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核桃栽培管理技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38968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核桃栽培管理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毕业设计核桃栽培管理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毕业设计核桃栽培管理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毕业设计核桃栽培管理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毕业设计核桃栽培管理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核桃栽培管理技术.docx

《毕业设计核桃栽培管理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核桃栽培管理技术.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设计核桃栽培管理技术.docx

毕业设计核桃栽培管理技术

 

核桃栽培管理技术

第一章核桃良种选育

核桃是我国的主要经济树种,人们栽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大量且优质的坚果。

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选用优良品种是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的捷径。

目前良种培育的主要途径是选择良种、杂交育种和引种驯化。

而选择育种是最为简单有效,应用较广的一种育种方法。

现就其选育程序和方法介绍如下。

第一节柞水核桃的主要种类和品种

一、种类

核桃的种类主要有核桃、泡核桃、核桃楸、野核桃四类,其中,柞水只有核桃和野核桃两类。

核桃是多少年来经过栽培形成的主要经济树种,野核桃是山上野生植物,果皮坚厚、仁小、油可用,可用材和作核桃砧木。

二、品种

核桃的品种有北方核桃和南方核桃两个类群,柞水核桃属于北方类群的晚实核桃,实生繁殖8—10年开始挂果。

柞水主要有三个核桃品种群:

1、薄壳核桃:

在全县都有分布,但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营盘、下梁、乾佑、凤凰、蔡玉窑等地方。

特点是:

核壳厚度在1.0—1.5毫米之间,出仁率为50—64%,一般可取半仁,个别可取全仁,主要品种类型有:

露仁核桃,薄壳棉核桃,光核桃等。

2、中壳核桃:

分布很广。

核壳厚度在1.6—2.0毫米之间,出仁率为41—49%。

一般可取仁1/4—1/2。

主要是绵仁核桃。

3、厚壳核桃:

核壳厚度在2.1毫米以上,出仁率在40%以下,取仁困难,主要有夹壳核桃。

适宜选优及良种繁育的核桃主要品种为薄壳核桃。

第二节优良单株(优树)选择标准

1、高产稳产:

发枝能力强,一个结果母枝(1年生结果枝),可抽生两个以上结果枝;侧芽结果枝率占50%以上,立体结果;每果序座果率80—90%;每平方米冠幅面积核仁产量0.15—0.25公斤;大小年现象不明显,结果母枝有连续3年结果之能力,连续3年的产量之差不大于30%。

2、优质:

(1)坚果三年平均出仁率达50%以上;

(2)坚果外形端正美观,壳面较光滑,大小均匀,三径均值在3.2cm以上,或每公斤100粒以下;(3)坚果内褶壁不发达,横隔膜膜质或退化,壳厚在1.5毫米以下,取仁容易,可取整仁或半仁;(4)种仁饱满,种皮色浅,呈淡黄或乳白色,仁味油香,不含涩味;(5)种仁含油率应在60%以上,内含物营养丰富,含量较多。

3、抗逆性强:

(1)抗病性强:

不易感染黑斑病和炭疽病;

(2)抗寒性强:

休眠期绝对最低气温低于-25℃时,无冻害现象;(3)抗晚霜能力强:

开花期较晚和新梢生长期不受晚霜危害。

4、其它特殊优良性状:

(1)早结实早丰产:

早实类型核桃播种后2—4年开始结果;晚实类型核桃播种后5—6年开始结果,10—20年株产达15—25kg。

(2)具有穗状结果:

果序呈穗状的全树可达30%以上,每果穗上有果5个以上,并且连年保持这种性状。

(3)早熟性状:

在相同立地条件下,比周围其它核桃树早成熟15天以上。

(4)短枝矮化性状:

在栽培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树冠相对矮小,结果枝粗短,结果性能良好。

第二章核桃良种建园

第一节我县当前主要核桃良种简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林科院组织全国九省市的林业科研部门,对全国选育的地方性品种开展了全国性的区域试验,至九十年代筛选鉴定出首批国家级早实性品种,共二十个,这些新品种在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远远超过了原有实生群体,且很大一部分的综合指标已超过了世界上最为发达的美国培育的专利品种。

这20个品种在我县目前栽植的有六个品种,包括:

香玲、鲁光、辽核1号、辽核4号、中林1号和中林5号。

香玲和鲁光是山东果树研究所培育的国家级新品种,辽核1号和辽核4号是辽宁经济林研究所培育的,而中林系列是中国林科院选育的。

这些品种的共性特点是出仁率达60%以上,单果仁重6—7克,三年生单株产量可达20斤,果壳薄,果仁色浅味美。

第二节良种丰产园的营建

良种丰产园结果早、产量高,营养消耗多,只有在园址选择适宜和管理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早实、丰产、优质的特性。

