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管道工程可研性报告编制规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5147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气管道工程可研性报告编制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天然气管道工程可研性报告编制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天然气管道工程可研性报告编制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天然气管道工程可研性报告编制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天然气管道工程可研性报告编制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然气管道工程可研性报告编制规定.docx

《天然气管道工程可研性报告编制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气管道工程可研性报告编制规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然气管道工程可研性报告编制规定.docx

天然气管道工程可研性报告编制规定

附件3

天然气管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规定

 

二〇〇七年十月

目录

一总则1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2

1总论2

2资源3

3市场4

4输气线路5

5输气工艺11

6线路用管12

7输气站场13

8自动控制13

9通信14

10伴行路15

11公用设施15

12节能分析19

13环境保护20

14劳动安全卫生21

15组织机构和定员22

16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3

1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3

18财务评价24

19风险分析26

20研究结论及建议26

21附录26

一总则

1.为进一步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规范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特制订《天然气管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陆上天然气管道工程或分项工程的可研阶段设计。

3.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

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进行综合研究论证,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4.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任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5.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

6.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

1总论

1.1编制依据

1)项目建议书及批复文件;

2)资源报告及批复文件;

3)可行性研究委托书及合同;

4)市场调查及销售分配报告;

5)法人及出资文件;

6)有关协作条件的意向性协议书。

1.2研究目的

简要说明项目的背景,项目建设的理由,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目的。

从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要求、资源情况、市场的供求现况、建设条件、经济效益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研究范围及分工

1)说明项目的研究范围,工程范围的界定,主体工程和外部配套工程的内容。

对不属于本项目范围,但需由本项目分摊投资的工程量要加以说明。

2)说明项目的研究责任主体和协作关系,明确各有关内容的研究分工情况。

1.4编制原则

说明所依据的国家、行业和地区的有关政策、法令和所遵循的技术、经济、生产建设等方面的原则。

1.5遵循的标准规范

列出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的名称、标准号及年号。

1.6技术路线

说明本项目的技术方案,并说明各系统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及其在节能、环保、安全、提高管输效率、降低投资等方面产生的效果和取得的经济效益;说明在特殊条件下需采用的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从工艺优化、自控和通信、大型穿跨越、管理体制等方面说明工程总体技术水平。

1.7研究结论

包括工程概况、主要工程量(引进设备材料及技术应注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简要说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观点和对项目综合评价等结论性意见。

1.8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和推荐方案,说明工程建设条件、技术、经济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议。

2资源

2.1气源概括

2.2说明气源的地理位置和外输交接点位置。

2.3根据天然气储量报告,开发方案及其审批文件,扼要说明天然气勘探情况,储量、试采或开发方案。

2.4说明规划提供的外输天然气量,供气压力、温度及天然气组成、相对密度、低热值、水露点、烃露点等。

2.5简介气田地面工程建设的情况。

3市场

3.1市场调研

简介各地区用气市场的调查概括;说明各地区各类用户现有和规划使用用气情况,包括用途、用量、用气压力、用气时间和供气位置。

大型输气管道工程应有市场调研专题报告。

3.2市场分析

根据各地区用户的调研情况,结合各地经济发展规划进行综合分析,对近、远期各类用户的天然气需求量及价格承受能力进行预测分析。

用气量分地区按工业原料、工业燃料和民用燃料分别计算。

3.3分配和流向

1)供需气量平衡

当已有气量分配计划时应按分配气量进行供需气量平衡。

当无分配计划时,应根据可供外输气量和各地各类用户预测的用气量(含自用气量),结合工程建设进度情况,经综合分析,进行供需气量平衡。

2)流量分配

根据气量供需平衡确定的天然气流量和流向,编制供给量参数表,其中包括近、远期供气流量、供气压力及用途。

3)签订供气协议情况。

3.4市场竞争力分析

通过项目所涉及的市场以及该市场其它能源利用的情况,进行市场竞争力分析,说明项目在建设区域中的可实施性。

4输气线路

4.1线路走向方案选择

4.1.1线路走向方案选择原则

根据管道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貌、交通、人文、经济等条件,从沿途资源和用户、节约钢材和投资、方便施工、生产管理和职工生活、穿跨越位置、通过不良地质地段、通过城镇规划区、工矿区、自然保护区等方面说明线路走向方案的选择原则。

4.1.2线路走向方案

1)说明线路的起点,中间各进出点及终点以及支线的位置。

2)结合管道工程所经区域的情况,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线路宏观走向方案。

对各宏观走向方案,还应选择局部走向方案进行比较。

3)在行政区划图或地形图上绘制各线路走向方案图。

4)线路走向及沿线自然概况

简介各线路走向途经的主要行政区,沿线的地形、地貌、植被、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地震、活动断层、滑坡、泥石流等自然条件。

5)简介管道沿线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建材供应条件。

6)简介工程难点地段。

7)说明管道沿线所经国家自然保护区、重点文物保护区、大型工矿区、工程建设规划区和重点工程建设设施、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地下隐蔽物等。

说明与有关单位签订的线路走向协议。

8)列出线路方案主要工程量及投资比较表,其中应包括支干线按地貌划分的管道长度、分铁路、干线公路及河流大中型穿跨越、沿公路、铁路及新建、改扩建公路的交通条件、困难段长度、通过活动断裂带、可比投资等。

9)简介管道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社会依托条件。

4.1.3线路走向方案比选

应对各线路走向方案的宏观走向和局部走向方案进行全面比较。

在对各方案的所列工程量以及工程建成后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列出各方案的优缺点,提出线路走向的推荐方案,并说明推荐理由。

