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模式spss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5487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福利模式spss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社会福利模式spss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社会福利模式spss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社会福利模式spss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社会福利模式spss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福利模式spss论文.docx

《社会福利模式spss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福利模式spss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福利模式spss论文.docx

社会福利模式spss论文

课程论文

课程全国城乡居民福利模式观调查研究

 

二级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专业经济学

班级112020102

指导教师漆晓均

时间2015.01

 

小组名单及分工情况

共同工作:

集体讨论,确定分析角度

确定个人分工:

姓名

学号

分工

分数

姜钦晓

11202990110

实验操作;完成论文

A

胡仕荣

11202990108

实验操作;完成论文

A

孟静

11202990322

数据分析

A

彭昱玮

11202990122

数据分析

A

陈世豪

11202990101

数据整理

A

夏鹏

11202990144

数据整理

A

全国城乡居民福利模式观调查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随着中国逐步迈入大国强国的行列,一直以来的社会福利制度的缺陷与弊端显露无疑,国家繁荣民族富强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了解全国城乡居民对于社会福利的认识和需求,进而据此有选择的建设和完善中国社会福利制度。

为了更好服务于社会福利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我们对全国城乡居民的福利模式观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问卷变量设计

二、数据预处理和分析、结论

1.数据预处理:

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将所得数据进行预处理。

A.数据排序:

为了便于数据的浏览和找到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异常值,我们将对数据进行排序的处理。

这里我们对年人均纯收入(第8题)进行升序排序的处理。

操作如下图:

B.数据选取:

为了保证样本的可信度,我决定对收集的样本进行数据选取。

例如对数据中存在的缺失值,我们对其用序列平均值进行了进行了替换,以年人均纯收入为例。

操作如下图:

2.分析及结论

PS:

调查问卷后半部分大部分喧嚣都是从非常同意到很不同意五个选项的文字性描述,分析起来很抽象,为了便于分析,将五个选项所对应的1—5的标签理解为分数打评,分数越低者评价越高。

(一)频率分析 

A.年人均纯收入频率分析

研究思路:

通过频率分析,了解年人均纯收入的情况,进一步用出年人均纯收入总体情况与小康水平做比较,得出当前小康水平的建设情况。

 研究假设:

年人均纯收入低者比例较大。

根据问卷第八题(年人均纯收入),下面用SPSS软件的频数分析来显示年人均收入情况,分为农村和城镇各自分析。

操作及结果如图所示。

农村:

年人均纯收入

1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小于3000元

159

35.3

34.8

34.8

3000~6000元

66

14.7

14.8

49.6

6000~10000元

60

13.3

13.5

63.0

10000~30000元

107

23.8

24.0

87.0

30000~60000元

31

6.9

7.0

93.9

60000~100000元

12

2.7

2.7

96.6

100000元以上

15

3.3

3.4

100.0

合计

450

100.0

100.0

城市:

年人均纯收入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小于3000元

149

24.7

24.9

24.9

3000~6000元

85

14.1

13.4

38.3

6000~10000元

82

13.6

13.7

52.0

10000~30000元

140

23.2

23.4

75.4

30000~60000元

79

13.1

13.2

88.6

60000~100000元

39

6.5

6.5

95.2

100000元以上

29

4.8

4.8

100.0

合计

603

100.0

100.0

 

研究结论:

根据小康社会基本标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8万,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来分析,从表格中分析推断出,城镇中年人均收入小于1.8万元的被调查者累计百分比大约有50%~60%,而农村中小于8000元的被调查者也大概有50%~60%,由此可见,大部分被调查者的收入水平还不能达到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

B.月支出中食品开支占月收入的比重频率分析

研究思路:

月支出中食品开支占月收入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根据小康水平标准,恩格尔系数在40%~50%为小康水平,通过对其研究,得出小康水平建设状况。

问卷中的第九题,明确对月支出中食品开支占月收入的比重进行了提问,利用spss进行频率分析,操作及结果如下。

研究假设:

大部分人属于小康水平的恩格尔系数。

月支出中食品开支占月收入的比重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大于60%

88

8.4

8.5

8.5

50%~60%

115

10.9

11.0

19.5

40%~50%

220

20.9

21.1

40.6

30%~40%

297

28.3

28.5

69.2

20%~30%

207

19.7

19.9

89.0

20%以下

114

10.8

11.0

100.0

合计

1051

100.0

100.0

研究结论:

根据小康社会基本标准,恩格尔系数小于40%,从调查结果来看,有40.6%的被调查者恩格尔系数高于40%,饼状图的黑色部分全部表示高于40%的部分。

但也有59.4%的人,已经是低于40%,这表明我们正在由温饱向小康过度。

(二)对性别和生活压力做交叉列联表分析并进行相关性检验

研究思路:

根据分析研究性别与生活压力的关系以及二者联系的紧密程度,通过不同性别找到生活压力与性别的定位。

 

研究假设:

男性生活压力大于女性生活压力

交叉列联表分析

案例处理摘要

案例

有效的

缺失

合计

N

百分比

N

百分比

N

百分比

性别*生活压力感觉

1049

99.8%

2

.2%

1051

100.0%

 

