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墓志铭简短word范文 16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5619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则天墓志铭简短word范文 16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武则天墓志铭简短word范文 16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武则天墓志铭简短word范文 16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武则天墓志铭简短word范文 16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武则天墓志铭简短word范文 16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则天墓志铭简短word范文 16页.docx

《武则天墓志铭简短word范文 1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则天墓志铭简短word范文 16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则天墓志铭简短word范文 16页.docx

武则天墓志铭简短word范文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武则天墓志铭简短

篇一:

上官婉儿墓与墓志铭资料

上官婉儿墓与墓志铭资料

上官婉儿墓或遭“官方毁墓”(组图)

201X-09-1206:

33:

02来源:

西安日报(西安

带有5个天井的上官婉儿墓(记者李明

摄)

壁龛清理情况(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出土的墓志(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记者文艳

盛唐奇女子上官婉儿墓惊现陕西咸阳的消息备受关注。

昨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上官婉儿墓考古情况时称,这座带有5个天井的墓葬遭到大范围破坏,不似一般盗墓所致,应系大规模、有组织的破坏行为,很有可能是“官方毁墓”行为。

墓葬带有5个天井规模形制与墓主身份相符

201X年6月,省考古研究院在对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园区南大道项目建设用地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一座带有5个天井的唐代墓葬。

8月3日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墓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

根据出土墓志记载,该墓墓主为唐中宗昭容上官氏,即唐代女诗人上官婉儿,葬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八月。

据了解,该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邓村北,东南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4.2公里,距唐长安城遗址约25公里,墓志记载的葬地为“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附近的咸阳北原(古称“洪渎原”)上发掘了一大批的北周、隋、唐高等级墓葬,取得了丰富的考古收获,证明该地是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京师长安附近重要的墓葬区。

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明介绍说,该墓墓主人上官婉儿,系唐中宗昭容(唐代九嫔之第二级,正二品阶),两唐书有传。

此次发现的唐墓是一座斜坡墓道多天井和小龛的单室砖券墓,坐北朝南,由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4个壁龛、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水平全长36.5米,深10.1米。

其规模、形制和她正二品的身份大致是符合的。

墓志千字定身份无棺椁痕迹无完整尸骨

考古人员介绍说,墓葬第四、五天井与第五过洞及甬道被大范围扰动,第五过洞及甬道顶部不存。

壁龛开凿于第三、四过洞两侧,未被盗扰,形制和出土物皆保存较好。

甬道前砌筑砖封门,仅残余二层。

甬道内放置墓志一合,未被扰动。

墓志盖题“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志文楷书,近一千字,记载上官昭容世系、生平、享年、葬地等信息,可以确定墓主人的身份。

墓室系明圹砖券夯筑,正方形,边长4.5米,顶部全部塌陷,铺地砖全部被揭起,四壁残余部分最高

1.38米。

考古人员表示,最为奇特的是墓室中没有发现棺椁的痕迹,更没有发现完整尸骨,无文物出土。

究竟是埋葬时就没有棺椁,还是后来毁墓所致?

目前还有待进行下一步的考证。

墓葬被大范围破坏或为“官方毁墓”行为

从天井、甬道和墓室被大范围破坏的情况判断,不似一般盗墓所致,应系大规模、有组织的破坏行为,很有可能是“官方毁墓”行为。

上官婉儿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她是盛唐时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风承乃祖上官仪,领一代风气之先,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唐玄宗曾令人搜集编纂《上官昭容集》二十卷,惜已不存。

该墓的发掘和出土文物的研究,将为唐代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据悉,目前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专家正在对该墓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证。

作者:

李明,本文来源:

西安日报

专家解读上官婉儿墓葬之谜

201X年09月14日10:

03西安晚报

上官婉儿墓的发现,使得被世人誉为才女、美女、女政治家、巾帼宰相的上官婉儿,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然而,墓中没有棺椁,仅存一方墓志,又未见多少随葬品,大家对这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和她

身后的墓葬充满疑问。

昨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通过新浪微访谈,为网友们解答疑问。

疑问一陪葬品不符合上官婉儿身份?

此次考古工作中,考古人员除发现墓志和陪葬的陶俑外,并未出土太多文物。

而上官婉儿身份级别颇高,此处墓葬真的是上官婉儿墓吗?

