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5073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docx

《届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docx

届人教版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需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

②开花后人工去雄

③自花受粉前人工去雄

④去雄后自然受粉

⑤去雄后人工受粉

⑥受粉后套袋隔离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⑤⑥D.①④⑤

【答案】C

【解析】豌豆自然状态下是自交的生物,要进行杂交必需开花前人工去雄、去雄后人工受粉、受粉后套袋隔离。

选C。

【考点定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2.某生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个类型个体,并且Aabb:

AAbb=1:

1,雌雄个体比例为1:

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A.1/2B.1/4C.5/16D.5/8

【答案】D

【解析】亲本是Aabb和AAbb,只要考虑A与a这一对相对性状个体间的自由交配(因为两个亲本都是bb,后代也全为bb)。

据题意无论雌性或雄性,都有Aa和AA两种类型,Aa:

AA=1:

1,这样亲本Aa占1/2,它所产生的配子A占1/4,a占1/4;AA占1/2,它所产生的配子全为A占1/2。

这样亲本产生的配子中A占3/4,a占1/4。

无论雌、雄均有这两种,均为这样的比例,因此后代AA的概率为3/4×3/4=9/16,aa的概率为1/4×1/4=1/16,Aa的概率2×3/4×1/4=6/16,因此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9/16+1/16=10/16=5/8。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3.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连续自交若干代,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变化曲线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连续自交,子一代杂合子的比例是1/2,子二代杂合子的比例是(1/2)2,n代杂合子的比例是(1/2)n,则连续自交n代后纯合子的比例是1-(1/2)n,比例无限接近于1,故选B。

4.下图是某家系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H、h和T、t表示。

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5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4的基因型为XHTXht或XHtXhT

C.Ⅲ7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Ⅰ1或Ⅰ2

D.Ⅲ8两病皆患表明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甲病是伴性遗传病,II5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结合II4和II5的7号不患甲病而患乙病的儿子可推知,甲病属于伴X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根据III10和III7的表现型和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II4的基因型为XHtXht,B错误;III7(XhTY)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I4,再结合I1或I2的表现型可知,II4中含的XhT只能来自与I2,C错误;根据II4和II5的基因型分别为XHtXht、XhTY,他们要生出两病皆患的男孩(XHTY),只能通过交叉互换才能产生基因型为XHT的配子,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的能力。

5.已知一批胚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与Aa的豌豆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4∶4∶1B.3∶2∶1C.3∶5∶1D.1∶2∶1

【答案】B

【解析】自然状态下,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原本有1/3AA,2/3Aa,1/3AA自交后代全是AA,2/3Aa的自交后代中有1/6AA,1/3Aa,1/6aa,故它们之比为3∶2∶1,故选B。

6.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发展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发现了细胞并建立了细胞学说

B.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C.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证明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孟德尔以豌豆为遗传材料发现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A

【解析】细胞是1665年由英国科学家虎克发现的,细胞学说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A错误;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B正确;1880年,恩格尔曼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黑暗、无空气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的部位集中,如果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从而证明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正确;孟德尔以豌豆为遗传实验材料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7.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

下列各项中结论不正确的是()

A.蛇的黄斑为隐性

B.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的黑斑蛇基因型相同

D.F2的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完全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黄斑蛇出现,表明蛇的黄斑为隐性,A正确;黑斑是显性,所以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正确;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由此推断,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的黑斑蛇基因型均为Aa,C正确;F2的黑斑蛇的基因型为AA和Aa,D错。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的要点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如果F2有512株,从理论上推出其中黄色皱粒的纯种应约有

A.128株B.48株C.32株D.64株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1黄色圆粒豌豆(YyRr),F2中黄色圆粒占9/16,黄色皱粒占3/16(黄色皱粒纯种占1/16),绿色圆粒占3/16,绿色皱粒占1/16,所以,512×1/16=32,C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灰体(B)对黄体(b)为显性,将并联黄体雌果蝇(XbXbY)与正常灰体雄果蝇杂交,子代只产生了并[联黄体雌果蝇和灰体雄果蝇。

有关解释合理的是()

A.子代并联黄体雌性果蝇不含XB

B.亲本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为Xb及XbY

C.双亲均可为子代雄性个体提供Y染色体

D.性染色体组成只有为xxx或YY时致死

【答案】A

【解析】子代并联黄体雌性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Y,不含XB,A正确;亲本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为XbXb及Y,B错误;子代雄性个体(XbY)中的XB来自雄性亲本,Y染色体来自雌性母本,C错误;子代基因型为XbXbY、YY、XBY、XbXbYXB,而子代只产生了并联黄体雌果蝇(XbXbY)和灰体雄果蝇(XBY),说明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及YY时致死,D错误。

