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34963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8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ocx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ocx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它们可以形成下面几种营养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最稳定的是

【答案】B

【解析】略

2.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全球瞩目,“低碳生活”将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

根据右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②和①过程如能达到平衡,能使大气中CO2减少

C.生物群落内部碳传递的物质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图中①为呼吸作用,②为光合作用,③为化石燃料的燃烧。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能进行细胞呼吸,A正确。

②和①过程如能达到平衡,则大气中CO2应该也保持动态平衡,B错误。

生物群落内部碳传递的物质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C正确。

大气中CO2的含量上升主要是由于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D正确。

3.自然界中,动植物的有机物被苍蝇舔食,而植物中的猪笼草也能捕食苍蝇,即“苍蝇→猪笼草”。

根据这一事实,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猪笼草是异养型的生物

B.猪笼草所处的营养级与一般的绿色植物不同

C.猪笼草在缺氮的环境中生长时,其竞争能力比一般的植物强一些

D.猪笼草是植物,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一营养级

【答案】C

【解析】略

4.题图5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

量与各h产生的

总量相等

B.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有机物的量

C.流向分解者的k可悲生产这直接吸收利用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答案】

【解析】

生态系统的

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用a表示,h是生态系统中各成份的呼吸量,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10%-20%),用x表示(x=10%-20%,假设为1/5),而各级呼吸量占各能量级的一部分,用Y(Y<1/4据图)表示,则各成份呼吸量的总量为aY(1+X+x2+1/8+1/8x+1/8x2)[生产者呼吸量aY+初级消费者呼吸量axY+次级消费者及以上呼吸量ax2Y)+分解者的呼吸量(1/8a+1/8ax+1/8ax2)Y][生产者K值为1/8a(据图)+初级消费者K值为1/8ax+次级消费者及以上K值为1/8ax2],可得出小于a;生产者i的量等于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除去粪便量才等于同化量;流向分解者的解者须经分解者分解才能被生产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能循环利用,而能量逐级递减不能循环利用。

要注意图形的识别与知识的联系。

5.能加快物质循环、并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A.生产者B.空气C.分解者D.消费者

【答案】D

【解析】

6.低碳生活越来越被认同。

根据如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CO2

B.参与③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CO2

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

【答案】D

【解析】略

【答案】C

【解析】

8.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有大型杂食性鱼类甲,其食物1/2来自浮游植物乙,1/4来自草食性鱼类丙,1/4来自以草食性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性鱼类丁。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和丁存在着竞争关系

B.从理论上计算,甲每增加1kg体重,最少需要乙提供360kg的物质

C.若湖泊中受到DDT污染,则DDT浓度最低的生物是乙

D.此食物网中占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是甲

【答案】B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功能以及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等。

由于甲、丁均以丙为食,故两者间不仅有捕食关系,还存在着竞争关系;DDT是通过食物链而富集的,营养级越低,体内DDT浓度越低,反之则越高;甲在此食物网中占有二、三、四三个营养级。

从理论上计算,甲增重1kg至少需要乙提供的物质量应按20%的传递效率,则甲增重1kg至少需要乙提供的物质的量是:

1/2÷20%+1/4÷(20%×20%)+1/4÷(20%×20%×20%)=40(kg)。

9.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表示能量移动的方向,单位为kcal/(m2·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辐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

B.分解者可利用图中A的所有能量

C.当人们把生产者当做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多的能量

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

【答案】

B

【解析】

太阳能的利用率是指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占辐射的太阳能总量;A中包括的各营养级的呼吸,呼吸所产生的能量有一部分是以热能形式散失,不被分解者利用;食物链越短可获得越多的能量;使能量单向流动的原因有:

生物间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是固定的,同时各营养级的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不能被再利用。

10.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

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①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加上周围的无机环境。

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是一个种群,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组成群落,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

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不符相应概念。

考点:

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及生态系统的概念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黄巢的著名诗作: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里所指的影响开花的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营养信息

【答案】A

【解析】略

12.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A.二氧化碳B.碳酸盐C.碳酸D.碳水化合物

【答案】A

【解析】略

13.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D.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学规律。

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自我调节能力增加,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确。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正确。

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错误。

D.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生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正确。

考点:

抵抗力稳定性、碳循环、信息传递、生物多样性。

点评:

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1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箭头为能量流动的方向,单位是kcal/m2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l%左右

②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16000+13200)kcal/m2年

③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传给(A)的全部能量

④研究生态系统的功能,可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⑤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

A.①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略

15.金合欢是一种常见的围篱植物,当其枝叶被牛羊大量采食后,新生长的枝条带有更多的刺。

植物的刺对捕食动物传递了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营养信息

【答案】A

【解析】生物的形态结构,属于物理信息,所以A选项正确。

16.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正确的是()

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⑦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疏松土壤可能加快⑤过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据表可知A是分解者,B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③过程代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⑥化石燃料的燃烧;疏松土壤可增加土壤中O2,促进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考点:

本题考查碳循环的知识。

点评:

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碳循环的过程。

17.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出现过植被的地方,群落只能发生次生演替

B.生态位的分化有利于生物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D.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

【答案】A

【解析】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知识。

A,出现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则会发生初生演替。

18.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主要是()

A.碳酸B.碳酸盐

C.二氧化碳D.碳水化合物

【答案】C

【解析】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主要是二氧化碳。

19.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

A.生物群落中B.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

C.生产者与消费者间D.生产者与分解者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构成生物体的C、H、O、N、S、P等元素,都不断进行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有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点评: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20.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A→D→E→B

D.E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D、E是消费者,C是大气中的CO2;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A→D→E;能量传递率最大为20%,所以需要25kg的A,才能使E增加25×20%×20%=1kg的体重。

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1.一组学生将叶捣碎成叶汁后混入一些池泥并放在黑暗中保存。

在10天中他们每天取些样品以确定叶汁中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右图所示,

下面的哪一个结论是错误的?

()

A.生物Ⅰ可能是生产者

B.生物Ⅱ可能以生物Ⅰ为食

C.生物Ⅱ紧随生物Ⅰ的出现而出现

D.生物Ⅳ可能是捕食者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在黑暗的环境中无法进行该生理活动,因此数量不可能增加,只能减少,故A选项错误;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Ⅱ、Ⅲ、Ⅳ都有可能是捕食者。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