并强化了他的统治。

  鲁道夫一世(1218—1291年)在德国“皇位虑悬时期”,阴谋夺取了王位。

他征服了奥地利公国,并建立起哈布斯堡王朝。

  第五个著名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查理五世(1519~1555年在位)。

他战胜竞争对手、夺取帝国王位宝座,他继承了西班牙王位及其领地,最后建立起一个囊括西欧大部分、北非一部分和中南美绝大部分地区。

仍欧洲历史上第一次的如此大规模的帝国。

  1517年,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运动,该运动一下子席卷全德和整个西欧,震撼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马丁·路德作为这一历史事件的中心人物、新教路德派的鼻祖而名垂史册。

  路德的同代人胡登,则是一位人本主义者、诗人和大骑士理论家,他在1522~1523年领导了骑士暴动,想击败教会,一举统一德国。

暴动终归夫败,但胡登却成为历史上光辉一时的人物。

  在18世纪,德国产生了一位震动欧洲政治舞台的政治家弗里德里希(腓特烈)二世,也叫腓特烈大帝(1712~1786年)。

是从他的时代开始,德国人的崇尚理性、注重实效、服务社会、喜欢秩序。

遵守纪律、等级观念等民族特性,开始形成。

  腓特烈大帝最重要的业绩有四:

一是采取了新的、严格的等级制度;二是大兴科学、艺术和教育;三是建立严格、集中、高效的管理体制;四是进行改革,发展经济。

他还好大喜功。

侵占奥地利领土,爪分波兰,组建德意志诸侯联盟。

  到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著名的政治家俾斯麦,军事家毛奇,继承并发扬了腓特烈大帝的政治,军事传统,以武力统一了德国。

并一直在欧洲事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毛奇(1800~1891年)在50年代便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军事思想,他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的要职,彻底改造了德军,创建了完整的总参谋部系统,1870年,他击败当时欧洲最强大的陆军——法国陆军,俘获法王。

  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俾斯麦,则以铁和血,用武力和奇谋,连胜丹麦、奥地利和法国,于1871年统一了德国。

之后,他在国内建立起集权的政治体制,鼓励容克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组织巧妙的联盟体系,孤立法国。

他是19世纪下半叶欧洲最杰出的政治家。

  在19世纪初,德国军人还是十分懒散、软弱不堪一击的,他们喜欢火炉、啤酒和烟草,不果断,易泄气。

但是,自1870年普法战争起,欧洲人就对德国军队刮目相看。

从那时起,德国军队完全换了一套面目。

他们脚蹬大马靴,头戴大钉钢盔,他们严守纪律,训练有素,装备一流,指挥得当,手下无情,所向无敌。

自那时起至今天,德国军人一直是欧洲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也就是自那时起,德国民族也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

他们守秩序,有等级观念,服从命令,强调社会事务与集体目标;他们工作勤奋,效率高,坚韧不拔。

总之,德国人既可畏,又可敬。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加深了人们对德国人的这种印象。

  1890年,德国皇相之争是以皇帝威廉二世胜利、首相俾斯麦被解职告终。

从此,威廉二世抛弃了孤立法国,约束德国扩张势头的“大陆政策”,一意孤行地推行与欧洲强国争奇“阳光下的地盘的世界政策。

德国一步步地走向第一次世界大战。

威廉二世作为一个心高才低,引火烧身的君主而载人了史册。

  辅助威廉二世的军官中,最有名的一个叫史里芬。

他制定了闻名世界的宏大欧洲作战计划——“史里芬计划”,计划以侧翼包围和速战速决的战略先歼法国、后击俄国。

但在一次大战中,经修正后的“史里芬计划”还是以失败告终。

  在一次大战中,另一位将军崭露头角,兴登堡在大战中赢得过一些重大战役,旋被称为“英明统帅”。

后来,他出任德国总统,并为希特勒的上台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一次大战中,德军骁勇凶猛。

参战的双方是协约国与同盟国。

实质上,几乎是德国一国与法、英、俄和后来的美国等协约国作战,而且取得了相当战果。

大战中,德国损失约200万人,对方损失共达435万。

德国与四个敌国人员之比为1:

3到1:

4,这充分反映了德国军队的骇人的战斗力。

  一次大战与二次大战之间的1919~1933年。

德国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魏玛共和国。

此间,一批有历史眼光的政治家致力于消灭德国的专制主义和君主政体,倾心于资本主义民主建设,其突出代表是共和国首任总统艾伯特,首任总理谢德曼和共和国的总理、外长、民族主义者施特莱斯曼。

在这个时候,德国政治的民主空气较浓,文化、学术成就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

但是,受战争赔款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此时德国经济情况不断恶化,共和国元气大伤。