4.2推荐线路走向方案描述

4.2.1线路走向及沿线自然条件

详细说明推荐线路方案的走向,沿线所经行政区划、人文、经济状况、地形、地貌、植被、交通、施工、管理条件,并绘制线路纵面图以及行政区划长度、地表植被、地貌区划、地区等级划分、困难段长度、石方段长度等统计表。

4.2.2线路沿线气象

说明线路所经地区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最低气温、最大冻土深度、管道敷设深度处的地温、年平均降水量、最大风速等。

4.2.3线路沿线水文

说明线路所经区域的河流概括及所属水域系统,河流的水量来源,洪水期和枯水期的水位、流量变化情况,最大洪峰流量及推移质的粒径等情况。

4.2.4线路沿线地震

说明线路沿线地震资料的来源;说明线路所经地区各段的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活动断裂带分布及对管道的影响,提出管道该区域的敷设方式及防护措施。

4.2.5工程地质

说明线路所经地区的地质区段划分,各地质区域的地质构造及其对管道敷设的影响。

4.3管道穿跨越

4.3.1河流(冲沟)穿跨越

1)穿跨越位置的选择

根据线路总走向,选择可供穿跨越的的河段位置,取得穿越处的水文地质、河床水面宽度、水深、流速、流量、河床及两岸工程地质、地形、地貌、穿越处交通条件等资料。

大型穿跨越位置应征得河道管理部门的同意,并签订意向性协议。

2)穿跨越方案的选择

综合以上情况,进行穿跨越方案的选择,其中跨越方案应结合工程的情况,选择多个跨越结构形式,论证其对跨越位置的适应性,地基基础方案、抗震设防及新技术、新材料选用情况。

3)穿跨越方案比选

管道穿跨越方案的比选包括穿跨越位置和结构方案组成的综合方案的比较。

从穿跨越位置与线路走向关系、自然条件、施工、管理条件、主要工程量和投资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说明推荐理由。

4.3.2陆上隧道穿越

1)陆上隧道穿越方案的设置原则

根据管道走向、地形、地貌以及工程地质情况确定路上隧道穿越方案的设置原则。

2)陆上隧道穿越方案与管道开挖敷设的比选

根据管道走向、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情况、施工、管理条件、主要工程量和投资进行陆上隧道穿越方案与管道开挖敷设的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说明推荐理由。

3)陆上隧道方案的确定

说明隧道净空尺寸、断面尺寸、衬砌结构支护类型以及洞门类型、结构形式和洞门尺寸;并说明隧道内河进出口处管道安装方案及支座、管墩、管架布置和管道补偿器设置等管道安装方案。

4.3.3公路、铁路穿越

说明管道所经地区穿越公路、铁路的情况,并经技术论证确定穿越的方式;高速公路、铁路穿越应与相关部门结合后选择穿越位置和穿越方式,并取得意向性协议。

4.3.4穿跨越工程量

列表说明管道全线穿跨越的工程量。

其中包括河流大中型穿跨越、隧道、河流小型穿越及公路、铁路穿越统计次数和长度。

4.4线路截断阀室

说明线路截断阀室设置原则、设置种类和作用、数量,并说明线路截断阀选用的型号及控制机构。

4.5管道敷设

说明管道敷设的原则及方式,并说明管道通过沼泽、冰冻层、沙漠、活动断层、地震区、泥石流、滑坡及其它不良工程地质地段的长度、处理方法和工程量,尚应说明管道通过自然保护区、林区、工矿区、城镇规划区的处理情况。

4.6水工保护

4.6.1水工保护设计原则

说明管道所经地带水工保护设计原则。

4.6.2技术方案

根据管道沿线所经地貌的分类说明采取的相应处理措施,包括河谷川台地带、山地单元、水网密集单元、河流单元以及穿越田埂、果园、陡坎及乡镇机耕道路的路堤、路的水工保护。

4.6.3主要工程量

列出水工保护的主要工程量。

4.7管道防腐

4.7.1基础资料

说明管道工程的设置情况、输送介质的性质、沿线自然条件、地质地貌、土壤腐蚀性以及潜在的杂散电流干扰区域等与设计相关的主要因素。

4.7.2外防腐层的选择

说明外防腐层的选择原则,进行外防腐层的技术经济论证并推荐选用方案,其中包括对不同区段如石方段、水网段的防腐层结构,还应说明补口、补伤、热煨弯头、锚固法兰及管件等防腐方案。

4.7.3管道内涂层的选择

说明内涂层选择的必要性,进行内涂层的技术经济论证并推荐内涂层设置方案。

4.7.4阴极保护

通过经济比较确定阴极保护方式。

当采用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方案时,需计算阴极保护半径,结合工艺站场的布置确定阴极保护站分布及数量,说明阴极保护站的电源方案;当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时,应进行保护管段的电流计算,论述阳极材料的选用和数量。

4.7.5杂散电流防护

说明杂散电流干扰源的性质、类型及工作状况,排流保护的方法和措施的选择。

4.7.6站场工程防腐及保温

说明管道、设备防腐及保温的原则以及设置方案。

4.7.7主要工程量

列出防腐主要工程量。

4.8线路主要工程量

列出管道线路、防腐、穿跨越主要工程量。

5输气工艺

5.1主要工艺参数

说明设计规模包括年输气量和日输气量以及日输气量确定的依据和理由;说明与输气工艺分析有关的基础数据包括天然气组成、相对密度、低热值、基准状态、管道长度、进管道的压力及温度、沿途进出气量、管道沿线埋深处的平均地温和最低地温、埋地管道总传热系数等。

5.2输送工艺计算

1)介绍采用工艺计算软件,说明软件的编制公司。

2)进行输送管道的水力、热力、压缩机功率、管道储气量计算。

输气工艺计算应包括不同季节的稳态运行工况,当供用气不均衡时,还应对典型的动态工况进行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