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4955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docx

《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docx

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

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

篇一:

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

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

中国独特的风俗习惯

不同国度,不同民族,自有不同的婚恋习俗。

中国民间,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男女青年的婚恋方式,更是独特奇异,颇具浪漫色彩。

·无字“情书”

在云南景颇族,男女青年谈恋爱时,常以一些植物叶子作“情书”。

此“情书”虽无文字,含义却很明确。

一种叫“蒲榭”的叶子表示:

“无论你躲到哪里,我都会拉你出来玩”;“石根哈”的叶子表示:

“我诚恳的向你求爱,千万别拒绝我”;“木克”的叶子表示:

“咱俩发誓永远相爱,决不变心”;如果收到对方的“莫那”叶子,那就等于说:

“我不能与你在一起,不然别人会笑话我。

”这就意味着被对方婉言拒绝了。

哈尼族男女谈情说爱时,小伙子则先送一束鲜花给姑娘,然后姑娘回送一束。

如果收到的花是单数,表示女方同意谈下来;如果是双数,则表示拒绝男方的求爱。

·凿壁谈婚

聚居在贵州荔波的黑裤瑶族人,当女孩子长到十六、七岁时,父母即安排其单独住进大门边的“谈婚房”里。

“谈婚房”靠外面的板壁上凿一小孔,叫“谈婚洞”。

看中女孩子的小伙子在半夜三更叫醒女方,二人对着“谈婚洞”,隔壁谈情说爱。

若女孩中意,可以继续谈婚论嫁;否则,即算告吹。

·婚前“实习”

台湾阿美族男女恋爱一段时日后,女方自愿到男方家劳动一段时间,名曰“米达别”,意为成亲前的一个难关。

这一习俗,源于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

按惯例,阿美人的家庭经济生活及家务均由家庭主妇负责,婚前女方先到男家“实习”,既能巩固爱情,又可检验与锻炼女孩当家理财的能力。

“实习”期间,女方与男家同吃同劳动,但住宿回自家。

“实习”时间长短,由男家决定,二三个月至一年不等,如经“实习”男家不中意,必须提出充足理由并付一定酬劳。

但此类情况极少,绝大多数都能顺利过关,结成姻缘。

·男子“出嫁”

广西的西林、田林一带边远山区,迄今仍沿袭着古老的“入赘”习俗,即男子嫁至女家,儿女随母姓。

即便儿女齐全之人家,也情愿把儿子“嫁出”去,招婿上门。

“招婿”婚姻,男方不备“嫁”妆,结婚所需一切,均由女方置办。

结婚当晚,须按女方姓氏给女婿更名改姓,女婿与女方同辈称兄道弟,禁忌“姐夫”、“妹夫”一类称谓。

·酒歌迎亲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与广西龙胜一些地方,苗族青年结婚,双方需各聘一名歌郎,在女方家中唱酒歌。

酒歌有固定曲调与成套歌词,共三百六十行,一万五千余字,分九大部分,一般要唱一天一晚。

一为“拦门歌”,男女方歌郎在山寨门前互陈自歉与谢辞;二为“十切”,双方对唱十段,反映本寨本族习俗;三为“么爷进地”,叙述苗族族源与迁徙过程;四为“结亲路”,叙述苗族婚姻的根源及范围;五为“三代根基”,介绍双方祖宗三代概况;六为“凤亲”,介绍结亲过程;七为“过定”,双方歌郎以长辈的口吻对新郎新娘训导;八为“谢主家”,男方歌郎代男家向女家致谢意;九为“龙船歌”,是最精彩部分。

每唱一段,大家跟着和起歌尾,场面热闹非常。

唱完酒歌,迎亲队伍方能领着新娘欢笑回程。

·谈“离”变色

东北达翰尔族男子娶亲,要迎着初升的太阳去迎娶新娘,象征新的家庭如旭日东升一样,永远幸福美满。

达翰尔人把离婚视作非常不吉利之事,可谓谈“离”变色。

有俗语说:

“写离婚书的那块地方,三年不长草”。

如果男方坚持要离婚,须举行仪式。

仪式由娘家人主持,丈夫俯伏地上,妻子跨过他的颈,然后在男家的炉灶口和烟囱上缠一块白布,象征丈夫已死,这才算正式离婚了。

篇二:

中国民间风俗习惯

中国民间风俗习惯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

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

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

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

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

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

来叫春节。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

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

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

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

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

重大节日。

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隋书·音乐志》日:

“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潮,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

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征。

元宵节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

每到元宵节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在农村,则举行文娱活动,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秋千等。

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

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

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

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

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

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

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

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

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

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

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

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清明扫墓祭祖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

清明节古

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二十四转载自百分网,请保留此标记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