  1933年希特勒上台,共和国悲惨地灭亡了。

从1933年一1945年,德国前所未有地产生了一批震撼世界的臭名昭著的人物,他们在政治上的各方面都有其专长,相互配合,共同执行一条法西斯路线。

  希特勒年轻时很不得志。

流浪汉的经历、饱遭的白眼、艺术家的气质和梦想家的心态,燃起了他那发誓一鸣惊人的抱负和狂热偏激的思想。

他是一个能打动人心的演说家,有超人的判断力和一意孤行的冒险精神。

1933年,他利用德意志人的民族复仇情绪、社会党与共产党的政治失误,当选为总理。

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他在专家的帮助下,创造了经济奇迹,在政治上大搞专制主义。

在德军重占莱茵河非军区,与意大利和日本结盟、吞并奥地利和捷克的苏台德区中,他作出惊人的准确判断,他敢于冒险,较完满地实现了他的意图,大大提高了他在德国的威望和德国的国际影响。

从1939年起,德军横扫波兰和西欧诸国,远征英国,闪击苏联,称霸欧洲、北非四年。

但他终以兵败自杀,身亡名裂告终。

  戈林在为纳粹争取财阀支持,吞并奥地利,肢解捷克,闪击波兰和建立空军方面,立下汗马功劳。

  戈培尔自幼腿残,在年轻时颇不得志,为此他发愤要出人头地。

他以出色的演说和宣传才能,为希特勒夺权、巩固政权、大搞思想箝制、杀戮犹太人而奔走出力。

  李宾特洛甫则在希特勒一系列重大外交事件中,表现出出众的预见力,深得希特勒赞赏。

希特勒曾誉之为俾斯麦第二。

  在二战中,德军第三次表现出其骁勇凶猛的特点。

希特勒很早就扩张军备,煽动人民的复仇情绪。

在突袭奥地利、捷克等同时,德军试验并改进了闪击战战术、混合军种间的配合、后勤供应。

在欧洲大战爆发前,德军的士气,素质、装备、战术和配合等方面,是世界上第一的。

德军因此得以在二战前夕所向披靡。

  二战之后,德意志民族被分割为西德和东德两个国家。

两个德国都彻底消灭了穷兵黩武的军国主义。

  德国战后最杰出的政治家是阿登纳。

他出身平民,但立志成就功名。

战后,他在西德重建遭纳粹党践踏的魏玛共和国时代的西方民主大力倡导西欧一体化,任用有识之士,促成了西德的经济繁荣。

阿登纳时代另一位世界风云人物是他的外长哈尔斯坦,他因提出僵硬,反共的哈尔斯坦主义,不承认东德和战后中、东欧边界变动而出名。

  阿登纳之后西德最有名的政治家应推勃兰特。

自1969年他出任总理后,便大力推行“新东方政策”,抛弃了哈尔斯坦主义。

他通过承认东德、边界变动,换取了与苏联和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勃兰特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经历很相似:

两个人的最大功绩在于推行了一条改革性的外交路线,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两人都因内政问题受抨击而下台。

           

(二)德国民族性格与经济成就

  德语语法规律非常严格,甚至到了不灵活的地步。

德语中性。

数、格规律严历,变化很少,体现出德国人严守纪律,服从命令,遵守秩序。

在这一点上,世界上恐怕只有日本民族才可与之媲美。

这使得德国管理体制富有成效。

德国人埋头苦干,始终如一,效率高,态度认真,因而能创造与保持很高的劳动生产率。

德国人注重理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富于创造性,又大大促进了该民族的科学文化的发展。

  正是凭借上述有利的文化特性,德国民族数次创造了经济奇迹。

英国在1760年前后使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法国在1830年也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而德国的工业革命之风足足晚了70多年才吹起来。

而在德国开始工业革命40年后,英国又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但是,德国人在严格专制的体制下,凭借超群的素质,创造力与奋斗精神,不甘示弱,后来追上。

1870年,超过法国;到1910年,工业产值超过英国;到1914年,德国生产的钢铁总量还超过了英法两国总和,它在化工和科学器材制造方面,列世界首位。

  在法西斯猖獗的20世纪30年代,德国经济一度摆脱世界经济危机的困境,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功。

  二战之后,西德又从战争的废墟里爬起来,卧薪尝胆,取得了令世界瞠目的经济业绩。

二战后西德在经济复兴方面取得的成功,在世界上仅次于日本。

  在1950年,西德经济得到基本恢复,当时西德、英国和法国三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214亿、322亿、268亿美元。

到50年代中期,西德经济开始繁荣,社会民众尝到了经济复兴的甜味。

在1960年,德、英、法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665亿、664亿、557亿美元,西德已超过英国,并与法国甩开一段距离;到1978年,三国分别为6386亿、2599亿、4731亿美元。

西德雄据欧洲并成为欧洲实力雄厚、名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