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好园址,精细整地

良种丰产园对立地条件的要求比实生园更为严格,应在核桃适生区范围内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的川道、丘陵或缓坡中下部。

土壤为通透性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PH值为7.0—8.0,地下水位不超过2m,最好有灌溉条件,为了经营管理方便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良种丰产园应有一定的规模,一般每个园子的面积不小于10亩。

若无此条件时,也可以有用“大集中、小分散”的形式营建,即在最佳发展区范围内,根据立地条件建立若干个小块状或带状丰产树群,相对集中连片,最终形进良种丰产基地。

园址选定后,于先一年秋冬季进行挖穴整地,穴的规格为1m见方。

若出现石砾时应适当加大,同时每穴压入秸杆5kg或绿肥10—20kg,回填熟土与地面平齐,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缓坡地(10度以下)建园时,应先沿等高线挖穴,然后修成梯田;先修梯田再整地时,土层厚度应在1m以上。

二、选择良种,采用壮苗

良种壮苗是丰产的基础,所用品种必须是经过省级以上鉴定,且在本地经过引种试验表现良好,宜于推广的早实良种。

目前应大力选用和推广由中国林科院主持选育、林业部1989年组织鉴定的全国首批16个早实良种和山东、辽宁、陕西等省选育且经鉴定的一批早实良种,主要品种有:

中林5号、辽核1号、辽核4号、辽核3号、香玲、温185,陕核1号、西扶1号等。

各地应根据各品种的特性和当地的立地条件,从中筛选出3—5个最适发展的品种进行重点推广。

每个园子品种不宜太多,1—2个主栽品种为宜,同时应选择1—2个花粉匹配的品种作为授粉树,按照5:

1的比例呈带状或交叉状配置。

良种嫁接苗以一年生状苗栽植成活率较高。

壮苗的标准是苗高60cm以上,基径1.2cm以上,主根长度20cm以上,侧根15条以上,且要求接口愈合良好、充实、健壮、无病虫害。

若是长途调运苗木,要经严格的病虫检疫和保温包装。

栽植以秋末或早春为好,做到根系舒展,苗木扶正,埋土紧实,栽后立即灌足定根水。

三、合理密植,适当间作

早实丰产良种园一般每亩栽植30—40株,即4m×4m或4m×5m。

若在缓坡地建园时,应在梯田堰边向内1m处(土层深厚)栽植,株距4—5m,行距6—8m,每亩20—30株。

良种园栽后4年内可间作豆类、薯类、蔬菜和浅根性中药材等;5—7年可间作菌类、中药材、草莓或绿肥等。

8年后一般不宜间作。

无论间作何种作物,均要距树干1.5m以上。

四、及时整形,细致修剪

早实良种园定干高度为50—100cm。

干性强的品种可整成主干疏层形,分2—3层,5—7个主枝,每个主枝均匀选留3—4个侧枝。

干性弱的品种可整成自然开心形,3—5个主枝,每个主枝选留4—6个侧枝。

不管那种树形结构,树高一般不超过6m,整形宜早不宜晚,要在5—7年内基本完成。

早实品种成花率高,结果早,易早衰,为防止枝条大量结果后引起的树势衰弱和产量下降,应加大枝条修剪量。

幼树、初结果树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各级骨干枝,使其尽快形成良好的树体骨架。

要及时控制顶端优势和背后枝,调节各级骨干枝的长势,培养结果枝组,扶持大枝后部枝条及内膛枝健壮生长,并及时处理过密、交叉、重叠、病虫枝,以防内膛枝拥挤和背后枝下垂,造成主从不分,树体紊乱的现象。

盛果期树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及时调整平衡树势。

调节生长与结果的矛盾,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更新复壮结果枝组,克服大小年现象,延长盛果期年限。

