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3465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潍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潍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潍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潍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潍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潍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

《潍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潍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docx

潍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潍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李怡心201100080101

明确潍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思路、重点领域、区域布局和支撑保证,指导未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预留必要的发展空间,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文化改革发展摆上重要的战略位置,紧紧围绕中央、省关于文化建设“三加快一加强”的部署要求,确立了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奋斗目标,纳入经济建设主战场,通过规划引领、改革驱动、重点投入、平台支撑,取得良好进展。

重点新闻单位改革成效显著。

着力培强做大核心文化产业,组建潍坊报业集团、潍坊广播影视集团。

通过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两个集团的舆论引导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潍坊报业集团2010年总收入达2亿元,同比增长40%。

潍坊晚报与半岛传媒实行战略合作,2010年期发行量达到12万份,同比增长30%;实现广告收入4788万元、利润1811万元,增幅均超过35%。

潍坊广播影视集团2010年经营收入达2.55亿元,同比增长20%,进入全国地市级广电30强。

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稳妥推进。

积极探索文艺院团改革新路子。

通过合理安置人员、政府购买演出和服务、资产零租金使用等方式,指导各县市区小型文艺院团率先突破。

目前,已有7家文艺院团完成改制。

诸城、高密两市尤为成功,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市直文艺院团的改革正积极推进,拟将文艺三院合并,组建潍坊演艺公司,整体改制为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

现已形成改企转制方案,年底前将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重点项目投入贯彻落实。

我市正重点落实了云门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十笏园文化街区、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杨家埠民俗文化产业园等投资过千万元的226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064.5亿元,现已完成投资301.2亿元。

新兴业态发展势头强劲。

潍坊现有动漫企业100余家,其中核心动漫企业21家。

以中动传媒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动漫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中动传媒公司自2009年成立至今,已策划制作动画片13部,成为我省原创动漫产量最大的动漫公司之一;现开工建设中动动漫基地,一期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建成后入驻企业过百家,年产值将超过15亿元。

同时,着力打造潍坊软件园、寿光软件园等动漫产业园区,潍坊创意产业园、泰华领域创意产业园等创意产业园区,扶持新兴产业、龙头企业迅速做大做强。

文化旅游融合快速发展。

目前,已推出云门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沂山文化旅游风景区、白浪绿洲湿地公园、杨家埠民俗大观园、金宝民俗乐园、坊茨小镇、青云国际旅游度假区、诸城恐龙地质公园等一批有影响的文化旅游项目。

特别是云门山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规划面积约76平方公里,总投资150亿元,突出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进行现代化、国际化的融合提升,着力促进区域文化、旅游与生态综合发展。

项目建成后将为区域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大力建设。

挖掘整合各类节会资源,集中打造了风筝会、鲁台会、文展会、菜博会、宝石节、奇石节等十大文化节会品牌。

我市举办的首届中国画节•中国(潍坊)第四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获得圆满成功,四天时间累计到场观众达13.4万人次,实现现场交易额5.6亿元。

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深化。

市文化企业联合会成立,全市文化企业授信额度达70多亿元。

中仁文化产业集团与潍坊银行、潍坊市博物馆联合,推出艺术品质押融资新模式。

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惠影科技2010年7月在美国创业板正式上市,一期融资2000万美元。

潍坊文化产权交易所成立,目前正式运营,已发行总规模近1亿元的茅台艺术酒、“中信文道•金鼎中国书画艺术品基金”、于希宁书画三个资产包。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全省文化品牌强市目标,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增强活力,大力培育文化市场,壮大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文化产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促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基本原则

——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

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互动融合为突破口,改造提升当前具有相对优势的文化行业,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各个产业门类整体推进、联动发展,全面繁荣潍坊文化产业。

——集中发展和区域均衡相结合。

适应我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区域性差异,根据不同文化产业门类和不同价值链环节对配套条件的要求,结合各区域的实际条件和功能定位,统筹项目布局,既要适当促进产业的相对集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培育的产业,又要兼顾区域的均衡,形成产业的错位发展和协调发展的格局。

——超前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

根据我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先锋城市的战略定位,立足城市特点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借鉴国际文化产业的普遍发展规律,在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对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进行高起点的超前规划,同时分阶段地制定总体规划和重点门类的分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出台各项具体配套措施,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

坚持市场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弱化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直接参与的同时,强化政府在产业引导、政策调节、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重点推进,完善文化产业促进体系。

——开放市场和规范管理相结合。

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准入门槛,不断开放文化市场;通过规范管理,进一步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形成文化市场竞争有序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

(一)总体目标

在若干年内,潍坊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本地GDP的8%左右,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本地GDP增长速度和全国可比城市文化产业增长的平均速度;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一批在全国处于龙头地位的文化产业集团、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引进和培养一批文化大师级人才,形成一批优势文化行业和文化品牌,打造一批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形成现代与传统融合、区域布局合理、内外源经济均衡发展、产业组织体系健全、技术领先、资源集约利用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使我市成为国内一流的文化产业先锋城市。