对此,于赓哲表示认同考古部门的官方分析。

他说,上官婉儿的墓葬是五天井墓,这一规格墓葬在当时是非常高的,符合上官婉儿当时正二品女官的身份。

同时他推测该墓是上官婉儿生前自己选择地点建造的,因此墓葬规格不低。

没有出土棺椁,在于教授看来是因为“她大概是被席子或者布裹起来埋进去的”。

疑问二是谁埋葬了上官婉儿?

此次考古工作中没有发现尸骨和棺椁痕迹,那么,是谁埋葬了上官婉儿?

于赓哲教授分析,从史料记载来看,上官婉儿是因罪被诛,因此很可能是被李隆基诛杀后草草埋葬的,虽然身居显位,但不排除被人用草席包裹下葬的可能。

于赓哲说,上官婉儿的身份特殊,不但是当朝高官,还曾是唐中宗李显的妃嫔。

文物部门推测墓葬中有当时官方毁墓的迹象。

因此,其身后事由其家人操办的可能性很低。

于教授个人认为,埋葬上官婉儿的,“除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没别人。

疑问三为何“官方毁墓”又留下墓志?

有网友质疑,如果是“官方毁墓”,为什么没有毁得彻底些,而是留下了让后人还能识别出是上官婉儿墓的“证据”?

对此,于赓哲教授分析认为,如果最终官方确认此墓的确是古代“官方毁墓”,那么最大的可能还是李隆基一方。

从唐史看,李隆基是上官婉儿的政敌,有很深的政治仇恨。

上官婉儿被杀后,有可能是李隆基一方用草席等卷着她就埋葬在墓中,且进行了毁墓行为,以示对其人的否定。

“罪人归罪人,李隆基还是看重其才华。

”于赓哲说,“让后人知道这是上官婉儿墓也没啥啊,官方不会觉得这是大问题,墓志也应该是官方做的”。

疑问四如何评价上官婉儿?

于赓哲教授表示,目前来看,墓志撰写者的身份依然有待考证。

他介绍,李隆基对上官婉儿的态度本来就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他杀了上官婉儿;另一方面,他当上皇帝后,又惋惜上官婉儿是个人才。

于赓哲表示,在史料中,对于上官婉儿的记载是比较清晰的,而上官婉儿墓被发现,可以对唐史的研究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于赓哲表示,无论是才女,还是权女,都是上官婉儿。

他反对用“好与坏”“正面与反面”的标准评价历史人物。

疑问五李隆基爱才,上官婉儿是假死?

此次考古工作提到了上官婉儿墓可能是官方有组织地销毁的,于是有网友提出:

会不会是李隆基压根就没有杀害婉儿,毁墓只是一个掩饰?

对此于赓哲认为:

“李隆基即便爱惜其才华,也不大可能搞这种障眼法,因为上官婉儿被杀时目击者众多,李隆基是在士兵们面前将其斩于旗下,所以作假可能性极低。

此外,还有一点让不少人感到遗憾,那就是现代科技无法还原上官婉儿的真容。

于赓哲说,还原真容“需要完整的颅骨”,但此次考古只发现了很小的残块,而且尚不确定是上官婉儿本人的。

截至记者发稿,上官婉儿墓暂无最新发现。

(记者魏鑫)

官方解答为何不公开上官婉儿墓志铭内容

发布时间:

201X-09-2209:

46:

10来源:

华商报

导读:

上官婉儿墓的发掘,引起了社会轰动。

这位生活在1300多年前武则天时期的“巾帼宰相”,美貌与智慧兼备,生前显赫却又不得善终,充满了传奇色彩。

当其最后栖身之地呈现于今人面前时,未公开上官婉儿墓志铭内容的情况下,留下的依然是诸多待解的谜团。

近日,记者专访上官婉儿墓考古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明,还原上官婉儿墓考古发掘的始末,对社会关注的热点进行一一回应。

释疑一:

官方毁墓墓志何以幸免?

媒体:

在发掘时,有没有想过墓主会是传奇人物?

李明:

通过勘探,我们知道这是一座有五个天井的唐墓,级别还很高。

但起初没有想过墓主人是谁。

现在被盗的古墓太多,很多墓勘探时级别很高,但发掘后发现被盗严重,出土文物很少,如果没有文字出现,根本不会知道是谁的墓。

媒体:

自古以来,盗墓行为很多,为何推测该墓为“官方毁墓”?

