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4402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doc.docx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doc.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doc.docx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doc

幼儿不可能坐着静静地进行理性思考——他们是为不停的活动而生的。

要让孩子快乐,就给他一件事做。

——露西·盖奇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

Ø了解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和神经系统发展的情况。

Ø理解动作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Ø掌握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总体规律。

Ø掌握学前儿童大动作、精细动作和生活自理动作的发展特点。

Ø掌握学前儿童动作训练的原则和科学理念。

 

生理成熟(physiologicalmaturity)先天反射性动作(congenitalreflexaction)

大运动动作(grossmotor)精细动作(finemotor)

元元和妞妞都1岁半了,两家是邻居。

一天,元元妈带元元去妞妞家作客,吃饭的时候,妞妞妈拿来婴幼儿座椅,让妞妞坐在里面,把盛在小木碗里的饭菜放在她面前,让妞妞拿着勺子自己吃饭。

妞妞边吃边掉,妈妈也不管她。

元元妈看不过去了,说:

“孩子这么小就让她自己吃饭,洒得到处都是,吃到饭都凉了,浪费不说,也不怕孩子得病,快喂喂她吧!

”妞妞妈坚持让孩子自己吃饭,说从小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元元妈说了句,“心真狠”,只好去喂自己家孩子了。

真的是妞妞妈心狠吗?

到底该不该让孩子自己吃饭呢?

实际上这是一个与儿童动作发展有关的问题。

本章将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先决条件——生理发展与动作发展。

第一节学前儿童生理的发展

生理发展指的是个体生长发育的水平,也叫生理成熟。

它依赖于个体种族遗传的成长程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当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水平时,如果环境给予及时的相应刺激,某种心理品质就会形成和发展。

如果生理发展未达到相应的水平,即使进行严格的训练,心理的发展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美国儿科医生、儿童心理学家格赛尔做过的爬梯子实验说明,儿童的发展依赖于成熟的水平。

在未达到生理成熟之前,训练的效果是有限的;而达到生理成熟后,训练儿童掌握某种技能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准备状态。

一、学前儿童身体的发育情况

人的生命的真正起点是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儿童在出生前,在母体内过了大概10个月的安全、寄居生活,从一个受精卵开始,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胎儿。

妊娠初8周为胚胎发育期,初具人体外形和各个器官的基本结构。

从第8周至出生称为胎儿期。

从出生到满月称为新生儿期,这是儿童从胎内生活转变为胎外生活的阶段。

在此阶段,新生儿经历了解剖生理学的巨大变化,经历了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

一方面,从生理上的寄居生活转变为独立生活。

胎儿期儿童过着一种安全舒适的寄居生活,一切新陈代谢功能多由母体代劳;而在出生之后,开始与外界直接发生关系,他们必须独立地进行生理活动来维持生命。

与此同时,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展示在儿童面前,这就引起了儿童主体适应客观现实、独立调节自身行为的需要,为儿童身心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基础。

新生儿最突出的解剖生理特点是软弱、娇嫩、但发育迅速。

新生儿的体形为头大、身长、四肢短。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部分才逐渐协调起来。

1个月至1岁的孩子正是吃母乳的时期,叫乳儿期,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

乳儿的身体发育最旺盛,尤其以出生后头6个月最为迅速。

从外部指标来看,出生后头几个月,身高平均每月增长3厘米以上,半年以后有所减缓。

而体重增长更加明显,出生后1年内体重3倍于出生体重。

乳儿的骨骼、肌肉系统发育也很快,但骨化过程未完成,骨骼仍易变形,肌肉也容易疲劳。

婴儿期则是指1~3岁的时期,又称为先学前期。

婴儿的身体发育虽然比乳儿期减慢了,但与以后时期相比还是十分迅速的。

身高平均每年增长8~10厘米,体重增长的速度也很可观。

同时,婴儿的全身骨骼肌肉仍比较嫩弱,骨骼还在继续骨化,仍具有弹性大、易弯曲的特点;骨骼系统布满血管,组织不很坚实;骨骼的纤维组织基本是由软骨组成。

大肌肉已经发展,但耐力还较差,易疲劳;小肌肉远未发展,因此一般还不能从事精细和灵活性、准确性高的动作。

与此同时,婴儿的内脏器官有了一定的发展。

正常婴儿的心率在100次/分钟以上,3岁时降为心率在100次/分钟,但与成人相比仍很快,因此不适宜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负担。

总之,婴儿的身体各系统还很柔弱,不耐劳。

3~6岁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称为幼儿期。

这个时期儿童的生理发展速度很快,因此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但由于身体的生物机体的机能发育还不成熟,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以及疾病的抵抗能力多较弱。

儿童的骨骼更强硬了些,但是骨化过程远未完成,弹性非常大,可塑性强。

但肌肉发育还处于不平衡阶段。

大肌肉发育得早,已比较发达,而小肌肉发育还不完全,一些较精细的动作尚不能完成。

幼儿的心肺功能较成人而言也要差,儿童的心肺体积比例大,心脏的收缩力差,肺的弹性较差,对空气的转换量较少,所以呼吸时频率很快。

幼儿身体中血色素含量也比成人多,但是儿童身体血液中水的成分较多,凝血物质少,淋巴细胞较多,嗜中性白细胞较少,易感染各种传染病。

二、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

儿童出生后,身体各项机能发展不平衡,与其他器官与组织相比,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早的。

新生儿的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初具雏形,但神经系统还很不完善。

神经纤维的长度和分支也不发达,神经纤维还未髓鞘化。

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功能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保护性抑制明显,神经兴奋与抑制转换过程转换不明显,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差。

