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5453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要切实面向底层

陈树义

近年来,现实主义的回归成为主流文学思潮,底层写作更是近年来文学批评界和学界热议的主要话题。

不过,当今的底层写作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认知错觉与精神悖论。

 

  某些底层写作者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或生活厄境照相式地誊写﹑影印下来就是一种人道主义关怀。

这种肤浅的认识导致底层写作一味地渲染贫穷﹑剥削﹑残酷﹑绝望,使读者感受到的是一种视觉的惊悚与感情的宣泄,却忽视了对底层人民除经济的窘迫与社会地位的边缘外的精神和心理世界的探求与解析。

菲力普·劳顿说:

“生存价值问题是当代哲学家们关心的中心”,其实这也应该成为文学的核心命题。

由苦难逻辑编织的形而上学的底层写作,其实只能是“伪底层写作”。

底层写作关键必须在于对底层人民“认识自己”的引导与召唤。

底层写作必须对底层人民的存在命题与价值命题作出进一步的追问。

 

  精神悖论也是底层文学亟待解决的文化命题。

首先是作为非底层者(作家)的外视角观察与叙述和底层群体的内在体验与外在接受的悖论。

底层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失语”,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只能任作家用一种想象式的精神俯视和自认为的“现实主义”来书写。

这种书写的结果必然是作家与底层人民的精神隔阂,作品只能在非底层群体交流,成为一道道“奇观”,以资谈论。

而底层人民阅读描写自身境遇的底层文学却如同解读“天书”,望而却步。

底层大众听不懂知识分子对于底层经验的表述,即使后者使用的是规范的现代汉语。

正如批评家所指出的那样,张承志可能是20世纪末率先复活“穷人”和“富人”概念并且宣称为穷人写作的作家。

从《黑骏马》到《心灵史》,底层人物始终是张承志小说的主人公。

然而,张承志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估计他的大多数主人公读不懂这些小说。

确实,某些作家引以为自豪的小说精致构思与叙述策略,与底层人民的阅读存在巨大裂缝,横亘在作者与期许读者之间,难以调和,使得“底层写作”曲高和寡。

  虽然底层文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通过作家的眼睛和手,去发现和呈现底层的生活、挖掘和表现人物的内心,触摸到底层的脉动,毕竟是可喜的事情。

但是我们的作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展现这些他者的“奇观”,以及展示“奇观”的种种套路和手段,作家的心灵必须穿越喧嚣,真实书写底层“沉默大多数”的心灵,同情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境地和心灵世界,同他们一起感受,一同思考,为他们而写作。

(摘自2009年12月01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底层写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底层写作必须对底层人民“认识自己”进行引导与召唤。

B.底层写作是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或生活厄境照相式地誊写影印下来的一种人道主义关怀。

C.底层写作要对底层人民的精神和心理世界进行探求与解析。

D.底层写作必须对底层人民的存在命题与价值命题作出进一步的追问。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生存价值问题”也是文学的核心命题。

B.底层群体的基本特征是“失语”,即大多数沉默不语

C.张承志是20世纪末率先复活“穷人”和“富人”概念并且为穷人写作的作家。

D.造成作家与底层人民精神隔阂的原因是作家用一种想象式的精神俯视和自认为的“现实主义”来进行底层写作,而没有对底层人民的精神和心理世界进行探求与解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要真正进行底层写作,首先必须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认识错觉问题。

B.作家只要深入底层人民的生活,同情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境地和心灵世界,同他们一起感受,一同思考,就能进行底层写作。

C.作家要解决底层写作中存在的“曲高和寡”的问题,就必须知道底层人民期许什么。

D.作家只有真正消除了底层写作上的“精神悖论”,即想象式的俯视和自认为的“现实主义”,才能用自己的眼睛和手,去发现和呈现底层的生活、挖掘和表现人物的内心,触摸到底层的脉动,写出底层人民喜欢的真正的底层文学。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

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

遨少好学,敏于文辞。

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

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

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

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流入地。

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

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

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

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

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

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

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与遨同时张荐明者,燕人也。

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之说。

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冶国乎?

”对曰:

“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

”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

荐明闻宫中奉时鼓,曰:

“陛下闻鼓乎?

其声一而已。

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

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

”高祖善之,赐号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终。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隐逸传》)

4.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    字:

书法

 B.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    笃:

独自

 C.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壁屋     写:

描摹

 D.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徒:

门徒

5.下列各句,均能说明郑遨“节高”的一组是(    )(3分)

 ①遨少好学,敏于文辞   ②后闻妻子卒,一恸而止

 ③欲以禄遨,遨不顾   ④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

 ⑤遭乱世不污于荣利    ⑥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④⑤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郑遨年轻时好学能文,后来考进士却落第了,又恰逢社会动

