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秋千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37936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秋千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打秋千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打秋千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打秋千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打秋千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打秋千音乐教案.docx

《打秋千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秋千音乐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打秋千音乐教案.docx

打秋千音乐教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音乐教案《打秋千》

 

单位: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东简良小学

作者:

董丽坤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

音乐

3课时:

1

4教材:

人教版本三年级下册

5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钢琴、磁带、课前收集的与仡佬族打秋千有关的图片;谱例、板书。

教学课题:

歌曲:

《打秋千》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的乐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在与人合作的快乐中培养自主与自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律动游戏、小组竞争等活动,在体验、比较、评价中引导学生用自然、轻盈、有弹性的声音和灵活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附点音符、下滑音及其作用。

2、初步体验歌曲中二声部的和声美,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教学分析

学习者

分析

我是和学生一起开始音乐之旅的。

第一年我着重结合游戏、律动、聆听、演唱、表演、创编等方式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进入二年级后,学生能用自然的嗓音唱歌,并且非常乐于参与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从知识技能体系来看,学生已经能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进入三年级,学生仍处于充满好奇、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爱幻想、爱表现是他们的特点,他们渴望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来表现心中的音乐形象,我在设计这一课时,首先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音乐认知规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童趣,如创设情境、律动游戏、小组竞争等,通过看、想、说、演、听、唱,给学生营造一个丰富、直观、生动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氛围,将趣味性和思想性、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同时,就我校实际而言,生源多来自农民工子女。

他们生存成长的环境与视界存在着必然的局限性,所以,面对他们,我的音乐课堂,不能只做学习唱歌、培养自信的舞台;在每一节课上除了能“有所获、得其乐”外,更应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丰富情操,发现渺小的“自己”,充满变“强”变“大”的活力。

学习内容分析

由网络搜索整体而成:

一、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

她的诞生地是贵州高原,也包括湘西丘陵一带。

目前,仡佬族的大多数居住在贵州,少部分散居在云南、广西,还有一部分侨居越南等地。

二、打秋千

打秋千是仡佬族群众特别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多在春节和正月十五举行。

秋千架用两根木柱固定竖立在地上,两顶端之间架一根横木作梁。

梁中间相距1.2尺处系两根绳索垂于地面,距地面1尺处系上木板,即成秋千。

平时也有在树枝上挂条藤索,下端系上一根木棒作秋千的。

活动时,人立木板上,利用腿的蹬弹力,时前时后,使秋千荡起来,或者坐于其上,由人推摇嬉耍。

秋千比赛分高度比赛和打铃比赛两项。

打铃比赛则在秋千架前方高处横一条带铜铃的绳子,秋千一碰到绳子,铜铃就发生响声,谁碰的次数最多,谁就认为是技艺高超。

三、秋千的种类和玩法

秋千的样式多种多样,玩法不同,如拜秋、扁担秋、西洋秋。

1、拜秋:

 

拜秋比较普遍,几乎村村都有,玩法也很简单,一人两人都可以玩。

玩时将四根檩条粗细的高杆(长一丈左右)栽到地上刨好的坑内捣结实,分成一定距离的两对,再到上面架一条横杆,在中间系上两条铁绳(也有用粗麻绳的),下面拴块木板,板上面能坐或站一至两人,在板上用力攀蹬,越蹬越高,这就叫“打秋千”,通常也叫“送秋”。

2、扁担秋:

是选择一个周围没有障碍物的场地,将一根粗壮的直木埋在地中,高一米许,顶端略尖,作为中轴,然后于柱顶架起一根两三丈长的横木,使之能够左右旋转、上下升降,人伏在横木的两端,或者骑坐横木,利用人的后蹬力推动,如同推磨一般,故也称“磨秋”,一般在秋收后作这种活动。

3、西洋秋:

首先要在地上放一个用木料做成的大架子,将似车轮的“西洋秋”放在架子上,上面可以同时坐四个人,打秋千时必须有人拨动轮子。

故又叫“轮秋”或“转秋”。

四、歌曲《打秋千》

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童趣》。

这是一个充满童趣的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给学生的童年生活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歌曲曲调通顺流畅,节奏简洁明快,结构规整,其中下滑音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歌曲的民族色彩,同时也增添了趣味性;歌曲的二声部具有伴唱性质,同时也在表现打秋千过程中,相互配合,你追我赶、齐心协力的热闹情景。

