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4866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docx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docx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

修辞

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

1.以下没有用比喻的句子是:

                                [ ]

A.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B.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D.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2.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

A.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B.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

  C.小妹妹拉达,是一只雏凤。

  D.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3.运用借代的句子是                              [ ]

A.我就知道,我们班获得的成绩是麦场上一堆尖尖的谷物。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这海滨的小小侨村呵,简直是喧腾的海洋。

  D.洱海,这面光洁的梳妆镜,南北长百余里,东西宽十余里。

4.从采用修辞方法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 ]

A.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B.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

  C.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D.塑像塑得精致、细腻,一个个都像活的。

5.与“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B.秦时明月汉时关

  C.主人忘归客不发

  D.烟笼寒水月笼沙

6.使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  

A.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B.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C.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

  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7.下列对偶句中,上下句关系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同的是        [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D.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8.对下面一段话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A.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

  B.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顽强的生命力。

  C.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

  D.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

9.下面各句均有“像”字,“像”是比喻词的一项是                [ ]

A.像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B.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D.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地摇摆,枝条都像长出一截儿来。

10.选出对下列句中加黑文字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

(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林冲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

  (3)上面坐着两位老爷:

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4)艾奇逊在这里强奸了美国的民意,这是华尔街的“民意”,不是美国的民意。

  (5)我必须把我放在火炉里,看看我是不是块钢铁。

  (6)不单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

A.

(1)

(2)(3)/(4)(5)(6)   B.

(1)

(2)(5)/(3)(4)(6)

  C.

(1)

(2)(5)(6)/(3)(4)   D.

(1)

(2)(4)(6)/(3)(5)

11.选出与“蟹白栗黄,备极护爱”修辞方式相同的一句:

             [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C.操刀挟盾,猱进鸷击

  D.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

12.下列语句中运用比喻不妥的一句是:

                     [ ]

A.他提着两个沉甸甸的大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传来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看见山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13.与“终岁不闻丝竹声”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在荣誉、利益、艰苦、危险、责任、义务等面前,上前一步或退后一步,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想品格的试金石。

  B.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C.“你教的‘子曰诗云’么?

”他惊奇地问。

  D.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E.他深知这个道理:

没有耕耘,哪来收获。

14.选出和例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一项:

                 [ ]

例句:

我猜他把那封信看了几十遍,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

  A.一面又很为我的两本书痛惜:

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

  B.在有些文章中,万里长城成了攻击秦始皇的炮弹。

  C.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

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

  D.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

1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判断无误的一组是:

                    [ ]

(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闭塞眼睛捉麻雀。

  (3)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4)他的头脑就象停在军港里升火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

A.

(1)对偶、比喻 

(2)比喻 (3)引用、比喻 (4)比喻

  B.

(1)对偶、讽刺 

(2)比喻 (3)引用、夸张 (4)比喻

  C.

(1)夸张、比喻 

(2)比喻 (3)引用、比喻 (4)夸张

  D.

(1)对偶、夸张 

(2)夸张 (3)引用、比喻 (4)象征

16.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②他像冬眠的蛹,沉睡在自己的天地里。

  ③他虽然没有上过几年学,但靠自修,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少。

  ④剥削阶级是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A.①借喻 ②明喻 ③借代 ④借喻

  B.①借喻 ②拟人 ③借喻 ④借代

  C.①借代 ②拟人 ③借代 ④借代

  D.①借喻 ②明喻 ③借代 ④暗喻 

17.对画线部分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实现四化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进军,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

我们要像英雄那样,心里装着大棋盘,一切行动听从党的召唤,当好一兵一卒。

A.明喻,因为句中有比喻词“像”。

  B.夸张,因为实际上心里装不下“大棋盘”。

  C.借代,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指代实现四化这一大局的。

  D.借喻,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比喻实现四化这一大局的。

18.找出跟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

                  [ ]

例句:

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

A.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得人耳有说不出的妙境:

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

  B.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C.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

  D.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音域宽广,令人赞叹。

19.下面四句话所用修辞方法是                        [ ]

(1)“唉,像人样儿的却成十七、十八!

