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31104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0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docx

《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docx

生物必修2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

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

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

粮食问题

二战后,粮食生产得到增长速度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世界人均粮食产量呈现增长趋势,所以粮食问题的实质并不是粮食总量不足,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粮食问题日益严重。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耕地有限、生产落后、自然灾害频繁、经济贫困)—>粮食匮乏

发达国家(粮食生产多、不平等贸易)—————————————————>粮食过剩

2000年我国粮食减产的原因:

干旱;耕地面积减少。

我国粮食减产的原因:

农业灌溉用水少,沙漠化趋势加剧,大量耕地被占用,农民越来越喜欢种植经济作物,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

解决我国流失问题的措施:

①进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②保护和治理环境,防止环境恶化③减少建筑用地,保护耕地④培育和推广基因作物

我国粮食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人口的迅速增长、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原因。

1983年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植物的培育成功标志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诞生。

1993年,世界首例转基因产品——延熟保鲜番茄在美国批准上市。

提高粮食产量重要途径之一是依靠科技进步:

①传统杂交:

周期长,难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②诱变育种:

盲目性大③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将其他生物决定优良性状的遗传物质定向引入农作物中,使农作物育种获得许多突破性的成果,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例如(抗虫、抗病毒、抗细菌、抗盐碱、抗除草剂等抗性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①转基因作物可能产生有害物质或过敏原②自身能制造杀虫毒素的转基因作物可能伤害其他生物,或进入食物链威胁家畜与人类人的健康(我国相关机构已经明确规定,凡是由转基因作物生产的产品在其包装上必须注明是转基因食品,并说明此产品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问:

转基因玉米安全吗?

回答可从两个方面Ⅰ、不安全,由于取食它的害虫消化酶受到抑制,无法消化而死亡,那么也可能作用于人的消化酶导致人类得病。

Ⅱ、安全,第一人与虫消化酶结构不同,第二煮熟的食物酶结构被破坏,不影响人的消化)③转基因作物与野生亲缘作物杂交,造成“基因污染”④抗虫害的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对其毒素有抵抗力的害虫获得生存优势,成为新的“超级害虫”,所以在转基因农田附近留出小块的传统农田供害虫食用,防止“超级害虫”出现。

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创造的效益①经济效益②社会效益:

抗逆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摆脱了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高维生素含量的转基因作物将为数亿贫困人口的健康带来福音;菲律宾培育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种——金大米,富含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减轻或消除亚洲地区人群比较缺乏维生素A的状况(缺乏维生素A可导致夜盲症);已经推广应用的转基因向日葵,其种子中脂肪酸的含量要明显高于普通向日葵。

③生态效益:

抗虫、抗除草剂作物的应用则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畜的危害;

第二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

拉马克的进化理论:

用进废退

结论:

物种不是不变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在自然界里,环境的影响使生物发生变异,并且从一个生物类型演变为另一个生物类型;生物的器官是用进废退(用了进化不用了退化)的。

意义:

他的理论开辟了进化理论的先河,为科学进化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诱导决定产生可以积累

用进废退:

环境改变——>需求改变——>使用或废弃何种器官——>获得性状——>遗传——>生物新类型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

自然选择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食物、空间不足)——>遗传变异(有利变异斗争中获胜,不利被淘汰)——>适者生存

(选择的基础)(选择的手段)(进化的内因)(选择的结果)

拉马克的进化理论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区别:

用进废退:

变异定向(环境决定变异方向),受环境诱导,由生物自身需要决定,用进废退。

自然选择:

变异不定向,被环境选择,有利变异得到积累

拉马克的进化理论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相同点:

承认物种是进化的,承认环境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木村资生的中性学说(“中性突变”进化理论)

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不是自然选择,而是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

每种生物的信息大分子都有一定的进化速率。

观点:

突变大多是中立的,突变对生物来说无利无害,自然选择对它不起作用;生物进化速率取决于分子置换速率;当蛋白质分子引起生物体的形态和生理发生差异后,自然选择才起作用。

达尔文的理论和木村资生的学说是相互补充的,一个侧重于群体既宏观水平,另一个侧重于分子既微观水平;二者相互补充,更好的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本质。

判断:

有一种猫头鹰视力弱,捉不到食物被淘汰——>自然选择;狗的牙齿坚硬是磨练出来的——>用进废退

地下水井盲螈,因长期不使用眼睛而失去视觉——>用进废退;某观赏动物(例如:

长尾鸡)——>人工选择

科学思维过程:

观察—>推理—>分类—>建立模型(建模)—>交流

注意:

推理不一定正确;

建立模型,是用来显示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画图、列表、曲线等。

意义:

建模能帮助人们理解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物理模型(能直观地反映真实物体的形状或三维结构)、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通过数学方式或文字叙述,描述出事物活动的规律)。

“澄江动物群”化石(生命大爆发)是对达尔文理论的一个挑战。

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一节减数分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对二倍体生物来说,任何个体体细胞染色体一般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且两组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

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每个物种的染色体形态数目和结构都能保持恒定,这和细胞的减数分裂有关。

减数分裂是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的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各种生物减数分裂过程基本相似。

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都基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性染色体XY为一对异性的同源染色体。

右图有2对同源染色体AB和CD,其中AD、AC……这些叫做非同源染色体

右图有两个四分体,(在生物体中,减Ⅰ前期,一对对形态大小基本相同,分别来自父方、母方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为联会,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所以叫四分体)

右图姐妹染色单体是1和1′、2和2′……,其中1和2′、2和3等等这些叫做非姐妹染色单体

1′和2、3′和4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联会使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有可能发生对等片段的交换.

