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苗族服饰的传统与变革颜恩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40830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苗族服饰的传统与变革颜恩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南苗族服饰的传统与变革颜恩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南苗族服饰的传统与变革颜恩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南苗族服饰的传统与变革颜恩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南苗族服饰的传统与变革颜恩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苗族服饰的传统与变革颜恩泉.docx

《云南苗族服饰的传统与变革颜恩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苗族服饰的传统与变革颜恩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苗族服饰的传统与变革颜恩泉.docx

云南苗族服饰的传统与变革颜恩泉

云南苗族服饰的传统与变革颜恩泉

                            颜恩泉

    云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历史上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在开发边疆、建设云南的伟大斗争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苗族人口共计7398035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和中南各省的山区和半山区,其中贵州省最多,约360万人,占全国苗族人口总数的一半左右。

居住云南境内的苗族共90多万,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滇东北的昭通地区。

此外,滇中地区的曲靖、富民、禄劝、安宁等县市也有分布。

   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的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

苗族服饰作为苗族形象的标志之一,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

由于受特定的社会制度、历史条件、经济状况、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各地的服装款式也有较大差异。

   苗族服饰究竟有多少种?

这个问题早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由于居住环境不同,在同一民族中又分成不同支系,按不同服装的颜色分有青苗、花苗、白苗、红苗、汉苗等多种。

云南苗族居住山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服饰种类相应地形成多元格局,以其独特的风采展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此纷繁的苗族服饰反映了时代脉搏的跳动、揭示了苗族服饰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

   长期以来,苗族妇女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生活中逐步掌握了塑造自身,美化自身的本领,谱写了一部光彩耀人的妆饰历史。

苗族服饰和其他任何民族的服饰一样,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凝聚着苗族人民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反映着苗族人民热爱生活和对美的追求;苗族服饰不同的挑花、蜡染图案,记录着本民族长期流动迁徙的历史足迹。

   迁徙是苗族历史上频繁而重大的事件,它深深地烙印在苗族人民的心里,铭记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长时期大幅度的迁徙流动,使苗族社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也使苗族的社会财富遭到大量消耗,这是导致苗族处于贫困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进入云南的苗族又晚于其他民族,他们绝大多数是明末清初迁入云南的,条件较好的地方都被先来民族占有,他们只好到荒僻的山区从事粗话的、原始的不定居生活。

分布在崇山峻岭、沟谷纵横的天然屏障中的云南苗族,长期在高山深谷中辗转流动,在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生活狭窄而封闭的空间里从事着粗放的“刀耕火种”农业;恶劣的生存环境及频繁的迁徙,导致该民族传统文化的倒退。

因此,在特殊的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它体现着处于游耕时期的苗族各自相对独立,无法绝然“一统”的多元文化格局。

   历史上,苗族先民居住环境优裕,在众多部落中,苗族部落是比较强盛的;其纺织业也居首位,麻纺织品在苗族人民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由于历代封建王朝对苗族进行残酷镇压,长时期的战乱迫使苗民不断迁徙,使苗族由强大的部落群体跌落到原始社会末期的生活方式中,在荒山僻野中过着与世隔绝的非人生活。

由于不定居,苗族传统的纺织业处于中断状态,为适应游猎时期的生活,用于遮风避雨而卸寒的衣饰用料只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箐中的自然资源,在服装制作原料的选用上,多为具有柔软、结实、不易折断的树叶、树皮及葛麻等制做。

追朔云南苗族处于游耕初期的衣料足迹,不难看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岩头上的山草,林中的树叶、树皮等野生植物伴随着苗民度过了无数个春秋。

      一、游耕初期的服饰用料

   1、树叶衣:

游耕游猎时期,苗族主要活动在高山密林中,林中生长着一种名叫菠萝麻栗的桥木,其叶片宽大而具有韧性,柔软结实,不易折断,是用于制做树叶衣服的最佳原料。

每年夏秋之季,妇女们在采集野菜的过程中,顺便将成熟的叶片摘回去,先用水煮一下,然后将它阴干,缝制树叶衣的线是林中的葛麻,她们将葛麻采回后,再根据所需分割成1.5米左右长的段,将其纤维剔下除去表皮,再把它搓成线。

