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七ArcView的矢量化及编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40094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习七ArcView的矢量化及编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实习七ArcView的矢量化及编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实习七ArcView的矢量化及编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实习七ArcView的矢量化及编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实习七ArcView的矢量化及编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习七ArcView的矢量化及编辑.docx

《实习七ArcView的矢量化及编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习七ArcView的矢量化及编辑.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习七ArcView的矢量化及编辑.docx

实习七ArcView的矢量化及编辑

实习七:

ArcView的矢量化及编辑

一、实习目的:

1掌握地图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2熟悉ArcView主要绘图工具的使用,初步理解矢量数据结构

3了解数字化后的错误和误差

4掌握ArcView主要编辑工具的使用

二、实习内容:

1建立新的点、线、面主题和依据现有主题创建新的主题

2根据ArcView的绘图工具对主题进行数字化

3线要素主题和面要素主题的编辑

三、背景知识:

1.在采集或创建自己的空间数据前,先要检查需要的空间数据是否已有数字化形式的版本可以利用,很多机构提供的空间数据往往可以直接在ArcView中使用,或通过格式转换后被ArcView所使用。

如果找不到需要的数据,则需要利用ArcView的矢量化功能和编辑功能进行矢量化,自己进行数据的采集。

2.在数字化之前必须设计好数字化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地图数字化的效率,而且也关系到数字化成果的质量。

确定数字化的技术路线包括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数字化,数字化精度要求如何,选取什么样的地图作为数字化底图,对那些要素进行数字化,如何对数字化要素进行分层和分幅,以及代码的设计等等。

3.在对图形进行矢量化后,属性表的处理也同样重要,需要在表格中加入相应的属性内容。

四、实习步骤:

一、建立一个新的线状主题

启动ArcView,加载chpy150.jpg图像〔先启动扩展模块JPEG〔JFIF〕ImageSuport〕。

(1)视图窗口界面中,选定“视图”〔View〕下拉菜单中的“NewTheme”项。

(2)在弹出的对话框内选择想要创建的新主题的图形要素类型〔注意:

只能选择点、线、面——多边形三种基本类型其中一种〕,选择Line并单击“OK”钮确认。

(3)在随后出现的新的对话框内,指定ArcView将要创建的线状主题的Shape文件的名称与保存位置,单击“OK”钮。

这样,一个新的、空白的主题将出现在当前视图的主题目录表中。

注意该新生主题的主题名称显示区呈弹起状态,说明它已自动成为当前活动主题,同时其左侧的“显示检测框”〔矩形小框〕四周又被另一个矩形虚线框所包围,说明当前主题自动进行可编辑状态。

该状态将允许使用绘图及编辑工具往这一新主题视图内添加图形要素。

(4)

给线状主题添加图形要素:

单击常用工具条中的“绘图工具”〔drawing〕项〔注意:

点击过程应当稍微长一些〕,调出下拉式绘图工具,根据绘图工作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然后即可在“视图”图形显示框内进行绘图。

在专题显示框内,光标变成小十字,第一次单击鼠标就输入一条线段的起结点〔StartNode〕,再单击鼠标,就输入了该线的中间拐点〔Vertex〕,双击鼠标就输入了终结点〔EndNode〕。

(5)

输入道路时,如果没有将道路交叉口作为结点,即使两条道路在几何上是交叉的,但在数据库中是不交叉的。

如果要求处理成交叉口,必须采用分解式〔LineSplit〕,在绘图板中点击线状要素工具,选择图标LineSplit后,用该工具输入线状要素,但凡和该线相交的线段,在交叉点上双方都会自动打断,产生结点,有关的线段成为相互独立的要素。

(6)

被分解的要素也可以合并。

先点击要素选择按钮,配合Shift键,选择要合并的线段,在选择菜单Edit/UnionFeatures,就可以将分解的线段合为一体。

〔该功能主要可以用来处理伪节点〕

(7)

为了保证线和线交在一起,一般需要采用捕捉输入方式,按住鼠标右键,弹出常用菜单后,选择EnableGeneralSnapping,表示以通用的捕捉方式编辑要素,在工具条上会出现捕捉图标,〔Snap〕,在输入要素时,如果光标附件有其它要素,新输入的要素的坐标会自动定位到已有的要素的坐标位置上。

