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基本情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40210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基本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基本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基本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基本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基本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基本情况.docx

《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基本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基本情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基本情况.docx

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2013年石油流通行业分析报告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

2014年5月

 

目录

一、2013年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基本情况1

(一)国际原油市场运行情况1

(二)国内石油市场运行情况3

(三)国内石油市场经营主体情况9

(四)成品油分销市场规模化发展情况10

二、2013年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3

(一)网络布局需进一步优化13

(二)流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13

(三)市场秩序需进一步规范13

(四)替代能源发展相对滞后13

三、2014年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展望14

(一)国际石油市场预测14

(二)国内石油市场预测15

(三)国内石油流通市场预测16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及政策建议17

(一)进一步完善石油流通管理制度17

(二)加强石油行业信息化建设17

(三)进一步提升石油流通现代服务水平17

(四)进一步规范石油流通市场秩序17

(五)引导石油绿色低碳流通17

一、2013年石油流通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国际原油市场运行情况

2013年,世界各国经济走势出现分化,美国经济稳步复苏,日本经济在政策刺激下向好转变,欧元区经济总体疲软,新兴经济体增速有所回落。

在此背景下,全球石油产品需求较平缓,供给相对宽松,国际油价呈现震荡下行走势。

1.世界石油供给继续增长,非欧佩克产量增长强劲。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石油供应量为9165万桶/日,同比增长70万桶/日左右,远不及2012年的220万桶/日的增量。

其中,欧佩克石油供应量为3688万桶/日,比2012年下降70万桶/日左右;受益于美国原油产量的大幅提高,2013年非欧佩克石油供应量为5477万桶/日,比2012年增长142万桶/日,远高于2012年的50万桶/日的增量。

其中,北美地区石油产量增至1724万桶/日,同比增长138万桶/日,仅美国就增加115万桶/日,加拿大增加26万桶/日。

由于利比亚、尼日利亚、伊朗等国政治局势不稳定,这些国家石油产量大幅下降,而沙特、科威特等国石油产量变化不大,2013年欧佩克原油产量结束上升势头,由2012年的3130万桶/日降至3047万桶/日,降幅约83万桶/日。

2.世界石油需求保持平稳,发达国家石油需求总体下滑。

2013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拉动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平稳。

国际能源署统计,2013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120万桶/日。

发达国家复苏势头较好,OECD国家石油需求降幅缩小。

2013年OECD国家石油需求同比下降5万桶/日,而2012年需求则下降52万桶/日。

其中,2013年日本石油需求下降18万桶/日;欧洲五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需求下降9万桶/日;美国石油需求则增长21万桶/日,结束了连续数年需求下滑的趋势。

虽然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长普遍放缓,但非OECD国家石油需求增长仍较强劲,同比增长125万桶/日,与上年基本相当。

其中亚太、中东、拉美石油需求分别增长63万桶/日、15万桶/日和21万桶/日,合计占2013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量的79%。

3.世界石油库存维持低位,美国商业石油库存仍处高位。

OECD国家经济缓慢复苏,欧洲地区石油产量小幅下降,导致经合组织工业石油库存维持在较低水平。

从绝对量看,2013年经合组织工业石油库存平均为26.75亿桶,略低于2012年26.85亿桶的水平,处于过去五年低线附近;从相对量看,2013年经合组织工业石油库存可满足需求天数为59天,与2012年相当,略低于2011年的58天,但仍远高于52-53天的合理水平。

由于近年来美国非常规油气产量的大幅提高,美国石油库存近两年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2013年,美国工业石油库存平均为10.8亿桶,比2012年增长1300万桶,满足需求天数较上年可增加60天。

4.国际油价波动幅度收窄,成品油价格运行平稳。

受供需形势、地缘政治形势变化、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2013年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走势比较平稳,波动幅度明显收窄。

其中,WTI原油期货价格的波动幅度在23.5%以内,远低于2012年的34%;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波动幅度在19.3%以内,远低于2012年的34%。

从全年走势看,上半年国际油价低位震荡,三季度止跌大幅上扬,9月中旬以来,油价转升为降,全年呈现“先抑后扬再跌”的“倒N形”走势。

国际成品油价格走势也较为平缓,其中,2013年新加坡95#汽油离岸价格的波动振幅在22.8%以内,远低于2012年的39.8%;2013年新加坡柴油的离岸价格振幅在23.5%以内,低于2012年的26.9%。

图1:

2012-2013年国际原油期货、成品油现货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

中华商务网数据库

(二)国内石油市场运行情况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新一届政府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宏观政策主基调下,国民经济呈现稳中趋好、平稳回升态势,全年GDP增长7.7%,与上年持平。

受国内经济企稳回升提振,国内石油供给保持较快增长,需求增长平稳,对外依存度继续提升,成品油购、销、存运行平稳,成品油价格较年初有所下降,整体略高于2012年。

1.石油国内供给增幅放缓,煤油产量增速进一步加快。

受国内资源供给有限等影响,2013年我国原油产能继续扩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额3805亿元,同比增长23.7%,增幅较上年同期加快17.6个百分点。

在产能快速扩张带动下,原油产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13年国内原油产量为2.08亿吨,同比增长1.7%,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

