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科室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试题库职业卫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40511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科室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试题库职业卫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现场科室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试题库职业卫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现场科室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试题库职业卫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现场科室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试题库职业卫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现场科室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试题库职业卫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场科室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试题库职业卫生.docx

《现场科室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试题库职业卫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科室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试题库职业卫生.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场科室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试题库职业卫生.docx

现场科室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试题库职业卫生

现场科室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试题库职业卫生

一、名词解释

1.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

是研究劳动条件对生产者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创造安全、卫生、满意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生活质量的一门科学。

2.职业流行病学:

是以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采取有关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在人群、时间、空间的分布,分析接触与职业性损害的剂量反应关系,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及预防措施的效果,找出职业性损害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制订和修订卫生标准、改善劳动条件和预防职业性病损提供依据的学科。

3.生产性粉尘:

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4.职业病:

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损害,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并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5.生物监测:

是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的组成部分,指定期地监测人体生物材料中毒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或由其所致的生物效应水平,并与参比值比较,以评价人体接触毒物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

6.听觉适应:

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感觉声音刺耳、不适,停止接触后,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听力检查听阈可提高10-15dB,离开噪声环境1分钟之内可以恢复。

7.热衰竭:

由于高温作业,体内血液的重新分布,导致脑部供血暂时减少而晕厥。

一般起病急,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短暂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

8.石棉小体:

石棉纤维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由一层含铁蛋白颗粒和酸性粘多糖包裹沉积于石棉纤维所形成,铁反应呈阳性,一般长为30-50μm,粗2-5μm,金黄色,典型者呈哑铃状、鼓槌状,分节或念珠样结构,轴心为无色透明的石棉丝。

9.化学窒息性气体:

能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血液运送氧的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引起组织缺氧或细胞内窒息的气体。

10.职业性肿瘤潜隐期:

指患者初次接触致癌物至肿瘤确诊的年限。

二、单选题

1.下列关于健康监护论述错误的是(A)

A.通过健康监护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劳动卫生标准

B.通过各种健康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

C.是早期发现健康损伤的重要手段

D.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是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之一

E.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健康损害,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2.矽尘致肺癌的调查属于(C)

A.劳动卫生基本情况调查B.回顾性调查C.专题调查

D.前瞻性调查E.事故调查

3.下列哪项不属于个体防护措施(D)

A.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B.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C.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D.按时接受职业性体检E.限制接触时间

4.下列粉尘何者为无机粉尘(C)

A.农药粉尘B.橡胶粉尘C.水泥粉尘D.木尘E.谷物粉尘

5.在矽肺的发生发展中(E)

A.进入肺内粒子大小起绝对重要作用B.进入肺内粉尘量起绝对重要作用

C.上述二项意义都不大D.上述二项意义一样

E.粒子大小虽有一定意义,但进入肺内粉尘的量则起重要的作用

6.热辐射强度的单位为(D)

A.kCal/(cm2·min)B.J/(cm2·min)C.Cal/(cm2·min)

D.J/(m2·min)E.kCal/(m2·min)

7.中暑按发病机理分为(A)

A.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B.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C.热适应,热射病和热衰竭D.热适应,热痉挛和热衰竭

E.热辐射,热痉挛和热衰竭

8.职业肿瘤的特点(E)

A.接触明确的致癌因素B.潜伏期长、发病年龄早

C.有一定好发部位D.有一定的发病条件E.以上全部

9.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是哪种气体引起的中毒现象(D)

A.一氧化碳B.氯气C.硫化氢D.氰化氢

10.能导致ARDS的是(B)

A.一氧化碳B.氯气C.氰化氢D.二氧化氮

11.铬酸盐制造工人所患法定职业肿瘤为(B)

A.皮肤癌B.肺癌C.前列腺肿瘤D.白血病E.间皮瘤

12.某纺织女工,45岁,经检查听阈提高20dB,10-20小时后恢复听力,此听力损害属于(C)

A.噪声性耳聋B.听觉适应C.听觉疲劳D.爆震性耳聋

13.不属于有机磷农药的是:

(D)

A.敌百虫B.乐果C.DDVD.呋喃丹

14.用于防止汞蒸汽中毒的防毒面具所用的防毒滤料是(E)

A.活性炭B.钠碳C.硫酸铜D.“霍布卡”E.含碘活性炭

15.苯胺接触工人,尿中(B)的含量与血中高铁血红蛋白的量呈平行关系,因此可以以其为检测指标判断工人的苯胺中毒程度。

A.马尿酸B.对氨基酚C.苯基羟胺D.苯醌

16.除了局部振动病,还有哪项生产性有害因素可以引起雷诺现象(D)

A.低温作业B.二异氰酸甲苯酯C.苯胺D.氯乙烯

17.振动本身特性中,对机体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D)

A.加速度、频率、位移B.位移、振幅、加速度C.接触方式、加速度、位移

D.频率、振幅、加速度E.振幅、频率、速度

18.紫外线对皮肤作用最强的波长是(E)

A.400nmB.320nmC.275nmD.297nmE.180nm

19.由于血管扩张和大量出汗可导致何种类型中暑(C)

A.热射病B.热衰竭C.热痉挛D.休克

20.(A)中毒时血液中会出现点彩红细胞。

A.铅B.汞C.苯D.苯胺

三、多选题:

1.慢性氯乙烯中毒的临床表现可能会出现(BC)

A.无菌性骨坏死B.肢端溶骨症C.神衰综合症D.骨质疏松E.下颌骨坏死

2.慢性铅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有(ABC)

