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本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333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基本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基本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基本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村基本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村基本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基本情况汇报.docx

《农村基本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基本情况汇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基本情况汇报.docx

农村基本情况汇报

农村基本情况汇报

篇一:

贫困村基本情况报告

牛辛庄村基本情况报告

安阳县北郭乡牛辛庄村地处乡政府东北,东临时新庄,南临吴辛庄村,西邻郭孟新庄,北临狄王庄村。

区域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90亩,全村共有10个村民组,250户,人口1100人。

唯一的一条水泥路贯穿全境,村组道路6余条均为沙石路面。

至今仍未走出贫困的境地,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牛辛庄村地处北郭乡较北端,是乡偏远村,七咀八岔,村组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交通十分不便。

二、牛辛庄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且基础薄弱,群众生产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除蔬菜、豆类外品种极少,小部分农户养猪、鸡、鸭、鱼或牛、羊等,但不成规模。

尚未形成覆盖农民稳定收入的主导产业。

新培育的特色产业因缺乏资金扶持,未形成生产规模,农村经济收入主要靠零星种养和外出务工。

村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小农经济思想严重。

有相当一部分村民甚至生活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更别谈发展经济。

村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出市出省的务工人员少,外界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发展路数广大村民不能亲身体会。

三、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虽有土地等资源,但没形成规模,没有竞争力。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缺少发展依托,生产和生活条件差,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副产品运输通道不畅,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大部分灌溉工程因无资金维修,

不能正常运转或带病运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旱灾不保收。

加上农副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局部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开发农副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以致难以脱贫。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的层次和科技普及率低,作为农村主要劳动力的青壮年,文化水平低,缺乏技术,发展商品生产、开拓市场的能力相当弱。

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致富的劲头。

牛辛庄村两委班子成员正在面对现实,积极探索,寻求村经济发展的好路子。

通过学习和研究,因地理位臵原因,围绕“以农为主”的方针理念定下目标,希望通过努力,带动农民致富,发展村集体经济。

篇二:

农村小学基本情况汇报

五洲中心小学基本情况简介

一、学校概况

1、五洲中心小学位于潜江市东南角,为潜江市、仙桃市和监利

县这两市一县交界处,是一个革命老区。

五洲教育昌隆,人才辈出。

学校创办于20XX年8月,校址是原幸福中学。

校园占地面积17416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2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83平方米(含新

增幼儿园校舍面积411.1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6968平方米。

2.学校现有在岗教师18人,幼儿部教师10人。

其中新招考教

师8人,支教教师4人,另配门卫一人。

3.我校现有学生330人,7个教学班,幼儿部入园儿童199人,

分4个幼儿班。

二、学校三年变化

三年前,五洲小学作为渔洋镇乃至潜江市较为偏远的农村小学,

校舍陈旧,基础设施、教学设备相对滞后,学校四周没有围墙,成了

社会闲杂人等、车辆随意出入的场所,学校的安全问题一直让人揪心。

周围当地村民更戏称学校是“爷爷奶奶学校”,因为学校教师多半是

民办教师,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他们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加

之学校办学条件有限,全校只有一台老式电脑,再无任何现代化教学

设备,教室课桌椅、门窗都缺损严重,有条件的家长都把孩子转去镇

小或城区就读。

201

0年,学校清退了所有民办教师,全校只剩下7

名在编教师,那时社会上有很多关于要撤销五洲小学的传言,然而,

就在当时,在市委市政府、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的东风吹向了五洲小学,让我们享受到了“新农村招考教师”、“校安

