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人教版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2966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人教版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人教版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人教版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人教版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人教版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人教版知识点总结.docx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人教版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人教版知识点总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人教版知识点总结.docx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选修1知识点总结

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实验原理

1.酒精发酵的原理:

①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表达式为:

C6H12O6+O2→CO2+H2O+能量

②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表达式为:

C6H12O6→C2H5OH+CO2+能量

③酵母菌的营养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在有氧时,酵母菌大量繁殖,但是不起到发酵效果;在无氧时,繁殖速度减慢,但是此时可以进行发酵。

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2.醋酸发酵的原理:

①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

表达式为:

C2H5OH+O2→CH3COOH+H2O;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

二、实验步骤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4.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或将葡萄打成浆后,用洁净的纱布过滤至发酵瓶中,盖好瓶盖。

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以用500mL的塑料瓶替代,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2/3。

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

6.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如果使用简易的发酵装置,如瓶子(最好选用塑料瓶),每天要拧松瓶盖2~4次,进行排气。

7.10d以后,可以开始进行取样检验工作。

例如,可以检验酒味、酒精的含量、进行酵母菌的镜检等工作。

8.当果酒制成以后,可以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30~35℃的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如果找不到醋酸菌菌种或醋曲,可尝试自然接种,但效果不是很好。

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口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等的污染。

三、注意事项

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

充气口排气口

 

出料口

答:

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1.2腐乳的制作

一、实验原理

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营养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最适生长温度为15-18℃,常见于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3.毛酶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二、实验步骤

1.将豆腐切成3cm×3cm×1cm的若干块。

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

2.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粽叶的盘内,粽叶可以提供菌种,并能起到保温的作用。

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周围留有一定的空隙。

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

气候干燥时,将平盘用保鲜膜包裹,但不要封严,以免湿度太高,不利于毛霉的生长。

3.将平盘放入温度保持在15~18 ℃的地方。

毛霉逐渐生长,大约5 d后豆腐表面丛生着直立菌丝。

4.当毛霉生长旺盛,并呈淡黄色时,去除包裹平盘的保鲜膜以及铺在上面的粽叶,使豆腐块的热量和水分能够迅速散失,同时散去霉味。

这一过程一般持续36 h以上。

5.当豆腐凉透后,将豆腐间连接在一起的菌丝拉断,并整齐排列在容器内,准备腌制。

6.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以下称毛坯)与盐的质量分数比为5∶1。

将培养毛坯时靠近平盘没长直立菌丝的一面统一朝向玻璃瓶边,将毛坯分层盘立摆放在容器中。

分层加盐,并随层加高而增加盐量,在瓶口表面铺盐厚些,以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

约腌制8 d。

〔注:

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有利于腐乳成型;盐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并且可以调味。

用盐腌制时,注意盐都用量。

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7.将黄酒、米酒和糖,按口味不同而配以各种香辛料(如胡椒、花椒、八角茴香、桂皮、姜、辣椒等)混合制成卤汤。

卤汤酒精含量控制在12%左右为宜。

〔注:

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

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

8.将广口玻璃瓶刷干净后,用高压锅在100 ℃蒸汽灭菌30 min。

将腐乳咸坯摆入瓶中,加入卤汤和辅料后,将瓶口用酒精灯加热灭菌,用胶条密封。

在常温情况下,一般六个月可以成熟。

三、注意事项

1.酿造腐乳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豆腐进行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

前期发酵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毛霉在豆腐(白坯)上的生长。

发酵的温度为15~18 ℃,此温度不适于细菌、酵母菌和曲霉的生长,而适于毛霉慢慢生长。

毛霉生长大约5 d后使白坯变成毛坯。

前期发酵的作用,一是使豆腐表面有一层菌膜包住,形成腐乳的“体”;二是毛霉分泌以蛋白酶为主的各种酶,有利于豆腐所含有的蛋白质水解为各种氨基酸。

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

通过腌制并配入各种辅料(红曲、面曲、酒酿),使蛋白酶作用缓慢,促进其他生化反应,生成腐乳的香气。

课题

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一、实验原理

1.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杆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分裂方式是二分裂。

反应式为:

C6H12O6

2C3H6O3+能量

含抗生素牛奶不能生产酸奶的原因是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和放线菌。

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2.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用作食品添加剂。

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国家规定肉制品中不超过30mg/kg,酱腌菜中不超过20mg/kg,婴儿奶粉中不超过2mg/kg。

亚硝酸盐被吸收后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在适宜pH、温度和一定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3.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降低,故在10天之后食用最好

发酵时间(d)

4.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一、基础知识

1.培养基:

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1)培养基的分类:

·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

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人工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的,用以鉴别不同类别的微生物。

(2)培养基的成分:

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碳源:

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如CO2、NaHCO3等无机碳源;糖类、石油、花生粉饼等有机碳源。

异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

单质碳不能作为碳源。

·氮源:

能为微生物的代谢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如N2、NH3、NO3-、NH4+(无机氮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牛肉膏、蛋白胨(有机氮源)等。

只有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N2。

·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是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2.无菌技术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b.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

答:

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c.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①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消毒方法常用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对于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还有化学药剂(如酒精、氯气、石炭酸等)消毒、紫外线消毒。

②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d.常用器具的灭菌方法:

①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使用灼烧灭菌法;

②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使用干热灭菌法,所用器械是干热灭菌箱;

③培养基、无菌水等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所用器械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④表面灭菌和空气灭菌等使用紫外线灭菌法,所用器械是紫外灯。

比较项

理化因素的作用强度

消灭微生物的数量

芽孢和孢子能否被消灭

消毒

较为温和

部分生活状态的微生物

不能

灭菌

强烈

全部微生物

3.实验操作

(1)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①方法步骤:

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②倒平板操作:

a.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

b.右手拿锥形瓶,将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c.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约10~20mL)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大约需5~10min。

然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培养皿盖在下、皿底在上。

·倒平板操作的讨论

①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

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提示:

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②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答:

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③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答:

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④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