A.神经系统有类神经征,外周神经炎等

B.消化系统有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等

C.血液和造血系统有轻度贫血等

D.影响生殖系统功能

E.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

3.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DE)

A.污染食品B.吸烟C.消化道D.呼吸道E.皮肤

4.矽肺常见的并发症是(BCDE)

A.肺部肉芽肿B.肺结核C.肺部感染D.自发性气胸E.肺心病

5.列入我国现行法定职业病名单的硅酸盐尘肺是(BCDE)

A.石墨尘肺B.石棉肺C.滑石肺D.云母肺E.水泥尘肺

6.职业性病损应包括(BCD)

A.多发病B.工伤C.职业病D.工作有关疾病E.常见病

7.热射病的主要临床表现(AE)

A.高热B.热晕厥、热虚脱C.水盐平衡失调

D.剧烈头痛和意识丧失E.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8.生产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是(ABD)

A.粉尘的化学成分B.粉尘浓度C.工人对粉尘的易感性

D.工人接触粉尘的时间E.工人的个体特征,性别与年龄

9.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影响程度主要取于(DE)

A.作业工人的性别B.作业工人的年龄C.作业工人的健康状态

D.职业有害因素的性质E.作业工人的接触强度(剂量)

10.苯的胺基和硝基化合物吸收途径是(BCE)

A.呼吸道吸收B.皮肤粘膜吸收C.消化道吸收D.血液吸收E.消化道与皮肤吸收

四、判断题

1.在矽肺病的发生发展中,质量分散度较粒子分散度的卫生学意义更大。

(√)

2.使用频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称为声级,分A、B、C、D四级。

(√)

3.氰化氢的毒作用机制是导致氧的运输障碍。

(×)

4.苯胺不能经过完整的皮肤吸收。

(×)

5.由于长期吸入含有结合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矽肺。

(×)

6.氰化氢是一种具有腐败臭鸡蛋味的气体。

(×)

7.四氯化碳中毒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

8.发生热痉挛时病人神智清醒,病情较轻,所以把热痉挛归为轻度中暑,而热射病和热衰竭病情较重,归为重度中暑。

(√)

9.呼吸道肿瘤和皮肤癌在职业肿瘤中最常见。

(√)

10.人耳能够感受到的声音频率在20~20000Hz之间。

(×)

11.噪声引起的永久性听阈位移早期表现为低频听力下降。

(×)

12.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即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

13.苯环境作业女工在怀孕期必须调离苯作业,而哺乳期在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以及保证生产环境中苯浓度低于国家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可以不必调离苯作业。

(×)

14.有机磷农药在体内被氧化后的产物毒性会增强。

(×)

15.我国工业噪声标准是根据C声级制定的。

(×)

16.当环境温度高于人体表温度时,机体主要的散热途径为负辐射。

(×)

17.在微波波段,以毫米波危害最大。

(×)

18.铅中毒一经确诊,无论轻重均应调离作业。

(×)

19.在高温.高湿作业环境中热辐射强度比较大。

(√)

20.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粉尘不致癌。

(×)

五、简答题

1.何谓粉尘的分散度?

其卫生学意义是什么?

答:

粒子分散度愈高,悬浮于空气中的时间愈长,沉降速度愈慢,被人体吸入的机会就愈多;并且越易参与理化反应,对人体的危害愈大。

当尘粒数相同,质量不同时,质量愈高,病变愈重。

质量分散度的卫生学意义更大。

2.在生产性有害因素中,与化学因素相比,物理因素具有哪些特点?

答:

⑴绝大多数自然存在;⑵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危害与否及程度均由参数决定;⑶来源明确;⑷空间分布不均匀;⑸存在状态不同,有连续和脉冲之分。

⑹对人体的危害与物理参数不呈直线相关关系。

3.我国规定的8种职业肿瘤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

联苯胺导致的膀胱癌;石棉所致的肺癌、间皮瘤;苯所致的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铬酸盐制造业所致肺癌。

4.健康监护的定义及目的是什么?

答:

健康监护定义:

是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及其程度,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有害因素所致的疾患的发生、发展。

健康监护目的:

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征象,结合生产环境监测和职业流行病学分析,可以研究职业有害因素所致的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规律,接触—效应关系,评价防护措施的效果,为进一步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制订、修订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5.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来源?

答: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6.从中毒机制说明为何氰化物中毒时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

答:

氰化物在体内解离出氰离子,它可以迅速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结合,使之失去递电子能力,呼吸链中断,组织不能摄取和利用氧,导致动脉血流经组织器官的过程中,血中的氧未被利用就进入静脉回流,此时动静脉血氧差迅速下降,使得静脉血呈现与动脉血同样的鲜红色,其体征就表现为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

六、论述题

1.论述职业病的三级预防措施主要内容。

如何理解病因预防的积极意义?

答:

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主要措施是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采取卫生工程防护措施,合理利用防护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减少工人的接触机会和程度。

二级预防为发病预防,主要措施是定期进行生产环境中职业有害因素的检测;对接触工人进行的定期体格检查,实行健康监护。

三级预防为对有职业病损者和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合理康复处理和随访。

病因预防的积极意义在于从源头入手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从理论上来说,做好了一级预防可以防止作业工人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作业工人不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就可以不患职业病。

2.论述苯中毒诊断与分级标准。

答:

(1)急性苯中毒

急性轻度中毒:

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样状态,可伴有粘膜刺激症状;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