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镇供水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4816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镇供水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某某镇供水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某某镇供水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某某镇供水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某某镇供水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某镇供水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某某镇供水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镇供水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某镇供水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某某镇供水站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第1章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建平县榆树林子镇现有输配水管线不完善,仅在主街道敷设有供水管,覆盖面积太小,供水管网老化;管网经过多年使用已达到使用年限,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漏失率达50%以上,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另外,供水管网管径过细,输水能力不足,布局也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业发展。

1.2项目承办单位

建平县榆树林子镇政府。

1.3项目地点

拟建项目位于辽宁省建平县榆树林子镇西街村8组,地理坐标为东经119°78′74″,北纬41°58′00″(项目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

计划占地面积1.0914公顷。

项目所在地属于辽宁、内蒙古两省交界处,距建平县城叶柏寿镇35公里,距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44公里。

公路、铁路交通四通八达。

1.4设计依据及原则

1.4.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6)《建平县榆树林子镇政府关于建平兴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建平县榆树林子镇供水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1.4.2设计原则

1、依据榆树林子镇的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给水工程设施,尽量减少新建工程造价,设计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远期,注意近期远期相结合的原则。

2、注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环形管网配水,争取双电源,保证安全供水。

3、在控制上、监测上、管理上采用微机技术,提高供水的安全性。

井群采用四遥系统,自动控制、自动监测、自动信号、电话通讯,减少人工劳动的强度。

4、注意节省电能的消耗,选用效率高的机电设备,选用节能设备及产品,以达到节省电能的目的。

5、注意保护环境,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本工程不造成环境污染。

6、精心设计,多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注意节能降耗工程的基建投资及维护管理费用。

1.5建设规模

工程内容包括新:

1、新建水源地1处。

设计规模2.0x104m3/d。

水源包括水源井5眼、3.0km水源井间联络管。

2、新建输水管线1条,长0.8km。

3、新建净水厂1座,设计规模:

2.0x104m3/d。

4、配水管网设计,远期敷设,近期校核,近期设计规模2.0x104m3/d,远期设计规模3.0x104m3/d。

1.6建设周期

根据榆树林子镇总体规划期限及本工程具体情况,工程建设期定为4个月。

2008年5月----2008年9月工程竣工投产。

1.7土建工程

项目土建工程主要包括:

水源取水泵房、净水厂、加压泵站、输水管线。

第2章项目评价

2.1建设条件

2.1.1地理

建平县地处辽宁省西部。

地处东经119010'至120002',北纬41017'至42020'之间,全县略呈矩形,东西宽75km,南北长125km。

西北、北部、东北、东部分别与内蒙古宁城县、赤峰市、喀喇沁旗、敖汉旗接壤;东南、南部、西部依次与朝阳市、喀左县、凌源市毗邻。

县城叶柏寿镇位于全县的最南端。

2.1.2气候

全县处于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区域内,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县内分三个气候区。

光照时间全年2894—2950h,年平均气温5.5℃—7.9℃,有效积温3100℃—3357℃,无霜期120—150天,年平均降雨量350—450mm,降雨时间大部分集中在6—8月份,海拨高度372—1153.7m。

2.1.3地质

建平县属丘陵山区农业县,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其地貌为“六山一水三分田”。

全县有九条河流,其中有三个比较大的河流,即大凌河、老哈河、蹦河,以三个河川不同气候,划分为三个气候区,凌河川为晚熟作物区,老哈河川为中熟作物区,蹦河川为早熟作物区。

建平县土地资源丰富,全县以褐土为主,其次是草甸土和风砂土,褐土遍布全县,主要集中于平地和低山丘陵区,草甸土分布在河流低阶地上,风砂土位于老哈河流域。

2.1.4水文

建平县水资源总量为3.43亿m³。

其中地表水1.77亿m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66亿m³,地下水可开发量0.74亿m³。

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人畜的增长,用水将会不断增加,水资源将会越来越紧张,所以工农业应采取节水工程措施,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才能保证工农业生产以及人畜用水的需要。

2.1.5耕地

建平县现有耕地219万亩。

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不足50万亩,有近80%的耕地为“雨养”农业型的旱平地、水平梯田和坡耕地。

这些旱平地、坡耕地还需要进一步开发治理和改土培肥,使中低产田变成高产稳产田。

2.1.6自然灾害

建平县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光、热条件较好,唯有降水不稳定,年际间变化较大,十年九春旱,以旱为主的风、雹、霜、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较频繁。

2.1.7人口概况

建平县现有31个乡(镇、场、街),259个行政村,2546个村民组,1605个自然屯。

全县总户数18.4万户;总人口5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5万人,农村劳动力24万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18.5万人。

2.1.8农业概况

建平县总土地面积729.8万亩,居辽宁省县级土地面积第四位。

其中:

作物总耕地面积21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0%。

建平县近三年平均每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78.8万亩。

其中粮食及大豆播种面积125万亩,粮食总产33万吨;经济作物53.8万亩,总产30.3万吨,其中油料作物10.3万亩,总产1.21万吨,葵花20.1万亩,总产1.43万吨,甜菜14.5万亩,总产18.2万吨,烤烟3.88万亩,总产0.46万吨,蔬菜5.1万亩,总产9万吨;水果面积6.5万亩,总产0.52万吨。

农业总产值110,288万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75,697万元,平均亩产值408.5元。