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端午悼念爱国先人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

《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

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

篇三:

中国56个民族风俗习惯大全

中国56个民族风俗习惯大全

1.蒙古族:

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

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

2.回族:

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驼等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不吃马、驴、骡、猪、狗肉,不吃动物血液和自死动物。

尤其禁食猪肉。

3.藏族: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

藏族人身穿长袖短褂,外套宽肥的长袍,右襟系带,脚穿牛皮长靴。

4.苗族:

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系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

妇女大多穿大领短衣和百褶裙。

山区苗族的住宅建筑大多是“吊脚楼”。

5.阿昌族:

阿昌族待客礼仪中盛行使用茶坛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会先拿出酒壶倒上一小盅酒为来客洗尘,随后又拿出茶坛,放上茶叶,倒上开水,放到炭火上煮一会,煮好之后倒进茶杯里,主客一道喝茶交谈。

6.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

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

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7.哈萨克族:

哈萨克斯男女都娴善骑术。

青年男子喜欢摔跤和刁羊,每逢节日和喜庆,牧民都要举行各种骑术表演和比赛;“姑娘追”是青年们最喜爱的娱乐项目。

8.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传统服饰很讲究。

男子喜欢戴毡帽,上身穿白色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衫,冬天穿黑、蓝色“袷袢”,下身穿宽裤,着高筒靴。

9.锡伯族:

锡伯族的村屯四周筑有围墙。

忌食狗肉。

10.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传统服装,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为特点。

11.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

12.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为防止食品变质,每家仓库或院内都垒挖一深坑,夏天放易腐食品,冬天将积雪和冰块放进去,这种食品储藏室叫“帕孜”,牧区的塔塔尔族适应游牧生活,住帐篷。

13.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最大节日是春节,腊月三十那天要祭祖、扫墓,晚上玩个通宵,大年初一大家一起向长辈拜年、请安,然后男女老少穿上节日服装,逐户拜年。

14.满族人:

满族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三天见长辈要请安,五天见长辈要“打千”。

15.朝鲜族:

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16.壮族:

壮族人喜欢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

17.彝族:

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用长数丈的青布包头。

女子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

男女外出时都披“擦尔瓦”,形如斗篷,下缀长穗。

彝族的传统节日以火把节最为隆重

18.土家族:

妇女爱穿左襟大袖短衣,滚花边,下着八幅长裙或镶边筒裤,头挽发髻,喜欢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

男子穿对襟衣,多扣子。

衣料多用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19.布依族:

男子大多穿多襟短衣或长衫,包蓝色或白底蓝方格头巾。

妇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长裤,或套镶花边短褂,或系绣花围腰,也有穿大襟大领短袄,并配腊染百褶长裙的。

在节日里,妇女还戴各种银质首饰,腊染是布依族珍贵的手工艺品。

20.侗族:

鼓楼是侗族村寨中别具一格的建筑物,形似宝塔,是村民聚会、休息和娱乐的地方。

各村寨都有鼓楼,有的高达13层,颇为壮观。

逢年过节,侗族人民便聚居在鼓楼前的广场上,尽情歌舞。

21.白族:

服饰以蓝、白、黑色为主,男女都包头。

他们喜欢吃酸、冷、辣味食物,还爱喝烤茶。

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区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国”称。

22.哈尼族:

哈尼族人大多信奉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以“龙树”为保护神。

几段打了

结的绳子作为账本,被哈尼人珍藏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

1957年,哈尼族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23.黎族:

黎族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天涯海角”地区。

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钱铃双刀舞、打柴舞、舂米舞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24.高山族:

高山族的衣服主要用麻布、棉布制成,样式各地不一。

一般男子穿披肩、背心、短褂、短裤。

妇女穿短上衣、围裙和自肩上向腋下斜披的偏衫,在衣服上加刺纹绣,并佩戴用贝壳、兽骨磨成的装饰品。

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于雕刻和绘画。

25.纳西族:

纳西族丧礼一般为土葬。

传统节日中,比较盛大的有二月八日的三朵节和火把节。

26.水族:

水族服饰最有代表性的是女性的服饰。

上衣为紧身窄长袖右开襟,襟沿镶绣有花边,与汉族的“姊妹装”颇相似,但袖长而窄。

身短而紧是与汉族“姊妹装”的微小区别。

27.瑶族:

瑶族青年男女婚前交往比较自由,交往的方式主要通过对歌活动来进行。

对歌一般出现在节日和婚娶等活动中,农闲季节青年男女串寨或走亲戚也要进行对歌活动。

28.拉祜族:

拉祜族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十月十五至十七的“葫芦节”,拉祜族人还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过驱虫护粮的“火把节”、农历八月间谷物成熟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