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及点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40715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及点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及点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及点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及点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及点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及点评.docx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及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及点评.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及点评.docx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及点评

伟大的悲剧教学实录及点评

 

师: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三幅图片(课件)。

 

师:

这是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时的情景,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这是2002年北大科考队和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的照片,队员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难。

 

这是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地面前夕解体时的照片,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师:

在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上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太多太多了,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但是,这一切从未阻止过人类继续探索的脚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伟大的悲剧》

 

[点评:

三幅科学探索悲剧图片,简洁郑重语言解说,以此导入课堂学习,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建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

]

 

师:

前面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下面请回忆一下课文内容,看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

请大家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把各自概括的内容说给其他人听。

(小组讨论)

 

[点评:

课文篇幅长,安排课前预习,亦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之一法。

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既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思维能力,合乎叙述类文体阅读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方式,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思想。

]

 

师:

哪个小组交流完了?

哪个小组先说说?

 

(1):

1912年以斯科特为首的探险队登上南极点,但却败给了阿蒙森。

 

(2):

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南极返回的途中,由于精神和物质的缺乏都遇难而死。

 

生(3):

阿蒙森和斯科特两队探险队进行角逐,阿蒙森胜利而返,斯科特一行在返回的途中遇难而死。

 

师:

大家说得很好!

我们能不能纵览全文,按照叙事的要素,更为精炼全面的总结呀?

 

[点评:

“按叙事要素”总结全文,正是此类文体阅读的特点,意在让学生依据文体规律阅读理解。

依据文体特点,按照阅读规律,运用一定方法感受理解课文,此正是形成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

 

师:

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生(4):

1912年。

 

师:

地点在哪里?

 

生(5):

南极。

 

生(6):

南极点探险返回途中。

 

师:

这个同学说得更为具体准确。

人物是谁呀?

 

生(7):

斯科特、埃文斯、奥茨、威而逊、鲍尔斯。

 

师:

只用一个人名来指代人物群体应该怎么说呀?

 

生(8):

斯科特等。

 

生(9):

斯科特一行五人。

 

师:

人数都能交待清楚,很具体。

事件经过怎么概括呀?

 

生(10):

返回途中死了。

 

生(11):

被冻、饿死了。

 

生(12):

用“死了”一词不好,应该用“遇难”,这样能表达一种悼念感情。

 

师:

这个同学真了不起,能考虑到在概括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如果要强化一下这种感情,前面还可以再加上一个词。

 

生(13):

不幸遇难。

加上“不幸”一词。

 

[点评:

推敲词语,准确表达意思,正是形成学生表达能力的必修功课。

在课堂教学中一以贯之,能力培养扎实有效。

]

 

师:

同学们说得真好。

连贯起来,我们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意思:

本文讲述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不幸遇难的过程。

(屏幕显示确定的文章大意。

 

[点评:

屏幕显示,既是为了加深印象,也是为了纠正不规范的表述。

学生会在对照更改中形成准确表达的能力。

]

 

师:

下面请大家再读一读文章,看看文中哪处情节最让你感动和敬佩,并且说说你的理由。

自己先阅读、寻找、思考,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小组讨论)

 

[点评:

整体感知文章后,再切入内里,感受局部,亦是合乎认知规律的阅读程序。

“哪处情节”、“最”,这样的要求把学生带入寻找和比较的思维活动;先独立做,后交流,是自主与合作的结合,使学生学习参与有深度和广度。

]

 

师:

小组交流完了?

哪个小组能说说你们组深有同感的一处情节?

 

生(14):

我们小组认为课本103页关于奥茨的那一段很感人,也很悲壮。

 

师:

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好吗?

 

生:

(齐读)

 

师:

在这一段中,“战栗”一词大家认为表现了什么?

 

生(15):

对奥茨的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的敬佩,也含有悲痛和惋惜。

 

师:

是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奥茨这一出去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什么呢?

 

生:

(齐)死亡。

 

师:

在奥茨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到一种精神,是什么精神呢?

 

生(16):

不畏惧死亡。

 

生(17):

为别人着想。

 

师:

是的,这就是奥茨,选择了死亡的奥茨。

选择了死也就是选择了让其他队员的生,也就是选择了高尚和尊严。

 

师:

还有其他的情节让你感动和敬佩吗?

 

生(18):

有。

在101页关于威尔逊博士的一段。

 

师:

大家看到这一段,这位同学能说说你们小组确定这一处的理由吗?

 

生(19):

表现了威尔逊博士敢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这种精神很伟大。

 

师:

从哪里看出来?

 

生(20):

从“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须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重的珍贵岩石样品。

”可以看出。

 

师:

说的很好。

还有吗?

 

生(21):

他有事业心。

 

师:

说得很好,威尔逊博士是一个科学家,在他眼里,科学研究甚至高于生命。

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一个科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情节让你感动敬佩呢?

 

生(22):

还有,我们小组找到了一个词语“骄傲”。

在课本的103页上。

我们小组认为这个词写出了他们面对死亡时的心情,表现出一种很了不起的精神。

 

师:

哦!

说得很有道理。

从文章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斯科特和他的队员目前能有什么选择呢?

 

生(23):

除了被冻死就是饿死。

 

师:

也就是说,他们其实已经无可选择。

结果只有一种,就是死亡。

 

然而,他们在面对死亡时候的表现却是让人敬佩的。

谁能说说他们有什么样的表现?