【考点定位】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明确并联黄体雌果蝇(XbXbY)能产生XbXbh和Y两种类型的卵细胞;其次还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信息“子代只产生了并联黄体雌果蝇和灰体雄果蝇”,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10.某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若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则由它的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的任意两个精子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AB和abB、aB和AbC、Ab和abD、AB和AB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可能形成的精子类型为AB、ab或aB、Ab,且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4个共2种精子,所以不可能同时出现Ab和ab,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减数分裂。

点评:

本题考查考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1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A.杂种后代出现性状重组类型

B.杂种后代性状比为9∶3∶3∶1

C.杂种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D.配子组合的多样性是杂种后代性状具有多样性

【答案】C

【解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分离而表现为自由组合,所以C选项正确。

12.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为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甲图中的生物与基因型为aaBBdd的异性个体杂交

B.乙图中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

D.丁图可表示二倍体生物某分裂时期的细胞

【答案】A

【解析】略

13.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各有矮茎,让后代高茎豌豆全部自交,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A.3:

4B.1:

1

C.9:

6D.5:

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假设高茎基因为D,由于子代既有高茎D_又有各有矮茎dd,则亲代为Dd×Dd,子代为1DD:

2Dd:

1dd,子代高茎为DD(1/3)和Dd(2/3),Dd(2/3)自交子代会出现矮茎dd,比例为2/3×1/4=1/6,其他植株为高茎,DD(1/3)子代都是高茎DD,故高茎比例为1-1/6=5/6,高茎:

矮茎=5/6:

1/6=5:

1,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分裂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14.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F1全为高茎,将F1自交得F2,发现F2中高茎∶矮茎为3∶1。

实现F2中高茎∶矮茎为3∶1的条件是()

A.F1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形成两种配子

B.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

C.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

D.需A、B、C项条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分离定律的内容是在杂合体进行自交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其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所以要实现F2中高茎∶矮茎接近3∶1,其它无关因素必需满足,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两种配子,比例为1:

1;含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含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

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

15.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自交,后代与亲本基因型完全相同的有()

A.9/16B.1/16C.1/8D.1/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可每对相对性状分别分析:

Mm与Mm,后代中Mm个体占1/2;Nn与Nn,后代中Nn个体占1/2;根据乘法原理,自交后代中MmNn的比例为1/2×1/2=1/4。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A.1/4B.1/6

C.1/8D.1/16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抗锈病的是显性,也就是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显性纯合子为1/3,杂合子为2/3,自交出F2时,1/3的显性纯合子不会性状分离,2/3的杂合子中只有3/4抗锈病,所以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1-1/3-2/3X3/4=1/6。

B正确。

A、C、D不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7.基因型为AaBbCc(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基因型的种类数之比为()

A.4:

1B.3:

1C.2:

1D.1:

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4个共2种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3个极体退化消失),所以只有1种,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

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抗病无芒的新品种,生产中一般采用的育种方法为

A.杂交育种B.基因工程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

【答案】A

【解析】利用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选育出抗病无芒的新品种,在生产中一般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即先让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的亲本杂交,使抗病(R)和无芒(b)的基因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让得到的F1自交并经过选择和培育,最终获得新品种。

综上分析,A正确,B、C、D均错误。

19.对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进行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1:

1:

1:

1(不考虑变异)。

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状况是

A.AB.BC.CD.D

【答案】A

【解析】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与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进行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1:

1:

1:

1(不考虑变异),说明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基因型为ABc、aBC、Abc、abC的四种比值相等的配子,进而推知A和c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C连锁,基因A和a、B和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C和c、B和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A符合条件,A正确。

B图表示A和b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连锁,B错误。

C图表示A和C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c连锁,C错误。

D图表示B和c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和C连锁,D错误。

20.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实验中,F2代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比率为()

A.9/16和1/2B.1/16和3/16

C.5/8和1/8D.1/4和3/8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1)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则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1/16,因此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

(2)F2代中黄色皱粒(Y_rr)和绿色圆粒(yyR_)属于重组类型,因此F2代中性状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16+3/16=3/8。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二、非选择题

21.不能同化半乳糖的病,叫做半乳糖血症,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半乳糖在身体中形成半乳糖脂,是构成神经系统的重要原料,又和其它糖类一样,作为能量的来源。

把半乳糖导入糖类的通常代谢途径中,必须先转变为葡萄糖的衍生物(物质C)。

它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途径示意如下:

已知控制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的基因(设显性基因分别为A、B、C)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

(1)从半乳糖在人体内正常代谢途径可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结果与权威部门发布的不相符,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下表是一个患者家庭中某半乳糖血症患者及其父母与正常人体内三种酶的活性比较:

(表中数值代表酶活性的大小,且数值越大酶活性越大)

平均活性μM转换/小时/g细胞(37℃)

酶①

酶②

酶③

正常人(AABBCC)