乳儿期是儿童机体各器官继续快速生长发育、机能继续快速增长的时期。

在神经系统结构方面,由于脑细胞的体积和神经纤维的增长,使脑的重量不断增加。

脑细胞数目的多少和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因此,要注意各种营养素特别是蛋白质的摄入量,使儿童的智力得到正常的发育。

脑细胞的体积显著变大,保证皮质细胞形成联系的神经突触,树突的分支显著增多,轴突变长,无论在数量或长度上都在不断增加,并且以不同的方向向皮质隔层加深,使得大脑皮层的厚度增加,因而脑重增加,皮层的沟回也增多和加深了,这就为形成更为复杂的条件反射提供了物质的前提和可能性。

同时,乳儿的神经纤维开始了髓鞘化过程。

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脑内部成熟的重要标志,保证了神经冲动沿着一定的通道迅速准确地传导。

在神经系统机能方面,主要表现在皮质兴奋机能增强,皮质抑制机能发展,逐渐形成无条件抑制和有条件抑制。

皮质抑制机能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节控制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其发展为儿童更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有意动作提供了可能性。

婴儿的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仍在继续发展。

婴儿的脑发育比身体发育快,神经纤维不断增长,突触联系不断增多,神经突触的数量不断提高;神经纤维联系的髓鞘化过程迅速进行,条件反射形成的速度与巩固程度也不断提高。

而婴儿的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皮质抑制机能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上。

内抑制的发展使婴儿大脑皮质的分析综合活动日益精确,对生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调节作用有所增强,使得乳儿期抑制过程远弱于兴奋过程的状况有了初步的改善。

同时,第二信号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使婴儿的心理具有了抽象概括和自觉能动性,并且,儿童借助词的作用逐渐形成多级的、复杂的条件反射。

这种多级的条件反射锁链便成为儿童心理日趋复杂化的生理基础。

幼儿的脑重逐渐达到成人脑重的90%以上,幼儿神经纤维的分支继续增长、增多,为形成复杂、众多的暂时神经联系提供了物质基础。

神经系统髓鞘化基本完成,为儿童神经传导更加迅速、准确提供了生理基础。

更重要的是,幼儿的整个脑皮质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成熟程度。

随着幼儿脑结构的成熟,脑的机能也跟着发展。

主要表现为:

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加强,使幼儿逐渐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减少盲目性和冲动性,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提高了条件,也为幼儿精确地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

另外,条件反射明显发展,第二信号系统作用加强,两种信号系统的协调活动进一步发展。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发展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理基础。

第二节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动作是个体的基本能力,人们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几乎伴随着各式各样的动作。

婴幼儿动作能力是其所有能力中最早产生和最基本的能力,它像构筑大厦的基石一样,为其他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使纷繁杂的心理世界得以建立。

一、动作发展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动作本身是个体早期发展的重要领域,并受到发展心理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始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发现儿童动作发展的里程碑阶段(学会爬、走)恰好是其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

这种时间上的“巧合”绝不是偶然的。

董奇等人(1997)认为,从心理的起源与发展来看,动作对于个体早期心理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个体心理的起源与动作密切相关

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认识并不源于个体与生俱来的简单感知觉,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只能是动作。

主体要认识客观外界就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在实施动作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相互改变。

通过与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主体可以获取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主体可以获得社会经验,认识人的主观世界。

个体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乃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从个体智力的最初表现形式——感知运动智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动作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个体与环境最早实现的平衡是以最初的动作——先天性无条件反射为中介的。

为了适应外在环境,先天性无条件反射不断重复出现,经过“再认同化”“认识同化”“泛化同化”三个层次的发展,最后根据反射练习的结果而形成新的动作习惯。

在动作习惯和知觉的形成阶段(1~4或4.5个月),婴儿开始形成某些经典性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出现由不同动作联结而成的新的动作方式,但此时尚缺乏目的性。

在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4.5~9或10个月),婴儿开始对自己动作所导致的结果感兴趣,并会为自己感兴趣的结果重现而重复相应的动作,表明个体行为的“手段”与“目的”开始分化,智力的最初形式——感知运动智力始见端倪。

在动作范型之间、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协调阶段(9、10~11、12个月),动作作为个体实现目的之手段的功用性进一步明确,动作目的与方法之间开始协调,已有动作范型开始可以组合起来以达到新的目的。

随后,婴儿能够通过偶然的尝试发现新的动作方式(11、12~18个月),在实施动作的过程中获得对客观外界的最初认识。

由此可见,在个体思维、智力的发生过程中,动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动作在婴幼儿心理的内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心理发展初期,外显动作是婴儿认识活动的主要工具;向客体施加动作,并根据动作的结果进一步调整动作方式,是婴儿认识客体的基本途径。

随着婴儿与客观外界进行有效交往的动作不断丰富、复杂、熟练化,到18~24个月,婴儿开始形成心理表征能力,他们可以对自己的动作及客观事物进行内部表征,开始了心理的内化过程。

此时,婴儿可以通过在头脑中组合动作范型来构成达到目的的新动作,而不需要外显的试误动作。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此时婴儿在解决问题时无须完全依赖外显的试误动作,但是动作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这一方面是由于婴儿内部心理活动得以进行的工具是动作性再现表象,也就是说,婴儿是通过动作组织、再现外界事物的特征和过去经验的;另一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当面临新问题时,婴儿仍然需要求助于外显动作,通过与客体直接的相互作用解决问题、扩展认识。

据此,笔者认为,动作是个体心理不断内化的基础,并为个体内化的心理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使个体心理的内化过程得以持续进行。

(三)动作是儿童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

具体来说,动作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的建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动作对于大脑的发育具有反向促进作用。

过去人们在对大脑与动作关系的认识上,主要强调大脑的结构发展对于动作这一机能的决定作用,认为动作的发展变化是大脑结构变化的结果。

但是,脑科学与动作的神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