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项目申报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5422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项目申报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项目申报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项目申报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项目申报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项目申报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项目申报书.docx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项目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项目申报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项目申报书.docx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项目申报书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

合作社项目申报书

第一章合作社基本情况1

1.1合作社概况1

1.2运营状况3

第二章项目立项背景4

2.1必要性分析4

2.2优势分析5

2.3市场分析6

2.4合作社成员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7

第三章项目目标8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9

4.1主要建设内容9

4.2主要技术参数14

4.3项目涉及的相关环保措施15

4.4项目组织与管理15

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18

5.1总投资估算18

5.2资金来源22

5.3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22

5.4自筹资金使用和管理22

第六章效益分析25

6.1经济效益25

6.2社会及生态效益26

附:

1、附图2、附表3、附件

第一章合作社基本情况

1.1合作社概况

法人名称: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

成立时间:

2015年3月在**县工商局注册成立。

成员及出资构成:

该合作社由**镇**村**等67人发起,成员59人。

注册资金为300万元,(其中:

**出资150万元,**出资5万元,**、**等58人每人出资2.5万元),为社全体成员共同对其部份绿茶基地进行评估折算价值。

合作社现有绿茶基地总面积1000余亩。

收益分配机制:

根据《合作社章程》,合作社财务人员每年底核算全年的收入、成本、费用和盈余,清理资产和债权、债务,向理事会提交盈余分配方案。

分配方案:

(1)提取盈余公积金。

按照章程或成员大会决议规定的比例提取,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或者转为成员出资。

(2)向社员分配盈余。

合作社的盈余经过上述分配后的余额,按照交易量(额)向社员返还,分配比例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按照出资额、成员应享有公积金份额和国家财政扶持资金及接受捐赠确定为社员的份额向社员进行分配,分配比例不超过可分配盈余的40%。

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合作社的组织机构上层管理设置有理事会和监事会。

理事会由7名理事组成,设理事长1名;监事会由3人组成,设监事长1人。

合作社理事长、理事、经理和财务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在理事会的统一领导和监事会的监督指导下,下设办公室、后勤部、财务部、技术服务部、销售部。

现有管理、技术人员15人。

表1-1合作社管理及工作人员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住址或工作单位

职务

职责

1

**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社

理事长

负责本社全面工作

2

**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社

监事长

协助理事长及运行

3

**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社

监事

协助理事长及运行

4

**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社

监事

协助理事长及运行

5

**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社

理事

协助理事长及运行

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已建立完善了理事会、监事会、社员大会和财务管理等若干制度,规范了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秩序。

法定代表人基本情况:

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女,1964年10月生,汉族,现年51岁,**供销社下岗职工,多年来,他认真学习党和政府一系列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充分利用党和政府重视农业、发展农业、服务农民的优惠政策,刻苦钻研茶叶科技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在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较为完整,符合当地实际的合作社管理方法及市场营销措施,聘请了县茶叶局**(高级农艺师)和**职院原农校老师**(教授)为我社作技术指导,为该合作社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2运营状况

1.2.1主业发展情况。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以发展茶产业为主业,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经营,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体,以订单农业方式签订种植、收购保护价等各项合作协议,建立信息服务系统,实行农资统一配送、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服务,加强培训。

我社自成立以来,在太平镇凯文村种了50多亩绿化树,在太平镇快场村建了一个养牛场,在寨抱村承包了400多亩土地用于种草,在太平村种植了1000多亩茶叶。

按照合作社特别要求,对合作时间长、信誉度高的农户,采取加大投入、提高收购价格等措施,让更多的茶农获得产业化经营的效益,增加茶农收入、壮大合作社的实力,从而实现合作社与农户双赢。

1.3以前年度各类财政资金对合作社的扶持情况

2014年前,各类财政资金投入合作社成员生态茶园基地建设总资金150万元,建设茶园面积1000亩,每亩投资1200元,主要用于购买茶苗和肥料。

第二章项目立项背景

2.1必要性分析

2.1.1完善产业链联结,促进茶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实施后,将充分整合合作社基地资源,辐射带动区域周边茶产业资源,实现茶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链条联结,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快区域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是按照“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对社员茶青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有利于茶叶种植规模化、加工专业化、经营一体化,实现农户与合作社互利互惠和双赢;

