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高效栽培技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555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菇高效栽培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平菇高效栽培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平菇高效栽培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平菇高效栽培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平菇高效栽培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菇高效栽培技术.docx

《平菇高效栽培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菇高效栽培技术.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菇高效栽培技术.docx

平菇高效栽培技术

高陵县食用菌协会交流材料——

平菇高效栽培技术

平菇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真菌界,担子菌纲、伞菌目、多孔菌科,多孔菌亚科,香菇族,侧耳属。

一、环境条件

1、温度

4个平菇类品种的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的温度条件见表1所示,

表1平菇类品种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的温度条件(℃)

品种

菌丝生长

子实体生长

温度范围

最适温度

温度范围

最适温度

糙皮侧耳

5-35

25-32

5-32

15-25

姬菇

5-35

25-28

5-25

13-15

白平菇

5-35

25-28

5-22

15-18

鲍鱼侧耳

20-33

25-28

20-32

25-30

2、其他环境条件

平菇类品种生长的水分、湿度、光照、空气和酸碱度见表2所示。

表2平菇类品种生长的水分、湿度、光照、空气和pH值范围

品种

菌丝生长

子实体生长

水分(%)

氧气

光照

pH值

湿度(%)

氧气

光照

糙皮侧耳

60-65

不需要

5.5-6.5

85-95

50勒以上

姬菇

60-65

不需要

5.5-6.5

85-95

10-50勒

白平菇

60-65

不需要

5.5-6.5

85-95

10-50勒

鲍鱼侧耳

60-65

不需要

5.5-8

90

100勒以上

二、栽培设施与设备

(一)菇房设施

1、菇房结构与建造

(1)塑料大棚

其做法是,用竹竿或铁管制作棚架结构。

菇房宽为5.5米,长度因地势而异,中部高为1.8米。

先规划出菇房的位置,在两侧相距0.5米直立直径为2-3厘米的新鲜竹竿,将两侧的竹竿相向弯曲,在中央交接后用绳捆绑好,即形成一个拱形架,如此一排一排地制作好拱形架,在顶部和两侧放上横杆固定住拱形架,棚内中央相距1.5米直立竹竿支撑着棚架,增加其牢固性能。

另外,棚架可用铁管制作,这种棚架牢固,使用时间长。

最后盖上宽为8米的白色塑料薄膜或无滴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块压住,并在菇房四周开好排水沟。

在夏季高温时期,需在塑料大棚上盖上遮阳网或草帘来隔热降温。

(2)日光温室大棚

该大棚是北方地区常用的菇房,利用日光照射提高棚内温度。

其制作方法是:

日光温室大棚规格为长50-70米,宽6.5-8米。

在北面砌砖墙,则可增加保温效果,在墙体上开通风窗口,东西两侧的墙高为2米,顶部为斜坡状。

南面为塑料拱棚。

棚架用铁管或钢筋制作,一端固定在北墙上,另一端固定在前沿土中,形成一个弧形棚架,相距1米排放棚架。

再在棚架上均匀地排放3根横杆,固定好拱形架。

盖上热合成整体的塑料薄膜,接触地面部位用土块压实。

再在塑料薄膜上盖上编织好的草帘,有卷帘器的大棚将草帘用绳串连好便于收卷,一端固定在北墙上,另一端自然放下并可完全盖严塑料薄膜,在东面或西面做一个缓冲间。

2、菇房内部设施

(1)活动式床架

先在地面直立一排粗竹竿或木棒,相距2米1根,每排竹竿之间相距1米,上端2米处放上横杆固定。

需要进行床架栽培时,在竹竿间地面上排放砖,再排放菌袋,每排放一层菌袋后,在菌袋上排放2根竹板或竹竿,如此一层菌袋一层竹竿地码袋,即成为一排一排的菌袋墙。

不需要进行床架栽培时,拆去横杆即为1个大的菇房。

(2)水泥柱铁丝床架

先制作一个水泥柱,水泥柱高为2.5米,在水泥柱上开圆孔,孔与孔之间间距为0.3米,孔径为3-5厘米。

将水泥柱直立起来,纵向距离为1-1.5米,横向间距为1米。

然后在水泥柱的孔上放入1根竹竿或木棒,长度为0.3米,最后在横杆上拉上铁丝,在铁丝上排放菌袋。

铁丝要拉直捆牢,防止排至上层菌袋下陷、滑落。

(3)水泥梯柱床架

用水泥浇筑两侧呈现梯状的水泥柱,高度为2.8米。

将水泥柱直立于菇棚内,相距1.5-2米立一排,在其上放上2根竹竿即成为床架,两排床架之间相距0.7米,然后分层排上菌袋。

(二)灭菌设备

1、砖制土蒸灶

用砖和水泥制作土蒸灶,是食用菌生产中常用灭菌灶。

这种灭菌灶分为单锅炉和双锅炉,单锅炉菌灶体积较小,一次可装料袋500-800袋;双锅灭菌灶可装料袋1000-1200袋。

单锅灶的灶体长和宽为1.5米,高为2米,灶内安装一个口径为1米的铁锅。

双锅灶是指灶内并排两口直径为1米的铁锅,灶体长为3米,宽为2米,高为2米。

灶体用砖砌制而成,并在内外壁上都抹上水泥沙浆,要求内壁光滑。

双锅灶内双锅之间设置1个水槽,使两锅水互相流通。

另外,需在灶外侧,即在烟道与灶体之间设置1个热水池,热水池用小铁锅制作,口径0.5米,四周用砖制作1个边框,形成一个热水池。

在灶体内与热水池之间安装l根铁管,便于向灶内锅中补充热水,防止水被烧干后烧坏铁锅。

在灶体一侧开1个门,门的大小以能对角线放入铁锅为宜,以便更换被烧坏了的铁锅。

门也不宜过大,否则不易密封。

在距底部0.4米处开门,门高为1.2米,宽为0.5米。

门框边缘向内凹进4厘米,边缘要求呈水平状且光滑,便于门与门框紧贴漏气量少。

在门的两侧均匀地各安装3个钢筋环,直径为7~8厘米,用于上木棒加木契扣紧门板。

门板用木板制作,在内侧贴上塑料薄膜,并在中央开l个插入温度计的小孔。

炉膛制作成烧煤的灶,要求煤燃烧时火力大。

2、大型钢板灭菌灶

用钢板制作的大型灭菌灶,具有密封严、升温快的特点,是生产上用于代替砖制土蒸灶的灭菌灶。

一次可装料袋2000~3000个,便于大规模生产。

整个灶体用钢板制作,长3米,宽1.8米,高2.4米,或长为3米,宽为2米,高为2米等不同规格的灶体。

灶体内底层为盛水槽,在距底部0.3米安装横隔。

在一侧中央开1个门,一端安装1个进水管,另一端安装l个水位管,水位管距底部0.1米左右,在水位管上连接1根透明的塑料管竖立起来,通过塑料管内水位来判断灶体内水量。

加热装置为燃煤的灶,一端为燃烧煤的炉膛,另一端设置烟道。

3、油桶供气灭菌灶

油桶供气灭菌灶是由汽油桶装水加热烧开桶内水,产生蒸汽后,将蒸汽输入到堆码的料袋中进行灭菌的方法,这种灭菌灶制作成本低,操作简便,是一种较适用的灭菌灶。

(1)油桶产气设备

用3个汽油桶制作,将2个汽油桶并排放置在炉灶上,再在2个汽油桶上放置1个汽油桶,下方2个汽油桶装水供蒸汽用,上方l个汽油桶装水向下方2个汽油桶内补充热水,下方2个汽油桶各安装1个排气管和1个进水管,上方汽油桶上各安装1个排水管和进水管。

或者将3个油桶并排作产生蒸汽的装置。

炉灶制作成以煤或蜂窝煤作燃料的灶。

其用蜂窝煤作燃料的炉灶,操作方便,在煤车内l次可装250块蜂窝煤,燃烧结束后,灭菌即结束。

(2)灭菌场

在油桶灶旁边平整地面上,制作灭菌场,先在地面上排放砖,再在砖上排放竹竿或木棒,然后铺上l层编织袋。

灭菌室规格为长3.5-4米,宽2.5-3米。

将料袋整齐堆码其上,顶部堆码成龟背形。

最后盖上l张塑料薄膜和l张彩条塑料薄膜,四周用沙袋压实,防止蒸汽大量排出。

灭菌时,将输送蒸汽的塑料管伸入灭菌室料袋横隔底部,当塑料薄膜鼓胀成似气囊状时,保持l5~l8小时,在灭菌期间,塑料薄膜鼓胀成似气囊状时,小火维持始终保持其似气囊状,即温度可达到l00℃左右。

灭菌时间到了后,再焖半天或一夜后取出。

1、拌料机

(1)料槽式拌料机

这种拌料机是将培养料一并加入料槽内,开启电机利用旋转的叶片翻动拌匀培养料,再加入水搅拌混匀。

(2)其他拌料机

还可利用装袋机来拌料,即将先加水初步混匀的培养料,倒入装袋机内通过旋转螺旋状轴的挤压作用将培养料拌匀。

小麦脱粒机来拌料,其操作方法同过腹式拌料机。

2、装袋机

(1)简易式装袋机

简易装袋机是利用电动机带动螺旋状轴将培养料从出料筒中排出,进入塑料袋内的方式装袋。

有不同大小出料筒的装袋机,适宜不同规格的塑料袋装料,可用于直径为l5厘米、17厘米、20厘米,22~23厘米的塑料袋装料。

有的装袋机可更换出不同大小的料筒和螺旋状轴。

⑵冲压式装袋机

冲压式装袋机是将培养料压入料筒内,然后进入出料筒内,利用向下压作用将培养料压入套在出料筒的塑料袋内。

这种装袋机还可与拌料机和输送培养料装置连接,进行全流程自动化作业。

三、菌袋制作

(一)原料准备与配制原则

1、原材料准备

生产平菇的原料主要有棉籽壳、阔叶树木屑、玉米芯以及农作物秸秆等为主料;辅料有麸皮、米糠和玉米粉等,用于补充主料中氮素营养;另外,还须添加石膏、石灰等来补充矿物元素和调节酸碱度。

