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水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41065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污水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雨污水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雨污水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雨污水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雨污水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雨污水施工方案.docx

《雨污水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污水施工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雨污水施工方案.docx

雨污水施工方案

雨水管施工、污水管道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雨水管道设计起点为K8+500处,终点为K10+043.944,终点接东三环现有雨水管网,左右侧管内标高分别为18.293和18.338.雨水管道布设于非机动车道下,距离道路中心线23.75米。

雨水管主管道采用聚氯乙烯双臂波纹管(HDPE)管径分别为DN400mm875米、DN500mm1139米、DN600mm975米三种,管道纵坡2‰--3‰.雨水管道每隔30米设一处雨水检查井,检查井根据不同管径的接入管分别采用Ф700mm3座、Ф1000mm45座、Ф1250mm20座的砖砌结构。

检查井的井室、井筒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MU10砖,内外用1:

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厚20mm,检查井井筒处设安全网,检查井基础采用C15混凝土。

井盖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盖,溜槽井和落地井间间隔设置,检查井井盖与井处路面标高齐平。

一般路段雨水口间距为15米,竖曲线最低点雨水口间距为10米,雨水口通过DN300mm2039米硬聚氯乙烯(PVC-U)加筋管与主雨水管连接。

采用单箅偏沟式雨水口223座,平交交叉口处雨水口位置作适当调整。

全线雨水管道设置排出口三处分别为:

清水沟,K9+094现有沟渠,接入东三环现有雨水管网。

1.2、污水管道设计起点为K8+620处,终点为K10+043.944,终点接东三环现有雨水管网,左右侧管内标高为17.489。

污水管道布设于人行道下,距离道路中心线28.5米。

污水管道全部采用DN600mm2920米高密度聚氯乙烯双臂波纹管(HDPE),管道纵坡1‰,管道通常每隔40米设一处污水检查井(局部有调整)。

污水检查井采用Ф1000mm71座、Ф1500mm10座的砖砌结构,检查井的井室、井筒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MU10砖,内外用1:

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厚20mm,井内设踏步和脚脚窝,检查井基础采用C15混凝土。

井盖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盖。

二、施工准备

2.1、施工前我单位已对接入东三环地下管线、井、沟进行勘察,对原有管道标高、规格、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并与现设计图纸核对。

2.2、施工人员进场后,再进行一次地下管线的勘察,核对无误后及时进行测量放样,准确放出管道布置的位置和沟槽开挖的边线。

2.2、落实管道供应厂家,进行认真考查,选定供应厂商。

2.3、所需的材料设备要提前做好计划,按照计划提前3个工作日准备齐全。

到场材料、设备必须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2.4、管道施工前进行认真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施工安排

条件具备后,尽早开始形成工作面,须先进行一段试验段的施工,得出经验数据,以指导后续施工。

根据总体进度计划要求,我单位决定先从K9+460-K10+044段左侧开始施工,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对现场其它应施工所造成的不便,以保证施工进度。

四、雨水管道施工方案

为收集道路的雨水,设计雨水管主管道径3种D400、D500、D600聚氯乙烯双臂波纹管(HDPE),接入东三环现有雨水管网。

雨水主管管位设置于设计道路中心线两侧的非机动道下,管中心距路中心线23.75米。

4.1、雨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沟槽挖土和支护→管道基础施工→铺设管道→砖砌检查井→沟槽回填

4.2、测量放线

据设计图,测设管道中心线和井中心位置,设立中心桩。

管道中心线和井中心位置须经监理复核。

根据施工管道直径大小,按规定的沟槽宽定出边线,开挖前用白粉划线来控制,在沟槽检查井位置的两侧设置控制桩,并记录两桩至检查井中心的距离,以备校核。

4.3、沟槽开挖和支护及排水设施

为保证其它管道不被损坏,管沟开挖采取人机结合的方法进行。

施工时,要按照工区段的划分情况分段施工。

开挖前,对地下管线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进行物探确定位置,不明处开挖探坑,确定好开挖尺度,由专人指挥、看护,不得损坏其它管线。

1、施工时现场应设置明显标志,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路口,架设临时便桥,采取施工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尽快恢复交通。