工程”、“农村教师周转房”等一系列的教育民生工程,三年来,五洲

小学提高了办学水平,美化了校园环境,可以说旧貌换新颜。

(一)、基础设施建设

1、20XX年,上级拨款10万元,为我校新建围墙,并安装11套

校园监控设备,时时保障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还投资3

万元为我校进行场地硬化。

2、20XX年我校新装1副篮球架、6张乒乓球桌,建起了校园图

书室、实验室、多媒体室、广播室,添置大量体音美教学器材,并且

还组建文化长廊宣传全校师生,也极大的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

3、20XX年我校添置8套班班通设备,整体提升我校现代化办学

水平。

学校场地平整总面积3416平方米,硬化面积2152平方米。

为全体师生提供更好的户外活动场地。

我校还于暑期在校内新建幼儿

园园舍(总投资达63万余元),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户外活动

面积1777平方米,建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教室,融活动室、寝室、

卫生间、储藏室为一体,自成单元。

室内配有电子琴、造型美观的开

放式玩具橱、图书柜、电视机、空调、EVd机、净化饮水机、消毒柜、

红外线电子灭菌灯以及可以实现网上实时监控的系统。

室外有配有大

型玩具。

教师周转房(专项资金50万元)也在建设当中,预计20XX

年10月30号竣工交房,届时“留守”在学校的新老师们将住进新房,

真正实现在我校安居乐业。

三年来,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为我校拨款近150万元,

学校自筹资金40万元,我校规划在未来三年,粉刷校舍内墙、新修

校路、标准化运动场地(含塑胶跑道)及学生厕所,我们将积极争取

上级资金,更加努力,为五洲小学的师生创造更好的校园环境。

二、教育教学情况

(一)、教师队伍发展情况

我校现有在岗教师18人,幼儿部教师10人,门卫管理员一人。

其中,小学部大专以上学历12人,中师学历6人,党员5人。

我校

深知,没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空谈。

近三

年,我校新分10余名大学生教师,整体提升了我校教师的学历水平,

同时降低了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

渔洋学区每年也在镇中镇小选拔优

秀骨干教师到农村小学支教,这些优秀支教教师为我校教师带来先进

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

可喜的是,这批新教师们个个勤奋好学,都

拥有很强的综合素质,工作热情高涨,短短三年,这批年轻老师迅速

成长,如陈泉汐老师,今年就被市教育局评为市十佳教师,同时荣获

第一届渔洋教育政府奖,中国教育报、潜江电视台、潜江日报和潜江

教育信息网等媒体曾多次报道她的优秀事迹,还有被评为市师德标兵

的杨丹老师、荣获渔洋镇十佳教师的李宾雁老师等,他们感觉到,在

五洲小学,能找到一个平台,切切实实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各尽所能,

绽放不同的光彩。

支教教师也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尽心尽力,胡平老

师就是作为渔洋中学骨干教师到我校支教的一员,他在我校担任工会

主席一职,把学校的工会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今年,支教期刚满一

年的他,不在乎上下班路程的遥远与奔波,继续选择留在五洲小学支

教,他说:

“我出生在农村,深感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

渔洋学区、

市教育局鼓励支教农村,我欣然报名。

在农村学校任教,更能体现教

师的价值,我感觉很幸福!

随着新教师和支教教师的到来,五洲小学近三年的教育教学质量

也在学区稳步上升,其中英语教学成绩进步最为明显,我校以前没有

专职的英语老师,学生的平均分只有四五十分,英语成绩一直在学区

垫底,现如今学校三至六年级每个班都有专职的英语老师,孩子们的

英语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我校六年级在上学期全市小升初英语考

试中,取得了均分98分的好成绩,学校在20XX—20XX学年度学区期

末统考中,也取得了4个年级第一,1个第二,1个第三的优异成绩!

(二)、素质教育推进情况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学校遵循

了“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办学有特色”的改革思路,取得了一

定的成效,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

量。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内涵发展的主渠道,实践证明,低效的

课堂教学,是师生负担过重的主要因素。

近几年,我校打造高效课堂,

全力提高课堂效率。

我校也开足了体音美等课程,将课前一支歌这一活动融入音乐课,美术课融入了简笔画、书法等,体育课融入了校园集体舞、手语操和律动操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提升了学生的精神面貌,而且让健康的歌声、优美的舞姿充盈了校园,极力满足农村小学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为农村孩子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在课外活动中推行素质教育

随着年轻大学生老师的到来,五洲小学迎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在新老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的学习不断进步,综合素质也得到很大的提升,老师们集思广益,从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开始,大胆创新,我们学生的精神面貌、学校的日常管理也大为改善。

近三年来,老师们先后组织了“优秀学生颁奖典礼”、“六一儿童节联欢会”、“学校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感恩父母贺卡制作比赛”、“阳光体育校园集体舞”等活动。

如我校的“六一汇演”,这在三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儿,资教教师和新农村教师的引入,为我校的文体活动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文体活动从无到有,再从有到好,一年一个台阶。

我校的大课间集体舞活动“骑马舞”,被潜江教育信息网、潜江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宣传,还被市教育局作为优秀大课间活动,收录在20XX全市大课间活动网络视频巡展中。

篇三:

新农村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郭盆村基本情况

郭盆村党支部副书记

张彭

二〇〇九年九月

苏堡镇郭盆村农村基本情况

调研报告

——苏堡镇郭盆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彭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我们大学生“村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智力优势。

按照《中共洪洞县委组织部关于全县大学生村干部深入农户开展社会大调查活动的通知》(洪组发[20XX]13号)通知要求,本人通过分层抽样的统计调查方式于20XX年8月7月至9月7日在苏堡镇郭盆村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

郭盆村的入户调查工作基本完成,各项数据总体真实可信。

现就本次社会大调查活动的基本情况撰写成调研报告,希望能够真实地反映郭盆村的村情民意。

一、基本情况

郭盆村位于苏堡镇东部,距洪洞县城18公里,东与南、北铁沟为邻,西接苏堡村,省道沁洪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雅。

地形为典型丘陵地带,村内有私家砖厂一座,卫生所两间,小卖铺四家,专业合作社一个。

全村有农用车200余辆,运输车14辆,私家轿车10辆。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下,全村90%以上的村民

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80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

村两委班子由8人组成,一年召开4次村民代表大会。

(一)人口与劳动力情况

全村总户数301,常住户280,总人口1220,常住人口1250,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65人,村内人口增减幅度不大,无流入人口。

劳动力总数为810,男性占430人,为年轻型年龄结构,其中

外出务工人员77人,因市场经济不景气被迫返乡的有15人。

(二)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村内主导产业为种植业、养殖、林业,今年上半年村级总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近一半,村民收入甚微。

(三)土地利用情况

本村可利用土地总数为1300亩,耕地占1145亩(水田地159亩),植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蔬菜占5亩;林地占260亩,品种以刺槐、杨树为主。

(四)农业生产技术利用情况

党、政的各项惠农政策惠及着踏实勤劳的农民,科技下乡敲响了农家乐。

君可见,我村以往的“牛耕土播”已经不复存在。

而今,全村1100亩耕地全部实现了机耕、机播、机收的机械化管理,其中5亩菜地均为薄膜覆盖。

(五)住房基本情况

全村总共有住房306户,其中楼房5户,平房110户均为现浇顶,窑洞191户,大部分为七、八十年代的旧砖窑,极个别为老人居住的土窑。

(六)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在20XX年基层两委换届选举中,本村张全喜同志以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成刚同志为村委主任。

目前两委班子健全,成员6人,全体干部班子凭着干劲、冲劲、凝聚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