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内容梳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5431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内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内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内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内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内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内容梳理.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内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内容梳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内容梳理.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内容梳理

全册内容梳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全册内容的梳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全册内容整理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感受整理活动的重要性。

2.让学生在整理活动中,厘清本册内容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本册知识的理解,提高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结合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本册内容进行分类梳理,并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

通过交流,掌握一些基本的整理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册,呈现知识

1.揭示课题

同学们,本学期新课的内容已经学完了。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对全册的内容进行总复习。

(板书课题:

总复习)

2.回顾全书,呈现知识

到底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数学旅行里,都学了哪些数学知识,体验到哪些思想与方法,你还记得吗?

请你先想一想,然后翻开数学书看一看,也可以看看目录。

抽生汇报所学知识,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评价,并随机板书出本册的相关知识点。

二、梳理分类,形成网络

1.引入

这学期学了这么多知识,如果就像老师这样整理出来,你们有什么感受?

那该怎么办呢?

教师评价:

这样的整理既乱,又没有头绪,就需我们要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2.小组合作,分类梳理

这么多知识点,请根据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小组内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把它进行分类整理,让大家清楚、简洁地看出我们这学期学习的内容。

提出小组合作要求

(1)先小组内讨论知识之间联系,可以怎样分类整理?

(2)每组确定一种分类整理的形式(如表格、树状图、括号、圆等),小组将知识点整理成一张图。

给足时间让学生分组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厘清知识脉络,感受整理方法

抽小组对你们整理的情况进行汇报。

提问:

你们是把哪些知识归为一类的,为什么这样进行分类整理?

预设一:

树状图(略)

预设二:

表格图

预设三:

括号图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着重追问:

为什么把四则混合运算与运算律、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分为一类?

(它们都是关于计算方面的)

为什么把平形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分一类呢?

(它们是关于图形方面的)

4.比较评价,总结提升

(教师展示几个不同的组的网络图)看看刚才这几个组分类整理的网络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地方?

全班交流讨论后,评价:

每个小组尽管整理的形式不同,分类也有不同,但都很清楚地将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展现出来了。

教师课件展示表格网络图。

结合具体的树形图进行小结:

其实,四则运算与运算律、小数加减法都是计算方面的,归为数的运算类。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是关于数的认识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确定位置都是图形与几何方面的;条形统计图与平均数都是关于统计方面的知识。

本期学过的数学知识

数与代数

四则混合运算、小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图形与几何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认识、确定位置

统计与概率

条形统计图、平均数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总结本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我们是怎么复习的?

对于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感受?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强调:

一学期的知识既多又广,但只要抓住了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分类整理,厚厚的一册书就会呈现在一张纸上,一个网络图中。

利用这样的知识导图,你还会发现数学更多的奥秘。

2.形成结构图的表象

让我们大家再次回到网络图中,闭上眼睛,让本册的知识内容在你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

睁开眼睛,再看看网络图,还有哪些知识你刚才遗忘掉了。

3.回顾反思

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中,哪些知识掌握得好?

哪些知识还有问题?

4.拓展延伸

到底网络图中的这些知识是什么样的呢?

每个知识点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

我们将在后面的学习中深入复习。

第2课时小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页第1-4题,练习二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熟练利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进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化聚,进一步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及改写、省略。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整理小数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形成网络

1.出示小数,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小数:

0.5

0.5是一个什么数?

(小数)你还能举出小数来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举出小数。

如0.25,3.26,1.769等,并板书。

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小数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2.回顾旧知,形成网络。

看到这些小数,你想到小数的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有什么联系?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进行交流。

全班汇报,课件展示知识网络。

 

3.结合网络图,说说小数部分哪些是最需要复习的。

二、重点复习,强化基础

1.复习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1)结合0.5,这个小数,说一说你对0.5是怎么理解的?

预设一:

生:

0.5就是十分之五。

师:

你是从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的。

什么是小数呢?