国内外需求放缓,石油产量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略有回落。

2013年原油加工量4.79亿吨,同比增长3.3%,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

其中,汽柴油受终端需求萎缩影响,产量增幅放缓。

汽油、柴油产量分别为9833.3万吨和17272.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5%和0.3%,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8和2个百分点;煤油受国家产业政策导向,需求增长迅速,产能进一步扩张,全年产量为2509.6万吨,同比增长16.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

图2:

原油、成品油产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2.石油进口增速回落,对外依存度继续上升。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2.82亿吨,同比增长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成品油(汽煤柴)进口量560万吨,同比下降9.6%;其中汽油进口量400吨,同比下降90.9%;煤油进口量533万吨,同比增长1.2%;柴油进口量27万吨,同比下降70.5%;汽油、柴油、煤油自2012年以来继续全面净出口。

国内产量增长放缓、石油需求扩大,对外依存度进一步上升。

2013年原油进口依存度为57.4%,较上年同期上升1个百分点;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8.6%,较上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点。

 

表1:

2013年我国石油进出口统计

产品名称

进口量:

万吨

出口量:

万吨

2013年

2012年

同比

2013年

2012年

同比

原油

28195

27109

4.0%

162

243

-33.5%

成品油

560.04

619.45

-9.6%

1664

1222

36.2%

汽油

0.04

0.45

-90.9%

469

292

60.7%

煤油

533

526

1.2%

917

745

23.1%

柴油

27

93

-70.5%

278

185

50%

数据来源:

海关总署

3.石油消费量稳步增加,柴汽比降至历史低位。

受国内经济转型、内需增长缓慢、出口乏力等因素影响,2013年国内原油消费增速放缓,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为4.88亿吨,同比增长2.6%,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

石油制品表观消费量4.98亿吨,逼近5亿吨,同比增长1.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为新世纪以来石油消费最低增速。

受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我国成品油消费结构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汽油和煤油消费量逐步提升,柴油终端需求逐步萎缩。

图3:

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

——汽油消费继续快速增长。

2013年,国内汽油消费量为9364万吨,同比增长7.8%。

汽油消费持续快速增长的因素:

一是乘用车市场火爆支撑汽油消费。

受社会消费平稳增长、汽车市场促销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2013年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全年乘用车累计销售1793万辆,同比增长15.7%,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8.6个百分点;二是调和油成本上升,对汽油替代量减少。

从2013年元旦起国家统一对液体石油产品征收消费税,征缴范围扩大到除沥青以外用于调和油化工原料的所有液体石油产品,对汽油替代效应减弱。

2013年国内调和油消费量同比减少30%。

——柴油消费增速明显放缓。

受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我国工业及相关运输用油需求疲软,天然气对柴油替代需求增大,柴油消费增速明显放缓。

按国家统计局口径计算,2013年国内柴油消费量为17022万吨,同比增长0.3%,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为2009年以来最低增速,远低于近十年平均水平。

——煤油消费持续快速增长。

全球经济复苏,国际商贸活动增加,带动国际航运需求回升,我国民航运输业快速发展,民航局预计2013全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67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0%。

在航空运输业增长带动下,2013年国内煤油消费保持高速增长,全年煤油表观消费量2126万吨,同比增长11.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

图4:

汽油、柴油、煤油表观消费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

——柴汽比降至历史低位。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消费柴汽比振荡回落,2012年大幅降至1.96,约相当于2000年水平。

2013年汽油需求保持高速增长,柴油需求持续低迷,消费柴汽比继续回落,全年消费柴汽比降至1.82,创新世纪以来最低水平。

柴油对成品油消费的贡献率大幅下降,2013年柴油对成品油消费增量贡献仅为5.4%,汽油贡献率升至74.4%,煤油贡献率升至20.3%,汽油取代柴油成为拉动成品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引擎。

4.成品油购、销、存量运行平稳,库存量呈现倒“U”走势。

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成品油购、销、存量走势与2012年前三季度基本一致。

其中,成品油库存量呈现“倒U型”,库存量最高值接近1200万吨;成品油采购量、销售量基本接近2012年同期水平。

2013年第四季度国内成品油购、销、存量波动较为明显,12月尤其显著。

主要原因是12月是国内大部分省(区、市)执行成品油“国III”标准的最后一个月,属于新旧成品油标准的衔接阶段。

成品油经营企业一方面加大“国III”标准成品油促销力度,为准备下一阶段经营“国Ⅳ”标准成品油腾库;另一方面,在油品采购方面,油品经营企业谨慎采购,尽量做好2014年库存少存或不存“国III”标准成品油。

据商务部监测,2013年末全国成品油库存量1106.3万吨,较上年末回落5.4%,其中汽油库存量较上年末增加1.3%,柴油库存量则下降12.1%。

图5:

2013年汽柴油库存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

商务部全国石油市场管理信息系统

图6:

2012-2013年国内成品油采购、销售和库存情况

数据来源:

商务部全国石油市场管理信息系统

5.定价机制进一步完善,调价频率加快。

2013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新机制对调价周期、挂靠油种及4%限制均做了修改,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贴合更紧,压缩了经营者无风险套利空间,大大遏制了市场投机行为。

新机制实施以来,国家调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