2、土方开挖后,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避免超挖,槽底以上20cm必须用人工修整底面,槽底的松散土、淤泥、大石块等要及时清除,并保持沟槽干燥,两侧进行边坡支护(诸如钢板桩支护、注浆或树根桩滞水加固等),修整好底面,立即进行基础施工。

3、如遇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渗透系数较大,施工时应合理采用井点降水措施,防止流沙、潜蚀现象的发生。

4.4、管道基础施工

本工程管道基础严格按照“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及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施工。

管道基础采用中粗砂。

在沟槽开挖完毕后,在槽口上方每隔20m或30m设置一个龙门板,基础施工前,必须及时复核高程样板标高,以控制挖土、垫层和基础面标高。

龙门板必须稳定牢固,有一定刚度且不易变形,其顶部保持水平,用全站仪将中心位置测设在龙门板上并钉上中心钉,安装时在中心钉上系上锤球,确定中心位置,以中心线为准放出基础或垫层边线。

基础的底层土应人工挖除,修整槽底,如有超挖应用砾石砂或碎石等填实。

中粗砂基础的铺设:

当管道沟槽挖成,验槽达到设计要求,可以从高程样板上测出铺筑高度,插入木桩控制标高,即可进行中粗砂铺设。

铺筑前槽内不得有积水和淤泥。

中粗砂以相应的管道基础宽度,进行铺筑、摊平、拍实。

4.5、现场堆放

运至现场的管道视现场情况就近沿途单排堆放。

堆放时严禁管道中间有硬物顶撞,防止管道碰坏,同时服从现场调度排放,不得防碍机械的通行。

待用的管材要进行检查验收,如有裂缝等缺陷的管材,不得使用,并做好记录,退回厂家。

4.6、铺设管道

本工程管道安装采用人工下管,管道连接前,应先检查橡胶圈是否配备完好,确认橡胶圈安放位置及插口应插入承口的深度并做好标记;在施工时以逆流方向进行铺设,承口应对向上游,插口对向下游,铺设前将承口和插口用棉纱清理干净,不得有泥土等杂物,并在承口内工作面涂上润滑剂,然后立即将插口段的中心对准承口的中心轴线就位;插口插入承口时,管道可以用缆绳系住管材,用石板葫芦等工具将管材徐徐拉入承口内。

稳管时,相邻两管底部应齐平。

排管前需检查基础的标高、轴线,清除基础表面的污泥、杂物及积水。

标高经复核后方可排管,排管时以控制管内底标高为准。

管道铺设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管道接口需严密,管道间隙要符合设计要求,管枕、垫尖、管道不得左右晃动。

管道中心线垂直引至撑柱上,拉好中线,吊好锤球。

人工将雨水管摆放到中心线上,排管铺设结束后,必须进行一次综合检查,当线形、标高、接口、管枕等符合质量要求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管道铺设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公路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的有关要求,具体指标如下:

管道中心线允许偏差:

20mm;

管内底标高允许偏差:

-10mm~+20mm;

承口、插口之间外表隙量允许偏差:

<9mm

1、中线控制:

本次施工采用边线法,即将管边线用钉子钉在龙门板桩上,通过锤球定位线定出边线,在基础上做好记号,稳管时通过锤线控制管道边线,这样管道就处于中心位置,用这种方法对中,比中心线法速度快。

2、高程控制:

管道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复测,龙门板控制高程。

相邻两板的高程钉分别到管底标高的垂直距离应相等,则两高程钉之间连线的坡度即为管道坡度,该连线为坡度线。

坡度线上任何一点到管底的垂直距离为一常数。

高程控制时,使用丁字形高程尺,将高程尺垂直放在管底,当标记和坡度线重合时,表明高程正确。

管线平面位置与高程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管中心控制与高程控制必须同时进行。

4.7、附属构筑物、检查井及雨水口施工:

雨水管道检查井及雨水口为砖砌筑,在施工时,井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做好。

排水管检查井内的流槽,宜与井壁同时进行砌筑,流槽应与上下游管线底部接顺。

井内的踏步应随砌随安,位置准确,踏步安装后,未达砌筑强度前不得踩踏。

此外,检查井的预留支管应随砌随安,预留管的直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预留支管口宜用砂浆砌筑封口并抹平。

