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41486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论文.docx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论文.docx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目录

摘要……………………………………………………………………………………………………………………………………1

第一章村镇银行……………………………………………………………………………………………………………2

第二章我国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

1.村镇银行并没有真正深入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三农”…………………………………3

2存贷比高位运行,警防流动性风险的发生…………………………………………………………4

3控股模式单一,导致各方利益主体动力不足………………………………………………………5

4村镇银行结算系统孤立,成为网络时代的“信息孤岛”…………………………………5

5经营方式创新化与经营观念陈旧化的矛盾……………………………………………………6

第三章政策建议………………………………………………………………………………………………………………6

1.明确客户群体,加强政策扶持,增强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6

2.扩大村镇银行资金的来源,合理分配贷款去向…………………………………………7

3.完善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8

4.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9

结语……………………………………………………………………………………………………………………11

参考文献…………………………………………………………………………………………………………………………12

 

摘要

村镇银行的发展对于促进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服务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立村镇银行是为了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更好的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但作为新生事物,研究发现村镇银行在建立及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新的问题,目前我国村镇银行在股本设置、政策支持、信用环境、金融监管、存款来源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村镇银行的发展。

本文从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现阶段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经营环境、完善监管体系、拓展资金来源、加强金融手段创新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

村镇银行问题政策建议

 

一、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是经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2006年10月,在国际上享有“小额信贷之父”、“穷人银行家”美誉的穆罕默德•尤努斯以其在孟加拉国创立的世界上第一家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30年前他曾把27美元借给42名赤贫的孟加拉农村妇女,不久建立起孟加拉乡村银行,至今已形成一个有1200个分行、遍及4.6万多个村庄的银行系统,使400多万孟加拉农村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我国借鉴格莱珉银行成功模式,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门槛,这是中国农村金融政策的重大突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村镇银行纷纷建立起来。

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10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准开业,其中村镇银行89家,目前这些村镇银行总体运行良好。

我国村镇银行从2007年3月1号开始试点,全国首家村镇银行——惠民村镇银行成立,截至2009年末,共有148家为村镇银行成立,虽然村镇银行扩张速度较快,但距离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工作安排》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的目前相距甚远,更严峻的是村镇银行的增速在放缓,2007年村镇银行开始试点,当年开业19家,2008年末攀升至91家,增量为72家,2009年57家的增量远低于上年。

另外,截至2009年末已开业的148家村镇银行中,主发起人为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总共仅有30家,其余80%以上的主发起人为城商行、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其中又以城商行为主,传统的大型金融机构对设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不高,截至目前,五大行仅发起设立村镇银行9家,其中,工、建、交行分别发起设立2家、2家、2家,对农村市场较熟悉的农行发起设立3家,中行则尚未涉足村镇银行。

缺乏基层网点的政策性银行国开行较为积极,现有7家村镇银行。

外资银行中香港上海汇丰银行(HSBC),发起设立了7家村镇银行,汇丰的积极可能更多是出于布局

中国大陆的战略考虑,而非看重村镇银行本身的盈利性。

另外,汇丰系村镇银行无一例外都由汇丰独资所有。

城商行等区域性金融机构设立村镇银行的动机更多的是想实现跨区经营,扩大业务范围,而且相当一部分机构和个人是看中了金融牌照这一稀缺资源。

总体来看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良好,但增速太慢。

二、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村镇银行由于身处农村发展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如经营风险很大,抵押物不足,结算系统较为落后等,村镇银行在短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特定的问题,经过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村镇银行并没有真正深入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三农”

根据《暂行规定》,“村镇银行”本质上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因此它与其他银行类机构从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其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但“村镇”一词同时也刻画了其设立区域、服务对象,即“在农村地区设立,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由于农户具有一些“天然弱点”:

抵押物不足、农业弱质性隐含的还贷风险和非生产性借贷等,而且农业具有投资回报周期长、盈利能力有限、抗风险能力弱等缺点,所以历来各种金融机构都不愿意与农民打交道,村镇银行成立之初,肯定会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和法规,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开展金融服务工作,但村镇银行在利益的驱使下很难实现“从一而终”的经营理念,它们会逐渐偏离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办行宗旨,寻求新的市场定位。

从已经成立的村镇银行来看,大多将其总部设在各试点地区的行政中心所在

地,周边的金融和经济环境理想,商贸较为发达。

从客观来看,其并未完全符合

在金融服务空白地区布局的经营思路,村镇银行最终呈现“冠名村镇,身处县城”

的格局。

更有甚者,部分村镇银行没有专注“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小额农贷业务,而将目光放在贷款金额比较大的小企业主及出口企业上,在某种程度

