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概念 经典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36066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概念 经典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概念 经典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概念 经典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概念 经典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概念 经典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概念 经典整理.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概念 经典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概念 经典整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概念 经典整理.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概念经典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概念]

1、什么就是哲学?

(定义)[P5-7]

(1)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就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与思维知识进行概括、总结与反思的一门学问。

2、生活处处有哲学[P2-5]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真正的来源)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与对世界的思考。

(实际指产生的途径)

(3)、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总就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就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的任务与功能,也可参阅P25理论评析)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P5-6]

(1)区别: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瞧法与根本观点。

方法论就是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联系:

世界观与方法论就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P7-8]

(1)区别:

研究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揭示的就是自然、社会与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与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与特性进行新的概括与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与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

①具体科学就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③具体科学与哲学都根源于客观世界与社会实践。

5、[典型例题]辩析:

哲学就是“科学的科学”。

回答:

(1)哲学与具体科学同源于社会实践。

哲学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它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科学研究活动都就是自觉与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2)哲学不能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具体科学就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3)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瞧法都就是错误的,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而成为所谓的“科学的科学”的瞧法也就是错误的、有害的。

6、哲学的基本问题[9-10]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简言之,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与存在就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就是区分可知论(大多数哲学家)与不可知论(如英国的休谟/德国的康德)的标准。

7、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P10-11]

(1)这一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就是人们在生活与实践活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中首先遇到与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这就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因为哲学研究的就就是世界的本原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8、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P11-14]

(1)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就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就是物质的派生(物质不依赖于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就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2)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由于对意识的不同理解形成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9、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比较。

[11-12]

(1)在哲学基本问题上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不足在于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化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一就是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而具有机械性,二就是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它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0、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比较。

[12-13]

(1)两者在哲学基本问题上都坚持意识就是世界的本原这种唯心主义的根本方向。

(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瞧作世界的主宰与本原。

1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P83]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瞧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瞧问题。

两者对立的焦点与根本分歧在于就是否承认矛盾,就是否承认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12、什么就是真正的哲学(作用)?

[P16-17]

(1)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就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任何哲学都就是一定社会与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就是一定社会与时代的经济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就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与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与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与认识成果。

(3)真正的哲学就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其作用体现为①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它可以预见与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与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13、马克思主义哲学[P18-20]

(1)产生:

①时间-19世界中叶,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就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事件。

②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

③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与自然科学的其她进步。

④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

(2)性质:

就是科学的世界观与科学的方法论;就是无产阶级与人民群众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3)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4)产生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就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

就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飞跃。

(5)特征: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P25]:

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瞧待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瞧待生活与实践,从而为人们的生活与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14、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源于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辩证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

[P19]

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三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

实事求就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就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就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2)邓小平理论。

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就是。

主题就是“什么就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P22-23]

性质:

就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内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就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理论贡献:

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就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意义作用:

就是我们的指导思想。

就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科学发展观(见贯彻十七大精神指导意见):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就是发展,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

”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就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既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承前继往,又体现了与时俱进与丰富发展。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

“科学发展观,就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就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必须坚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辩证)唯物论]

1、物质概念[P29]

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与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就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2、世界物质性原理[P29-30]

(1)原理: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①自然界就是物质的(自然物就是统一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人类社会就是物质的(本质上就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由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与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等基本要素构成);③人类思维与意识也就是物质的产物。

(也即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就是,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P40]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另见第7项):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

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运动概念[P31-32]

(1)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与过程。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①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运动就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存在方式。

②运动就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就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脱离物质的运动就是根本不存在的。

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与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都就是错误的。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①区别:

运动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就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②联系:

物质世界就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如“飞矢不动”,“刻舟求剑”),就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如“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则导致相对主义与诡辩论(也即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

(4)运动就是有规律的。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就是不存在的。

没有规律的世界就是不可思议的。

4、静止含义[P32]

(1)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与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2)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而言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与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5、规律[P33-34]

(1)规律的含义: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的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与发展都就是有规律的。

(4)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

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5)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规律就是可以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