荡,于是隐居山林,当了道士。

 B.郑遨与道友李道殷、罗隐之交情深厚,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

但均未出仕,被世人看作是三位高洁之士。

 C.郑遨隐居山林,但经常有诗稿散落民间,人们对这些诗稿珍

爱有加,甚至把它们誊写在丝绢上,作为馈赠佳品。

 D.张荐明与郑遨同为当时著名的隐士,他曾喜好儒学,后来则

一心崇奉道家学说,他认为道家学说对治国大有裨益。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①,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②,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

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②龙泉剑:

传说在豫章丰城地下四余丈的地方,曾有一石函,光气非常。

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8.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人评此诗“一个‘嗟’字,自然蕴藉,写尽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诗进行具体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登高》)

(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你必须做出选择

  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

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满泪水。

算算从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

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

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

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

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那么逼着他拉琴。

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在练琴。

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

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家里为什么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

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

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

  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为小提琴而快乐起来。

一旦拉琴,就会有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

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

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前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

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都对他充满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

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惜了。

没有人能改变他。

他成了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

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了,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是自选曲目。

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

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

从来没有这样放松地拉过琴,时而弓飞如雨,时而间滑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泪水、奔跑,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

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琴童的哀求抗争、淋漓尽致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

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

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他一生考了多少次试啊!

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随之动容。

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音乐室内一片寂静。

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

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

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

”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与喜悦。

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

“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

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可以听到人的呼吸,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

“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补记:

据说,他并不如愿。

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他发现,除了拉琴,自己别的什么都不会做,包括体力活——多年的校园生活,他己不具备别人的强壮体魄,除了拉琴的手是有力的。

后来,他只能去教别人拉琴。

人,毕竟要生活。

          (选自《2008年中国小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第3自然段点明了他对小提琴没有感情,并以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交代了他练琴是由于他父亲的强迫,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B.“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文章这样写,表现了他在长期的机械性练琴中所形成的习惯。

 C.毕业考试的演奏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因为这首曲子是他自己创作的,表现的是自己的生活——他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

D.小说的“补记”,是整个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交代了他进入社会后难以实现“不拉琴”的愿望,照应题目,突出主题。

E.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来描写人物、塑造形象,着重展示了作品主人公在“强迫”下学琴的心理历程。

(2)他为什么会在毕业考试演奏成功的时候说“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这一句话的含意。

(6分)

(3)这篇小说用了很多篇幅写“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

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6分)

(4)结合文本,请探究小说的主题,并谈谈你读小说后所得到的启示。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冯友兰,“朝闻道,夕死可矣”

周桂钿

  冯友兰(1895—1990年)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他的著作“贞元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道》、《新原人》、《新知言》,1939年至1946年出版)和“中国哲学四史”(《中国哲学史》两卷本、《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未完稿)、《中国哲学史新编》修订本,完整的七卷本),奠定了他在中国哲学史界的宗师地位。

“中国哲学四史”,是不同时期写作的,反映了作者的不同心态,总体上看,“四史”真实反映了他探索哲学的过程。

  要创新,就需要探索。

只要探索,就会有失误。

毋庸讳言,冯友兰先生的著作确实有一些失误,如《论孔丘》,曾经发行量极大,书中说孔子的认识论是唯心主义先验论。

我就有一本。

我曾写过一篇《孔子的认识论就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吗?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之进行质疑商榷。

许多人为贤者讳,虽知有误,也不批评,或者碍于师生情面,或者其他原因,都不敢涉及。

有人对《中国哲学史新编》不满意,也想否定,提出“三史说”。

问题是:

没有《中国哲学史新编》,哪来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修订本?

学术是天下之公器,大家都是为了追求真理,都在探索,哪能避免错误?

人非圣贤,岂能无过。

实际上圣贤也会有失误的。

1992年11月1日晚,我拜访张岱年先生。

张先生谈到他与哲学界名人的治学特点。

他说:

“我的路子与冯友兰先生相同,重视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差别在于他重视唯心论,我重视唯物论。

侯外庐则重视异端思想。

  同年12月18日我拜访任继愈先生。

我主动询问他对学术界名家的看法。

他认为冯友兰有概括能力,如说名家分“合同异”与“离坚白”,被学术界普遍采纳。

张岱年治学严谨,解说精当,但没有高度概括与通俗表达。

冯与政治靠得太紧,后来九十岁时觉悟了,“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七册(指《中国哲学史新编》修订本)就是觉悟的产物。

侯外庐对马列主义了解比较多,中国哲学方面,书多,论少。

冯友兰的学术特点是重视精神境界,思想深刻,关注社会,热心政治,语言通俗,深入浅出。

  许多人认为冯友兰先生“与政治靠得太紧”。

这种说法的背后含义却不尽相同。

西方的学者认为冯友兰与共产主义靠得太紧,海外的一些学者认为冯友兰与共产党靠得太紧,中国大陆的一些学者认为冯友兰与政治形势发展靠得太紧。

西方学者是由于冷战思维给他们造成的偏见。

海外学者特别是台湾学者是因为国民党的宣传留下的印象。

最典型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陈垣先生是最正派不过的学者,由于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也被台湾某些学者认为“晚节不保”。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是求善的政治哲学,历史上主流哲学家都是关注社会的政治哲学家。

儒家主张推己及人,“修身、齐家”不就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吗?