0.1

4.8

0.32

半乳糖血症患者

0.09

<0.02

0.35

患者的正常父亲

0.05

2.5

0.17

患者的正常母亲

0.06

2.4

0.33

①与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

②写出患者的正常父亲的基因型:

_______,若患者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苯丙酮尿症(简称PKU)患者的血液中苯丙酮酸含量超标。

为了检测某新生儿的血液中苯丙酮酸是否超标,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相关的实验步骤并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原理:

枯草杆菌在含有其生长抑制剂的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

若用滤纸吸取PKU患儿血液,干燥成血斑,再将带有血斑的滤纸覆盖于含有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的培养基上,因苯丙酮酸含量超标,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分解,枯草杆菌可生长。

材料用具:

带有待测新生儿血液血斑的滤纸、带有健康新生儿血液血斑的滤纸、枯草杆菌菌种、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培养基、接种环、培养箱等。

实验步骤:

①分别向A、B培养基中加入等量的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半乳糖)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多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调查的群体小取样不随机基因的自由组合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Cc7/16分别在A、B培养基上接种枯草杆菌将带有新生儿血斑的滤纸覆盖于A培养基上,将带有健康新生儿血斑的滤纸覆盖于B培养基上将A、B培养基在37℃的培养箱培养24h,观察枯草杆菌的生长情况A培养基中血斑区域有枯草杆菌菌落,B培养基中没有,则新生儿苯丙酮酸超标A、B培养基中都没有枯草杆菌菌落,新生儿苯丙酮酸不超标

【解析】试题分析:

梳理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的相关识,据此分析图示信息,对

(1)、

(2)题进行解答。

以题意“控制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的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和表中呈现的“正常人的基因型、三种酶在不同个体中活性的大小”为切入点,准确定位这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并明辨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对(3)题进行解答。

解答(4)题,需从实验目的(实验探究某新生儿的血液中苯丙酮酸是否超标)入手,依据实验原理和提供的材料用具明确实验变量(自变量、无关变量),进而依据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进行实验设计并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分析图示可知,半乳糖在人体内正常代谢途径可说明: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半乳糖)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多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

(2)若调查的群体小或取样不随机,都会造成遗传病发病率的调查出现误差。

(3)①控制酶①、酶②、酶③合成的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酶活性的大小取决于显性基因的数量,显性纯合子中的某种酶的活性是杂合子中该酶活性的2倍,隐性纯合子则近似于零。

对比分析表中信息可知:

表中半乳糖血症患者的基因型是AAbbCC,患者的正常父亲的基因型是AaBbCc,患者的正常母亲的基因型是AaBbCC。

该夫妇再生一个半乳糖血症患者的概率为1—3/4(A_)×3/4(B_)=7/16。

(4)本实验的目的是实验探究某新生儿的血液中苯丙酮酸是否超标。

依据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实验原理和提供的材料用具可知:

自变量是携带不同婴儿血液血斑的滤纸,其它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无关变量应控制相同且适宜,所以实验步骤如下:

①分别向A、B培养基中加入等量的枯草杆菌生长抑制剂;

②分别在A、B培养基上接种枯草杆菌;

③将带有新生儿血斑的滤纸覆盖于A培养基上,将带有健康新生儿血斑的滤纸覆盖于B培养基上;

④将A、B培养基在37℃的培养箱培养24h,观察枯草杆菌的生长情况。

因“某新生儿”有可能是苯丙酮尿症患者,也可能是健康的,因此在预期实验结果时应分这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再逆向作答,书写结论:

①若新生儿苯丙酮酸超标,则A培养基中血斑区域有枯草杆菌菌落,B培养基中没有。

②若新生儿苯丙酮酸不超标,则A、B培养基中都没有枯草杆菌菌落。

22.某种自花授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状态下该种植物一般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若让两株相对性状不同的该种植物进行杂交,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中,需要两次套上纸袋,其目的都是。

(2)若已知该植物花色由D、d和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染色体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下图。

则该植株花色为,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

(3)已知该植物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A、a,B、b)控制。

只要b基因纯合时植株就表现为细茎,当只含有B—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它表现为粗茎。

若基因型为AaBbDdEe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后代中表现型为红花中粗茎所占的比例为,其中能产生后代为白花细茎的比例为。

【答案】

(1)纯合子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2)红色白花

(3)3/322/3

【解析】

(1)该生物是自花受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因此自然状态下该种植物一般都是纯合子;若让两株相对性状不同的该种植物进行杂交时,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防止自花授粉,然后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中,需要两次套上纸袋,其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2)由图可知,基因D和E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红色,因此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的花色为红色;由图可知,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该植株(DdEe)自交时,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DDee(白色):

DdEe(红色):

ddEE(白色)=1:

2:

1,其中纯合子均表现为白色.

(3))已知该植物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A、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