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生物 高频易错点三专题03 不能正确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5516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生物 高频易错点三专题03 不能正确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备战高考生物 高频易错点三专题03 不能正确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备战高考生物 高频易错点三专题03 不能正确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备战高考生物 高频易错点三专题03 不能正确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备战高考生物 高频易错点三专题03 不能正确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生物 高频易错点三专题03 不能正确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ocx

《备战高考生物 高频易错点三专题03 不能正确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生物 高频易错点三专题03 不能正确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高考生物 高频易错点三专题03 不能正确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ocx

备战高考生物高频易错点三专题03不能正确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易错点03不能正确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

B.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C.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D.据图推测,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甲、乙和丙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莴苣幼根生长,但超过一定范围根长相对值反而减小,体现了两重性,A正确;分析曲线图可知,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B正确;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莴苣幼根长度相对值小于100%,此时乙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C正确;植物的不同器官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度不同,作用效果也不同,由于此图描述的是生长素类似物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故无法判断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会起到怎样的作用,D错误。

2.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枝条生根的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若该实验为预实验,要确定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要在8ppm和16ppm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

C.生长素通过促进根细胞分裂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该图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相关知识。

据图分析,与生长素浓度为0ppm的组相比,在0—12ppm之间,生长素能够促进枝条生根,A正确;据图分析可知,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应该在8—16ppm之间,因此应该在此浓度范围内进一步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B正确;生长素不能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分裂的是细胞分裂素,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生长素不仅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体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正确。

3.将植物横放,测量不同浓度生长素条件下根和茎的生长状况,如图甲所示。

则曲线上的P点最可能对应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两重性的相关知识。

植物横放,根尖和芽尖都能够产生生长素,受到重力影响,生长素在近地侧分布较多,即d大于b,c大于a;又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因此高浓度生长素抑制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即b点促进生长,d点抑制生长,根向下弯曲;而茎对生长素不敏感,因此ac两侧生长素都能促进它们生长,其c浓度较大促进作用更强,因此茎背地生长;图甲中的P点生长素浓度较低,且表现为促进作用,因此为a点,A正确。

 

 

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前提是抓住关键点,进行数据分析

一抓“变量”:

一般情况下,若数据以表格形式呈现,不同组别对应的不同处理是自变量,而实验观察的结果是因变量;若数据以坐标图的形式呈现,则往往横坐标为自变量,纵坐标为因变量。

二抓“首尾”:

对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相关的实验,以“首”(横坐标为0)为参照(即对照组),若“尾”对应的纵坐标的值低于“首”对应的,而“中间”对应的纵坐标的值均高于“首”对应的,则可体现“两重性”。

三抓“范围”:

对于柱形图,若要确定生长素及其类似物起促进作用的最适浓度范围,要先确定最高点,然后再找出与其最近的、位于最高点两侧的两个点,这两个点所对应的浓度之间即生长素及其类似物起促进作用的最适浓度范围。

有关植物激素作用两重性的2个易错点拨

(1)抑制生长≠不生长:

所谓“抑制”或“促进”均是相对于“对照组”(即自然生长或加蒸馏水处理的组别)而言的,凡是生长状况比对照组差的,都属于“抑制生长”,生长状况比对照组好的,都属于“促进生长”,即“抑制生长”并非是指不生长,

(2)误认为“茎的生长一定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在教材中介绍生长素的“两重性”时,常以“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为例来加以说明,其实“茎的生长”也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只是在植物体内,自身合成的生长素较少,其浓度无法达到抑制茎生长的“高浓度”;若人为添加生长素或其类似物,则可抑制茎的生长。

故在做题时请勿思维定式。

1.下列有关顶端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侧芽比顶芽的生命活动旺盛

B.在果树种植中常需要保持顶端优势

C.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顶芽容易得到光照,所以生长比侧芽快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长素作用的相关知识。

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部位运输,且在侧芽部位积累,产生顶端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顶端优势现象不能说明侧芽比顶芽的生命活动旺盛,A错误;在果树种植中为了使侧枝生长旺盛,需要解除顶端优势,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正确;顶端优势不能说明顶芽容易得到光照,所以生长比侧芽快,D错误。

