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单元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455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单元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单元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单元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单元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单元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单元一.docx

《一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单元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单元一.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单元一.docx

一年级下册数学备课单元一

课题

买铅笔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准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探讨“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自学

指导

(1)15支铅笔,卖出9支, 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怎样列式?

(2)你是怎样算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谈话:

小动物们非常喜欢学习,它们也经常买一些学习用品。

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动物文具店去看一看,看看小动物们在做什么?

(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独立观察,先在小组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个别汇报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三、自主探究,确认算法

(1)15支铅笔,卖出9支, 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怎样列式?

(2)你是怎样算的?

2、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尝试解题。

3、小组交流:

你是怎样算的?

和小组学生说一说。

4、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减。

教学过程

(2)、15分成10和5, 10-9=1    1+5=6

(3)、把9分成5和4, 15-5=10   10-4=6

(4)、9+6=15   15-9=6         ……

5、做一做、说一说(书2页)

(1)、让学生拿出计数器摆一摆,想一想应该怎样拨珠子。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边拨珠子边说计算过程。

6、算一算。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2—917—9

四、巩固练习(3页练一练)

1、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

(1)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

(2)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圈一圈,算一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说算法和得数。

3、看图列算式

学生体会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五、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买铅笔

(1)15-9=6

10-9=1

1+5=6

(2)15-9=6 

15-5=10

10-4=6

(3)15-9=6

因为9+6=15所以15-9=6

教学

反思

组长

签字

课题

捉迷藏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准确计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探讨“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自学

指导

1、 想一想,猜一猜,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2、你是怎样算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捉迷藏吗?

你们都是怎样玩捉迷藏的?

今天我们一起去玩捉迷藏。

2、出示4页的主题图,认真观察,说一说图意: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三、合作探究

(一)出示自学提导

1、 想一想,猜一猜,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2、你是怎样算的?

(二)讨论13—8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尝试解题。

2、小组交流:

你是怎样算的?

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减。

(2)、13分成10和3, 10-8=2    2+3=5

教学过程

(3)、把8分成5和3, 13-3=10   10-5=5

(4)、8+5=13   13-8=5     ……

4、看一看、说一说(书4页)

(1)、投影出示,让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应该怎样算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说计算过程。

5、算一算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2—817—8

四、巩固练习(5页练一练)

1、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

11—814—8

(1)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建立实物和算式的联系。

(2)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理解运算的道理。

2、画一画,填一填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说画法和算法,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捉迷藏

(1)13-8=5

10-8=2 

2+3=5

(2)13-8=5

13-3=10

10-5=5 

(3)13-8=5 

因为8+5=13所以13-8=5

教学

反思

组长

签字

课题

快乐的小鸭

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

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准确计算“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探讨“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自学

指导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谈话:

同学们,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在河边的草地上玩耍,有一些小鸭子到河里快乐地游起泳来,他们玩的可真开心。

2、出示6页的主题图,认真观察,说一说图意: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三、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导

12只小鸭子一起在草地上玩,7只到河里游泳,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1、 想一想,猜一猜,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怎样列式?

2、你是怎样算的?

(二)讨论12—7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尝试解题。

2、小组交流:

你是怎样算的?

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

教学过程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减。

(2)、12分成10和2, 10-7=3  2+3=5

(3)、把7分成5和2, 12-2=10   10-5=5

(4)、7+5=12   12-7=5     ……

4、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书6页)

(1)、出示,让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应该怎样算

(2)、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在书上先圈一圈,计算得数。

(3)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说计算过程。

5、算一算,摆一摆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11—614—6

四、巩固练习(7页练一练)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快乐的小鸭

(1)12-7=5

10-7=3  

2+3=5 

(2)12-7=5

12-2=10 

10-5=5

(3)12-7=5 

因为7+5=12

所以12-7=5

教学

反思

组长

签字

课题

开会啦

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

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理解比较意义下的减法,熟练准确计算“十几减9、8、7、6”的退位减法。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准确计算“十几减9、8、7、6”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探讨比较意义下的退位减法、准确列式计算。

自学

指导

1、11名班干部要开个会,只有七把椅子,还缺几把椅子?

2、怎样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谈话:

新学期开学了,班干部同学们要开一个会,交流一下大家新学期的打算,11个人只有7把椅子,够用吗?

2、出示8页的主题图,认真观察,说一说图意:

11名班干部要开个会,只有七把椅子,还缺几把椅子?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理解比较意义下的减法,熟练准确计算“十几减9、8、7、6”的退位减法。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三、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导

1、11名班干部要开个会,只有七把椅子,还缺几把椅子?

2、怎样列式计算?

(二)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

1、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强调一一对应,有利于发现缺了几个。

2、说一说缺了几把椅子。

(4把)

教学过程

四、列式解答

1、指名列算式。

11—7

2、小组交流:

为什么这样列式?

3、小结:

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用减法计算。

五、巩固练习(9页练一练)

1、每人一把,还差几把?

(1)引导学生看懂图意,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2)通过画图或列算式解决问题

2、

(1)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看图列出算式,理解减法的含义。

(2)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学生如果提出还缺几个盘子等问题,只要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

3、看图列算式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

(2)指名说算法,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六、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

反思

组长

签字

课题

跳伞表演

课时

第五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乐于探究。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3、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重难点

重点:

通过创设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难点:

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自学

指导

1、在老师的指导下,仔细看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2、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了“谁比谁多几”的内容,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还记不记得是怎么解决的。

(教师演示:

左手拿3枝铅笔,右手拿2枝铅笔,老师提出问题:

说说哪只手拿得多?

多多少枝铅笔?

)(列式的方法:

3-2=1)

2、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回答得真棒!

今天,老师带大家观看美丽的大森林举行的一场精彩的跳伞表演。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三、自主探究

(一)出示自学提导

1、边观察边思考:

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2、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红伞比黄伞多多少个?

蓝伞比黄伞多多少个?

红伞比蓝伞多多少个?

教学过程

1、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1)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上。

(2)学生汇报,说明算式的含义,并对算式进行分类、整理。

(3)用圆片或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红伞比黄伞多几个?

14—6=8

蓝伞比红伞少几个?

14—7=7

2、思考: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结:

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11页练一练)

1、谁摘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