在加工过程中,一般都是根据所需宽窄、长短先从衣服的脚边一层一层往上缝。

由于制做有方,且都是上片压下片,因此,滤水性能好;所以,晴天可用来遮太阳,雨天可当雨衣穿,冬天可以避风寒;可谓功能多、用途广,它在游耕初期苗民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2、树皮衣:

云南山区生长一种名叫“火神树”的桥木,树高4米左右,直径约12公分,树叶宽大,且叶背面有一层细细的绒毛。

他们将砍来的树干根据所要制做衣服的长短断成节,然后用木棰顺着树皮由上往下捶打,将皮中的肉质部分捶除后,剩下的是相互连接的纤维;然后再将纤维放到水中捶洗、晒干,方可根据自己所需来制做衣裙、护腿、帽子等。

因通过加工的树皮柔软结实,保暖性能好,是用于过冬防寒的最佳服饰。

   3、兽皮衣:

游耕时期,狩猎是苗族谋生的主要方式,山箐中的野生动物种类很多,天上飞的有山鸡、白鹇、鹧鸪、鹌鹑、斑鸠......;地上跑的有虎、豹、熊、野猪、岩羊、野兔等,这些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为长期从事狩猎活动的苗族创造了条件。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平均分配的习俗在苗族社会生活中占居首位,他们将肉分食后,剩下的毛皮用于制做衣服。

具体加工方法是:

首先将兽皮用竹棍崩开晒干,然后用草木灰反复多次揉搽,直到皮革柔软为止。

开初的兽皮多用于披、盖,后来则根据自己所需制成可穿的皮挂。

皮挂不仅穿着轻便,而且保暖性能好,适应性很强,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今天,在滇东北的苗区,它在人们的生活中乃占有一席之地;不同之处只是加工更精细、款式更适体罢了。

   4、羽毛衣:

处于游猎游耕时期的云南苗族,他们除猎取林中的走兽外,空中的飞禽也是猎取的对象。

他们将猎获的山鸡、白鹇、箐鸡的皮剥下晒干,然后反复用石灰和草灰轻轻搓揉,然后根据自己所需制做成衣裙或者帽子等。

   由于皮衣耐磨性强,羽毛衣服轻便,穿着撵山打猎具有特殊的适应能力。

所以,男服多用飞禽走兽的皮毛制做。

下身为了防止蚊虫叮咬和荆棘抓伤,往往用加工过的树皮做护腿布,这样在林中追赶野兽比较方便。

   我们从游耕时期的服饰文化不难看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树叶、树皮、兽皮、羽毛等制作的服饰与同时期的经济基础相吻合,它不可能跳出封闭的空间而做出超越自身的要求。

所以,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会在服饰的用料、款式、工艺技术等方面反映出来。

   游猎游耕时期,他们没有固定的生活空间,流动是云南苗族的共同特点,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用于遮风避雨的是天然的岩洞;因林中野兽多,为了防止野兽袭击,他们便在树干粗、枝桠密的树上搭盖巢穴,白天在林中打猎,夜晚就爬上巢穴中过夜,这就是他们较安全的避身之处。

      二、定居初期的服饰特点

     从云南苗族分布情况看,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全省133个县(市)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就有123个县。

云南自然环境特殊,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

分布在丛山峻岭中的云南苗族,由于各自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在农耕文化上反映出原始农业与传统农业并存,不同的生产方式代表着不同的自然区位,不同社会形态下的民族文化特征。

因此,反映在民族服饰上就必然有地区特点。

在服饰的用料、色彩、图案等方面都会留下时代的、居住环境的痕迹。

随着居住环境逐步趋于固定后,人们用于制作服装的用料也会随之逐步发生变化。

当人们从游猎、游耕向定居转化的时候,过渡时期的服饰--棕衣取到了承上取下的作用。

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生产生活资料都有个过渡过程;就服饰而言,游耕时期的服饰到定居初期不可能一下就失去它应有的社会功能,只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慢慢由主导地位移居次要位置,而其中必有一种与新服饰的出现长期并存;棕衣的功能就是这样。