教学方法

本课设计,以“生”为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由:

启发提问、情绪体验导入新课;学生通过听唱法、分组比较、合作交流、体态律动的方法对音乐的表现有深一层次的认识,在趣中增长见识、在动中感受音乐、在动中找到情趣、在动中发展想象、在动中愉悦身心;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选择精致、思路清晰的教学策略,用课件激趣、双情渗透的方法,以情激情、点燃学生的音乐情感,从而使学生学会歌曲、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2、认识附点音符、下滑音及其作用;

难点:

初步感知二声部。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

1、师:

玩过秋千吗?

师:

怎么玩?

谁来给大家做一个打秋千的动作?

2、师:

老师给大家放上欢快的音乐,谁能伴着音乐的节拍表演?

(教师放《打秋千》伴奏曲)

师:

谁还能和他不一样的动作!

3、师:

大家一起来表演!

生举手踊跃抢答

个别学生做打秋千的动作

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中,能和着音乐的节拍,表演自己喜欢的动作。

直入主题,激发兴趣,反复聆听,熟悉旋律。

二、

1、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听一首《打秋千》的歌。

请仔细听,歌曲中都有谁在打秋千?

聆听后,根据歌词回答:

兄弟们;姐妹们……

先入为主,整体感受。

教师出示

(图片1)

(图片2)

师:

谁知道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兄弟和姐妹呀?

师:

他们是仡佬族的兄弟姐妹。

(板书:

仡佬族)

师:

这首歌就是仡佬族儿歌。

(师出示图3、4):

拜秋

扁担秋

打秋千是仡佬族人民在过春节时进行的一项有趣的体育比赛活动。

他们有很多种打秋千的方式,你们想了解吗?

(出示图4)

说:

这是这是拜秋,这是西洋秋。

是不是很好玩?

 

学生联想,大胆猜测

朗读、记忆。

观察、发现

 

图片激趣,认识仡佬族、了解打秋千

3、师:

下面,我们来认真地听着歌曲,畅想一下歌曲中的小伙伴是在用什么样的方式打秋千呢?

教师总结:

拜秋,扁担秋是其中最常用的比赛形式

学生在歌曲的引领中,展开想象,加深对不同打秋千方式的认识。

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场热闹非凡的比赛活动。

发挥想象,调动学生的热情,加深了解,激发学习的欲望。

三、游

(感

部)

1、师:

在这场热闹的比赛中,大家想不想加入其中为他们加油?

师:

好!

那我们就做这场比赛的“啦啦队”。

我来当啦啦队的队长,好吗?

师:

请听口令,出示板书:

×××××︱(教师示范)

加油呀加油

师:

大家也来试一试好吗?

(循序渐进、由慢再快!

并加入“声势”。

生:

生:

好!

 

学生练习

 

游戏作用:

1创设情景,表达歌曲中快乐的情绪;

2“不着痕迹”般感受二声部。

 

2、进一步,教师示范:

边唱节奏(×××××︱),边用琴弹第一声部主旋律。

师:

跟着老师的琴声试一试。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此节奏较为复杂,教师弹琴,将歌曲的速度降到比原速稍慢的程度)

学生尝试,尽力跟上节奏。

 

熟悉、感知二声部的特点:

在练习的过程,初步掌握节奏的疏密变化。

3、师:

跟着歌曲(放磁带),默默地“加油”!

(再听歌曲、教师声势指挥)

学生听歌曲,默唱节奏,尝试二声部的配合的难度。

浅尝辄止,如能将其融会贯通更好。

4、师:

同学们,你听到了吗?

歌曲中,真得还有一个特别的声音,好像也在为他们加油,你听?

(再听歌曲,将聆听重点转移到:

感受原曲中的二声部音效:

“叮当当叮当……”)

师:

这是什么声音?

师总结:

对!

这是一场打铃比赛!