(8)绘图工作结束后,ArcView将会自动生成一个与当前主题图形要素相对应的“主题属性表”,打开该表即可见其外型。

新表显示,它仅含有两个字段“Shape”和“ID”。

其中,前者记录着用户给当前主题所添加的所有“图形要素”的“类型名”〔本例为“Polyline”〕;后者的所有记录均为0〔即为“空白”记录〕。

 

(9)在输入图形数据后,同样需要在新建主题的属性表中加入相应的属性信息,加入方法同以前实习过的属性表格的编辑〔增加field值等〕

(10)系统还提供了自动计算线要素的长度值,打开所编辑的专题属性表,使该表进入编辑模式,在Edit〔编辑〕菜单中,选择AddField〔增加字段〕,在对话框中输入想创建的新字段名Length,选择字段类型,输入字段宽度等;在专题属性表中,点取Length字段选取它;点击Calculate〔计算〕按钮,显示FieldCalculator对话框,在[Length]=栏中,输入[shape].ReturnLength,按下ok。

〔面积计算与其一致,输入[shape].ReturnArea即可,主要用于面状主题〕

二、建立新的面状主题

启动ArcView,加载chpy150.jpg图像。

1视图窗口界面中,选定“视图”〔View〕下拉菜单中的“NewTheme”项。

2在弹出的对话框内选择想要创建的新主题的图形要素类型,选择Polygon,并单击“OK”钮确认。

3在随后出现的新的对话框内,指定ArcView将要创建的面状主题的Shape文件的名称与保存位置,单击“OK”钮。

这样,一个新的、空白的主题将出现在当前视图的主题目录表中。

4在绘图工具板中点击输入多边形图标

,用鼠标依次输入多边形的各个拐点,双击表示完成最后一点,多边形自动封闭。

如果要输入规则多边形,则采用

进行输入。

5当相邻多边形的边界已经输入,应使用自动闭合方式〔AutoCompletetool〕

,仅输入非共享的那部分边界,实现多边形的输入。

6使用多边形分解方式〔PolygonSplitTool〕

,在一个或多个多边形内部输入线段的类似方法输入一条分界线,可实现一个或多个多边形的分解。

〔该工具主要用于分裂多边形,例如,要创建10个临近的地块,可以创建一个多边形来代表所有地块的外部边界,然后在其中用PolygonSplit工具来绘制地块的内部边界线,将多边形分裂成10个别离的多边形,防止了在数字化有公有边界的图形时产生碎屑多边形〔SliverPolygon〕。

该工具即可用于本次实习地块的数字化。

7如果想将一组多边形合并为一个,用UnionFeature〔合并要素〕选项,如果选择的多边形共享了公共边,则公共边将被删除以形成一个多边形,如果选取的多边形重叠,重叠的部分被删除来生成一个多边形,如果多边形不邻接或重叠,将形成有多个部分的多边形要素。

三、关键操作的说明

为防止数字化时出现的诸多问题,ArcView提供了捕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这些错误的发生。

1.通用捕捉方式〔GeneralSnapping〕。

在输入线状主题时,按住鼠标右键,弹出常用菜单后,选择EnableGeneralSnapping,在工具条上会出现捕捉图标,点击捕捉图标,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在View窗口中拖动光标,可以调整捕捉范围的大小。

2.交互式捕捉方式〔InteractiveSnapping〕

对于多边形主题,交互式捕捉方式可作如下选择:

A.SnaptoVertex:

捕捉已有多边形边界上的最近拐点、结点

B.SnaptoBoundary:

捕捉已有多边形边界上的最近线段。

C.SnaptoIntersection:

捕捉两个或多个多边形的相交点。

对于线状主题也存在交互式的捕捉,只是操作形式稍有不同而已。

四、Shape主题的通用编辑方法

1、具体操作步骤

(1)从视图中的“主题”〔Theme〕下拉菜单中选择“StartEditing”选项。

这时,在当前目标主题左侧矩形“检测框”四周将出现一个虚线框,它是当前主题可以被编辑的明显标识。

(2)用“指针”〔Pointer〕工具点击要编辑的对象,当对象周围出现“操作柄”〔一般是由8个小矩形排列而成的矩形方框〕时,可以移动对象或通过拖放改变要素的大小。