检查井砌筑前将砖用水浸透,保证不干心。

待混凝土基础验收合格,抗压强度达到要求后,开始铺浆砌筑。

与混凝土基础相连的砌筑面先清扫并用水冲刷干净。

根据中心线放出墙基线,撂底底摆缝,确定砌发。

砖砌体采用座浆法砌筑,上下错缝,内外搭接,砂浆满铺满挤,随砌随挤出的砂浆刮平。

井壁与管接触部分,座满砂浆,砖面与管外壁留1-1.5cm,用砂浆填严,并在井壁外抹管箍,防止漏水,管外壁抹箍外提前洗刷干净。

井砖墙短管外露部分宜不小于施60cm,管筋位于砖墙部分砂浆饱满,防止接缝处渗水。

井内外用1:

2水泥防水砂浆抹面,抹面一般采用三遍法成活,不留接缝茬,完成后养生。

在砌筑时要按图纸设计将井室踏步脚窝及检查井安全网预埋钢筋与井砌筑同时施作。

井圈及盖板就近支模预制,等强度达到了安装。

依据设计图,雨水管出水口采用八字式管道出水口构造,底板为C20混凝土、墙身为M7.5水泥砂浆砌片石,墙身外露部分用1:

2水泥砂浆勾平缝。

施工中用挖掘机根据图纸位置及标高挖出施工作业面,并用人工加以修整。

翼墙及底板不得落在回填土及淤泥上,如地基为上述情况或有其它不良情况时,需进行地基处理,翼墙外回填土密实度不得小于95%。

浆砌片石采用砂浆将片石人工砌筑形成。

砌筑时注意按照图纸尺寸并注意砂浆饱满。

4.8、沟槽回填

沟槽回填是管道工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回填前将糟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排干沟内积水。

沟槽回填砂时按沟槽排水方向由高向底分层进行,沟槽回填后,管顶以上的回填土将变为管道上的竖向土压力施加在管道结构上,因此,采取措施减小竖向土压力强度就意味着减少管道的荷载,采用“中松侧实法”,先用手扶式振动夯、冲击夯将管道两侧分层回填压实,分层厚度为20cm,密实度不低于95%,50cm以上按路基要求回填。

五、污水管道施工方案

按照设计图,污水管总长为2920m,设计起点为K8+620处,终点为K10+043.944,终点接东三环现有雨水管网,污水管管位设置位于设计道路中心线两侧的人行道下,管中心距中心线28.5米,污水管管径为D=600mm,污水管为高密度聚氯乙烯双臂波纹管(HDPE)。

5.1、污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沟槽开挖及支护→管道砂垫层施工→铺设管道→污水井施工→磅水(闭水)试验→沟槽回填

5.2、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施工图,测设管道中心线和污水井中心位置,设立中心桩。

管道中心线和井中心位置经监理复核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根据施工管道直径大小,按规定的沟槽宽定出边线,开挖前用白粉划线来控制,在沟槽外井位置的两侧设置控制桩,并记录两桩至井中心的距离,以备校核。

5.3、沟槽开挖及支护

管沟开挖采取人机结合的方法进行。

施工时,要按照工区段的划分情况分段施工。

沟槽挖土与支撑应密切配合,做到随挖随撑。

防止槽壁失稳而导致沟槽坍塌。

挖掘机挖土时,应采取后退式挖土方法,严禁挖掘机进入未设支撑的区域内。

开挖的土方原则上就地堆置,但堆放高度不超过1.5m,堆置点离坑边距离不小于2m。

施工时需计算沟槽边堆土对沟槽壁侧向土压力,以确保沟槽的稳定性。

5.4、管道基础施工

管道基础施工与雨水管道施工相同。

5.5、铺设管道

管道铺设与雨水管道施工相同。

5.6、附属构筑物、检查井等施工:

附属构筑物、检查井等施工与雨水管道施工相同。

5.7、磅水(闭水)试验

根据规范要求,污水管道必须逐节(两检查井之间的管道为一节)作磅水检验。

直径≤800mm的管道可采用磅筒磅水,磅水前,接缝砂浆及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并在管道预先充满水24h以上才能磅水。

磅水时按照要求水头高度先加水试磅20min,待水位稳定后才进行正式磅水,计算30min内水位下降的平均值。

磅水水头为检验段上游管道内顶以上2m。

正式磅水时,应仔细检查每个接缝和沟管的渗漏情况,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