2、培养料配制原则

生产平菇以多种主料混合组成的基质为好,如棉籽壳、阔叶树木屑和农作物秸秆粉混合组成的基质,比单一棉籽壳、阔叶树木屑、玉米芯以及农作物秸秆粉等组成的基质的产量高;多种原料混合后,不仅在养分上互补,而且可改善培养料的物理性能如保水性、通透性等,对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好作用。

(二)培养料配方

培养料配方详见表3

表3培养料配方

方别

主要成分

配方一

稻草或麦秸粉82%,麸皮或米糠10%,玉米粉5%,石灰3%

配方二

棉籽壳29%,阔叶树木屑29%,玉米粉29%,麸皮或米糠10%,石灰3%

配方三

稻草或麦秸粉50%,棉籽壳37%,麸皮或米糠10%,石灰3%

配方四

阔叶树木屑87%,米糠或麸皮10%,石灰3%

配方五

玉米芯47%,阔叶树木屑40%,米糠或麸皮10%,石灰3%

配方六

阔叶树木屑47%,蔗渣40%,麸皮10%,石灰3%

配方七

棉籽壳87%,米粮或麸皮10%,石灰3%

配方八

阔叶树木屑42%,稻草或麦秸粉40%,米糠或麸皮15%,石灰3%

(三)培养料配制

按配方比例先称取主料,平铺在地面上,再将辅料混合均匀后,均匀地撒在主料上。

使用玉米芯时,须将玉米芯在水中浸泡3小时以上,或加水拌湿堆积一夜后,再与其他原料混合使用。

然后,用铁铲翻拌匀培养料,或者用拌料机拌匀。

最后加足水,按料水比1:

1.2-1.3比例加入清洁的井水或自来水,再用铁铲拌匀,或用拌料机拌匀。

拌匀的培养料要求干湿均匀,含水量在65%左右,即用手捏料无水滴出,在手指缝间可见到水。

培养料中含水量不宜过高,否则会推迟出菇。

拌匀后的培养料即可装袋。

也可堆积起来发酵4~5天,再装入袋内。

通过发酵处理后,使培养料水分均匀,原料软化,还可杀死部分杂菌,装袋之前,再拌匀培养料和调节水分。

(四)装袋

用规格为22厘米×42厘米,或23厘米×45厘米,或17厘米×33厘米的塑料袋装袋。

利用高压灭菌时,应使用聚丙烯塑料袋;常压灭菌时,常用聚乙烯塑料袋。

若以稻草粉或者麦秸粉等较疏松原料为主料,应使用较大规格的塑料袋装料。

装袋方法有手工装袋和机械装袋。

手工装袋方法是将塑料袋张开成筒状,抓取培养料放入袋内,边装入培养料边用手压实,层层压紧,使料柱上下松紧一致;装好培养料后,两端用绳扎口,或者上颈圈并用塑料薄膜封口。

机械装袋,因机械不同而异。

简易式装袋机装袋的方法是:

将塑料袋的一端事先用绳扎好,或热合封好的塑料袋,套在出料筒上,另一人铲取培养料倒入料斗内,当培养料源源不断地进入袋内后,逐渐后退出料袋,通过调节后退速度来调整料柱松紧度,最后封好袋口;采用冲压式装袋机的装袋方法是:

将一端已用绳扎着袋口或者热合封好的塑料袋套在出料筒上,当培养料进入袋内后,取下料袋并封好袋口。

(五)灭菌

灭菌有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两种方式,常压灭菌是利用土蒸灶进行灭菌,因灶的结构不同,操作方法也不一样,但灭菌原理是一样的。

常压灭菌时,当灶内温度达到在100℃左右时,保持l2~18小时(因料袋数量而异,料袋在1000袋以下时,须保持l2小时;1000-1500袋,须13-15小时;1500-2000袋,需15-18小时),灭菌结束后,再焖一夜或半天,可增加灭菌效果。

灭菌期间,做好“大火攻头,小火保温灭菌,余热加强灭菌”。

尽量缩短温度升到100℃左右时间,以6小时以内达到95℃以上为好,这样才能防止培养料变酸和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