李明:

一般的盗墓行为都是很隐秘的。

盗墓贼通过盗洞进入墓内,盗洞一般都很小,只有五六十厘米直径的圆洞或者方形盗洞。

而该墓是在第四、第五个天井和第五过洞采用大开挖的方式,直接进入墓室,可见当时是不需要避人耳目的。

这种有组织、大规模的行为,很有可能是官方所为。

而且是下葬不久即遭破坏的。

媒体:

官方为什么会在建好不久进行破坏呢?

李明:

估计是政治原因。

在古代,也有不少因为政治原因,在死后家族犯错,而受到株连的。

媒体:

为何墓志得以幸免保存下来?

李明:

官方破坏主要是破坏棺椁和墓中的人。

比如有的将尸体和棺椁从墓中挖出来,进行毁坏。

相对于棺椁,墓志的意义就小很多,当时可能也就没有去破坏。

释疑二:

身为帝妃为何未陪葬在皇帝身旁?

媒体:

不少人认为该墓一点也不豪华,是不是因为政变而受到了贬葬?

会不会是衣冠冢?

有没有可能是迁葬到这里的?

李明:

上官婉儿是正二品,墓葬形制与其身份相符,不存在贬葬之说。

在目前发现的唐墓中,太子、公主和功劳特别高的人的墓中,才有六七个天井,一般官员只有3个天井。

5个天井算级别很高的大墓了。

她是被杀之人,不太可能会用衣冠冢。

根据对现场研究得出的信息,上官婉儿应该是死后就安葬在这个地方,迁葬的可能性也不大。

媒体:

古代男女墓葬还是有所区别的,上官婉儿墓里有没有体现女性方面的特征?

李明:

该墓葬与同时期男性官员墓葬基本一致,由于墓室被毁严重,没有发现比如化妆盒之类的女性用品,所以也就看不出墓主人是女性的特征。

媒体:

根据上官婉儿墓的位置,它距离唐中宗的定陵和武则天之墓均很远,不可能算是任何一座帝陵的陪葬墓,上官婉儿为何没有陪葬定陵或者武则天的乾陵?

李明:

从墓葬来看,上官婉儿墓与以上两位帝王都没有什么关系,在唐代,并不是所有的嫔妃甚至是皇后死后都有资格给皇帝陪葬,因此昭容没有陪葬都很正常。

释疑三:

墓志到底记载了什么?

媒体:

史书记载,上官婉儿死于710年六月的宫廷政变,这和墓志记载一致吗?

李明:

一致。

当时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和太平公主发起一场宫廷政变。

上官婉儿表忠不成,被杀。

媒体:

墓葬会是谁修建的呢?

上官婉儿自己还是唐王朝?

李明:

都有可能。

在古代,有生前给自己修建墓的,也有死后修建的。

上官婉儿没有子女,家人也早已不在,根据墓志内容来看,应该是官方为之撰写,所以官方建墓的可能性更大。

媒体:

你的QQ签名写着“让大家失望了,墓志没有记载什么爆炸性信息”,是这样吗?

李明:

上官婉儿的墓志也是分为序和铭,序主要是介绍其世系、生平、享年、葬地等信息,对上官婉儿多溢美之词,持肯定态度。

对于一些历史事实内容涉及较少,没有太多信息,仅凭墓志也解不开多少大家期待的谜团。

媒体:

在旧唐书中,记有“婉儿既与武三思淫乱,每下制敕,多因事推尊武氏而排抑皇家。

”在墓志中有没有描写她与武三思的关系?

作为一代才女,墓志上有没有这方面的表述?

李明:

志文中并未提及与上官婉儿生前关系“纠葛”的武三思,甚至也没有提及她在诗文方面的建树。

媒体:

为何迟迟不肯公布上官婉儿墓志内容呢?

李明:

考古本来就是十分严谨的课题,但现在社会往往将其娱乐化,更关注一些八卦信息。

上官婉儿的墓志出土后,我们也要做研究,请专家对未公开上官婉儿墓志铭内容进行研讨,以免出现纰漏,而这短期内也不会完成。

等到研究清楚了,再向社会公布。

上官婉儿,名门之后,从一个可任人买卖的官奴婢,一步步走到唐代政治权力核心。

在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杜文玉看来,上官婉儿的传奇命运,和唐朝特殊的宫廷制度和政治背景密不可分。

她的一生好像一叶浮萍,在纵横捭阖的权力斗争中不断挣扎,所有的力量,似乎都来自生存的本能和对权力的迷恋。

出身名门襁褓中被贬官奴

公元664年(唐麟德元年)10月,长安城里秋风凛冽,一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上官仪被唐高宗密召觐见。