对已形成大小年的树,除合理地进行土肥水管理外,大年之前要适当重剪,多留中庸的结果母枝,并加强保花保果措施,以达到大年不大、小年不小、丰产稳产的目的。

衰老树修剪的任务是因树制宜的对老弱枝进行重回缩,并充分利用新发枝更新复壮树冠。

要及早整形,防止新发枝郁闭早衰。

同时结合修剪,彻底清除病虫枝。

五、去雄疏果,合理负载

早实品种花量大,结果早而多,为防止因过多消耗养分而早衰,应及时去雄疏果,以保持有强旺的树势及合理的负载。

去雄的时间为雄花芽萌动期,即发芽前15—20天。

方法是用木钩拉下枝条或蹬梯上树,用手摘除雄花芽。

去雄量为全树总雄花量的90—95%,保留顶部及外围枝条上5—10%的雄花,即可满足授粉用。

疏果即疏除多余雌花及幼果。

早实品种栽植三年内要全部摘除花果,第四年适当保留,第五年后逐年增加留果量,盛果期的留果率以品种、树势、管理水平而定。

其原则是既要保证有一定的产量,又不能使树势早衰。

六、加强土肥水管理,增加树体营养

丰产园要经常做到土松、草净、肥足。

每年中耕除草2—3次。

晚秋或早春结合中耕施入基肥。

基肥以人粪尿、圈肥为主,适量混入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钾等。

花前花后(4—6月)分别施入复合肥和速效肥。

于树冠下挖环状、辐射状或穴状沟槽施入,深度20—30cm,施用量可按树冠投影面积计算,即每年施厩肥5kg/m2,复合肥75g/m2,速效肥(以尿素计算)50g/m2。

肥源不足,可在园内间用毛苕子、豌豆等绿肥作物,于花蕾翻压入土中,还可在花期或果实膨大期进行叶面喷肥,肥液种类和浓度为0.2—0.4%的四硼酸钾,0.2—0.3%的磷酸二氢钾或1—2%的尿素水溶液。

第三章核桃树综合科管及高接换优

第一节核桃综合科管六项技术措施概述

一、复扩盘、深翻改土

对长期荒芜的核桃林(树),可在冬春季对树冠下土壤进行全面深翻扩盘,深度20cm以上,范围应大于树冠投影面积,这样可以疏松土壤,蓄水保墒,增大营养面积,促进树体生长。

对于不便垦复、深翻扩盘的树可采用铲除草皮,清除树枝落叶并深埋,增加土壤有机质。

或采用树下复土10cm,塑料薄膜覆盖等方法都有利于树体生长,同时又有效地控制核桃举肢蛾、双鬃尖尾蝇虫卵害虫的发生蔓延。

对于生长在土壤瘠薄处的核桃树,要进行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培土,粘重土壤,掺砂、掺炉渣等技术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通透性,使之适宜核桃健壮生长。

二、科学施肥技术

基肥:

要重施、早施,提倡在果实采收前后施入,方法是沿树冠边沿向里开挖深宽各40cm的环状沟施入猪、牛粪等基肥后复土,也可在冬季施入人粪尿。

初果树每株100kg,盛果树每株150kg。

追肥:

推广由商洛市核桃研究所研制,洛南县秦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核桃专用肥I、II号。

该肥能有效改善园区土壤营养结构,促进幼树快速发育生长,提前进入挂果期,提高桂果树开花座果率,促进果实生长,提高商品价值。

I型专用肥适于2—5年生幼树,每株年施1袋(1kg);II型专用肥适于5—10年生挂果树,每株年施1袋(3kg);10年生以上的核桃树每株年施II型肥1.5袋(4.5kg)。

在春季萌芽前至展叶期和6月下旬—7月中旬各施1次。

追肥方法可采用环状或放射沟(深40cm)施入后填土即可。

该肥特别适宜各良种核桃施用。

三、疏除雄花

春季核桃发芽前15天,用钩或用手直接摘除全树90%的雄花芽,保留顶部及外围10%雄花芽以满足受粉用。

从而减少树体养分消耗,促进雌花正常发育,提高核桃座果率。

此顶技术可增产20%。

四、整型修剪、更新复壮

在果实采收后到落叶近半的时期内进行。

核桃树修剪不同龄期均有具体要求,但目前我县核桃树都为放任生长树,对其修剪首先要修剪过密枝、重叠枝、交叉枝、病虫枝、下垂枝,防止树型紊乱和畸形发展。

达到通风透光,调节树体平衡的目的。

早实核桃可采用简易的修剪技术,以主干疏层形为主,根据密度设计树形、因枝作形、不可强行造型。

对树势较强的鲁光、中林1号、西林2号、扎343等尚未结果或挂果很少的品种,标本着平衡树势,分散养分的原则,采用疏缩与缓放相结合,适当减少外围枝,控制顶端优势。

压外促内,压前促后,特别注意留剪口处生长的外芽,开张角度,促进多发枝多结果。

对于挂果较多,树势偏弱的元丰、辽核1、4号、中林5号等品种的骨干枝进行回缩,确保骨干枝强壮,以利结果枝的不断更新,注意留剪口处生长的内芽或侧枝,以增强树势,确保连年丰产丰收。

对树冠变小极度衰的老树要进行重回缩,要从大枝中下部生命力较旺盛处锯掉,促发徙长枝,修剪后重新形成树冠,延长结果年限。

老树更新复壮应与加强土肥水管理和剪除衰老根相结合,否则很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