二是发展茶叶精深加工,统一生产和销售,将使茶农从繁杂的制茶劳作中解脱出来,有效解决茶农卖茶难问题,全面提高劳动生产力;

三是通过引进、推广和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可提高广大农户种茶的积极性,实现增收和脱贫致富。

2.1.2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需要

当前,该区域茶业发展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种茶农户均是家庭作坊式经营,市场化程度低,盲目性和风险性大,经济效益差,极大地影响了广大群众种茶的积极性,增收和脱贫致富进程缓慢。

因此,以合作社为龙头,基地为载体,农户为纽带,发展绿茶精深加工,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全面整合基地资源,实现绿茶工厂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创建“一村一品”,促进土地生值和增值,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动群众多元化就业和增加收入,推动脱贫致富进程。

2.1.3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的需要

目前,合作社正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资金不足,通过申报实施本项目,将全面整合基地资源,提高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和商品化生产水平,开发合作社绿茶自主品牌和系列产品,加快茶产市场化步伐,做大、做强、做优绿茶产业,为合作社的发展长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2优势分析

2.2.1自然资源优势

**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的绿茶基地地处我县**,海拔720-95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在60%左右,中高山丘陵地形,年平均气温16℃,无霜期289天,年均日照时数1320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105千卡/cm2,年降雨量1350毫米。

农业气候基本特点是:

冬无酷暑,夏无严寒,气候温和,光照富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态环境优越。

项目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土壤以黄壤和黄中壤为主,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在6.5-6.9之间,非常适宜绿茶生长和种植。

因此,这充分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名优绿茶种植的良好自然条件,生产茶叶品质优越,将为该项目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2.2.2技术优势

在县茶叶局等主管部门的关心、扶持和技术指导下,该合作社将强化岗位人员培训,确保试生产成功和生产运营走上正轨,积极探索绿茶标准化生产,着力提高茶叶品质和生产工艺水平。

同时,随着合作社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实力增强,将积极探索与省农科院等上级科研院所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寻求技术支持,创建自主品牌和系列产品,走独立自主发展之路。

2.2.3政策优势

为推动**省茶叶产业化健康发展,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贵州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鼓励引导茶叶产业化经营和茶业经济结构调整,推广茶叶生产先进技术,大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

**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政府的要求,制定了**县茶业综合开发优惠政策,建立和健全项目区茶业产业化经营风险保障机制,采取契约、合同的管理方式,对参与茶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和企业采取责任制的形式组织实施,决心把**茶业打造成民生产业、品牌产业、龙头产业,积极培育和扶持茶叶生产企业,努力加快茶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本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符合**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是鼓励和扶持发展项目,具有良好政策优势。

2.3市场分析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产地。

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贬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

人们常说:

“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

由此可见茶已深入人民各阶层。

由于茶叶企业经营规模小、品牌意识淡薄,知识产权(专利、版权、商标)方面投入不足,导致茶叶市场运营不规范、质量不稳定,消费者购买力受阻,从而制约了茶叶市场的深度拓展。

成长中的国内市场和一体化的国际市场,对茶叶品牌培育而言,既是市场需求又是发展契机,我国茶叶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加入WTO之后的我国茶叶经济,愈加体现出品牌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茶叶企业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品牌发展策略和计划,以良好的品牌形象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名优茶上千种,有绿茶、红茶等六大茶类,具体到某种茶叶又有细分,如红茶有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绿茶有烘青、炒青、蒸青等;就质量特征而言,同类茶叶也有名优茶、大宗茶的区别。

并且,各地的区域环境、气候、茶树品种、栽培方式、制茶工艺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如工夫红茶的滇红与祁红的质量差别、闽南(北)乌龙茶与台湾乌龙茶的质量差异等。

此外,众多名优、特种茶是特定区域自然与人文因素结合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原产地域特征。

二十个产茶省,八千万茶农,是名副其实的产茶大国。

在国内,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饮茶人口约为3亿人以上,并逐年增加,以绿茶为主的茶产品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最为突出的是中上等名优绿茶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销量增速在15%以上,市场供不应求。