右图共有两组染色体(所有非同源为一组,共两组),右图从受精卵发育而来就叫二倍体。

数量关系:

一个四分体=一对同源染色体=两条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四个DNA=8条脱氧核苷酸链

减数分裂的过程:

间期: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中心体复制(中心体1个—>2个;中心粒2个—>4个)随着DNA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增加,因为姐妹共用着丝点。

减Ⅰ前期:

膜仁消两体现非散乱(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不是散乱排布而是同源染色体出现联会形成四分体),可能出现交叉互换。

减Ⅰ中期:

交叉互换结束,着丝粒(或者叫做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注意:

赤道板看不到是虚拟的,但是对植物来说分裂末期的细胞板是可以看到的)

减Ⅰ后期:

着丝粒不断裂,同源分离,非同源自由组合。

整个减Ⅰ到减Ⅰ完成之前,DNA一直都是4N,染色体为2N,,,,即DNA是体细胞DNA的2倍(因为DNA复制过了),染色体等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减Ⅰ完成,DNA:

4N——>2N;染色体:

2N——>N。

且一直着丝点未断开即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减Ⅰ完成进入减Ⅱ就不再有同源染色体。

(或者说只有非同源染色体)

减Ⅱ中期:

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到赤道板,DNA:

2N;染色体:

N。

减Ⅱ后期:

着丝粒断开,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此时,DNA:

2N;染色体:

2N。

即此时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都等于体细胞的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

减Ⅱ完成,DNA和染色体相对于减Ⅱ后期都减半,相对于体细胞来说也是都减半。

一个原始生殖细胞最终形成4个生殖细胞(两两相同)且这四个细胞所含的等位基因数目相同,即A总数目=a总数目,B总数目=b总数目。

例如:

一个AaBb的精原细胞最终产生的精子为AB、AB、ab、ab;或者Ab、Ab、aB、aB

 

性原细胞只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两种配子(4个);对生物个体来说产生配子总类是2²=4个。

性原细胞由n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两种配子(4个);对生物个体来说产生配子总类是2的n次方个。

识别细胞方法:

染色体数若为奇数——>处在减Ⅱ且无同源

染色体数若为偶数:

无同源:

——>减Ⅱ

有同源:

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分离、着丝粒位于赤道板两侧这些现象的任何一个则为减Ⅰ,反之为有丝分裂。

种子植物花药中发生的减数分裂:

染色体复制减Ⅰ完成减Ⅱ完成每个小孢子两次有丝分裂

1个小孢子母细胞————>1个初级小孢子母细胞———>2个次级小孢子母细胞———>4个小孢子——————————>4个成熟花粉(每个含2个精子2个营养细胞)

种子植物子房中发生的减数分裂:

染色体复制减Ⅰ完成减Ⅱ完成大孢子三次有丝分裂

1个大孢子母细胞————>1个初级大孢子母细胞———>1个次级大孢子母细胞+1个极体———>1个大孢子+3个极体—————————>8个细胞(3个反足细胞,2个极核,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极体消失

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实验材料要选:

①植物雄蕊②动物精巢,不能选择雌蕊(因为数量少,且雌蕊中减数分裂已完成)不能选择哺乳动物卵巢(因为只进行到减Ⅱ中期就排放到输卵管)

哺乳动物的精子在睾丸中形成,卵细胞在卵巢中形成:

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减Ⅰ完成减二完成变形

精原细胞————>大量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4个精子

若减Ⅰ前期发生交叉互换,一个精原产生4个4种精子;

正常交叉互换

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减Ⅰ完成减二完成1个卵细胞

卵原细胞————>大量卵原细胞————>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第二极体

1个第一极体——>2个第二极体3个极体最终消失

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异同点:

异:

精细胞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两次细胞质均等分裂,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两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只有第一极体在减Ⅱ时是均等分裂)

精子的形成需要变形,而卵细胞不需要;

一个精原——>4个精子(两种),一个卵原——>1个卵细胞(即一种)+3个第二极体

同:

对一个生物个体来产生的配子(精子或卵细胞)种类是2n种(n代表同源染色体的对数);都经历了染色体的复制、联会、同源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精子或卵细胞的染色体的数目相对于体细胞来说都减半。

异常减数分裂过程:

1减Ⅰ异常,配子均异常

2♂减Ⅰ正常,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其中一个减Ⅱ异常,另一个减Ⅱ正常,最终产生精子正常:

异常=1:

1

♀减Ⅰ正常,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一个极体,其中次级卵母细胞减Ⅱ异常,最终产生卵细胞异常。

3减Ⅰ减Ⅱ异常,配子均异常

4对于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个体,若减Ⅰ后期同源不分开,则Aa会出现在同一个次级细胞,另次级细胞无该等位基因,完成减Ⅱ最终形成4个配子为Aa、Aa、0、0。

(0代表既无A又无a);若减Ⅰ正常减Ⅱ后期姐妹不分开,则AA或aa会出现在一个配子中,减Ⅱ完成最终形成的4个配子可以是AA、0、a、a或者aa、0、A、A

正常减Ⅰ不分开减Ⅱ不分开

5异常精子(与④同理):

减Ⅰ后期XY同源不分开,会产生XY或0型精子;减Ⅱ后期姐妹不分开,会产生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