给了你什么感受?

 

生(24):

我认为他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不哀叹,十分可贵。

 

生(25):

我觉得他们在想,我们此行即便死去也无怨无悔。

 

师:

说得都很好。

确实,他们在死亡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从容和镇静,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精神的伟大,心里是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的,真的是太悲壮了。

 

师:

还有哪个小组要说一下你们找的感人情节?

 

生(26):

在101页,斯科特一行明明知道失败却还为阿蒙森做证这一段。

我们认为这一段很感人。

 

师:

你们认为这体现了斯科特的什么精神?

 

生(27):

体现了英国人的诚实守信。

 

生(28):

说明他们敢于面对失败。

 

师:

是的,当斯科特一行面对失败,内心极度痛苦,但他们却依然敢于正视这一切,承认事实,这既体现了他们对待科学的求真求实态度,更表现出他们人格的高尚和伟大。

 

生(29):

我们小组还找到一处很悲壮让人感觉很心酸的情节。

 

师:

请说说看。

 

生(30):

在课本的104页,斯科特临死前写日记的那一段。

他将“我的妻子”划去,而改为“我的遗孀”。

我们认为很让人感动。

 

师:

好,请大家都来阅读这一段,自己来感受一下,然后小组内先交流一下再选代表起来回答。

 

生(31):

我们觉得斯科特此时认为他注定要死去,要为科学献身了,所以把“我的妻子”改为“我的遗孀”。

 

生(32):

斯科特很关心他的家人。

 

生(33):

斯科特的日记对后人有借鉴意义。

 

生(34):

我觉得体现了他的孤独,怀念家人和沮丧的心情。

 

师:

我想不单单是沮丧,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斯科特还活着,可他的妻子却注定要成为一个孤单的人,当他“悲伤地”“坚决地”划去“我的妻子”的时候,他的心情就是一种面对无可逃避的死亡的那种镇定。

 

师:

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是很深刻的,对文中所写的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也是很准确的。

综合刚才大家所说,我想这的确是一出人类科学探险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幕。

虽然这是一场悲剧,但在队员们的身上却展现出来的却是人类最为伟大的精神。

文章所写正如标题所昭示的——这是一个“伟大的悲剧”。

(展示课件)

 

师:

可以说,斯科特一行是敢于挑战自然,挑战自我,勇于实现生命价值的勇士,他们是人类的英雄,他们在科学探索中所表现出的是我们整个人类勇于探索的伟大精神,是只有我们人类为了伟大的事业面对死亡才能够具有的一种伟大的精神,他们是人类最伟大的英雄!

 

[点评:

学生发言踊跃,交流充分;教师及时肯定鼓励,适时点拨引导。

如此,使得课堂学习既有内容理解的准确深刻,又有学生参与学习、能力训练的充分有效。

教师语带情感的总结,既是文章深刻主题的揭示,也是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收束,是学生感性认识的理性升华。

]

 

师:

说到这儿,那么,同学们是否比以前更深刻的理解了“英雄”一词的含义了呢?

能说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吗?

 

[点评:

读书是为了明理。

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深刻理性地认识理解更多的人和事,能够更好地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既是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也是语文素质能力形成的内涵。

由书本向学生的记忆,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也是书本学习的目的。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执教者深邃的教育思想。

]

 

生(35):

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

 

生(36):

在前一阶段的“非典”防治中许多勇往直前的护士和医生。

 

生(37):

还有邱少云被火烧,一动不动的在草里爬着。

 

生(38):

在抗洪抢险中英勇献身的那些战士们。

 

生(39):

杨立伟也是英雄。

乘神州5号进入太空也是科学探索,而且他也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师:

很好,大家都说得非常好!

我们应该记住英雄们的名字,让他们成为我们心里的一个路标,一盏明灯,引导我们也能够为人类伟大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甚至是生命!

 

这里,我想再引用美国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遇难而发表的电视讲话里的一段话,来表达我们对英雄们的敬仰和哀悼: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

(课件展示)

 

茨威格《伟大的悲剧》,在我们的心里雕刻并矗立起了五位英雄的形象,他们的名字是:

 

斯科特威尔逊奥茨埃文斯鲍尔斯(课件展示)

 

师:

请大家一起来读,让这些英雄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吧!

 

生:

(齐)斯科特,威尔逊,奥茨,埃文斯,鲍尔斯!

 

[点评:

如此结尾,妙!

屏幕显示,从视觉上强化学生的印象;齐声诵读,学生们的脑海里会一一映现英雄形象,耳边会回荡英雄们的名字。

如此,英雄们的英雄壮举会久久震撼学生们的心灵,英雄的感染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

 

师:

好,谢谢同学们!

谢谢大家!

下课。

 

[点评:

课文篇幅长,容量大,可感可学实在是很多,但是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精力有限,只能择其精要感受思悟。

本课确定了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方式,引导学生整体感悟,以让学生寻找最感动敬佩的情节的方式,直入文章内里,整体设计符合认知规律,使得学生的感知思维切中肯綮。

课堂上让学生充分的感受思考、讨论交流,体现学习的主动与合作特点,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展示了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

就其教材处理、教学设计、学生学习效果来说,这节课不失其精彩特点。

当然,不足之处亦有,即学生对课文精彩语句的咀嚼品味还不够充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