总之,绿茶销售市场呈稳步上升之势。

**县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生产的茶产品品质好,多年来一直畅销省内外市场。

该合作社拟建的绿茶精深加工项目,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生产工艺独特、先进,产品具有品种好,品质优的特点,必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4合作社成员对申请项目的支持情况

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县都村茶叶专业合作社章程》的规定和要求,在申报项目《**县年产5万公斤优质绿茶加工新建项目》前,充分征求了合作社成员意见形成方案,提交合作社理事研究,召开了合作社代表大会,全体参会人员对申请该项目具有强烈的愿望,一致通过,同意项目申报和建设内容,同意项目资金筹措和收益分配办法,并形成决议。

在此基础上,合作社请相关部门技术人员编写了《**县年产5万公斤优质绿茶加工新建项目》申报书。

第三章项目目标

该项目拟建优质茶加工生产线2条,年产名优绿茶5万公斤,其中:

中上等扁形名优绿茶产品(梵都绿茶)1万公斤,中下等卷曲形普通绿茶产品4万公斤。

产品方案见下表。

表3-1产品方案表

序号

产品名称

生产规模

(万公斤)

市场价

(元/公斤)

预期产值

(万元)

预期销售

(万元)

1

**绿茶(二级茶)

1

250

250

250

2

普通绿茶

4

60

240

240

合计

5

490

490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4.1主要建设内容

4.1.1项目建设地点

该项目拟定选址在**县**镇**村**组,租用该组农户集体土地2667平方米(期限30年),地势平坦,周围无高山无山体滑坡和地质塌陷现象,地质地理地形条件好;交通便利;电力可就近接入并供应有保障;水源水质条件好,供应有保障;移动通迅及广播电视等社会服务实现全覆盖;项目建设所需建筑材料可就近采购。

总之,项目建设地条件优越,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要,有利于合作社产业的长期发展。

4.1.2技术路线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绿茶的加工生产严格按《有机茶》(NY5196-2002)、《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T5197-2002)、《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NY/T5198-2002)、《有机茶产地环境》(NY5199-2002)等技术标准生产执行,确保产品品质。

4.1.2.1中上等扁形茶(梵净翠芽)生产工艺流程

1、杀青工艺流水化模块作业区(与卷曲形生产线共用)

工艺:

鲜叶摊凉→杀青→冷却→回潮

2、做形连续化模块作业

工艺:

前期理条→冷却回潮→压扁做形→冷却回潮→足干→磨光打毫→提香

由电理条机、电多用机、振动槽、提升机、摊凉平台、理条机电器箱、电六角辉干机组成流水,本作业区主要完成茶叶做形、干燥和脱毫,达到茶叶成品的足干,在标准水分指标内利于保存。

1)扁形茶杀青与毛峰茶杀青模块共用

2)毛峰茶鲜叶选用:

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初展

3)扁形茶鲜叶选用:

单芽、一芽一叶初展

4)本生产线全部用电功率130KW,正常生产开机功率80-100KW

3、主要技术参数

根据Q/YJL00004S-2011标准认证如下:

A、茶青要求:

茶青应为适制绿茶的中、小叶品种,嫩、匀、鲜、净。

无病虫叶、紫色叶、损伤芽叶、对夹叶及单片叶,并符合下表要求:

茶青要求

项目

级别

嫩度

长度(cm)

鲜匀净度

特级

单芽

2.0—2.5

鲜活匀净

一级

一芽一叶初展

2.5—3.0

鲜活匀净

B、产品要求

感官要求

项目

级别

外形

香气

汤色

滋味

叶底

特级

扁、直、光滑、匀整、绿润

嫩香持久

嫩绿明亮

鲜爽

嫩匀

一级

扁、直、较光滑、尚匀整、绿润

香高

黄绿明亮

醇尚鲜

嫩匀、

黄绿明亮

理化指标

项目

级别

m/m

水分(%)

m/m

总灰分(%)

m/m

粉末(%)

m/m

粗纤维(%)

m/m

水浸出物(%)

特级

≤6.5

≤6.5

≤1.0

≤14.0

≥37.0

一级

≤6.5

≤6.5

≤1.5

≤14.5

≥37.0

污染物限量

项目

指标

铅(以pb计)/(mg/kg)