而树皮衣、树叶衣它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失去应有的功能慢慢趋于淘汰。

从游耕到定居的整个过渡时期,麻的种植在人们生活中尚未普及,当时的服饰用料仍以棕片为主。

在滇南石山地区,那里气候温和,适宜棕树生长,他们将野生棕苗移到房前屋后家种,因土质肥沃、且潮湿,棕苗长势快,一般4年便可开剥。

人工种植的棕片比野生的宽大,且细密,制做衣服不仅滤水性能好,而且保暖性强;冬天用之避风寒,夏天用来遮太阳,雨天还可挡风雨,具有多功能的特点。

   随着历史的发展、居住环境的固定,麻文化又重新回到苗族的社会生活中。

但是,在苗族社会发展史上,没有经历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社会分工,直至新中国成立,苗族的手工业也尚未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纺织依旧从属于农业。

在传统观念指导下的一切生产活动,是以满足自身的生产、生活为目的;由于受高山深谷的限制,人们很少与山外的其他民族发生交往,凭据优裕的气候条件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给而不能自足的农家清贫日子;解决生活中不足部分的唯一办法是靠狩猎和采集。

   定居以后,纺织则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要劳动,一家人的穿衣问题全由家庭主妇承担,因此,种麻则成为苗族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份,再说纯麻制品耐磨性强、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另外,麻的生长周期短,一般撒种后70天方可收割;所以,麻的种植在苗族生活中越来越受重视,种植面积逐年在扩大。

衣裙用料麻制品占居主导地位,少数农户除满足自己所需之外还略有剩余,这部分剩余的手工制品则成为他们用于交换的主要产品之一,换回自己必需的其它生活用品。

    三、新中国成立后云南苗族服饰特点

  1949年至1950年,云南苗族地区先后获得解放,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结束了长期流动的历史,过上了定居生活,由过去的佃户、帮工,变成了国家的主人。

定居后,苗族服饰用料基本上全是自己纺织的麻布,以棕衣为主的护身保暖衣服逐步被棉麻布料所取代。

由于麻在苗族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位置,在人民公社化时期,政府根据苗族的特殊情况,除划给自留地外,每户都有四至五分的麻塘地,解决苗族的穿衣问题。

由于固定的麻塘有了保障,苗族的纺织业相应得到发展;服装的加工制作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所提高,其中较为明显的是蜡染百褶裙;主要表现在图案的色彩及挑花的颜色方面。

解放前,麻布制做的百褶裙在苗族社会生活中虽然占有重要位置,但由于受环境的限制,人们在制作工艺方面还处于非常简单,她们虽然想尽力把衣裙做得适体、漂亮,但挑花的线只有用自己纺的麻线,上色的染料全是从大自然中提取,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认为用麻线在麻布上挑花,虽然配有不同的颜色,但光感差,后来就自己养蚕自己绞丝,然后再根据不同颜色的搭配而自己染色;从此,丝线取代了麻线,用自己绞制的丝线挑出来的图案光感好、立体感强,深受群众欢迎。

所以,50年代,养蚕抽丝在云南苗区基本普及。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对服饰文化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过去的服装主要具备保暖、遮羞、护体的功能。

现在不同了,除具备原有的功能外,还必须具备审美的价值。

所以,苗族妇女的服装除上衣下裙外,还有护腿、围腰、腰带、帽子、草鞋等。

50年代以前,青苗的头罩仍沿袭传统的树皮头罩,采用油桐树的皮加工制做,形状呈椭圆形,高5寸,直径多为18至20公分,上大下小;将发髻照住后,左右两边分别用银或其它金属制做的耳环勾住,它不仅起到固定,而且具有装饰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传统的自然经济也发生了变化,对树皮制做的头罩被四方头巾所取代。

   四、改革开放后的云南苗族服饰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经过夏商周三代的酝酿,在秦汉时期,正式建立了有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国,中间经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大动荡大融合大冲击;进入隋唐,开始了封建大国的鼎盛和成熟期,尤其是历来为史学家所称道的唐代盛世,更是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好比日到中天、元气充沛。

贞观至开元的一百多年,可谓达到了巅峰。

伟大的诗人杜甫在《忆昔》一诗中描写了当时的社会景象:

忆昔开元全盛曰,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皆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

   这是何等盛况空前的太平景象!

由于当时统治者接受乱世昏君的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