此时的高宗李治已患眼疾,难于操持政务,皇后武则天权势膨胀,甚至在一些重大决策时制约高宗。

李治密召上官仪,谈及废后。

上官仪直言,“皇后专恣,海内失望,宜废之以顺人心。

”起草诏敕落到了上官仪身上。

可武则天在皇帝身边布置了很多眼线,她很快知道了这件事,愤然找到李治。

看着这个强势的女人,高宗退缩了,把责任全推到了上官仪身上。

武后于是指使心腹许敬宗,诬奏上官仪与被废太子李忠谋逆,将上官仪投入大牢赐死,其子上官庭芝也牵连致死,上官庭芝的妻子郑氏带着仍在襁褓中的女儿被发配宫中掖庭,成为官奴婢。

话说郑氏怀胎十月时,“梦人与秤曰,‘持此秤量天下文士。

’”(《嘉话录》)。

梦里有人告诉她,你的孩子以后能称量天下文士。

郑氏以为会是个男孩,不想生下女孩,郑氏对她说,难道你能称量天下,这婴儿竟口中呕呕,如应曰是。

史书记载的这个女婴,正是上官婉儿。

掖庭成长宫教博士授予才学

在唐代,官奴婢是贱人阶层,像财产一样,可以被赠送、买卖,甚至随意处死。

被发配到掖庭局(主要掌握后宫簿籍)的官奴婢们,每天都要辛苦劳作,缝补、洗衣服、纺织、刺绣,还有随时被安排做一些粗活。

上官婉儿才华出众,史书并没有记载她是如何成长的,但是唐代有一项不同历朝的制度,杜文玉推测,或许是这项制度,给了上官婉儿拥有学识的机会。

唐制对宫人,包括对官奴婢,都有教育制度。

掖庭局有种官职叫“宫教博士”,是学识渊博的宫中老

篇二:

信安县主墓志铭

首先从唐代墓志中的特定句式来看信安县主的墓志铭。

1、略述志主世系的句式

曾祖(讳)某某,祖(讳)某某,父(讳)某某。

信安:

曾祖神尧皇帝,祖文武圣皇帝,吴王恪第四女,今上之堂姑也。

2、略述志主祖先品行业绩的句式

……,可略言也。

如《王明墓志》:

“斯并彰乎国史,焕之家谍,故可得而略也。

”又如《张览墓志》:

“并国史家谍详焉,故无俟而言也。

信安:

国史为祥,斯可略而称也。

3、详述志主品行业绩的句式

君……

信安:

县主年未胜口,夙口凶悯,竹园无托,桂苑幽居,陪奉献陵,多历年所。

4、记叙志主寿年

某年某月某日终于某地某处,春秋……

信安:

以开元四年十月二十三日,沉痼所增,薨于河南之尚贤里弟,春秋六十九。

5、记叙志主埋

葬地点的句子

粤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地,礼也。

信安:

即以五年八月五日合葬于河南县金谷乡石城里之原,礼也。

6、表达勒石志墓目的的句子

以“恐”“惧”等开头,表达勒石之目的。

信安:

将恐佳城口口,腾公之室或开;又表岩岩,戴侯之坟无纪。

由这些墓志中的特定句式可以大致看出信安县主一生的经历,接下来再从唐朝的品级制度来看信安县主的丈夫与儿子。

根据《唐六典》记载:

“娶县主,正七品上。

县主子,从八品上叙。

”即,娶县主的男子必须是正七品上的出身,而县主的儿子则从从八品上的官员开始做起。

元思忠既身为北魏后裔,“后魏景穆帝之八代孙”,又身为信安县主之夫,54岁逝世时却只是个正七品上的灵昌县令。

换言之,与信安县主结缡十余载,元思忠仍在刚刚具备娶县主的品级上原地踏步。

元思忠长子元守一,官职为从八品下的永康陵丞;次子元瓘,从九品上的新安县尉。

直到信安过世,元思忠长子与次子的官衔仍未达到县主子从八品上的等级,由此可知元思忠的这两个儿子均非信安所出,是故不能以县主子的出身入仕。

而在古人早婚的制度下,已然42岁、出身贵族的元思忠业显然并非初婚,信安不过以续弦的身份嫁进元氏。

元思忠少子元瓌,官职为邠王府掾,邠王即章怀太子李贤之次子李守礼,唐玄宗的堂兄弟,隶属于宗室中旁支的旁支。

而王府掾作为正六品上的中下级官员,明显不在极权中枢。

若元瓌为信安所生,那么信安离世的时候至多27岁,元瓌从“县主子从八品上”的出身开始起步,到27岁也仍只是个旁支亲王的府僚,比起伷先不过是身为大臣裴炎的弟子,年仅17就已是从六品上的中枢官员,这个邠王府掾对于县主子的出身来说,显然是过于寒酸了。

