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32026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版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课标版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课标版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课标版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课标版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版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2.docx

《新课标版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版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版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2.docx

新课标版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2

2011新课标版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2

一、选择题

1.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被破坏。

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

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 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大面积扩展的标志 ③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⑤生物

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A.①B.②③④

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

2.研究人员在对甲、乙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调查后发现,两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3级和4级消费者。

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A.甲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B.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但乙生态系统则相反

C.甲、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

D.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

3.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图中②+③+④+兔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应与①相等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一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

4.(原创题)如图是一个陆地生

态系统的食物网的结构模式

图。

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有8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有甲、戊

C.辛从食物链甲→丙→丁→辛中获得的能量最少

D.若在食物链甲→丙→乙→丁→辛中,总能量为G,传递效率为10%,辛所获得的能量只有G/10000

5.四川地震造成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该过程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发生变化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发生变化

C.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发生变化

D.部分生物种群的密度会发生变化

6.市场上影响食品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我们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仅以饲养表中所列家禽、家畜所消耗的能量成本来计算(假定它们的同化效率相同),则它们的每千克销售价格应该是(  )

肉鸡

羊羔

大羊

饲养时间

40天

5个月

3年

4个月

5年

A.牛肉>大羊肉>羊羔肉>猪肉>肉鸡肉

B.牛肉>猪肉>羊羔肉>大羊肉>肉鸡肉

C.羊羔肉>大羊肉>牛肉>猪肉>肉鸡肉

D.肉鸡肉>猪肉>羊羔肉>大羊肉>牛肉

7.下列最可能用于牛、羊的一组名词是()

A、一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B、二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C、二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D、一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8.下列生物中,在生态系统中一定是生产者,而其细胞结构中无成形细胞核的生物()

A、蓝藻B、细菌C、病毒D、蘑菇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和能量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流入该蜣螂种群的能量约占大象所同化能量的1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10.动、植物能接受光的信息并产生相应的行为。

下列生命现象中与光照变化有关的是()

①睡莲花昼开夜合②飞蛾扑火③鹦鹉学舌

④含羞草受震动后小叶合拢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A、射进该生态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B、照到该生态系统内的所有植物叶面上的太阳能

C、该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生产者传递给

全部消费者的总能量

12.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13.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

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

这个实验说明()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

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

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

14.杜鹃的体态和猛禽类的雀鹰极为相似,背面灰色,腹面有许多细的横纹。

当它飞到森林里时,许多小鸟都吓得飞逃。

生物间的这种信息传递形式为()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D、营养信息

15.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结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B.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非生物环境、分解者

C.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只有生产者——绿色植物

D.该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组成,鹰为最高营养级

16.生产者细胞中的叶绿体中可生成ATP,同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细胞中的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也能形成ATP。

在一个处于生长期的森林生态系统中,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形成的ATP多于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形成的ATP

B.叶绿体中形成的ATP少于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形成的ATP

C.叶绿体中形成的ATP等于线粒体中形成

的ATP

D.叶绿体中形成的ATP等于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形成的ATP

17.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

甲→乙→丙→丁,其中甲是自养型生物。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中能量分别为a、b、c、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即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若b>0.2a,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影响

C.甲种群的一个个体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在四种生物单一个体中最多

D.这四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构成一个自然生物群落

18.河马排粪时利用将粪打散这种行为起到的作用是()

A、粪便成堆易于招致病原生物

B、利用气味宣告自己的存在与位置

C、使水将粪便冲走,易于饮水卫生

D、防敌害免受袭击

19.生活于树木茂密的森林中的鸟类,最可能通过哪种方式传递信息()

A.飞翔行为B.声音鸟叫C.性外激素D.鲜艳羽毛

20.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

密度时,应先选取样方再确定调查对象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用鲜艳的颜色标记被捕获的动物

C.群落的水平结构常表现为群落中的生物呈集群分布或斑块状镶嵌分布

D.火灾过后的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二、填空题

21.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①构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

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②培育转Bt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

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在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中存在哪些种间关系。

(各举一例)

(2)在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中,水稻通过_________信息引来天敌,防治害虫。

(3)转Bt基因抗虫水稻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虫害问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

22.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可引发蓝藻爆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

控制蓝藻疯长,同时“变废为宝”是减轻“绿包灾害”的有效途径。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细胞结构分析,蓝藻属于________生物,很多蓝藻可以同时进行____________和固氮作用,这在生物界是十分独特的,对整个生物圈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蓝藻与其他水生生物构成了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由于某些蓝藻具有气囊,在水域中有趋表聚集的

现象,从__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看,这些蓝藻处于其上层。

(3)下表为某湖泊不同营养状态的各种藻

类种群组成情况。

营养

状态

藻类种群组成

铜绿微

囊藻

鱼腥藻

斜生

栅藻

汉氏菱

形藻

薄甲藻

小定鞭

金藻

重度富

营养

50%

25%

14%

10%

0.5%

0.5%

中度富

营养

5%

40%

42%

12%

0.5%

0.5%

轻度富

营养

0

25%

605

14%

0.5%

0.5%

贫营养

0

0.5%

10%

11.5%

10%

68%

据表分析,检测水中重度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度富营养化水体环境中,竞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用浮床生态工艺法(如图所示)可治理水体污染,改善水质。

其机理正确的是

(  )

①植物吸收水中悬浮物 ②植物吸收水中的NO3-、PO3-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 

③浮床遮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 ④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减少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5)蓝藻资源化利用有多种方式。

从蓝藻中可以提取能发出紫色荧光的藻蓝蛋白,可作为生物实验研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色能源工程可以利用蓝藻来制作生物柴油,由此推测蓝藻体内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类物质。

23.2009年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黄河三

角洲是河、海、陆三者交互作用形

成的湿地生态系统,资源丰富,类型多,包括河口、浅海、滩涂、沼泽、河流等天然湿地和盐田、鱼虾养殖塘、水库、稻田等人工湿地。

到2020年,黄河三角洲将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浅海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___,沼泽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柽柳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__法。

(3)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稳定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湿地植物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即微生物分解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