生:

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就是小数。

师:

请你说一说刚才举例的几个小数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回答。

预设二:

生:

0.5里有5个0.1或5个十分之一。

师:

你是从计数单位上进行理解的。

小数还有哪些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生:

小数的计数单位还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师:

也就是10个0.01是(0.1),10个0.1就是

(1)。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展示数位顺序表。

结合刚才举的例子,说一说每一个小数的有哪些数位,每位表示的意思。

预设三:

生:

0.5和0.50是一样大的。

因为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大小不变。

师:

你知道为什么添上0或去掉0大小不变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结合小数的意义强调小数的性质。

(2)小结:

(3)即时练习:

总复习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追问为什么20.020的前两个0不能去,后一个0可以去掉。

2.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1)出示总复习第3题。

学生先读出每一组数,然后,结合每一组数,观察。

这几个小数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数的大小变了,每个数字的顺序没变)

为什么小数的大小变了,是怎么变化的?

(小数点位置变了,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就缩小;向右移动,就扩大。

请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说一说小数点位置如何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

(2)即时练习

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还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六第4题。

追问2.06吨=()吨()千克,860700=()万是怎么想的。

结合最后一个题,说说如何求小数的近似数。

三、综合练习,应用提升

1.猜一猜。

(练习二十六第1题)

课件先出示四个小数:

42.195千米、0.308千克、6.5元、4397.6米,24.5米。

让学生猜猜这些小数分别是表示什么的小数?

再课件出示具体情境,并请学生读一读这些小数。

2.判一判。

(1)小数都比1小。

()

(2)大于0.67而又小于0.69的只有0.68。

()

(3)小数的位数越多,这个小数越大。

()

(4)把2.345扩大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

(5)2.98保留一位小数是3。

()

3.填一填。

(1)教师出示数轴,结合所举的小数例子,在数轴相应位置表示出来。

画出数轴。

(2)比较这些小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预设一:

小数大小的比较,先比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就大,再比小数部分。

小数部分最高位依次比下来。

预设二:

我发现在数轴上看,越往右的小数越大,越往左的小数越小。

四、总结反思,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哪些是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

五、独立作业

总复习第4题,练习二十六第2、3题。

 

第3课时数的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页5、6、7题,练习二十六第5-9题,15-1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的理解运算律、乘除法的关系,能正确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结合运算律进行简算。

2.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法的简算,结合实际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进行简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系统整理,形成网络

1.直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复习关于数的运算方面的内容。

2.师生回忆,形成网络。

这学期关于数的运算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完成板书,网络图。

二、针对复习,重点指导

1.复习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

(结合网络图)乘除法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除数等于被除数除以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利用这些关系,可以干什么?

(快速计算、检查计算结果等)

即时练习:

填一填

()×67=134390÷()=13()÷26=30

2.复习小数加减法及四则混合运算。

(1)完成总复习第5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追问: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区别与联系。

(2)完成总复习第7题。

先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运算顺序,然后选择2道进行计算,全班订正。

讨论: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复习运算律

(1)我们学过了哪些运算律?

用字母如何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运算律和字母表达式。

(2)即时练习:

练习二十六第5题,学生填后说一说根据什么运算律填的。

总复习第6题,先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思考该怎样简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学生作业,追问简算方法。

重点对比第2、3题简算的异同。

总复习第8题,学生读题后,独立解决。

展示不同的方法,并追问思路。

结合简算,比较:

你喜欢哪种方法?

这两种方法与乘法分配律之间的有什么联系?

回顾:

刚才我们在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综合运用,解决问题

我们对数的运算进行了针对性的复习,下面我们就结合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练习二十六第8题。

学生读题,得出主要信息。

思考,独立提出问题,并口头列式,全班评价。

2.练习二十六第9题

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后,解答。

重点指导两步解决的问题的不同方法。

四、复习小结,回顾反思

回忆今天复习的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对于今天的复习内容还有哪些不太明白的?

五、独立作业

练习二十六第6、7、15、16、17、18题。

 

第4课时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102页9-12题,练习二十六第10-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掌握三角形的分类;能正确地利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通过复习活动,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及分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形,揭示课题

1.在黑板上贴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

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这些图形分别是什么图形?

2.揭示课题:

长方形与正方形以前研究过,这学期我们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