若元瓌较为年幼,远不及27岁的年纪,或许在信安去世时官职仍不够高也情有可原。

然而王府掾“统判七曹参军事”,可见此职位并不是年少之人可以担任的,除非邠王府的府僚徒有摆设之职。

由此可知,元思忠少子元瓌极有可能为妾侍所生,不过挂在信安名下。

如此一来元瓌虽然官衔在三子中最高,却仍配不上相应的县主子出身的情况,也就很好理解了。

最后再看信安县主之一生。

信安的墓志铭上曾反复强调信安乃“今上之堂姑也”,“以皇家懿亲,位列诸姑”,然而信安逝世后,只能看到元思忠的三子为嫡母按礼守丧,却丝毫不见唐玄宗对这位“堂姑”有任何的表示,就连最寻常的布帛、米粟的赏赐亦全然不见,这是为何?

同时根据信安墓志铭的记载,信安自5岁起便“桂苑幽居,陪奉献陵,多历年所”,一守陵就是整整37年。

直到永昌元年,已经42岁“高龄”的信安,这才得到武后姗姗来迟的“恩典”允许嫁人,此时距离武后大权在握已过了整整5年的时间,墓志上却仍声称“朝恩有典,宠命是加,封信安县主”,这又是为何?

通观信安县主的墓志铭,可以断定这是一位失势的李唐宗室成员。

父亲的政治斗争失败直接导致了信安大半生的凄凉幽禁,而直到42岁才嫁作继室、丈夫所生三子均无自己所出,更是人生之大不幸。

而且可以明显看出的是,信安的后半生都在渴望向武后、唐玄宗这些权利中心竭力靠拢,然而就其身后的葬礼规模及其三子的官职而言,信安无疑是失败了。

大唐故信安县主元府君(思忠)墓志并序

县主陇西狄道人。

曾祖神尧皇帝,祖文武圣皇帝,吴王恪第四女,今上之堂姑也。

口口睿族,肇迹于殷时,凤翥龙兴,克昌于明代。

远则垂芳万古,近则启圣千龄。

国史为祥,斯可略而称也。

昔文帝升遐之后,高宗践位之初,吴王以英杰亲贤,口为权臣所疾,谗言罔极,非命而薨,县主年未胜口,夙口凶悯,竹园无托,桂苑幽居,陪奉献陵,多历年所。

既而承芳蕙圃,毓德椒宫。

体质柔明,神情敏畅,巧艺穷于篡组,言行合于箴规,永昌元年降归元氏。

朝恩有典,宠命是加,封信安县主,食邑一千户。

元公讳思忠,字献直,河南洛阳人也,后魏景穆帝之八代孙。

曾祖义全,历官至巴州剌史。

祖父,并州大都督录事参军。

父仁虔,累迁拜持节毫州诸军

事,叠州剌史。

岷山万彻,巴水三廻,祖德载扬,孙谋克嗣。

莫不声高理华,誉重循良,总录蕃条,萧绩军事。

公门承冕,德茂珪璋。

志节贞坚,风仪朗润。

高材博识,好学多闻。

式呈丹穴之姿,清备黑衣之数。

观光调选,授集州司仓参军。

发满言归,拜虢州卢氏县令,寻迁滑州灵昌县令。

滑台新邑,虢全名川。

铜黑光临。

弦歌善政。

放密鲁,代有其人。

嗟乎!

兴善无徵,辅仁终爽,降年不永,寝疾逾旬。

大足元年四月十一日,卒于洛阳之惠和里私第,时年五十四。

昔恭伯蚤死,其妻有守义之诗。

而元氏先终,县主结靡他之志。

易锦茵以苫席,代罗帱以素帷。

感时序之不留,痛存亡之永诀。

悲忧既积,风气便侵,卧疾闺门,十有余载。

克宣妇道,尤著母仪,训有遗孤,咸成秀彦。

开元三祀,犹子承恩,先封嗣吴王,其年加实封三百户。

县主以皇家懿亲,位列诸姑,特奉纶言,令分侄封。

义深优厚,泽及亲亲。

故得汤沐增荣,室家丰润,积善余庆,斯之谓欤。

悲夫!