  

(2)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

  (3)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

  (4)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

①比喻 ②借代 ③衬托 ④移用 ⑤讳饰 ⑥摹状

A.②①④⑥   B.③②①⑥

  C.①②④⑥   D.⑤①④⑥

20.把下列诗句组成四组对偶句,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匡衡抗疏功名薄   ②直北关山金鼓振

  ③云移雉尾开宫扇   ④刘向传经心事违

  ⑤佳人拾翠春相问   ⑥日绕龙鳞识圣颜

  ⑦征西车马羽书驰   ⑧仙侣同舟晚更移

A.①④/②⑦/③⑥/⑤⑧

  B.①⑧/②⑥/③⑦/④⑤

  C.①⑤/②③/④⑦/⑥⑧

  D.①④/②⑤/③⑥/⑦⑧

21.对下列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

但是主要的和首要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比喻)

  B.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对偶)

  C.临时伙房设在草地上,几口行军锅成一字形排列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热气腾腾。

(拟人)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反语)

22.选出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

不是。

  ②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

  ③然而“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

  ④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⑤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

A.设问   反问   对比   借代   夸张

  B.反问   比喻   借代   比喻   夸张

  C.排比   借代   比喻   借代   比喻 

  D.设问   反问   引用   比喻   借代

23.深圳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曾经吸引了全国许多人才前往。

今年春节刚过,深圳人才智力市场就门庭若市。

如果给某报就此事写的一篇消息拟一个形象化的标题,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特区依然有魅力,孔雀仍向深圳飞

  B.深圳依然有魅力,人才仍向特区飞

  C.深圳依然有魅力,孔雀仍向东南飞 

  D.人才仍向东南飞,深圳依然有魅力

24.以“溪云初起日沉阁”为上句,下面四句中能与它组成对偶的一句是       [ ]

A.一上高城万里愁

  B.故国东来谓水流

  C.蝉鸣黄叶汉宫秋

  D.山雨欲来风满楼

25.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坏人靠着冰山,恣行无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

  

(2)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的名言暂且置之不论不议之列。

  (3)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呢?

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4)叭儿狗一名哈吧狗,南方都称为西洋狗了,但是听说倒是中国的特产,在万国赛狗会里常常得到金奖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狗照相上,就很有几匹是咱们中国的叭儿狗,这也是一种国光。

(5)这就因为给他嗅到了女师大这一面有些“费厄”气味之故。

A.

(1)对比 

(2)借代 (3)设问 (4)拟人 (5)比拟

  B.

(1)借代 

(2)借喻 (3)夸张 (4)拟人 (5)比喻 

  C.

(1)比喻 

(2)仿词 (3)设问 (4)反语 (5)比拟

  D.

(1)对比 

(2)借代 (3)设问 (4)反语 (5)比喻 

26.下列句子不能改成被动句的一项是                     [ ] 

A.大雨淋湿了工人的衣服。

  B.这劳动场景深深地感动了他。

  C.我们检修了一遍电子计算机。

  D.天边飘来朵朵白云。

27.找出意思差别较大的一组话来:

                      [ ]

A.①我差点儿没把这件事儿忘了。

   ②我差点儿忘记了这件事儿。

B.①他可能知道了这件事。

   ②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C.①我不会不认识他的。

   ②我怎么会不认识他呢?

D.①我不再说什么了,他已明白这个道理了。

   ②既然他已明白这个道理,我就不再说什么了。

28.采用变式句,不仅保留了正常句式的基本语义,还可表达一些附加意义。

下面对几个变式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象平常),“怎么了,你”作者采用了主谓倒置的变式句,把女人对水生的关切之情表达的更加急切了。

  B.“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句中将“忽见”的宾语提前,更突出了诗人急欲见到的“溪桥”遥遥在望的惊喜心情。

  C.“她一只手提着竹篮,内有一个破碗,空的。

”句中将定语后置,突出了祥林嫂境况的极度悲惨。

  D.“婶婶你知道,我们现在在前奔,不是奔个衣暖食饱,象从前那样。

”句中将状语后置,更强调了“我们”的生活目标不再局限于衣暖食饱。

29.下面这个句子中划线的分句,如果改成双重否定句,较恰当的改法是哪个:

   [ ]

十八岁生日那天,又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怎么说也是一件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事。

A.不能不说是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一件事。

  B.不能说不是一件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事。

  C.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乐得合不上嘴的事。

  D.不能不让人说是一件乐得合不上嘴的事。

30.下列句子都使用了双重否定,但语气有轻有重,其中最重的一句是       [ ]

A.修辞并不是跟逻辑没有关系,但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

  B.虽说她劳动很好,可也不能不尊重老人呀!