≤5.0

稀土/(mg/kg)

≤2.0

4.1.2.2卷曲形茶(普通绿茶)工艺流程

1、杀青工艺流水化模块作业区

工艺:

鲜叶摊凉→杀青→冷却→回潮

茶青进厂经过一定时间的摊凉,由鲜叶输送机、茶叶杀青机、摊凉机、摊凉平台组成流水,本杀青作业区主要完成茶青进厂的杀青工艺,保证下一步工艺的品质。

2、揉捻工艺连续化模块作业区

工艺:

揉捻→轻重轻→可一次揉捻→也可二次揉捻

由方框揉捻机、振动槽、提升机、揉捻机电器箱、摊凉平台组成流水,本揉捻作业区主要完成杀青后茶叶的揉捻工艺,茶青条索紧细保证下一步工艺的品质。

3、脱水连续化模块作业区

工艺:

初烘→冷却回潮→复烘→冷却回潮→足干

由电茶叶烘干机、提升机、摊凉平台、烘干机电器箱组成流水,本脱水作业区主要完成揉捻后茶叶的烘干脱水工艺,经过初烘、复烘达到茶叶成品的足干,在标准水分指标内利于保存。

4、主要技术参数

根据Q/YJL0003S-2011标准认证如下:

1)茶青要求:

茶青应为适制绿茶的中、小叶品种,应嫩、匀、鲜、净。

无病虫叶、损伤芽叶、对夹叶及单片叶,并符合下表要求:

茶青要求

项目

级别

嫩度

长度(cm)

鲜匀净度

一级

1芽1叶初展

2.5—3.0

鲜活匀净

二级

1芽1-2叶

3.0—3.5

鲜活匀净

2)产品要求:

感官要求

项目

级别

外形

香气

汤色

滋味

叶底

一级

条索紧细、卷曲、绿润、显豪

嫩香持久

嫩绿明亮

鲜爽

嫩绿、匀齐

二级

条索尚紧、色绿尚润、多豪

清香

黄绿较亮

醇尚爽

柔软

黄绿明亮

理化指标

项目

级别

m/m

水分(%)

m/m

总灰分(%)

m/m

粉末(%)

m/m

粗纤维(%)

m/m

水浸出物(%)

特级

≤7.0

≤7.0

≤1.5

≤14.5

≥37.0

一级

≤7.0

≤7.0

≤1.5

≤15.0

≥38.0

污染物限量

项目

指标

铅(以pb计)/(mg/kg)

≤5.0

稀土/(mg/kg)

≤2.0

4.1.3物料平衡分析

全年平均4.1公斤鲜叶用量制成1公斤成品。

春季平均4.3公斤鲜叶用量制成1公斤成品;夏秋季平均3.6公斤鲜叶用量制成1公斤成品。

4.1.4设备购置

表4-1设备投资明细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价

(元/台、件、套)

数量

(台、件、套)

投资额

(万元)

备注

合计

 

 

 

43

54.74

 

1

名优杀青机

40型

9800

2

1.96

 

2

理条机

6CIZ-60

8600

4

3.44

 

3

烘干机

6CHP-941

16000

1

1.6

 

4

名优茶揉念机

40型

6200

2

1.24

 

5

大宗茶揉念机

55型

8800

4

3.52

 

6

大宗茶杀青机

6CSF-80型

180000

1

18.00

 

7

五斗烘干机

6CH-941

16000

2

3.20

 

8

解块机

6CJW-50

2600

4

1.04

 

9

红茶发酵机

YY-FJ08

21000

1

2.10

 

10

瓶式炒开机

6CCG-110

12000

4

4.80

 

11

曲茶机

80型

8500

16

13.60

 

12

真空包装机

XK3190

1200

2

0.24

 

4.1.5设施建设

4.1.5.1主体工程

①现有办公室50㎡,现有厂房50㎡。

还需新建厂房600㎡,结构为单层钢架结构,根据需要隔为加工车间、原料库、成品库。

②修建侧所40㎡,需资金4万元。

4.1.5.2辅助工程

①绿化面积600㎡,需资金6万元。

②厂区内水电设施及安装,增设100千瓦变压器。

投资额为10万元。

③消防设施,根据《消防法》及其它有关消防规范要求,给水系统设计为生产、消防、生活一体化系统,在场区的环状管网上设室外消火栓,并建蓄水设施,建筑内按标准设置灭火器材。