冯友兰先生曾说:

“《周易》乾卦的《文言》说:

‘修辞立其诚。

’我们说话,写文章都要表达自己真实的见解,这叫‘立其诚’。

自己有了确实的见解,又能虚心听取意见,改正错误,这叫走群众路线。

如果附和一时流行的意见,以求得到吹捧,这就是伪,就是哗众取宠。

”(蔡仲德著《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冯友兰说话写文章,都注重说真话,坚持“诚”。

在近一个世纪的生活中,他经常地否定自己,力求进步。

冯友兰先生九十岁时,跟祝寿的朋友与弟子们说,《庄子》的话: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可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这是一次新的感悟。

不管一生经过几番曲折,最后能够认识到理论坚定性的重要,也是难能可贵的,“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的结论:

冯友兰先生不是完人,有缺点与不足;也不是普通人,是著名的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是中国哲学史的集大成者。

(2009年08月31日《北京日报》)

(1)下列对冯友兰先生“与政治靠得太紧”的理解,最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任继愈先生说冯先生“与政治靠得太紧”,是说冯先生的哲学研究与中国的政治形势发展靠得太紧。

B.西方的学者认为冯友兰的哲学研究就是在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信念。

C.海外的一些学者认为冯友兰哲学研究就是被共产党收买,为共产党唱赞歌。

D.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冯友兰的哲学研究紧跟中国的政治形势,是为了讨得官方的喜欢,好出成果好扬名。

E.作者认为冯友兰的哲学研究“靠紧”政治是为了关注社会,为了“治国平天下”。

(2)作者在文中写他曾针对冯先生写的《论孔丘》一文,“曾写过一篇《孔子的认识论就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吗?

》”的文章,对冯的观点“进行质疑商榷。

”你认为作者这样写对表现冯先生的哲学研究和人格品质起什么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作者笔下的冯友兰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冯友兰“朝闻道,夕死可矣”。

西方、海外和我国内地的一些学者都认为冯友兰先生一生“与政治靠得太紧”,连学术大师任继愈先生都认为“冯与政治靠得太紧,后来九十岁时觉悟了。

”你的看法呢?

请结合全文探究分析。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举办世博会,这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全球盛会,如今这一梦想终于在我国上海变成了现实。

B.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覆盖面,这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又一重大举措。

消息一传出,广大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C.卡廷事件的阴影在波兰人心中还没有完全驱散,4.15空难又让波兰遭受灭顶之灾.人们不禁纳闷:

历史为何如此惊人地巧合?

D.大学生就业难,除客观因素外,也有某些大学生自恃条件优越,学富五车,择业时总盯着好单位高薪水,不能眼睛向下看的主观因素

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百姓自身渴望生存的意志无疑是“闯关东”的重要原因;但政府的政策导向,又往往将移民潮一次又一次推向高峰。

B.到2011年底前,各地将对城市低保户认定进行排查,排查内容之一是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推行“应退尽退”。

C.导致中国富豪远不及美国富豪“乐捐”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中美在慈善制度、措施、环境等方面的差异。

D.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不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不容置疑的。

15.将下面备选文句分别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使文段语意清晰连贯(4分)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果然稍微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这个太阳就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①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②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③射得人眼睛发痛

④我知道太阳要从那里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个地方

16.仿照下面示例,按要求写一段文字。

(5分)

示例: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游子,我可能在仰看那枯藤老树上的昏鸦,也可能正投宿在小桥流水边的人家。

当然,我也可能正牵瘦马行走在西风古道上。

我有充足的时间,为每一段路程填一首诗。

如果是在古代,你可能是一个正在做什么的人呢?

是赶考的书生,还是被贬滴流放的官员?

是寄情山林的隐士,还是执手相看的离人?

请你从示例中选择一种角色,恰当化用古诗文(可回忆教材中学过的诗词文章),写一段文字;不必完全照例句的句式。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

17.为下面语段填写出合适的语句。

(50字以内)(5分)

有人说,蒙娜丽莎的微笑时隐时现,是神秘莫测的。

哈佛大学神经科专家利文斯通认为,-------------------------------。

她表示,“笑容忽隐忽现,是由于观看者改变了眼睛位置。

”当人们看着一张脸时,眼睛多数集中注视对方的双眼。

假如人们的中央视觉放在蒙娜丽莎的双眼上,较不准确的外围视觉便会落在她的嘴巴上。

由于外围视觉并不注重细微之处,所以无形中突出了颧骨部位的阴影。

如此一来,笑容的弧度便显得更加大了。

当眼睛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中央视觉便不会看到阴影,笑容的弧度便不那么大了。

蒙娜丽莎的笑容若隐若现,源于人们的目光不断转移。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宋代诗人苏舜钦有一首哲理诗:

题花山寺壁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诗了这首诗,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

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