  C.当然,这些人有的不是没有错误,犯了错误作了自我批评,就有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嘛。

  D.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持反对这些错误思想。

 

二、填空简答题(40分) 

1.《反对党八股》一文语言生动形象,许多地方运用比喻深入浅出地阐明道理:

A.比喻写文章做演说要从实际出发

  B.比喻写作和演说要看对象

  C.比喻“长而空”的文章

  D.比喻写文章做演说语言贫乏

根据上述分析,下列词句在文中的比喻含义是什么,把序号字母写在词句后的括号里:

(2分)

(1)射箭要看靶子                               [ ]

(2)瘪三                                   [ ]

(3)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 ]

(4)懒婆娘的裹脚                                      [ ]

2.写出下文采用的修辞方法,并分别填上相应例句的序号(3分)

……①啊,泰山竟是一座闪烁着希望之光的灵山哟。

②岭顶的满天繁星仿佛在树梢游移,好像是挂满枝头的晶亮的硕果。

③再往上攀登,那星星又好像已被山风吹落树根,我们竟可以把它给拾进袋子里了。

④然而大地上却有比天上更美的奇观。

⑤低头,只见泰安城斑驳陆离的万家灯火,那色泽光彩真是太丰富了,太鲜艳了,太美妙了。

 

(1990年全国高考上海试题二

(二)4)

3.写出下文采用的修辞方法,并将相应的例句的序号填入空格。

(3分)

①古诗人形容泰山,说“泰山岩岩”。

②注解人告诉你:

岩岩,积石貌。

③的确这样,山顶越发给你这种感觉。

④有的石头像莲花瓣,⑤有的像大象头,⑥有的像老人,⑦有的像卧虎,⑧有的错落成桥,⑨有的兀立如柱,⑩有的侧身探海,(11)有的怒目相向。

 

4.在表格中填入下文比喻的本体或喻体(2分)

大理人别有情趣,很有福气。

几乎家家院内是繁花,户户门外有清流。

好花还须绿叶衬,这翡翠般的绿叶,正衬托着他们那社会主义幸福的“生活之花”呢。

 

5.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2分)

要求:

①另举一个事例;

②句式与标有  号的一句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

(1994年高考试题)

6.依据文意,在下边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喻体(2分)

开拓者的美名,令人神往、羡慕、崇敬。

它,      般吸引着青年人去奋斗,去追求,去踏勘,去捞取知识      的珍贝,去撷取科学      上的明珠!

7.将下面句中画线的部分改写成设问句:

(2分)

据估计,新来的足球教练不会改变他们的技战术,要知道改变是很难的。

答:

                                                  

8.将下面的复句改为一个反问句。

(2分)

我们心疼,因为六十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生命有危险。

答:

                                                  

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                  ,光滑地躺在烂泥里,连路也看不清了。

A.像镰刀割过似的

  B.像用脚践踏过似的

  C.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

  D.像用碾子压过一遍似的

10.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分)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②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④这正像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①文章第一句如果改成“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这真是晴天的霹雳!

”和原文比较,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

                                            

②把第三段中“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改成“到家急匆匆的洗了一个冷水澡,胡乱吞了两口剩饭”哪个表达效果好?

为什么?

答:

                                           

③第三段主要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答:

                                           

④把最后一段画横线部分改成“这是不寻常的丧葬,这里的沉静中透出坚定的信念”哪个表达效果好?

为什么?

答:

                                           

11.把下列两个长句分别改成几个短句,不改变原意(3分)

①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勤劳勇敢和富于创造精神的伟大民族。

②那是质量相当好、价钱也便宜、大家都喜欢用的新产品。

12.把下列短句改成长句(2分)

①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板凳上捆着一个人,头发又长又乱,胡子像野草,衣服破成一片一片的。

13.把下面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原句内容不能省略。

(2分)

他用双手创造了奇迹!

十二年时间,在这荒山野岭上造成了大片森林。

它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

这个单句应是:

                                    

14.阅读下面一句不好的译文,然后回答:

(1)地方法院究竟允许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2)把这段文字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

(1991年高考第25、26题)(4分)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15.把下面句子改写成不使用否定词但要收束在反诘语气上的句子(2分)

形势严峻,管理部门不得不采取封山措施,用不着过多解释,没有一个人不理解这样做的必要性。

16.按要求改写下边画横线的文字(3分)

(1)像“芦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钟都有死的可能,可是他们还在那儿支撑,直到带工老板榨完他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为止。

改写成被动句:

                                       

(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和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的少年时代,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叫做困难。

改写成排比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