4.1.6科技措施

本项目将以江口县茶叶局的技术为依托,聘请县茶业公司技术骨干作顾问,强化加工上岗人员的技术培训,积极探索绿茶标准化生产,着力提高茶叶品质和生产工艺水平。

计划项目建成试生产期间,培训生产岗位人员200人次,投资4万元。

4.2主要技术参数

按国家绿茶生产相关技术标准,设计本项目出品率、损耗率和副产品率分别为95%、2%、3%。

4.3项目涉及的相关环保措施

4.3.1环保措施

项目的建设严格执行《工业“三废”排放标准》(GBJ4-73)要求,严格执行污染防治及其公害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使废渣、废水和废气等污染物达标排放,控制污染,保护环境。

措施如下:

1)废渣:

估计加工年产废渣4吨,进行集中堆放,可作为茶园和农田有机肥料循环利用。

2)废水:

加工产生的污水统一排入污水池,经沉淀后再排入污水沟,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生活污水如粪便污水,建立沼气池,作为沼肥还田。

3)废气:

茶叶加工不产生废气,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和不利影响。

4)噪声:

本项目加工生产线采用国内环保节能先进设备,机器运转噪音低80db,达到国家《工业企业噪声设计规范》标准。

4.4项目组织与管理

4.4.1.建设期机构设置及职责

为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建设,拟定成立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在合作社理事会的统一领导下和监事会的监督指导下,下设综合办、生产办、采购办、质检安全办四个部门,劳动定员15人左右,定岗定责,小分工,大合作,强化人员配备,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确保项目按期按质按量建设竣工。

4.4.2.运营期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根据项目设计生产规模要求,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科学系统地设置运营机构,强化岗位人员配备,明确工作职责,做到分工合作,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确保企业生产有序进行。

在合作社理事长任总经理的统一领导下,配备副总经理2名(1名为监事长担任),下设综合部、财务部、技术服务部(含质检、产品研发)、供应部、市场营销部、生产部、基地服务部共7个部门,劳动定员33人。

表4-2劳动定员计划表

序号

部门

管理人员

员工

合计

1

总经理办公室

1

1

2

副总经理办公室

2

2

3

综合部

1

2

3

4

财务部

1

1

2

5

技术服务部

1

3

4

6

供应部

1

3

4

7

市场营销部

2

3

5

8

生产部

2

4

6

9

基地服务部

2

4

6

合计

13

20

33

4.4.3.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限为1年。

进度安排如下表:

表4-3项目进度安排表

序号

建设项目

2015年

2016年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1

施工图设计

2

主体工程施工

3

辅助工程建设

4

设备购置及安装

5

资料收集及整理

6

申请项目验收

4.4.4管理措施

工程建设管理:

为加强项目实施管理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组织具有相关业务能力的人组成项目实施小组,负责本项目的实施工作,并按照批准后的建设方案组织施工,确保项目实施顺利进行。

建设期财务管理:

在项目实施阶段,将按照项目实施计划的建设内容和工程进度拨付项目建设资金,严把资金使用关。

做到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

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要结合合作社生产经营的特点,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堵塞资金漏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生产运营管理:

本项目建成投产运行后,将按照合作社各组织机构的职责分工进行管理,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制、奖惩制度,使生产运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同时,针对合作社生产销售的特点,认真搞好市场调查研究,创新营销理念,科学制定营销策略,完善营销措施。

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5.1总投资估算

5.1.1投资估算依据

(1)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财发[2010]46号)。

(2)**省财政厅《关于调整农业综合开发地方财政配套比例的通知》(X财农发[2010]100号)。

(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书编写参考大纲》。

5.1.2总投资估算

项目估算总投资154.44万元。

分项工程估算如下:

(见表5-1)

(1)土建工程,投资78.7万元。

A、主体工程:

投资72万元。

B、辅助工程:

投资6.7万元。

(2)设备购置(生产线2条设备)投资54.74万元。

(见表5-2)

(3)技术培训,投资4万元。

(4)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