2.2厂址选择

2.2.1自然条件

项目区位于大凌河流域,属土石质低山丘陵区,海拔高度640m—660m,地势西高东低,沟壑纵横。

该区处于中温带亚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带,雨量稀少,年均降雨量440mm,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易形成洪水,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常导致干旱缺水。

最高气温40.4℃,最低气温-38.2℃,平均气温7.8℃。

11月到翌年3月为封冻期。

项目区土壤以草甸土为主要土类,成土母质为近代河流淤积物,为碳酸盐草甸土亚类,包括褐土、淋溶褐土、碳酸盐褐土和草甸土。

其中淋溶褐土和草甸土所占面积较小,土壤表层PH值约为6.5~7.5。

土壤肥力较高,适合植物生长。

加工厂占地为疏林地和荒地,疏林地林草覆盖度为40,荒地林草覆盖度为30,坡度为5°—10°。

2.2.2基础设施

建平县有效灌溉面积54万亩。

现有水库4座,库容量1,322万m³,排灌渠道800公里,排灌站32座,装机容量2260千瓦,变电站9座;植树造林300万亩,坡改梯40万亩,沟壑及小河道治理300多条。

建平县公路总长1,164公里。

其中国家级公路24公里,省级公路330公里,县级公路141公里,乡级公路658公里,专用公路11公里;其中优等路212公里,良好路656公里。

社会交通运输工具拥有量27,141辆。

全县现有变电所9个,变压器2,800台,输配电线路2,562公里。

2.2.3项目选址

2.2.4地理位置

拟建的项目位于辽宁省建平县榆树林子镇西街村8组,地理坐标为东经119°78′74″,北纬41°58′00″。

项目所在地辽宁省建平县榆树林子镇位于两省(辽宁、内蒙古)、三县(建平县、喀左县、朝阳县)交汇处,距建平县城38公里。

老宽线等主干公路四通八达,与101国道、省道锦赤线相连接,距锦州港150公里,京四高速公路将于2008年建成通车,锦赤高速公路和锦赤铁路货运专线正在计划修建;境内电力充沛;社会基础服务设施相对完备,投资置业环境比较优越。

2.2.5给水工程现状

采用水源管井和高位水池联合供水的一级供水系统,水源井水经泵站打入山上的高位水池(钢筋混凝土结构、容积500m³、水池高4.5m、池底标高1045.5m、进出水管径DN200),自流向该区供水,供水普及率80%左右。

水源地平均地面标高1024米,现有3眼深井,单井出水量92m³/h,其中1个井深70m,2个井深50m,配3台6609型深井潜水泵,设计供水能力4400m³/d,现状实际供水能力仅为2000m³/d左右。

铺设供水管网主干道12km。

2.2.6给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备井较多,导致地下水无序开采难于控制,容易造成地下水过度开采,难于实现全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合理保护、开采和调度。

2.市政水源供水量不足,供需水量矛盾很突出。

随着项目区的经济发展,仅依靠现有的供水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需要,供需水量矛盾很大。

3.输水干管少,输水能力低,服务压力不均衡。

输水干管长度不够,管径偏小,供水管网转输能力低,出现了“卡脖”现象。

4.供水普及率低。

部分居民饮用浅层地下水,生活用水水质存在安全隐患。

5.供水管网管径偏小,管网阻力增加,管网密度低。

随着城镇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居民的需水量较大。

而供水管网的发展相对滞后,小管带大用户、无力扩大用户等问题十分突出。

多数住宅居民的用水只能定时限量,严重地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用水,满足不了用户对水量和水压的要求。

因供水管网管径偏小,管网阻力增加,使送水不均衡现象更加严重,造成送水电耗增加,供水成本也随之增加,加大了供水企业的负担。

6.供水管网陈旧,锈蚀、腐蚀严重,管道破裂频繁。

管网锈蚀、腐蚀严重,管道破裂频繁,漏失增加,管网漏率实际已经达到36-39%,使管网事故率升高,致使居民正常供水没有保证,同时企业承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7.镇内深井供给的居民饮用水,由于分布在镇内,污水管网又不健全,污水渗入地下,有污染地下水的隐患。

2.3项目投资必要性

供水安全关系到是否坚持了以人为本,坚持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的价值观、水平和质量,关系到是否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为人民群众提供充足、良好的饮用水,是改善人民群众生存条件、实现安居乐业,保持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具体体现。

保障供水安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满足人们的供水需求,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建设供水工程是保障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升城市水管理水平的需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人均用水量将不断增加。

现有的供水设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实施城市供水工程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所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第3章项目工艺

3.1水源论证

3.1.1水源地选择

由于含水层距地表近,上部无良好的隔水层,易遭受污染。

水源地的选择要保证充足的水量,水质不能受到污染,因为污染的地层是很难恢复的。

3.1.2原水水质

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原水水质检测结果”,见下表:

原水水质检测结果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检测结果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

1

色度

15

--

2

浊度

NTU

10

1NTU(特殊情况≤3NTU)

3

臭和味

--

无异臭异味,用户可接受

4

PH值

6.7

6.5~8.5

5

总硬度(以CaCO3计)

mg/l

40

450

6

溶解性总固体

mg/l

168

1000

7

碘化物

mg/l

0.8

--

8

氯化物

mg/l

12.5

250

9

氟化物

m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