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模拟题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4606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4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模拟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模拟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模拟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模拟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模拟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模拟题3.docx

《高考地理模拟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模拟题3.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模拟题3.docx

高考地理模拟题3

(2013高考题浙江卷)图1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2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题。

1.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D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

2.(13高考题广东卷).图1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B

A.搬运作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2013高考题北京卷)读图5,回答第3、4题。

 

图5

3.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C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

4.图中C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2013高考题山东卷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B

A . 6时   B. 9时   C. 12时   D.  14时

6.该日B

A. 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B. 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2013高考题北京卷)图3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7题。

7.大气中B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2013高考题重庆卷)图1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1回答8~10题。

8. 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B

A.距海距离 B. 地形条件 C. 局地水域 D. 植被分布

9. 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B

A. 虫害 B. 冻害 C. 滑坡 D. 洪水

10. 材料所示的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C

A. 含沙量高 B. 流程较短 C. 春夏汛明显 D. 冰川补给为主

(2013高考题北京卷)图4 (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

百帕),图4(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

读图,回答

第11、12题。

11.图4(a)中

A.①比②风速大

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气压低

D.②比④气温高

12.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间

13.(13高考题广东卷).表1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

国家

2000-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

2009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2010年0-14岁人口比重(%)

2009年出生时预期寿命(岁)

男性

女性

中国

0.6

143

19.5

72

75

印度

1.4

389

30.6

63

66

法国

0.7

118

18.4

78

85

美国

0.9

34

20.1

76

81

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14.城市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

下图为某城市区轮廓示意图,该城市夏季午后某时刻气温沿图中虚线所示方向的变化曲线可能为(  )

15.(13高考题安徽卷).(21分)图12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

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10分)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11分)

(2013高考题新课标II卷)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6~17题。

 

16.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17.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_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2013高考题新课标I卷)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1,完成18~20题。

 

18.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地形较平 B. 降水较丰沛 C. 气温较高 D. 土壤较肥沃

19. 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海洋运输

20. 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A. 运费低 B. 热量足 C. 技术高 D. 品种全

(2013高考题重庆卷 )图2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

读图2回答21~22题。

21.两国相比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

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22.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A.国土面积大B.城市绿地面积大C.城市人口比重高D.科技发展水平高

(2013高考题海南卷)巴西东南部S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甘蔗主要用来生产燃料乙醇。

该州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

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州和巴西中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

据此完成23~24题。

23.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力 D.方便产品运输

24.燃料乙醇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巴西(    )

①碳排放量增加    ②能源消费结构改变  ③热带草原面积减少  ④蔗糖消费量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5.(13高考题山东卷).(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

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

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

(6分)

(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

(6分)

 

 

26.我国干旱区某区域近30多年胡杨大量死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

图11显示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

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此类地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

27. (2013高考题山东卷)(10分)【地理——环境保护】

图11为我国华北平原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

读图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

(6分)

(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4分)

(新课标全国卷、8~9)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8.由图中可以推断,该区域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29.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2012上海卷地理、

(二))上海宝钢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在韩国京畿道投资新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提供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

回答下列2小题。

30.宝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环境 B.扩大市场 C.降低运费 D.输出技术

31.为提高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力,宝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降低钢铁生产能耗      ②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

   ③加大产品研发投入      ④提高进口燃料比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2012新课标全国卷、)(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

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

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

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

凭祥(位置见下图)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

(6分)

(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10分)

(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

(6分) 

参考答案

1.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外力作用及土地利用类型。

从题中所给的信息可以得出,①处流速高于②处,①处附近为河流的凹岸,②处附近为河流的凸岸,所以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凸岸受流水沉积作用显著。

所以,甲处的流水快,侵蚀作用显著,主要修筑堤坝或是其他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也可以修筑港口。

乙处的流水慢,沉积作用显著如果能确保不被洪水淹没,可以作为建设用地,如仓储用地、住宅用地等等。

故本题选择D。

2.【答案】2.B。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地理景观图表的判读”。

试题难度:

易。

【解题思路】通过景观图的岩层弯曲判读此处为典型褶皱山地,而形成褶皱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地壳运动的水平挤压。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内外力作用的基本概念。

A、D项为外力作用,C项为内力作用,但图中信息体现不出高温、压之后的变质作用。

【试题延伸】地质作用是广东高考的高频考点:

(2010(7)流水作用;2011

(1)地质构造;2011

(2)流水作用;2012第41题

(1)流水作用),应该在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3.【答案】3.C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认识我国政区的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试题难度:

难。

【解题思路】从条件中的峰林可知此地为喀斯特地貌,苏-江苏、湘-湖南、新-新疆、内蒙古无大面积喀斯特地貌分布,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滇-云南、黔-贵州、桂-广西是典型地区,故C选项正确。

 4.【答案】4.C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和“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试题难度:

难。

【解题思路】甲处为流水溶蚀形成,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为侵蚀最强烈的地方,因为乙地顶部的整个石灰岩层都被侵蚀掉了,故A选项错误;乙处是砂岩,为外力堆积形成的沉积岩,但变成谷地说明受到了外力侵蚀,故B选项错误,丙处位于背斜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