在秋千架高处挂一条带铜铃的绳子,秋千一碰到绳子,铜铃就发生响声,在比赛过程中看谁晃得高,晃得快,谁碰到铜铃的次数最多谁就胜利了!

生静听

 

生:

铃铛!

 

聆听中不直接揭示答案,在第二次聆听表演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四、学

(一)整体感受:

1、师:

下面我来伴演铜铃的声音,同学生来配合我,打秋千好吗?

(教师范唱二声部)

师:

能轻唱着歌词与我配合吗?

(跟磁带)

2、最后乐句指导:

师:

“哟哎嗬哟”是什么意思呀?

(胜利的欢呼)

试着唱一唱这一句!

(可听琴唱,个别唱、齐唱等)指导学生唱准这一乐句的音准与节奏

生做动作

 

生可看书初步跟着音乐模唱第一声部歌词(3段)

 

生通过反复听琴,在教师的调动中,唱准“哟哎嗬哟”,

1、将一声部主题音乐与二声部紧密结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充分地聆听音乐;通过动作、模唱来探究主题音乐的旋律走向、速度快慢,从而学会了主题旋律的演唱。

2、通过对这一乐句的练习,激发快乐的情绪。

(二)分段学习:

(重点学唱第一段)

师:

老师想唱一唱这首歌:

请你从老师的歌声中预测一下,这场比赛谁会胜利?

教师慢唱一二段,

师:

请你再读一读歌词,你觉得你认为的这个队,为什么会胜利?

看书聆听、自主讨论

生1:

我觉得男队会赢。

因为他们打到了响铃。

生2:

我认为姐妹队也很棒,因为他们秋千晃得很高……

在提问的指引下,让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学生的自由研讨中,充分展示个性,更好地体会歌词内容。

1、师:

谁来做第一位勇士,唱一唱第一段歌词,用歌声音来征服观众,可以吗?

大家感受到他的心情了吗?

师:

你们觉得哪一句,要表现出我们打秋千时,时而用力时而紧张的心情?

(显示有谱例的板书:

“秋千晃来又晃去呀”)

生个别独唱,

生评价:

快乐、自信,勇敢、紧张……

生答:

“秋千晃来又晃去呀”

1、在交流评价中,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2、乐句指导(根据学生的前面学习情况,步骤①可省略)

①我手中的是一个神奇的魔法棒(粉笔)。

在它的指挥下,我的歌声会更动听。

请听(教师示范指挥,通过旋律线,指导学生唱好附点“晃来又·晃去呀”)

魔法棒变成了附点画在了黑板上。

(板书:

·)

②魔法又出现了,请注意听老师的声音!

(教师示范下滑音“晃来↘又晃去↘呀”)

老师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动作?

(向下的动作)(板书:

↘)

请大家从书中找到加下滑线的这一句,唱一唱。

师提示:

到了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这一句也要这样唱好吗?

3、师:

我们来合作着唱一唱:

老师唱第一句,你们唱第二句(加滑音)。

第三句我们一起唱!

之后,自然唱入2-3段一直到结束句。

 

学生看指挥唱好附点音符。

 

学生回答,学生看指挥唱一唱↘

 

看书再唱。

与师合作,接龙唱完整首歌。

2、用“魔法棒”的比喻,吸引学生,对易出错的重点乐句的细致接触;在分辨中,使学生下意识地更仔细去聆听。

分辨后的剖析,对歌曲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

3、分组练习(强调分组唱时,另一组要认真听)

师:

我们分成男女声组唱一唱比一比,好吗?

(男生唱第一段,女生唱第二段)

在正式比赛之前,我先采访一下同学们,你打算用什么的心情,对待这场比赛?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都是朋友,如果对方赢了,你会对他说什么?

所以第三段,我们要表现出团结友爱的胜利之情!

比赛开始:

教师总结(鼓励+有效评价)

 

生畅所欲言:

 

比赛中

小组合作,珍惜友谊

五、

师:

大家知道吗?

其实“打秋千”不只是仡佬族人们喜爱的一项传统运动,众多民族都有在农闲时打秋千的习惯。

(播放图片,背景声音为歌谣:

“打秋千,打秋千,打起秋千像上天。

两手捉住绳,两脚蹬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