其它编辑项目的操作方法则因要素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选择“主题”菜单下的“SaveEdit”随时保存所做的编辑,保存完成后仍然自动回到编辑状态。

直到选择“StopEdit”并答复是否保存编辑结果后,方可结束本次编辑。

为了不破坏原有主题的原始信息,可以把对当前主题所做的所有编辑结果保存成一个新的主题,方法是从“主题”下拉菜单中选择“SaveEditAs”,并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指定新主题文件的名称及磁盘保存位置。

2、主题编辑的几种限制

(1)不能随意增减“操纵顶点〔结点〕”的数目。

(2)不能给一个主题增加任何与主题的图形要素类型不相容的其它类型要素。

比方给一个只能包含多边形要素的主题添加点状或者线状要素。

(3)完整的一个图形要素不能被劈分〔Split〕。

(4)对一个主题要素来说,所有的不能被支持的编辑操作都将在图形工具条显示为灰色。

五、线状要素的编辑

1、创建线状要素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如果线条之间存在有比较多的上、下交叉点或复合端点,应当在编辑时启动和设置“相互吸引〔Snapping〕”环境。

(2)如果已经启动了“相互吸引环境”,那么为主题添加新的线条时,可以通过单击鼠标右键调出“弹出式快捷菜单”,并在“菜单”中选择一种“吸引”方式〔GeneralSnapping或InteractiveSnapping〕,以控制新添线如何被“吸引”到已经存在的线段。

(3)当创建了一条新线后,程序会自动地在当前视图的主题属性表中添加一条新记录。

当编辑主题时,该属性记录表也会自动进入编辑状态。

(4)线条是由结点组成的,正在创建一个线条时,可以通过“弹出式菜单”选择“删除上一点〔DeleteLastVertex〕”来取消上一次加点,可以不断重复直到返回新生线的起始点。

(5)新生线条与旧有线条的交叉关系一般是“立交桥式”的,如果想让新创建的线条在穿过其它线条时“劈开”旧的线条,以便分段编辑,就需要使用“要素编辑工具”中的“劈开〔Split〕”式画线工具。

2、线状要素的常规编辑

图1右侧视图内左边为一个被选中的线条〔其周围有8个操作柄〕,通过拖拉“操作柄”可以改变线条的形状及长度。

右边一独立线条显示了当前选中线条的复制结果,注意复制结束时其屏幕拷贝实际上是与原线条重合,只有当将其拖离原来的位置才可看到复制结果。

3、改变一个线条或线段形状的方法

a.选择工具条内的“顶点”〔VertexEdit〕编辑工具。

b.选择要编辑的线状要素对象,对象在原来形成过程中的结点就会以“空心小矩形”〔区别于操作柄〕的形式出现在线条上,在此,“小矩形”被称为“顶点”。

c.用鼠标指针指向想要改变其位置的顶点,当出现十字光标时,就可以用左键拖动以改变顶点的位置。

拖动顶点改变线条形状时应注意的问题:

如果当前只是对某一条孤立的线条进行上述编辑,那么编辑结果只会影响该线条本身。

如果选定的是两条线的共有线段,那么对其共有线段上某个顶点的移动将会同时改变两条线的形状。

而当对两条或者更多线条的共同顶点进行编辑时,那么编辑的结果将会影响到这个“线条群”的形状。

4、劈分〔Split〕线状要素

在ArcView之中,可以使用“线条劈分”工具创建新的线条,而该线条会自动将与其相交的任何其它线条“劈分”成线段,这条线本身也将以“劈分点”为界而被劈分成线段。

线条劈分的步骤:

a、激活主题,用“主题”菜单下的“开始编辑”选项置主题于“被编辑状态”。

b、按下工具条中的“绘图工具板”按钮,稍顷弹出下拉工具条,在其中选定“线条劈分〔LineSplit〕”工具〔注意工具中只有它和划线工具可选〕。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