(二)发展思路

我市未来几年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是:

进一步加大文化改革发展的推进力度,着力围绕“一个目标”、突出“四个重点”、强化“六个支撑”,提升“一个动力”。

一个目标,就是确保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幅超过20%,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四个重点,就是培植10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10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00个骨干文化企业和九大重点行业。

六个支撑,就是强化资金、政策、人才、环境、市场和舆论支撑。

一个动力,就是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4、产业体系和重点领域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出、展览、休闲娱乐、体育、旅游等各个相关领域,横贯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

要按照国家文化产业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和范畴的有关规定,不断丰富文化产业的内涵,拓展文化发展空间,从满足我市人民的文化需求和拓展市外文化市场需求出发,构建既有全市覆盖功能,又有较强文化辐射输出能力的产业体系。

在产业体系构建中,突出潍坊特色,着力发展具有潍坊比较优势的重点领域。

(一)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业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体的发展方向,不断深化新闻媒体的改革,鼓励创建各类新闻媒体,改善和创新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服务方式,丰富新闻内容,提升各类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产业化水平。

壮大潍坊报业集团,提升潍坊报业集团的辐射带动功能,引领全市各地方、各行业报刊健康发展。

加速提升《潍坊日报》、《潍坊晚报》等报刊的质量水平。

允许符合条件的机构或单位创办新闻报刊,逐步创造条件,允许各类新闻媒体到潍坊创办分支机构或创办新的报刊,繁荣潍坊的报刊市场。

充分发挥潍坊电视台的功能作用,创办新的电视专栏和新的运作模式,提升收视率和辐射范围,争取潍坊电视台开设卫星频道。

办好潍坊广播电台,面对广播电台的消费群体,丰富广播节目内容,提高针对性,突出差异性,增加服务深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积极发展网络新媒体。

加大对《潍坊新闻网》的改革和扶持力度,提高《潍坊新闻网》的服务功能和增盈能力。

在加强网络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鼓励引进和创办其他网络媒体,发展各类行业、专业资讯网站,逐步形成潍坊新闻网络媒体的集聚效应,使网络媒体成为潍坊新闻传媒产业的新的增长点。

(二)娱乐演出业

坚持社会主义的娱乐演出方向,在保证健康向上的基础上,以满足居民文化娱乐消费为根本宗旨,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娱乐演出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着力提升演出的质量水平和对外辐射能力。

深化演出团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鼓励演出团体企业化发展和市场化经营,扶持发展一批有发展基础和潜力的演出团体。

通过正确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市直文艺院团、潍坊演艺公司等演出团体培养和集聚人才,开发新的剧目,扩大演出规模,提高演出质量,不断推出一批又一批表演名家,持续推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表演剧目,形成潍坊演出产业的特色优势。

引进国内外大型文艺演出团体开发潍坊演出市场,创办大型主题演出活动,鼓励创办具有潍坊特色的大型综艺节目。

鼓励发展形式多样的民间各类演出活动,深入挖掘具有地方特色和传承价值的民间传统剧目,丰富文艺演出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

加强娱乐演出场所建设,规范娱乐演出场所管理。

在主城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大型综合剧场,发挥好人民文化宫、工人文化俱乐部等演出场馆的作用;完善和提升开发区大剧院的功能,提高其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

根据城镇居民的需要,规范有序发展歌舞厅、KTV歌厅、演艺吧等各类娱乐场所,丰富潍坊的夜生活,繁荣文化市场。

(三)动漫制作和软件信息业

紧密跟踪动漫和软件信息产业高速增长、技术不断突破、产业形态不断创新的新趋势,充分发挥我市初步形成的信息服务业、动漫制作、网络产业加速集聚的优势,大力发展动漫制作和软件信息产业,促进动漫产业与网络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使动漫和软件信息产业成为潍坊文化产业的最大特色和最新亮点。

以中动传媒、潍坊软件园、寿光软件园等为龙头和重要载体,加强动漫和软件信息产业的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为我市动漫和软件信息产业创造国内最优的产业成长环境。

发挥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市动漫和软件信息产业的共同发展。

加大动漫产品开发和软件信息服务方式创新的力度。

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动漫企业大力开发自主创新产品,重点围绕历史题材、游戏题材、军警题材、动物题材、少儿题材等开发系列产品,推出一批题材新颖、制作精良、发行量大的动漫产品。

推进动漫产业的国际外包,发展与日本、韩国的动漫合作,扩大动漫产品出口,提升我市动漫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设计理念,利用我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优势,促进软件信息行业的发展,使我市成为全国软件信息服务领头羊。

(四)文学艺术创作业

认真贯彻党的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大力发展文学创作:

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书法、音乐、舞蹈,在各个方面培养名师名作,形成群体和规模优势,逐步实现文学艺术创作的产业化。

以莫言获诺奖为契机,进一步繁荣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推出一批文学精品。

发展绘画、雕塑、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创作,形成产品优势。

吸引全国知名音乐家、美术家、作家来潍坊创业。

(五)广告创意业

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