上偏离了设立村镇银行的政策初衷,如何在服务三农的政策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盈利是村镇银行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存贷比高位运行,警防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由于村镇银行是新开业的银行,社会公信力比国字号银行差,社会认知度比较低,所以村镇银行的吸储能力很低,加之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和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进一步限制了村镇银行资金的来源,而且村镇银行网点少,现代化手段缺乏,缺乏对农民存款的吸引力,村镇银行面临可贷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服务“三农”的规模扩张;与吸存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镇银行在贷款上却颇具优势,村镇银行是县域内独立的法人机构,决策流程短,从接受客户申请到最终决定,至多只需三天左右。

如果担保抵押措施到位(如村镇银行认可的客户提供保证担保),客户当天申请,当天就可贷款。

这对县域内资金需求具有明显的短、小、急特点的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这一问题导致了村镇银行的存贷比持续高位运行,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已开业的17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148家为村镇银行)吸收存款269亿元,贷款余额181亿元,存贷比为67%,低于75%的监管高限。

但事实上,村镇银行的存贷比普遍高于75%。

以吉林诚信村镇银行为例,该行2007年3月1日获准开业后,截至2007年8月末贷款余额为1416万元,存款余额617万元,存贷比高达228.54%,而且存款多数来源于县域企业[3]。

存贷比过高,一方面反映了县域贷款需求旺盛,村镇银行就地媒介资金能力很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村镇银行资金来源渠道有限。

按照监管层的要求,银行类金融机构存贷比不得突破75%的红线。

但出于对“三农”的支持,监管层对村镇银行有所放宽,要求其5年内逐步达标。

持续的存贷比高位运行,村镇银行要特别注意流动性风险,一些村镇银行远离母行(特别是城商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而人

民银行在很多县域没有分支机构和金库,紧急情况下外部支援能力有限。

村镇银

行总的存款规模小,要防范存款异动风险,一旦出现流动性危机,将对其声誉

毁灭性打击,使其吸收存款将更加困难。

3.控股模式单一,导致各方利益主体动力不足

《暂行规定》对产权结构的安排是:

“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持股不低于20%”,但大银行在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时,一般都要求持股50%以上,要处于绝对控股股东地位。

大中型银行对设立村镇银行不积极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村镇银行投资回报周期长、盈利能力有限,不如扩张分支行、网点效益高;另一方面,村镇银行如果经营不善,出现问题,将对母银行的声誉和品牌造成伤害。

此外,民营资本认为现有的产权结构安排下,民营资本股东的话语权太小,因而民营资本在短暂的热情之后,对村镇银行渐渐采取观望的态度,这对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改革也不利。

截止到2009年末,我国已有130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4],这些贷款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银监会规定的最大贷款量,业务扩张能力受到限制,因此转型愿望比较强烈,但是银监会发布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里面明确规定:

“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必须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

”这一规定意味着小额贷款公司要把自己的控制权转让给银行,挫伤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的积极性。

当然银监会坚持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最大股东必须是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

一是县域及农村信用体系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特别是在县城以下广大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保护存款人利益的需要,三是确保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

本文认为村镇银行能不能采用一种更加灵活的控股权结构将是能否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村镇银行的关键措施。

4.村镇银行结算系统孤立,成为网络时代的“信息孤岛”

部分村镇银行至今没有单独的行名行号,无法加入人民银行的大小额实时支付系统,只能进行资金的手工清算,汇划到账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客户快速、便捷的服务要求,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事故。

由于村镇银行只是在县城的一个孤零零的点(极少数开设了一两个支行),村民存款、取款都必须要到网点来,让客户感到不便,缺乏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任何一笔从外地汇入的款项都是跨行跨区,汇费昂贵,加之在乡镇没有网点,取款不方便,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一般不会选择村镇银行作为汇入行,村镇银行在汇兑业务上竞争不过农行、邮储

银行、农信社。

很多农村地区是典型的“打工经济”,外出务工收入是当地经济的支柱,村镇银行失掉这笔业务,也就失去了大部分存款来源。

此外,村镇银行的通存通兑没有开通、银行卡业务缺失,汇路不畅也是一个大问题。

5.经营方式创新化与经营观念陈旧化的矛盾

传统的经营方式在农村金融市场是没有出路的,历史表明村镇银行要想在农村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创新自己的经营方式,如创新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创新贷款审批流程,创新具有农村特色、真正符合农村实际的金融产品等,但由于目前村镇银行的从业人员大都是农信社的老员工,在经营观念上比较传统;而且由于《暂行规定》中规定银行金融机构必须是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这一点虽然保证了村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监管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