月掩恒娥,星沉婺女。

长生之枕徒有其名,延寿之杯从兹不实,以开元四年十月二十三日,沉痼所增,薨于河南之尚贤里弟,春秋六十九。

即以五年八月五日合葬于河南县金谷乡石城里之原,礼也。

邙山后据,开塞前临。

见河洛之交流,望嵩岳之峻极。

诗所谓: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榖则异室,死则同穴者也。

长子永康陵丞守一,次子河南府新安县尉瓘,少子邠王府掾瓌等,悲缠陟屺,痛结过庭。

开一哭而增哀,瞻九原而永慕。

将恐佳城口口,腾公之室或开;又表岩岩,戴侯之坟无纪。

篇三:

游戏十一设计你的墓志铭

游戏十一设计你的墓志铭

每个人都有梦想,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够做成什么事情,在自己和墓碑上写上一笔,让后人记住这个名字,这个游戏就给你一个给自己设计人生的机会。

游戏规则和程序

1.发给每个人一张已经设计好的墓碑(白纸上画的)让他们将姓名安在墓碑的上半部分,最好是绰号或昵称。

2.让他们在墓碑的下半部分写上他们将来的墓志铭,形式内容不限,但应该是对他们一生的精炼描述。

3.让大家彼此参观一下各自的墓志铭,大家评判出一个最好的墓志铭,给获胜者奖励。

相关讨论

1.在设计自己的墓志铭的同时,你是否也在设计着自己的梦想?

2.相互观赏墓志铭的时候是否也加强了你和同志们之间的沟通?

3.什么样的墓志铭最吸引你的注意,这个墓葬志铭想告诉你什么?

总结

1.古往今来,中华内外,墓志铭一直是作为一个对人生的写照。

留下了无数的传奇故事,既有武则天的无字碑,功过任人说,又有斯蒂芬.金所写的小说<<黑暗另一半>>中的乔治斯塔克的墓碑上的“不是一个很可爱的家伙”,无不充满了智慧和对其人生的总结,所以墓志铭会给予每个人一个机会,一个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和机会。

2.墓志铭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的写照,不同的墓志铭的人会有不同的性格,比如有些人可能会说:

“这里躺着一个曾经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人”。

你就可以看出他很开朗。

比如说:

“我告诉过你我生病了”,你就可以体会到这个人的幽默感。

看见一个人的墓志铭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这个人,彼此参看一下互相的墓志铭,会有助于同事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小贴士

参与人数:

集体参与

时间:

15分钟

场地:

不限

道具:

纸上画的墓志铭,水笔

应用:

(1)激发人们对自己的审视,对于理想和梦想的激情

(2)沟通技巧的训练

(3)创新思维训练

篇四:

第2课贞观之治

第2课“贞观之治”

【课程标准】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

重点:

“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

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设计】

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2课“贞观之治”,请同学们先根据ppt进行自主预习,找出以上问题的答案。

1、本课涉及了哪三位皇帝。

2、贞观之治局面为什么能够出现?

3、武则天的主要政绩是什么?

推进新课:

问题一: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

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这三位皇帝来展开学习。

一、唐高祖(李渊)

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师:

隋朝在581年建立,隋文帝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兴盛局面,隋炀帝时期又修建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为什么如此繁荣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生: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导致了隋末农民大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几下,隋王朝陷于瓦解。

师:

唐高祖李渊有什么历史功绩呢?

生:

618年,隋朝的地方贵族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不是农民)

师:

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和四子李元吉。

其中李玄霸16岁就夭折了。

唐高祖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三个人当中,数李世民功劳最大。

太原起兵,原是他的主意;在以后几次战斗中,他立的战功也最多。

李建成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为他是高祖的大儿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

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上李世民,心里妒忌,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

经过长期的斗争,李世民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

最终,626年,李世民在皇宫的北门玄武门设埋伏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

李世民得立为新任皇太子,不久后逼李渊退位。

李世民登基。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二、唐太宗(李世民)

师:

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兴盛局面。

问题二:

贞观之治局面为什么能够出现?

生:

主要与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和治国措施相关。

1、治国思想:

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师:

出师材料: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

“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