性别*生活压力感觉交叉制表

生活压力感觉

合计

很大

较大

一般

较小

很小

性别

计数

74

233

192

50

18

567

期望的计数

61.6

218.9

215.7

48.1

22.7

567.0

性别中的%

13.1%

41.1%

33.9%

8.8%

3.2%

100.0%

生活压力感觉中的%

64.9%

57.5%

48.1%

56.2%

42.9%

54.1%

总数的%

7.1%

22.2%

18.3%

4.8%

1.7%

54.1%

残差

12.4

14.1

-23.7

1.9

-4.7

标准残差

1.6

1.0

-1.6

.3

-1.0

计数

40

172

207

39

24

482

期望的计数

52.4

186.1

183.3

40.9

19.3

482.0

性别中的%

8.3%

35.7%

42.9%

8.1%

5.0%

100.0%

生活压力感觉中的%

35.1%

42.5%

51.9%

43.8%

57.1%

45.9%

总数的%

3.8%

16.4%

19.7%

3.7%

2.3%

45.9%

残差

-12.4

-14.1

23.7

-1.9

4.7

标准残差

-1.7

-1.0

1.7

-.3

1.1

合计

计数

114

405

399

89

42

1049

期望的计数

114.0

405.0

399.0

89.0

42.0

1049.0

性别中的%

10.9%

38.6%

38.0%

8.5%

4.0%

100.0%

生活压力感觉中的%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总数的%

10.9%

38.6%

38.0%

8.5%

4.0%

100.0%

交叉表的相关性检验:

卡方检验

df

渐进Sig.(双侧)

Pearson卡方

15.322a

4

.004

似然比

15.411

4

.004

线性和线性组合

9.437

1

.002

有效案例中的N

1049

a.0单元格(.0%)的期望计数少于5。

最小期望计数为19.30。

X2检验表下面的说明是:

本例有0个格的期望频数小于5. X2检验要求期望频数小于5的格数不应超过25%,本例的检验满足要求,检验结果有效。

 

X2检验结果表明,p值为0.004,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零假设,说明性别和生活压力之间相关(男女两性对生活压力的认识有明显差异)。

研究结论:

首先,在所调查的1049个样本中,567位为男性,482位女性,分别占总样本的54.1%和42.9%;

其次,对不同性别进行分析。

在生活压力很大的被调查者中,64.9%的为男性被调查者,35.1%为女性;在生活压力很小的被调查者中,57.1%为女性被调查者,42.9%为男性被调查者;在生活压力一般的被调查者中,男性为48.1%,女性为51.9%,基本相等。

总体可以看出,男性的生活压力要大于女性生活压力。

(三)利用统计描述分析对被调查者对于社会福利责任取向的分析

研究思路:

根据分析出的描述统计量如均值和标准差来研究被调查者在

(1)政府是否应该负担绝大部分的社会福利经费、

(2)政府是否应有限度地提供社会福利,以免削弱个人自食其力的能力

研究假设:

(1)政府应该负担绝大部分的社会福利经费

(2)政府应有限度地提供社会福利,以免削弱个人自食其力的能力以及

描述统计量

N

极小值

极大值

均值

标准差

政府应该负担绝大部分的社会福利经费

1047

1

6

1.93

.894

政府应有限度地提供社会福利,以免削弱个人自食其力的能力

1045

1

5

2.65

1.130

有效的N(列表状态)

1045

研究结论:

在被调查者中,绝大部分人认为政府应该负担绝大部分的社会福利经费(平均分1.93);而关于政府是否应有限度地提供社会福利,以免削弱个人自食其力的能力(平均分2.65)这一问题,还是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不应该有限度的提供社会福利。

建议进一步全方位提高国民的素质,不能只认为社会福利问题是政府的问题,也要在自身的方面考虑。

(四)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分析男女的社会福利资源配置观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组统计量

性别

N

均值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误

享有社会福利是每位公民的权利

565

1.52

.691

.029

482

1.57

.715

.033

独立样本检验

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

均值方程的t检验

F

Sig.

t

df

Sig.(双侧)

均值差值

标准误差值

差分的95%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享有社会福利是每位公民的权利

假设方差相等

.490

.484

-1.167

1045

.243

-.051

.044

-.136

.035

假设方差不相等

-1.164

1007.232

.245

-.051

.044

-.136

.035

研究思路:

对男女关于享有社会福利是每位公民的权利这个问题的两个独立样本进行描述统计,然后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和t检验

研究假设:

男女性对享有社会福利是每位公民的权利这个问题应没有明显差异

研究结论:

在表中,第一行是该检验的零假设:

两个总体方差相等;第二行为备选假设:

俩个总体方差不相等。

如果该检验显著,即在Sig.列中的该Levene检验p值很小,就应该看第二行。

如果p值较大,就应该看第一行零假设下的结果。

在表中p=0.484较大,因此应看第一行的零假设。

t值为1.167,双尾p值为0.243,因此应接受原假设。

 

在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

在565名男性被调查者中,认为享有社会福利是每位公民的权利的为1.52,在482名女性消费者中,认为享有社会福利是每位公民的权利的为1.57,相差0.06,两组方差相齐(p值为0.484),两组均值相等的双尾p值为0.243,大于显著性水平0.001,因此接受原假设,说明男女性对享有社会福利是每位公民的权利这个问题的看待没有明显差异。

(5)总结

1.我国大部分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处于温饱水平,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还不能公平到能缩小贫富差距。

2.我国男性的生活压力要大于女性生活压力。

3.大部分人认为政府应该负担绝大部分的社会福利经费,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不应该有限度的提供社会福利。

(六)改善措施

1.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执行监督小组,保证社会福利制度的公平,能从根本上保证广大城乡居民的温饱养老医疗等问题。

2.将男性和女性的社会福利制度差异化,使之更加贴近帕累托最优状态。

3.建议进一步全方位提高国民的素质,不能只认为社会福利问题是政府的问题,也要在自身的方面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