2.如图是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

B.若曲线表示植物的茎,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时,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0小于f

C.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表现出根向地性,测得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g,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g小于h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g小于2f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长素的相关知识。

背光面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面,且生长效应强于向光面,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大于f,小于2f,以保证背光面的生长效应强于向光面,A错误;因为受重力影响,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且生长效应强于远地侧,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2f时,远地侧面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小于f,以保证远地侧的生长效应弱于近地侧面,B正确;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表现出根向地性,测得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g,由于根近地侧表现为抑制效应,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h,C错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大于h,D错误。

 

1.下列对“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预设实验中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B.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扦插枝条生根的数目、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

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可获得相同的生根数目

D.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答案】B

【解析】实验的因变量为扦插枝条生根的数目或根的长度,实验的无关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枝条的种类等,B错误;用处于最适浓度两侧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扦插枝条,促进效果可能相同,C正确。

2.下图表示的是与生长素有关的两个实验。

下列关于这些实验的叙述中,错误是

A.实验1中有重力条件下根向地生长和茎背地生长都可以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B.实验2的研究方法类似于探究酶的最适温度

C.实验1中失重条件下,生长素没有发生横向运输

D.两个实验的自变量依次是有无重力和IAA的浓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与生长素有关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实验1中有重力条件下无论是根部还是茎部,都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远地侧,在根部近地侧生长素表现为抑制作用而远地侧生长素表现为促进作用,所以可以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茎部近地侧生长素和远地侧生长素都表现为促进作用,所以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A错误。

实验2的研究方法类似于探究酶的最适温度,都是采用了“梯度法”,B正确。

失重条件下,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不会发生横向运输,C正确。

分析两个实验可知,两个实验的自变量分别是有无重力和IAA的浓度,D正确。

3.下列有关顶端优势的描述,正确的是

A.顶端优势与茎的背地性均能够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B.根据顶端优势可以判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C.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侧芽对生长素比顶芽敏感

D.生产实践中,去除顶端优势则对人们有利,留则不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顶端优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和应用能力。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侧芽处,并在侧芽处积累,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所以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而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低,能够促进生长,因而植株表现出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但是茎的背地性只能体现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选项A、C错误。

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而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还能运输到侧芽,该过程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故该过程是主动运输,选项B正确。

棉花摘心就是去掉顶芽,进而解除顶端优势,从而促进侧芽生长,使枝条增多,达到增产的目的,而雪松作为行道树则是利用顶端优势,使树形比较美观,所以保留或去除顶端优势是否有利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选项D错误。

4.图甲为某一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的生长情况,图乙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该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如果图甲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对应于图乙中的m,则a处的生长素浓度应该

A.大于m且小于n

B.等于i

C.大于n且小于i

D.大于i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该胚芽鞘尖端下部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使a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b处;同时,在生长素的作用下,a处的生长速度快于b处,从而导致该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故a处的生长素浓度应该大于m且小于n。

5.下列哪项不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

A.用生长素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B.横放着的种子,正常萌发后,根弯曲向下生长

C.棉农会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结果

D.用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A项不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B项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C项体现了低浓度生长素促进侧芽生长的生理作用;D项体现了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特点。

6.科技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小麦根生长的影响,将若干小麦种子浸润萌发,从X区域剪取10mm长的实验根段,分别将相同数量的根段,放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并浸泡一天,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区域实验根段应从根尖的伸长区获取

B.结果表明促进小麦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一定为10—4μg/g

C.表中的数据能够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若该实验是预实验,但也必须像正式实验一样认真进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

生长素主要在根的伸长区段发挥作用,因此实验根段应该取自根尖的伸长区,A正确;结果表明,生长素浓度为10—4μg/g时对小麦根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但不一定是促进小麦根生长的最适浓度,B错误;通过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与生长素浓度为零的处理组根段平均长度相比,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后,根段平均长度有增加的,也有降低的,表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C正确;预实验也必须像正式实验一样认真进行才有意义,D正确。

7.下列可以证明生长素在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是

A.棉花的顶端优势

B.植物的向光性

C.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长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