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生物必修2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5627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2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2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2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2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2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2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docx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2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中生物必修2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2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docx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2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案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

(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4)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5)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以及处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

(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3)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抽样调查的方法

3、情感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调查或实验所取的数据,培养学生以事实或实验结果为依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生物是进化来的”“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学习重点]

1.种群、物种、隔离、基因频率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

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学习方法]

课前导学、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

[学习过程]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____________全部个体。

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库:

一个种群中___________所含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频率: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率。

例如:

假如在某一人群中,50%的人是单眼皮(aa),30%的人是杂合双眼皮(Aa),20%的人是纯合双眼皮(AA),则A和a的频率分别为:

A___________;a___________。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基因突变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染色体变异,其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统称为突变。

(3)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___________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_,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是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___________,导致生物___________不断进化。

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物种的慨念: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

2.隔离:

①隔离的概念:

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_____________的现象。

②类型:

生殖隔离:

_____________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_____________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_____________的现象。

地理隔离:

_____________种生物由于_____________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_____________,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③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①概念:

_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___之间在_____________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②结果:

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_____________,而且形成了_____________。

2.生物多样性:

①层次:

_____________多样性、_____________多样性、_____________多样性。

②原因:

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①有些学者认为:

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非自然选择。

②有人提出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交替出现的过程。

[知识点拨]

1.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

(1)基因频率:

是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基因频率=

①不同的基因在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

②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

(2)基因型频率:

是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占群体内全部个体的比例。

基因型频率=

例如:

从某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30、60、10个。

那么A、a基因的频率分别为多少?

提示:

A基因的频率为

a基因的频率为

(3)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设N个个体的种群,AA、Aa、aa的个体数分别n1、n2、n3,A、a的基因频率分别用PA、Pa表示,AA、Aa、aa基因型频率分别用PAA、PAa、Paa表示,则:

PA=(2n1+n2)/2N=n1/N+1/2×n2/N=PAA+1/2PAa

Pa=(2n3+n2)/2N=n3/N+1/2×n2/N=Paa+1/2PAa

由以上公式可得出下列结论:

①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②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例如:

已知AA%=30%,Aa%=60%,aa%=10%。

则A、a基因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提示:

A%=AA%+1/2×Aa%=30%+1/2×60%=60%

a%=aa%+1/2×Aa%=10%+1/2×60%=40%或a%=1–A%=1–60%=40%

(4)运用哈代一温伯格平衡,由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

①内容:

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p代表A基因的频率,q代表a基因的频率,则:

(p+q)2=p2+2pq+q2=l。

其中p2是AA(纯合子)基因型的频率,2pq是Aa(杂合子)基因型的频率,q2是aa(纯合子)基因型频率。

②适用条件:

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5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的。

这5个条件是:

种群大;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的发生;没有新基因的加入;没有自然选择。

例如:

一种蛾中控制浅颜色的等位基因是隐性的,控制深颜色的等位基因是显性的。

假设有640只浅色的蛾和369只深色的蛾,群体是哈代一温伯格平衡,那么杂合子蛾的基因型频率为多少?

提示:

设显性基因频率为p,隐性基因频率为q,根据(p+q)2=p2+2pq+q2=1,

已知q2=640/(640+369)=0.63

因此,q=0.8

又因为p+q=1,所以p=l–q=1–0.8=0.2,

根据哈代一温伯格平衡,杂合子蛾在群体中应为:

2pq=2×0.8×0.2=0.32,因此,杂合子蛾的基因型频率为0.32。

2.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1)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

地理隔离只是地理空间上的隔离。

如由于地质变迁,一个种群分成几个小种群分布在不连续的区域,使生物不能从一个区域迁移到另一个区域,使种群间不能相遇,无法交配而不进行基因交流。

生殖隔离:

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个体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2)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一定的地理隔离及相应区域的自然选择,可使分开的小种群朝不同方向分化,形成各自的基因库和基因频率,产生同一物种的不同亚种。

分类学上把只有地理隔离的同一物种的几个种群叫亚种。

一定的地理隔离有助于亚种的形成,进一步的地理隔离使它们的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继续朝不同方向发展,形成更大的差异。

把这样的群体和最初的种群放在一起,将不发生基因交流,说明它们已经和原来的种群形成了生殖屏障即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

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生物新类型或亚种,绝不可能产生新的物种,可见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真正的界线。

生殖隔离保持了物种间的不可交配性,从而也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3.物种与种群的比较

种群

物种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单位。

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

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的个体

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许多种群组成

种群具备“三同”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物种

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不存在生殖隔离,交配能产生可育后代

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分配产生可育后代

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如同一种鲫鱼可以生活在不同的池塘、湖泊等,形成一个个彼此被陆地隔离的种群

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长期发展下去可能成为不同的亚种(或品种),进而形成多个新物种

两者的关系(如图)

 

4.共同进化

概念: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生物生活于复杂的环境中,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其必然要和其他生物发生营养关系。

在捕食与被捕食、相互帮助等关系下,它们共同发展,协同进化,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够影响环境。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变的。

例如:

最早的生物是厌氧的,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5.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中性学说:

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自然选择对这些基因突变不起作用,这些基因经过长期积累,会导致种群间遗传物质出现较大的差别。

故本学说主张,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

间断平衡说:

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注意】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不是一回事,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进化的范围;而作为物种的形成,则必须当基因频率的改变在突破物种的界限形成生殖隔离时,方可成立,因此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比较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①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

②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

③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④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⑤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⑥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②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③突变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